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歐陽修的後裔,與趙孟頫生於同一時代,卻選擇了蘇軾

對於文人來說,元朝無疑是最糟糕的時代之一。在蒙古人的統治之下,元朝時期鮮有科舉考試,因此文人們如果是想出人頭地,只能選擇投身於位高權重的臣子手下做事才行。由於失去了進入朝廷的機會,因此他們的地位開始迅速下降,直至淪為“下九流”之輩。

但這並不意味著文人們就此放棄文化傳承,很多文人開始通過學習趙孟頫的書法繪畫風格,以延續元朝時期的文脈,但唯獨有一位元朝時期的文人,他不僅不學趙孟頫,反而推崇北宋時期的蘇軾,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他是歐陽修的後裔,與趙孟頫生於同一時代,卻選擇了蘇軾

趙孟頫 《西苑詩冊頁》 網絡圖片


他是歐陽修的後裔,與趙孟頫生於同一時代,卻選擇了蘇軾

蘇軾 《黃州寒食帖》 網絡圖片

這位文人名叫歐陽玄,相傳是歐陽修的後世族裔。延祐二年(1315年),他考中進士後進入仕途。歐陽玄不但為官清廉,更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能吏。他在蕪湖縣擔任縣尹期間,清理了大量的積壓案件,勸課農桑,因此受到了當地百姓的擁戴。

此外,他還是一位文學家和史學家,不僅組織編纂了《宋史》、《遼史》、《金史》等史學經典,還與虞集、揭奚斯、黃譜等四人被合稱為“元代文人之冠”。

他是歐陽修的後裔,與趙孟頫生於同一時代,卻選擇了蘇軾

元 歐陽玄《漁家傲·十一月都城居暖閣》 網絡圖片


他是歐陽修的後裔,與趙孟頫生於同一時代,卻選擇了蘇軾

歐陽玄 《去歲帖》 網絡圖片

歐陽玄為什麼會選擇推崇蘇軾,而非世人所崇尚的趙孟頫呢?

這其實和元朝當時的文化現象有關。元朝雖然不是屬於文人的朝代,但宋朝的程朱理學思想卻被文人們繼承下來,趙孟頫就是倡導者之一。在他的倡導下,元朝時期的文人普遍取法於魏晉、隋唐時期的書法,而非宋朝時期的筆墨風格。雖然趙孟頫提出的“復古”絕非一味模仿古人,卻造就了明清仿古風潮的濫觴。

而歐陽玄之所以推崇蘇軾,也與其文化思想有關。從書法繪畫本身的角度上講,蘇軾並不算是真正的大家,但他卻開創了獨具文人情懷和意趣的作品,因此其書法雖用墨較濃、字體較扁,卻重在寫“意”,有大家風度,繪畫也是如此。

他是歐陽修的後裔,與趙孟頫生於同一時代,卻選擇了蘇軾

趙孟頫行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網絡圖片


他是歐陽修的後裔,與趙孟頫生於同一時代,卻選擇了蘇軾

蘇軾 《王晉卿帖》 網絡圖片

歐陽玄本人之所以推崇蘇軾,而非趙孟頫,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受到先祖的影響。歐陽修在世時,與蘇軾關係莫逆,還被並稱為“唐宋八大家”。身為他的後裔,歐陽玄在瞭解族祖歐陽修的同時,對蘇軾會有更為深入的研究。二是因為歐陽玄作為一位學者,有自己獨立的觀點,不會被世人的觀念所影響,能保持自身的獨立性。

無論歐陽玄為何推崇蘇軾,在他的書法中,我們能看出蘇門的獨有風格:其筆法其書學蘇軾,筆法渾厚穩健,剛勁流暢,筆畫精到,起承轉折分明,結體方扁,有書文並茂之感,別具風格。

他是歐陽修的後裔,與趙孟頫生於同一時代,卻選擇了蘇軾

蘇軾 《次辯才韻詩帖》 網絡圖片


他是歐陽修的後裔,與趙孟頫生於同一時代,卻選擇了蘇軾

歐陽玄 行書《振賦》 網絡圖片

歐陽玄的書法雖然很有特色,但其價值未能被市場所認知。2019年的中鴻信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秋季拍賣會上,歐陽玄的行書行書《振賦》以9.775萬元的價格成交,這在同類拍賣品中價值實屬一般,但其文人意蘊,實不該被就此被埋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