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如何衡量你的工作與生活

疫情之下,思考人生,顯得必要且可能。

如何確保在職業生涯中感到快樂?

如何確保配偶及家人的關係成為持續幸福的源泉?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如何評價自己的人生?

著名管理學大師、哈佛商學院教授克萊頓·克里斯坦森在哈佛商學院課堂上,每次上完課,他都會問學生這幾個問題。09年自己患了癌症,思考並打磨成文《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來告訴你一些答案,答案因人而異,更重要的是如何思考這些答案。

一、如何獲得事業的成功,戰略管理過程決定成敗.

1.“重點”原則,決策的核心標準.

赫茨伯格的動因論理論包括兩個不同的理論,即基礎因素和動力因素。基礎因素包括地位、薪水、安全保障、工作條件、公司政策等。動力因素包括有挑戰性、獲得認可、責任感、個人成長。超過一定的臨界點時,改善基礎因素,如錢、地位、薪水、安全保障、工作條件、公司政策等都只是幸福的副產品,而不是產生幸福的原因。真正讓我們非常滿意並愛上工作的是動力因素。

問自己不同類型的問題,而不是總問自己過去問過的問題。比如說,問自己:這份工作對我有意義嗎?這份工作將會給我帶來發展機會嗎?我還能繼續學習新東西嗎?我有機會得到認可、獲得成就嗎?我將會被賦予更多責任嗎?這些才是真正驅動我們的動力。一旦你清楚了這點,什麼是你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會越來越清晰。

2.根據機遇權衡計劃

戰略選擇來自兩種截然不同的源頭:第一種源頭是預期機遇,可以看見並選擇去追求的機遇。第二種源頭是意外出現的,通常是正當你試圖實施周密計劃或戰略時,問題和機遇就同時出現了。

幾乎所有戰略都是周密戰略和意外機遇結合的產物,當你真正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就應該立即將應急戰略轉化成周密戰略。

如果我們問對了問題,通常都會很容易找到答案。你的周密戰略或應急戰略是不是卓有成?“發現—驅動計劃”可進行快速測試,即哪些假設條件需要得到驗證,才能說明這個戰略有效。

3.資源配置

安迪·格魯夫說:“要了解一個公司的戰略,就要看他們真正實施的是什麼,而不是看他們說要實施什麼。換句話說,要了解一個公司的戰略,看他們做什麼比聽他們說什麼更重要。”

任何一個戰略——不論是企業戰略還是個人生活戰略——都是從數百次日常決定中產生的,它是關於如何安排時間、精力和金錢的決定,是關於如何分配人、財、物的決定。

生活中的每一個有關如何分配精力和金錢的決定,都表明了你真正在乎的是什麼。你可以盡情地談論自己的生活,談論有什麼清晰的目標和戰略,但是如果你投入的資源和你的戰略方向不一致,這些談論都毫無意義。如果最終不能有效實施,你的戰略只能是一個良好的願望。如果你做了決定,想把血汗和眼淚投入到某個方面,但這與你渴望變成的人不相符,你就無法成為你渴望變成的那個人。

二、如何確定家庭的和諧

1.好錢和壞錢理論

在事業剛起步階段,你或許還不知道公司策略是否能夠成功,你必須耐心等候公司成長,同時把目光放在獲利上面。如此一來,就可以用最少的資金找到一個可行的策略,不至於花了很多錢才知道走錯了路。在這種情況下投入的資金就是“好錢”。在所有成功的企業當中,有93%都必須改變最初的策略,因此在最初策略投注的資金越多、越快,也就越容易把一家企業推到懸崖邊。大企業燒錢的速度將比小企業快很多,應變能力也比較差。如果投入資金之後,急於看到成長而非獲利,則是“壞錢”。

與朋友、朋友的關係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源泉,要建立牢固的家庭關係和親密的朋友關係,最重要的是投入時間。當你認為家裡一切都好,可以先放一放,暫時不用投資在這種關係上時,這將是個極大的錯誤。當這種關係出現嚴重問題時,通常都太晚了,來不及修補。

要建立和諧滿意的關係就得從一開始做起。如果你不去培養、發展這些關係,他們就不會在那兒了——不會在你經歷困境和挑戰時支持你,也不會變成你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源泉。

2.“需要完成的工作”理論

我們之所以要購買產品和服務,是因為我們其實需要購買產品來完成某項特定的任務,即我需要完成一項任務,這個產品能幫助我達成這個目的。

人際關係也是一樣,我們總是考慮自己需要什麼,而沒有考慮對他人而言什麼是重要的。

其實對方真正想要的不一定是你給予的,你給予的也不一定是對方真正想要的。我們應該給予的其實應該是對方真正想要的,而不是自己認為的。要了解對你最在乎的人而言什麼東西最重要,最好的方法就是從“需要完成的工作”角度去考慮。

3.清楚自己的能力

資源、應用流程以及組織行為優先順序是決定一家企業能做什麼以及不能做什麼的三大能力。

在瞭解孩子在未來可能遇到的挑戰和問題的情況下,“資源、應用流程和行為價值取向”模型能幫助我們評估需要做什麼去培養他們的某些能力。“資源”是他所利用的東西,“應用流程”是他做事的方式,“價值取向”則是他做某件事的動機

你需要了解什麼是能力,哪個對你的未來而言更關鍵,知道哪個應該自己保留,哪個不太重要。價值取向顯然是最重要的能力。

對於家庭,外包的危害不僅僅在於使孩子失去培養自己應用能力的機會,更嚴重的風險是失去了我們的價值。

孩子們會在自己準備好學習的時候學習,而不是在你準備好教他們的時候;如果當他們遇到生活中的挑戰時你沒有在他們身邊,那麼你就失去了塑造他們的價值取向的重要機會。

4.正確特質

管理能力是在生活中培養和塑造的。一個具有挑戰性的任務、一次領導項目的失敗、一次新領域的任務,都是經驗學校的“課程”。領導者具有或者缺乏的技能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他們上過或者沒上過的“課程”。在經驗學校學習正確的課程將幫助我們在所有情況下提高成功的可能性。

從長遠的角度看,更重要的是孩子在各種經驗學校中學到了什麼,這是比分數或獎品更能保證他們在外面世界的冒險中取得成功的關鍵。面對挑戰的能力對於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幫助孩子鍛鍊和培養成功所需要的技能

5.家庭文化

文化,是人們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一起工作的方式,這種方式一直以來被大家所沿用並且一直行之有效,以至於人們根本不會想到要以另一種方式去做事。特定文化一經形成,人們就自動地去做要取得成功需要做的事。

一種文化可以是有意識創造的,也有可能是在無意中形成的。如果你希望為你的家庭營造具有特定價值取向的文化,讓家庭成員的行為能夠以此為導向,那麼你就需要事先把這種價值取向注入家庭文化當中。

三、如何保證正直的一生

傳統的思維方式聚焦於過去,而正確的思維方式則應聚焦於未來。某件事“只做一次”的邊際成本看起來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它的完全成本可能要高出很多。邊緣思維而做出錯誤決定導致的失敗往往在最後時刻出現,所以無論是否願意,我們要為錯誤決定付出的都是完全成本的代價,而不是邊際成本。

避免人生中出現道德讓步帶來的後果的唯一方法就是堅決不讓它開始——跨過底線的第一步就是使你走上後悔道路的那一步。避免自己後悔的最好辦法就是,當你第一次面臨選擇時,不要跨出第一步。

面臨選擇時,想象你所做的每個決定都符合當初下定決心要永遠堅持的原則,即能夠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樣可以更容易阻止你做出最終讓自己後悔的決定。

你必須為自己的人生設定目標:我想要成為的人,忠誠於對目標的認同,找到正確的標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