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自从微信风起云涌,QQ就销声匿迹了,但是仍有不少人使用它来传输文件。

昨天,腾讯推出了QQ新功能:一键注销,(3月21日暂时下线该功能,将在进一步优化体验后,再次上线)

用了这么多年的QQ,你会选择注销,和青春说再见吗?

青们一致表示:虽然不常用,也没那么依赖它了,但它应该就在那里,而不是再也无法拥有。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我晕猪离我远一点”

“本人已死,小事烧纸,大事挖坟”

“叶子的离开不是因为风的吹过,而是树的不挽留”

“把你的名字刻在烟上,吸进肺里,离心脏最近的地方”

……

在你的QQ列表里,一定出现过这样的个性签名,除此之外,还夹杂着各种非主流文字以及卡通图案。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还有当年精心设计的QQ分组,以及专为一个人设置的上线提醒、隐身可见。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还有……非主流的QQ空间。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越往下读,鸡皮疙瘩越发往外冒……

这条是谁发的?

这条又是谁发的??

我当年……

怕不是被盗号了吧???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竟觉得,现代十大酷刑可以加上一条:在众人面前大声朗读自己曾发过的说说。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有时候,故作悲伤发一条说说,引发别人关注后,还会再装深沉说一句nothing。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有时候,好想穿越回去,给当年的自己打钱。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有时候,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发些什么……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于是现如今,

想加个好友,

还得等人家先删点说说……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当年的各种留言,哪怕现在读起来很蠢,也还是想没事就翻出来看看……逛好友的空间,一定要去留言板上留一句“踩过~”,“帮踩了!欢迎回踩”,总会留意自己的空间阅读量、留言板数量和QQ等级。

那时候,我们总喜欢在空间留言板里嘘寒问暖,给予关心祝福。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也有些少男少女在暗恋的人空间里,用大家都还不懂的外语表达爱意,在留言板留了句西班牙语——我只要你。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前不久看过关于田馥甄的推送,内容大概是她一个人承载了两代人的青春回忆。

笔者走进一家咖啡厅,里面放着田馥甄的《魔鬼中的天使》。

“你也喜欢听Hebe的歌啊?”

“Hebe是谁,这是田馥甄的歌。”

田馥甄,也就是S.H.E里的青春靓丽的Hebe,但是现在大多数的00后只知道她是田馥甄,而不知道她也曾经唱着我们90后喜爱的“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

是啊,他们不知道Hebe,不知道人人网,不知道MSN,不知道贴纸相,不知道博客,不知道QQ空间农场、餐厅,不知道劲舞团,不知道……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衍生的青年亚文化,我们90后这个时代的青年亚文化便是,“非主流”、“杀马特”、“丧文化”、“表情包”……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这些存在的事物背后无不反映我们的社会心态,而这些心态则映照着我们的生存和成长状况。

毕竟,那些满满的空间说说、留言板,换过的头像,为你而改的个性签名,都是我一步步的青春轨迹,它们记录着我的成长,从少不经事到独立自主,从可爱微胖到亭亭玉立。

更重要的是,这里面有我多年未曾联系的小学同学,断了联系的初中同学,还有那个美好的初恋。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注销这件事儿,对腾讯来说可能只是一串数字,但对90后这一代来说,无疑是青春。

关掉是因为不舍得删除,关掉是因为自己还可以看,关掉是因为,那是我们最傻最天真烂漫的青春啊。

所以,可以关掉,但绝不注销。

因为那是我们的青春。

再见了,我们的QQ青春!|

拥抱头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