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音乐最佳专辑,带你回顾那曾打动我们感动的瞬间

作为10s的最后一年,2019年发专辑的音乐人称得上群星荟萃:Solange、Holly Herndon、James Blake、Madonna、Vampire Weekend、Kanye West、Bon Iver、Lana Del Rey、Weyes Blood都发表了自己的最新作品,不管呈现得是否令人满意,我们都在惊喜与失望交替中送走了这个10年。


各大音乐杂志、媒体也评选出了2019年的「最佳专辑」。我们从这些榜单中精选了 5 张代表2019年音乐最高水准的最佳专辑。希望这个迟到的2019年音乐最佳专辑的总结,能带你回顾那曾打动我们感动的瞬间。


1.Suchmos - The Anymal

Genre:City Pop / Brit Pop / Psychedelic Rock


Suchmos的新专辑The Anymal在上一专的基础上,更深层次的探讨了“人性”的话题。而与之不同的是,他们的曲风再一次进化了。

不再如往常的City Pop质感。我们可以在The Anymal中感受到凸显的节奏感,厚重的bass和钢琴的琴键交响呼应,这一切在高亢的假音和低沉的呢喃声中显得纷繁复杂。无论是对vocal的处理还是对器乐的使用和编排,无不充斥着英伦摇滚和迷幻摇滚的质感。You Bule I中还尝试融入了邦乐元素。Elvis Presley、Pink Floyd、The Beatles......整张专辑给人以深沉的对那伟大年代——70s~80s的致敬感。可以说,Suchmos一直在突破自我,而The Anymal也必将成为其里程碑式的作品。


2.Weyes Blood - Titanic Rising

Genre:Baroque Pop / Art Pop / Chamber Pop / Dream-Pop / Psychedelic Pop


Weyes Blood一直都在进步与突破自己。正当我们都以为她已无法突破16年的Front Row Seat to Earth所达到的高度时,她凭Titanic Rising出乎我们所有人预料,再次实现了个人的artistic breakthrough。

流畅的巴洛克乐器编排、精湛的录音效果与她富有语言感和诉说感的声音形成了两股潮湿而温热的对流,使她摆脱了上张专辑psychedelic and lo-fi的小格局home recording质感。如此宏大的器乐编排和精美的制作把她songwriting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甚至有了上世纪70s的风骨。她在不断向我们剖析着,展示它的核心价值,并且呈现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意义与自我探寻。

起初对先行曲Movies和Cover Artwork的印象,让人猜想这将会是一张艰深刻薄,晦涩难懂的作品。但事实上完全不是,即使她在试图创造一个对于个人而言较为贴合的传奇宇宙,试图去解答如何逃离和挣脱,如何在末世和荒芜之中独自起舞。这仍然是一张富有符号学光辉、灿烂异常、归于常态的大众专辑。剖开蕴藏着生命的横切面,这充斥着距离感、流动感的,像洋葱一般一层一层被剥开的音乐正在向我们传递着一种与我们的生活平行的勇敢,它穿越世俗,掠过世界的中心,向宇宙边缘飞驰而去。


3.Holly Herndon - PROTO

Genre:Experimental / World Music / Glitch


外环境上,PROTO是一种民俗文化,宗教氛围和choral的另类融合,它为Glitch-Pop孕育了一种崭新的诠释。而内核则是,鲜活、耀眼的先驱非生命体实现了相对的价值,并且把科技力量和音乐发展的结合所产生的认知化与意识流问题给出了相当深刻的解答。人声的冰冷和电子节奏的热络产生了强烈的对流,在这短短的44分钟里交互,捍卫彼此的尊严和权利,将诞生和灭亡推向了高潮和与之抗拒的边缘。它是性感的,又是极富争议的。而正是因为拥有这种艺术性,又兼具未来感的扭曲体才能打破现状,将我们推向新的时代。


4.Tenzin Choegyal/Laurie Anderson/Jesse Paris Smith - Songs From The Bardo

Genre:World Music / Spoken Wprd


即使Tenzin Choegyal、Laurie Anderson并没从《西藏度亡经》中真正悟出什么禅思来,Songs from the Bardo依然是一次虔诚的尝试。它是藏族音乐与新古典的完美融合,亦是当下的美学体系对于佛学经典的诠释与传播—当先锋艺术与世界音乐与宗教著作碰撞时,诞生的结晶散发着某种清肃而圣洁的奇异美。

Anderson的经文诵读也好,Choegyal的吟唱也好,《西藏度亡经》无疑对二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一点在《狗心》电影中也能看出),二人的演绎也无疑是加入了自己的感悟,才让专辑的听感更加“人性”。二人均不是佛教宗师,对于经文的理解或许并不比我们听众要高,但这也是专辑更加打动人的地方——这份感悟微不足道,但普通人的感悟与诠释能让更多普通人感同身受,他们的这份感悟足以洗涤听众的心。Songs from the Bardo是一场横贯中西的圣洁之旅。


5.Lana Del Rey - Norman F**king Rockwell!

Genre:Art Pop / Dream-Pop / Soft Rock / Neo-Psychedelia


这是一张回顾了60s前卫摇滚和迷幻摇滚的专辑,更是致敬Joni Mitchell的Ladies of The Canyon以及Blue的作品。Joni Mitchell在两张专辑发行的时间期间(1970-1971)因为对当时社会运动虚假的成功而心灰意冷,选择逃离美国,去往欧洲游历(也正是这次经历促成了Blue中代表家国之思的名曲California的诞生)。而标题的Norman Rockwell是描绘“美国梦”和所谓“黄金年代”的著名画家,这里一个“F*king”的讽刺意味不免油然而生。我毫不怀疑,Lana的灵感是以Ladies of The Canyon中天真烂漫的口吻去描绘Blue中这份淡淡的家国之思,借以讽刺虚幻“美国梦”的当下社会。


这张专辑的深刻价值绝不仅仅在音乐上,也不仅仅是在一个女性的个人成长。它有着更深刻更现实的社会关怀,并闪耀出尽管悲伤却绝不绝望的信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