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任嘉伦演绎最帅锦衣卫,明朝锦衣卫是什么样的存在

由任嘉伦、谭松韵、韩栋等主演的古装电视剧《锦衣之下》刚刚结束,其中任嘉伦扮演的锦衣卫陆铎吸引了一票少女粉,一身飞鱼服,英俊帅气。那么在明朝,锦衣卫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

锦衣卫,是明朝专有的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全称“锦衣亲军都指挥司”,前身是明太祖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设立的“拱卫司”,洪武二年改称“亲军都尉府”,下分中,左,右,前,后五个卫和专管皇帝仪仗的“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和后来的东厂、西厂并称厂卫,是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高度强化的标志之一。1382年,朱元璋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

《锦衣之下》任嘉伦演绎最帅锦衣卫,明朝锦衣卫是什么样的存在

在明朝前期,锦衣卫的职能主要是皇帝的仪仗队,由将军、校尉和力士组成。出于“恢复中华”的宣传需要,朱元璋废弃了元代就出现的“大汉将军”称号,启用宋代的“天武将军”称号,选取体貌雄伟、有勇力者充任,作为殿廷卫士。校尉、力士拣选民间身体健康、没有前科的男子充任,校尉掌管卤簿、伞盖,力士举持金鼓、旗帜。

平日里没有朝会活动时,各卫亲军分别值守皇城四门,唯独锦衣卫将军在午门外昼夜守卫,总共100人。皇帝听政时,锦衣卫也侍立左右,负责传旨,每年正旦、冬至、万寿节三大朝会,锦衣卫与其他亲军一起承担侍卫和仪仗职责。仪仗队伍共有四千人余人,其中锦衣卫多达一千五百人。朝会期间距离皇帝最近的就是锦衣卫,随时侍奉左右,听候调遣,可以说是皇帝的近卫军。

作为皇帝的贴身卫队,为了保证皇帝的安全,锦衣卫必须防患于未然。他们于是时时出动,刺探可能威胁皇权、危害朝廷的行为和言论,并捉捕和审讯嫌疑人。他们的这项任务被皇帝特许,并逐渐演变为军事特务的职能。

《锦衣之下》任嘉伦演绎最帅锦衣卫,明朝锦衣卫是什么样的存在

因为锦衣卫有非法凌辱、虐待囚犯的行为,朱元璋下诏焚毁锦衣卫刑具,废除了他们的这项职能。明成祖朱棣登基之后,为了加强统治,恢复了锦衣卫的所有权力,并有所加强。他设置了北镇抚司,专理"诏狱",可以直接逮捕和拷问犯人,刑部、大理寺、都察院这些司法机关无权过问。后来随着不同时期,各个统治者出于对自身权力的维护,锦衣卫的职能也在不断改变着。明宪宗成化年间又增铸了北镇抚司印信,一切刑狱专呈皇帝,毋须通过指挥使转达,使锦衣卫北镇抚司成为皇帝直辖的司法机构,权力达到极致。由于权力缺乏限制,他们为了邀功请赏而罗织罪名,不择手段地扩大牵连范围,制造的冤假错案不胜枚举。明末有人说“明不亡于流寇,亡于锦衣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