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铁最密集的新区:从开发区到政经区的演变

西安地铁最密集的新区:从开发区到政经区的演变 | 西安数说


毫无疑问,地铁已成为特大城市最重要的交通枢纽。2019年,西安地铁客运量排名全国第九(增量排名第三)。


当下,我们对于一座特大城市的认识,地铁图一定少不了。对于游客,这是他们认知一座城市的捷径;对于身在此城的人,这是每天生活和通勤的印记。对于城市本身,它是城市规划发展的缩影。


那么,从城市发展和规划角度发现,大西安时代哪个新区地铁最密集?


西安 | 地铁客运量全国第九


大数据视角下的西安,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如何使用大数据来重新认识这座古老的现代都市?地铁,也许就是一个重要的入口。


从2019年全国地铁客运量排名上来看,京沪穗深等一线城市当之无愧排名前四。此外,成都、武汉、南京、重庆、西安和杭州分别位列五到十位。这六座城市,也是近些年较为耀眼的“城市群时代”的核心城市。


当下,“千万人口”成为特大城市新的衡量标准,它意味着:区域首位度,意味着聚集力;辐射度,意味着影响力;中心度,意味着吸附力。


西安地铁最密集的新区:从开发区到政经区的演变 | 西安数说


从2018年开始,不少特大中心城市“抢人”。这一数据,也折射到地铁客运量上。增量上,广州、成都、西安三城超过2亿人次。


除京沪穗深外,其它六座城市常住人口基本超过千万。从城市特征和发展角度,这些城市绝大部分人口聚集在中心城区。从地铁数据上可看出,特大中心城市人口聚集度和活力超乎想象。


所以,西安地铁线路(161公里长,含机场城际)客运量,远超里程相仿的天津(215公里)、苏州(121公里)、郑州(134公里)数个身段。


西安地铁最密集的新区:从开发区到政经区的演变 | 西安数说


2019年,西安地铁日均运送乘客258.59万人次,全年西安地铁共计运送乘客9.4亿人次;2019年5月1日,西安地铁客运量突破330万人次。


西安已开通的四条地铁(不含机场城际)中,2号线客运量最多:平均每天93.16万人次!疫情逐步缓解,西安地铁就迅速迎来高峰期。据官方消息,2020年3月9日(周一),西安地铁有三十余个地铁站口客流控制。


当地铁成为城市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其规划和走向就成为城市发展的风向。地铁周边1-2公里区域,正逐渐成为承载交通、商业、娱乐、居住、办公等多种功能的区域。


城市规划建设中,地铁往往是新区最大的带动者之一。那么,西安哪个新区地铁密度最高?


区域 | 地铁最密集的新区


二十余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提升。古都西安外拓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开发区造城”。


目前,西安已全面开启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轨道交通将为支撑“两市一区”(西安市、咸阳市、西咸新区)同城化发展、构建外围产业聚集地与中心城区快速联系搭建通道,同时对进一步扩大西安城市空间格局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大西安已开通的五条轨道交通(含机场城际)及地铁三期,已全面拉开城市骨架。


西安地铁最密集的新区:从开发区到政经区的演变 | 西安数说


从区域板块角度来看,地铁缩短了中心城区到远郊区域的时间距离,拓宽了城市版图,又在地铁线路密集交汇区域催生出城市新商圈。


放眼全国,除京沪穗深等一线城市外,其它新一线城市的地铁最密集区域,都在向主城区或者城市副中心迈进。“邻居”郑州,无论郑东新区还是常西湖新区皆是如此。而武汉,则是另一种样本。


例如,江岸区承载着武汉高端要素集聚和综合服务的功能,在城市功能节点中处于重要地位;并聚集多个著名商圈:武广商圈、王家墩商圈等。目前,已开通地铁6条。


西安地铁最密集的新区:从开发区到政经区的演变 | 西安数说

西安北部(经开片区)地铁密度◎城记智库


我们知道,西安有“四区一港两基地”版图。从经济增长和拉动方面,“南北”两个开发区起到关键带动作用。目前,西安高新区和经开区GDP占比西安约30%左右。


目前,西安经开区已完成从开发区到主城区,再到“政经中心区”的转变。目前,经开片区已成为西安新区中地铁最为密集区域。截止获批的地铁三期,这里将拥有六条地铁线:


▶开通三条:2、4号线和机场城际;

▶规划三条:8、10和14号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渭河以南的“经开经济区”核心范围,未来将拥有六条地铁线,约30多个地铁站,地铁站密度也堪称西安新区之首。


解读 | 片区发展演变之路


西安实体产业,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万亿工业大走廊,推进现代工业;二是万亿科创大走廊,覆盖硬科技主要区域。


以经开区引导的万亿工业大走廊,“北跨”形成两大板块: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形成产业之城。穿过高陵、直达富阎。这个背景下,演变成为“政经中心”的经开核心片区,成为整个北部的几何中心。


城市功能形成“大脑中枢”:

行政,有西安市府;枢纽,有西安北站;功能,有中心城区。


西安地铁最密集的新区:从开发区到政经区的演变 | 西安数说

经开区已演变成西安主城区◎NEWS


在商务部公布的国家级经开区2019年综合发展水平考核中,西安经开区位列全国219个国家级经开区第11位,稳居西部第一。


2019年8月,《2019年全国经开区营商环境指数报告》发布,西安经开区营商环境指数位居全国第四、西部第一;企业数量增速全国第一,交通、社会服务、科研实力全部跻身全国前三。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累计入区企业四万余家:其中,外资企业300余家,世界500强投资71个,央企投资80余个,包括陕汽集团、吉利汽车、西部金属、西部超导、顺丰西北总部等。


曾是中国距离主城最近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经开区是西安新区的代表之一。目前,经开区制造业、工业等逐渐北移,北二环与北三环已成为行政、金融、消费等现代服务业的聚集区。


西安地铁最密集的新区:从开发区到政经区的演变 | 西安数说


经过29年发展,经开核心区几近开发完毕。近些年地价不断攀升。这里,就成为更具实力的资本角逐之地。其中,融创、碧桂园、正荣、中南等巨头均在此布局。


如今,站在城市发展的视角再看经开区,无论是城市势能、政经影响力、资源吸附力还是商圈辐射度,都在稳健的步调中形成独特优势。作为经开区发展的重要一极——凤城五路板块,其城市价值愈加凸显。


作为位列全国TOP4,融创已在大西安布局20余个项目。从城市区域角度出发,无论是在航天基地的揽月府、曲江的曲江印和长安中轴的南长安街壹号,都已城区片区的坐标性建筑和社区。


这次,在布局高新、曲江、浐灞等重点开发区之后,融创首次进驻西安北部中心的经开区,落子“政经中心”的凤城五路。


不难看出,融创一直以来都坚持“优势布局”战略。据了解,融创凤城五路项目,地处地铁2和4号线之间,建筑面积超过20万平米,绿化率35.5%。


西安地铁最密集的新区:从开发区到政经区的演变 | 西安数说


从社会效应上来看,融创的城市打法还意在城市商圈的融合:


这个范围,一有凤城五路和八路商圈,熙地港、世纪金花皆布局于此;二有大明宫片区的“太华路商圈”,万达广场、四海唐人街等聚集于此。而地铁4号线、2号线,以及未来8号线的加持,会让商圈的辐射产生联动叠加效应。


显而易见,在“最密集地铁网”带动下,经开区“政经经济圈”的范围将不断扩大,形成北部融合的大趋势。


西安地铁最密集的新区:从开发区到政经区的演变 | 西安数说

西安地铁最密集的新区:从开发区到政经区的演变 | 西安数说


文=城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