朱可夫进军乌克兰,莫斯科为何天天放礼炮?

白杨树下谈历史


库尔斯克战役之后的1943年8月至11月,苏军在南线彻底肃清了进扼新罗西斯克附近的高加索地区的德军,收复了顿巴斯;在乌克兰收复了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和基辅;在中线解放斯摩棱斯克。至1943年11月德军在苏德战场只有250万兵力,其中202万陆军野战部队,在芬兰有第20集团军群的17.6万人和其他基地部队。在西欧和意大利的德军有244万人,而当时臃肿庞大的德国空军的规模达到了令人惊讶的300万人,但此时纳粹德国战败已成定局。


1944年初,苏军共有635万人,不仅在兵员上而且在重要突击性武器装备方面均已完全超过德军。苏军不仅得到后方人民的大力支持,而且得到敌占区近百万游击战士的紧密配合。此外还得到了美英的援助,这些都为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944年1月3日开始,沃罗涅日方面军率先攻入纳粹德国本土,此后苏军对德军连续发动了10次战略性的大规模进攻性战斗(第聂伯河-喀尔巴阡山进攻、列宁格勒-大诺夫哥罗德进攻、第一次雅西-奇西瑙进攻、纳尔瓦战役、卡累利阿进攻、卡累利阿战役、巴格拉季昂行动、利沃夫-桑多梅日进攻、波罗的海沿岸战役、第二次雅西-奇西瑙进攻、布加勒斯特战役、贝尔格莱德战役、杜克拉山口进攻、德布勒森战役、布达佩斯战役、克里米亚进攻),苏联史学家称之为“十次斯大林突击”,在1944年夏天收复了本国的全部领土,并将战线全面推移到德国本土。

同年8月至9月,苏军发动雅西-奇西瑙攻势攻入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8月23日罗马尼亚爆发八·二三武装起义,罗马尼亚王国投降,9月4日芬兰政府和苏联停战,芬兰退出战争,9月8日保加利亚王国亦在苏军压境下倒台,德国的惨败失去多位盟友,10月匈牙利企图倒戈失败,16日匈牙利全境被德军及箭十字党控制,沦为德国傀儡。到年底共歼灭德军及其盟友军约200万人。至此纳粹德国在东线的剩余力量已无力阻止苏军西进,德国败局已定。


鄜延路节度使李


打了胜仗还不能放放礼炮,庆祝一下,这个主意是斯大林想出来的,在库尔斯克后期,苏军攻克了奥廖尔和别尔哥罗德以后,斯大林提出了这个建议,他认为古代军队取得了重大胜利以后会用敲钟来庆祝胜利,现在放放炮,再放放花什么的来庆祝胜利。

在一战的康布雷战役以后,英国就曾经全国的教堂敲钟来庆祝胜利,这种庆祝胜利的方式自古就有。

在1943年8月5日,苏联人庆祝奥廖尔和别尔哥罗德在莫斯科用124门炮12响,但是到了苏军解放哈尔科夫之后,是用224门炮20响来庆祝。

鸣放礼炮这个事,受到了前线军队和后方居民的普遍欢迎,这个例子一开,前线的各个方面军就开始打电话要求给自己放礼炮了,于是后来把礼炮分成了三个等级,第一等324门炮24响,第二等224门炮20响,第三等124门炮12响。当然最后攻克柏林是用1000门炮放了30响。

随着苏军的不断推进,解放了众多的重要的城市居民地,苏联鸣放礼炮的次数越来越多。

对于库尔斯克以后的乌克兰会战,总的来说是苏军一路高歌猛进,追着德军打,德军虽然是组织了相当成功的撤退,但是苏军是解放了大片的国土,在一些大的居民点还有城市解放的时候,苏军自然要鸣放礼炮进行庆祝。按照苏联方面的统计,在整个战争中一共鸣放礼炮353次,其中第一等的23次,第二等210次,第三等122次。其中第一等的只有在解放各个加盟共和国首都和攻克其他国家首都或者其他重大事件,比如消灭关东军什么的。

随着苏军的大步向前进,鸣放礼炮的日子越来越多,甚至一天放几次,在1944年的7月27日甚至是放了5次礼炮,而到了1945年,放的更欢,在1月19日和22日都放了5次礼炮。

应该说,这种庆祝行动可以说清楚的表明了,战争就要结束了,苏联就要获得最后的胜利了。

在1945年5月9日举行的胜利阅兵,苏联人用1000门炮放了30响。

苏军将领对于这种荣誉是极其重视的,有的甚至到了斤斤计较的地方,朱可夫就曾经回忆是瓦杜丁由于自己的部队不能被鸣放礼炮来找他哭诉。而科涅夫也是对于这种事十分的重视。

在整个战争中,苏军部队中获得这种荣誉最多的是乌克兰第1方面军有68次,其次是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46次,第三是乌克兰第2方面军45次。


红色手电筒


乌克兰对当时的苏联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历史上,俄罗斯都非常重视乌克兰战略地位。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二战之前旧的俄罗斯还是二战之中的苏联,进攻都要经过乌克兰。

苏联进攻的时候,乌克兰就是桥头堡;退却防守的时候,乌克兰就是缓冲地;和平时期,由于苏联地理气候的原因,乌克兰又是大的粮仓。又因为优越的地理位置原因,乌克兰又是商业和工业相对发达的地区,是南来北往的通商汇集地。所以说乌克兰对于苏联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说悠死相关也不为过。

图中:被冻死的士兵

图中:无数的莫斯科人民被饥饿和严寒夺去了生命

图中:因严寒,士兵被冻死在战壕中

图中:动员起来的莫斯科人民修工事,减缓敌人的进攻。

图中:莫斯科人民在抵抗侵略者

图中:莫斯科的人民在战斗

图中:永远在战斗

图中:被押解的德国战俘

图中:雪地作战很有特色,雪地战士

图中:在严寒的雪地中,发起进攻

图中:战斗胜利后的喜悦、欢呼

图中:向着敌人,永远战斗下去

图中的大阅兵充分体现莫斯科抗战的决心

图中展现的是大阅兵后,立即走向战场杀敌

苏联在二战进攻防御的转折点,历史上我们都说是斯大林格勒,但真正向德国纳粹进攻的出发地就是乌克兰,他带给苏联人民的感觉是一种安全保障。使苏联人民在做出巨大牺牲的情况下,终于看到了希望,看到纳粹德国彻底失败的结局。

图中:这是在莫斯科周围的大反攻形势图

图中是朱可夫元帅像,是功勋卓著的战将

由于莫斯科人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对侵略者发动的战争有着切肤之痛。所以,朱可夫进军乌克兰,是在全体苏联人民热情期盼下的举国欢庆,莫斯科天天放礼炮,是压抑已久的苏联人民内心喜悦情绪的大释放,是为即将到来的胜利庆祝。

让我们记住那一段历史吧!


上善苦水


1943年8月,朱可夫在库尔斯克会战中,运用大纵深防御体系,挫败了德军的“堡垒计划”,并“转守为攻”,开始了战略性反攻。由于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进攻意大利,德国不得不面临着两线作战的窘境,在苏德战场上全面走向防御态势。

完全掌握主动权的苏军,下一步的战略目标就是解放全苏联。然而,随着德军一路颓势,苏联统帅插手军事的毛病,再次显现。好在苏军占据着绝对优势,实力越来越雄厚,所谓的“瑕不掩瑜”,朱可夫也只能是无奈地执行。

苏军实力不断加强,苏联统帅决定连续攻击,战略意义更大。

如果说苏联能够取得库尔斯克会战的胜利,不得不说英、美两国的军事援助。按照美国《租借法案》的内容,大批美式坦克、汽车、火炮等装备运抵苏联,甚至是整套的工业生产线,不仅增强了苏军的战斗力,而且加快了苏军武器的研发。

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军的重装备是打坏一辆少一辆,而苏军坦克往往是打坏一辆,增加三辆。这样的装备补充,换做是谁,都能轻易获得胜利,这也就解释了苏军虽然获胜,但伤亡惨重的原因。也就是说,苏军更看重结果,损失大小不重要。

眼下的大好形势,对于苏联统帅来说,是希望尽快将德军赶出国境,解放更多的领土和遭受德军蹂躏的国民。当然,政治影响也是他更多考虑的一面,英、美两国迟迟不开辟第二战场,就是希望“二虎相争”,他要证明的就是苏联越打越强。

朱可夫自然也明白统帅的想法,但他更倾向于如何更多的、更快捷地将德军的有生力量消灭在本土,为以后攻克柏林创造条件。两人的想法不在“一条线上”,分歧是迟早的。果不其然,朱可夫的提议遭到了统帅的反对,但他无可奈何。

在苏军最高统帅部的决定下,朱可夫协调两个方面军,开始向第聂伯河的德军发起进攻。士气正旺的苏军,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许多部队找来木排、小船等,甚至在晚上强渡第聂伯河,德军防线很快被突破,苏军大踏步地向前推进。

到了年底,朱可夫率领的乌克兰1、2方面军,对节节抵抗的德军“穷追猛打”,并解放了基辅,以及一个个大、小城市。在入冬前将德军的中路和南路集团,击退了300多公里暂停了下来,利用冬季的空档期进行休整,积蓄能量。

让对手想不到的是,朱可夫“反其道而行之”,解放乌克兰全境。

1944年初,苏军统帅部决定从列宁格勒到克里木的广阔战线上,展开全线反攻。朱可夫负责协调的乌克兰1、2方面军,大胆穿插、分割、包围了当面的德军,并发出了最后通牒,但遭到拒绝,随即发起了总攻,仅一周10万德军被消灭。

为了挽救被围的部队,德国统帅部抽调了15个师前来解围,在他们看来,这么一支重兵集团,足以打开包围圈,解救自己的部队。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当面的苏军多达39个师,还占据着空中优势,营救部队不仅被赶回出发地,而且再也不能动弹。

3月的苏联冰雪融化、道路泥泞,根本不适合装甲和机械化部队机动展开,苏军的进攻会暂停一段时间。德军决定利用这个难得的“休战期”,增派兵力、巩固防御。他们认为,只有稳定乌克兰的局面,才能更好地配合其他防线的防守。

然而,朱可夫决定利用对手的错误判断,“反其道而行之”,命令部队继续进攻。尽管有诸多困难,但士气高涨的苏军,硬是在沼泽地里铺出一条条进攻路线,快速向德军纵深挺进。经过短暂的较量,乌克兰地区的德军大多束手就擒。

朱可夫的快速动作,致使战地记者也跟不上他的前进速度。按照苏联的传统,每逢攻占一座重要的城市,莫斯科都会鸣放12至20响礼炮。那段时间,首都城内天天放礼炮,新闻广播里也不再播发详细内容,只说:“解放了240个地方”。

短短一个月,朱可夫展示了其高超的指挥水平,解放了乌克兰全境,他再一次荣获“胜利勋章”。要知道,这枚勋章是苏维埃设立的最高奖章,获得的人很少,只有包括苏联统帅在内的3人获得过两次,而朱可夫是获得“胜利勋章”的第一人。

可是,朱可夫还是和以往一样,哪里有麻烦,他就去哪里。

1944月4月,朱可夫的第一方面军已经推进到了,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的边境。他奉命回到苏军最高统帅部,商量夏季攻势的方案,面对胜利在望的局面,与会人员都显得十分轻松。更让人提气的是,盟军计划6月份在诺曼底登陆。

这可是加速德国灭亡的好消息,他们已“回天乏术”了。朱可夫将目光放在了白俄罗斯,在那里的德军重兵集团,到了“该收拾”的时候了,这就是“巴格拉季昂战役”。苏联统帅表示同意,并由他负责指挥,但依然监管乌克兰第一方面军。

朱可夫负责指挥白俄罗斯方面军,对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形成合围之势。但让他深感意外的是,面对这样的危险态势,德军不仅不撤退,反而加强了反攻力度。这可是歼灭其主力的最佳机会,朱可夫怎能放过,最终10万德军被歼灭,并解放了明斯克。

朱可夫的部队,马不停蹄地向波兰的维斯瓦河挺进。但他敏锐地感到东普鲁士地区,还有一股德军的重兵集团,应该予以消灭。他提议从110万人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里,抽调部分兵力攻占东普鲁士,但遭到了苏联统帅的拒绝。

这样的结果,让朱可夫很担心,在他看来,东普鲁士的德军不除,会成为苏军向柏林进攻的最大隐患。为此,他再次建言,给路过此地三个方面军增派兵力,并设计了进攻路线和具体战术,希望能顺带除掉这个隐患,但再一次遭到拒绝。

事后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正是没有及时的进攻东普鲁士,给对手留出了加强戒备的时间,致使在后来的战役中,苏军损失惨重。朱可夫对最高统帅多次插手军事的战法颇有微词,但“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是“喜怒无常”的人。

随着苏军的胜利追击,最高统帅插手战斗行动的“热情”也越来越高,似乎向世人表明,他也拥有高超的战术水平。好在此时的德军已成“惊弓之鸟”、士气低落,让这样的“乱指挥”没有形成太大的“恶果”,朱可夫也就没再坚持。

同时,盟军登陆法国,在太平洋战场重创日本,减轻了苏军的压力,消除了对德、日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借此良机,苏军连续发动了10次战役(在苏联史上被称之为“十次打击”),解放了苏联全境,并将战火引向了东欧和德国本土。

俗话说得好,“只能共患难,不能同享福”。尤其是上下级,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虽不能说其是“卸磨杀驴”,但过分强调自己的权威,武断行事,只怕是落不了什么好口碑,苏联统帅就是很好的证明。


农民李元霸


1943年8月,朱可夫在库尔斯克会战中,运用大纵深防御体系,挫败了德军的“堡垒计划”,并“转守为攻”,开始了战略性反攻。由于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进攻意大利,德国不得不面临着两线作战的窘境,在苏德战场上全面走向防御态势。

完全掌握主动权的苏军,下一步的战略目标就是解放全苏联。然而,随着德军一路颓势,苏联统帅插手军事的毛病,再次显现。好在苏军占据着绝对优势,实力越来越雄厚,所谓的“瑕不掩瑜”,朱可夫也只能是无奈地执行。

苏军实力不断加强,苏联统帅决定连续攻击,战略意义更大。

如果说苏联能够取得库尔斯克会战的胜利,不得不说英、美两国的军事援助。按照美国《租借法案》的内容,大批美式坦克、汽车、火炮等装备运抵苏联,甚至是整套的工业生产线,不仅增强了苏军的战斗力,而且加快了苏军武器的研发。

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军的重装备是打坏一辆少一辆,而苏军坦克往往是打坏一辆,增加三辆。这样的装备补充,换做是谁,都能轻易获得胜利,这也就解释了苏军虽然获胜,但伤亡惨重的原因。也就是说,苏军更看重结果,损失大小不重要。

眼下的大好形势,对于苏联统帅来说,是希望尽快将德军赶出国境,解放更多的领土和遭受德军蹂躏的国民。当然,政治影响也是他更多考虑的一面,英、美两国迟迟不开辟第二战场,就是希望“二虎相争”,他要证明的就是苏联越打越强。

朱可夫自然也明白统帅的想法,但他更倾向于如何更多的、更快捷地将德军的有生力量消灭在本土,为以后攻克柏林创造条件。两人的想法不在“一条线上”,分歧是迟早的。果不其然,朱可夫的提议遭到了统帅的反对,但他无可奈何。

在苏军最高统帅部的决定下,朱可夫协调两个方面军,开始向第聂伯河的德军发起进攻。士气正旺的苏军,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许多部队找来木排、小船等,甚至在晚上强渡第聂伯河,德军防线很快被突破,苏军大踏步地向前推进。

到了年底,朱可夫率领的乌克兰1、2方面军,对节节抵抗的德军“穷追猛打”,并解放了基辅,以及一个个大、小城市。在入冬前将德军的中路和南路集团,击退了300多公里暂停了下来,利用冬季的空档期进行休整,积蓄能量。

让对手想不到的是,朱可夫“反其道而行之”,解放乌克兰全境。

1944年初,苏军统帅部决定从列宁格勒到克里木的广阔战线上,展开全线反攻。朱可夫负责协调的乌克兰1、2方面军,大胆穿插、分割、包围了当面的德军,并发出了最后通牒,但遭到拒绝,随即发起了总攻,仅一周10万德军被消灭。

为了挽救被围的部队,德国统帅部抽调了15个师前来解围,在他们看来,这么一支重兵集团,足以打开包围圈,解救自己的部队。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当面的苏军多达39个师,还占据着空中优势,营救部队不仅被赶回出发地,而且再也不能动弹。

3月的苏联冰雪融化、道路泥泞,根本不适合装甲和机械化部队机动展开,苏军的进攻会暂停一段时间。德军决定利用这个难得的“休战期”,增派兵力、巩固防御。他们认为,只有稳定乌克兰的局面,才能更好地配合其他防线的防守。

然而,朱可夫决定利用对手的错误判断,“反其道而行之”,命令部队继续进攻。尽管有诸多困难,但士气高涨的苏军,硬是在沼泽地里铺出一条条进攻路线,快速向德军纵深挺进。经过短暂的较量,乌克兰地区的德军大多束手就擒。

朱可夫的快速动作,致使战地记者也跟不上他的前进速度。按照苏联的传统,每逢攻占一座重要的城市,莫斯科都会鸣放12至20响礼炮。那段时间,首都城内天天放礼炮,新闻广播里也不再播发详细内容,只说:“解放了240个地方”。

短短一个月,朱可夫展示了其高超的指挥水平,解放了乌克兰全境,他再一次荣获“胜利勋章”。要知道,这枚勋章是苏维埃设立的最高奖章,获得的人很少,只有包括苏联统帅在内的3人获得过两次,而朱可夫是获得“胜利勋章”的第一人。

可是,朱可夫还是和以往一样,哪里有麻烦,他就去哪里。

1944月4月,朱可夫的第一方面军已经推进到了,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的边境。他奉命回到苏军最高统帅部,商量夏季攻势的方案,面对胜利在望的局面,与会人员都显得十分轻松。更让人提气的是,盟军计划6月份在诺曼底登陆。

这可是加速德国灭亡的好消息,他们已“回天乏术”了。朱可夫将目光放在了白俄罗斯,在那里的德军重兵集团,到了“该收拾”的时候了,这就是“巴格拉季昂战役”。苏联统帅表示同意,并由他负责指挥,但依然监管乌克兰第一方面军。

朱可夫负责指挥白俄罗斯方面军,对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形成合围之势。但让他深感意外的是,面对这样的危险态势,德军不仅不撤退,反而加强了反攻力度。这可是歼灭其主力的最佳机会,朱可夫怎能放过,最终10万德军被歼灭,并解放了明斯克。

朱可夫的部队,马不停蹄地向波兰的维斯瓦河挺进。但他敏锐地感到东普鲁士地区,还有一股德军的重兵集团,应该予以消灭。他提议从110万人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里,抽调部分兵力攻占东普鲁士,但遭到了苏联统帅的拒绝。

这样的结果,让朱可夫很担心,在他看来,东普鲁士的德军不除,会成为苏军向柏林进攻的最大隐患。为此,他再次建言,给路过此地三个方面军增派兵力,并设计了进攻路线和具体战术,希望能顺带除掉这个隐患,但再一次遭到拒绝。

事后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正是没有及时的进攻东普鲁士,给对手留出了加强戒备的时间,致使在后来的战役中,苏军损失惨重。朱可夫对最高统帅多次插手军事的战法颇有微词,但“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是“喜怒无常”的人。

随着苏军的胜利追击,最高统帅插手战斗行动的“热情”也越来越高,似乎向世人表明,他也拥有高超的战术水平。好在此时的德军已成“惊弓之鸟”、士气低落,让这样的“乱指挥”没有形成太大的“恶果”,朱可夫也就没再坚持。

同时,盟军登陆法国,在太平洋战场重创日本,减轻了苏军的压力,消除了对德、日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借此良机,苏军连续发动了10次战役(在苏联史上被称之为“十次打击”),解放了苏联全境,并将战火引向了东欧和德国本土。

俗话说得好,“只能共患难,不能同享福”。尤其是上下级,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虽不能说其是“卸磨杀驴”,但过分强调自己的权威,武断行事,只怕是落不了什么好口碑,苏联统帅就是很好的证明。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朱可夫传》、《回忆与思考》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白杨树下谈历史


1943年8月,朱可夫在库尔斯克会战中,运用大纵深防御体系,挫败了德军的“堡垒计划”,并“转守为攻”,开始了战略性反攻。由于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进攻意大利,德国不得不面临着两线作战的窘境,在苏德战场上全面走向防御态势。

1944年9月,苏联经过三年多的抗战,终于将德国人赶出了国境,并迫使芬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停战议和、退出战争。并随着战争潜力的释放,如今的苏军已是一支实力雄厚的武装力量,与英美军队一起朝着德国的方向挺进。

然而,节节败退的德军似乎也在做着最后的打算。在他们看来,最好的结局是联合英美等西方国家,共同抵制苏联。于是,部署在苏军方向上的兵力,远远超过其他方向。朱可夫的部队,尽管胜利在望,但遇到的困难依然很多。

完全掌握主动权的苏军,下一步的战略目标就是解放全苏联。然而,随着德军一路颓势,苏联统帅插手军事的毛病,再次显现。好在苏军占据着绝对优势,实力越来越雄厚,所谓的“瑕不掩瑜”,朱可夫也只能是无奈地执行。

苏军实力不断加强,苏联统帅决定连续攻击,战略意义更大。

如果说苏联能够取得库尔斯克会战的胜利,不得不说英、美两国的军事援助。按照美国《租借法案》的内容,大批美式坦克、汽车、火炮等装备运抵苏联,甚至是整套的工业生产线,不仅增强了苏军的战斗力,而且加快了苏军武器的研发。

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军的重装备是打坏一辆少一辆,而苏军坦克往往是打坏一辆,增加三辆。这样的装备补充,换做是谁,都能轻易获得胜利,这也就解释了苏军虽然获胜,但伤亡惨重的原因。也就是说,苏军更看重结果,损失大小不重要。

眼下的大好形势,对于苏联统帅来说,是希望尽快将德军赶出国境,解放更多的领土和遭受德军蹂躏的国民。当然,政治影响也是他更多考虑的一面,英、美两国迟迟不开辟第二战场,就是希望“二虎相争”,他要证明的就是苏联越打越强。

朱可夫自然也明白统帅的想法,但他更倾向于如何更多的、更快捷地将德军的有生力量消灭在本土,为以后攻克柏林创造条件。两人的想法不在“一条线上”,分歧是迟早的。果不其然,朱可夫的提议遭到了统帅的反对,但他无可奈何。

在苏军最高统帅部的决定下,朱可夫协调两个方面军,开始向第聂伯河的德军发起进攻。士气正旺的苏军,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许多部队找来木排、小船等,甚至在晚上强渡第聂伯河,德军防线很快被突破,苏军大踏步地向前推进。

到了年底,朱可夫率领的乌克兰1、2方面军,对节节抵抗的德军“穷追猛打”,并解放了基辅,以及一个个大、小城市。在入冬前将德军的中路和南路集团,击退了300多公里暂停了下来,利用冬季的空档期进行休整,积蓄能量。

让对手想不到的是,朱可夫“反其道而行之”,解放乌克兰全境。

1944年初,苏军统帅部决定从列宁格勒到克里木的广阔战线上,展开全线反攻。朱可夫负责协调的乌克兰1、2方面军,大胆穿插、分割、包围了当面的德军,并发出了最后通牒,但遭到拒绝,随即发起了总攻,仅一周10万德军被消灭。

为了挽救被围的部队,德国统帅部抽调了15个师前来解围,在他们看来,这么一支重兵集团,足以打开包围圈,解救自己的部队。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当面的苏军多达39个师,还占据着空中优势,营救部队不仅被赶回出发地,而且再也不能动弹。

3月的苏联冰雪融化、道路泥泞,根本不适合装甲和机械化部队机动展开,苏军的进攻会暂停一段时间。德军决定利用这个难得的“休战期”,增派兵力、巩固防御。他们认为,只有稳定乌克兰的局面,才能更好地配合其他防线的防守。

然而,朱可夫决定利用对手的错误判断,“反其道而行之”,命令部队继续进攻。尽管有诸多困难,但士气高涨的苏军,硬是在沼泽地里铺出一条条进攻路线,快速向德军纵深挺进。经过短暂的较量,乌克兰地区的德军大多束手就擒。

朱可夫的快速动作,致使战地记者也跟不上他的前进速度。按照苏联的传统,每逢攻占一座重要的城市,莫斯科都会鸣放12至20响礼炮。那段时间,首都城内天天放礼炮,新闻广播里也不再播发详细内容,只说:“解放了240个地方”。

短短一个月,朱可夫展示了其高超的指挥水平,解放了乌克兰全境,他再一次荣获“胜利勋章”。要知道,这枚勋章是苏维埃设立的最高奖章,获得的人很少,只有包括苏联统帅在内的3人获得过两次,而朱可夫是获得“胜利勋章”的第一人。

可是,朱可夫还是和以往一样,哪里有麻烦,他就去哪里。

1944月4月,朱可夫的第一方面军已经推进到了,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的边境。他奉命回到苏军最高统帅部,商量夏季攻势的方案,面对胜利在望的局面,与会人员都显得十分轻松。更让人提气的是,盟军计划6月份在诺曼底登陆。

这可是加速德国灭亡的好消息,他们已“回天乏术”了。朱可夫将目光放在了白俄罗斯,在那里的德军重兵集团,到了“该收拾”的时候了,这就是“巴格拉季昂战役”。苏联统帅表示同意,并由他负责指挥,但依然监管乌克兰第一方面军。

朱可夫负责指挥白俄罗斯方面军,对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形成合围之势。但让他深感意外的是,面对这样的危险态势,德军不仅不撤退,反而加强了反攻力度。这可是歼灭其主力的最佳机会,朱可夫怎能放过,最终10万德军被歼灭,并解放了明斯克。

朱可夫的部队,马不停蹄地向波兰的维斯瓦河挺进。但他敏锐地感到东普鲁士地区,还有一股德军的重兵集团,应该予以消灭。他提议从110万人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里,抽调部分兵力攻占东普鲁士,但遭到了苏联统帅的拒绝。

这样的结果,让朱可夫很担心,在他看来,东普鲁士的德军不除,会成为苏军向柏林进攻的最大隐患。为此,他再次建言,给路过此地三个方面军增派兵力,并设计了进攻路线和具体战术,希望能顺带除掉这个隐患,但再一次遭到拒绝。

事后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正是没有及时的进攻东普鲁士,给对手留出了加强戒备的时间,致使在后来的战役中,苏军损失惨重。朱可夫对最高统帅多次插手军事的战法颇有微词,但“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是“喜怒无常”的人。

随着苏军的胜利追击,最高统帅插手战斗行动的“热情”也越来越高,似乎向世人表明,他也拥有高超的战术水平。好在此时的德军已成“惊弓之鸟”、士气低落,让这样的“乱指挥”没有形成太大的“恶果”,朱可夫也就没再坚持。

同时,盟军登陆法国,在太平洋战场重创日本,减轻了苏军的压力,消除了对德、日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借此良机,苏军连续发动了10次战役(在苏联史上被称之为“十次打击”),解放了苏联全境,并将战火引向了东欧和德国本土。

俗话说得好,“只能共患难,不能同享福”。尤其是上下级,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虽不能说其是“卸磨杀驴”,但过分强调自己的权威,武断行事,只怕是落不了什么好口碑,苏联统帅就是很好的证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