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媳妇,你搞道士玩失踪,还差点要了老公命,这样好吗


明朝张岱,就是那个墓志铭写“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的男人,当年语文课本上的《湖心亭看雪》也是他写的,他的《夜航船》卷七政事部里有篇小短文叫《断鬼石》,内容有趣,分享一下。

明朝江西有人娶了新媳妇,媳妇回门的那天,小两口儿一前一后往丈人家赶,估计姑爷骑马,脚程稍快点儿,不一会把坐大车的媳妇落后边了。

姑爷跟老丈人唠嗑好一会儿了,媳妇还没来,大家意识到不对劲,再去找人,已是“遍索不获”,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成为当地一桩奇案。

老丈人两口子丢了闺女,觉得亏大了,一腔怒火无处发泄,非得攀诬姑爷杀了人,叫几个汉子扭送姑爷去了官府。

姑爷是个正经人家的清白人,乍被投入衙门这个虎狼窝儿,家里又没门路没钱钻营,先被打了几十大板,用了刑具,“婿不胜榜掠,自诬服”,屈打成招,结论是秋后问斩。

石璞当御史前,曾任江西副使,主管一省刑狱,类似于公安厅厅长。案子从地方报到石璞这里,石璞翻阅卷宗,总感觉哪里不对,小两口初婚,正是蜜里调油之时,谁会这个时候杀人?姑爷没杀人,那小媳妇哪去了?

石大人带着疑惑,带着司法官员对刑狱的审慎,“夜斋沐焚香”求助神明。烟火袅袅里,石大人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神明告诉他一个“麥”字。这个字估计写法跟现在的“嬲”很像,两个男字旁夹着一个女。莫非神明指示小媳妇是被俩男人杀了或者是掠走了。

没有有力的证据,终不能为姑爷翻案,行刑的最后时刻到来了。上刑场,石璞喝令提出囚犯,在囚犯将出未出之时,石璞无意中瞥见了一个小道士,正在角落窥探,神情慌张鬼祟。

来是非地,必是非人,石璞让人把小道士提溜进来,吓唬他一下,厉声问:“你们道士应在红尘外修行,今日来此凶地,定是你师父让你确认囚犯死了没有”。

这一诈,居然对路了,“童子大惊,吐实”,小孩子经不起吓唬,说了实话。

原来这小媳妇做闺女的时候,就跟附近俩道士勾搭上了,婚后还惦念着三人行的美好时光,于是借回门机会,联合那俩道士设局玩失踪,其实是藏在了附近的麦地里。

真相大白,姑爷平白受了这么一场惊吓,在刑场转了一圈,无罪释放。老丈人一家估计在邻里街坊那里也抬不起头来了。讲真,在程朱理学盛行时期,在妇女束缚最紧的枯燥年代,小媳妇居然能性解放至此,许是家学渊源吧。

此案后,石璞能吏美称传遍江西,被誉为“断鬼石“,幽冥之事都可立断,之后一路升迁至吏部天官,可见好官自有好报。

此事在《明史·石璞传》也有记载:

石璞。字仲玉,临漳人。永乐九年举于乡,入国学。选授御史。正统初,历任江西按察使。三年坐逸囚,降副使。璞善断疑狱。民娶妇,三日归宁,失之。妇翁讼婿杀女,诬服论死。璞祷于神,梦神示以麦字。璞曰:"麦者,两人夹一人也。"比明,械囚趣行刑。未出,一童子窥门屏间。捕入,则道士徒也。叱曰:"尔师令尔侦事乎?"童子首实,果二道士匿妇槁麦中。立捕,论如法。在江西数年,风纪整肃,虽妇竖无不知石宪使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