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戴口罩,而他們不戴?

今天想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個有意思的新聞,意大利議員因佩戴口罩參加議會被現場其他議員質疑“這沒有用,還會加劇大家的恐慌”,氣得這位議員立馬怒懟。但幾天後,同樣一幕在瑞士上演,“要麼摘下口罩,要麼離開會場”。要是你,怎麼選,要是我還真選擇離開會場,畢竟生命誠可貴。在疫情大規模爆發的國外,政府不宣傳、不提供口罩,在他們眼裡,戴口罩代表了有病。許多外國人都不願意戴口罩,因為戴口罩會遭到歧視,結果呢,英國政府官員被確診感染。而中國在疫情爆發初期便號召出門戴口罩,配套工廠加班加點生產、政府免費提供等舉措,網絡也流傳著這樣的金句,“

口罩還是呼吸機,您老看著二選一”。這樣的有趣靈魂不僅驅散了疫情的恐懼,也帶來了活下去的希望。但我也想拋出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能戴口罩,而他們不能戴口罩

為什麼我們戴口罩,而他們不戴?

面對生命,意大利計劃開啟生存率評估救治方案,將生的機會留給生存概率大的人,而中國用十天左右建成“兩山”醫院,不放棄任何一箇中國人;關於執行力,美國一名患者僅是隔離和檢測後就收到天價賬單,更多患者因此望而卻步,而中國在疫情剛爆發時就宣佈治療費和檢測費全免,有問題可以隨時通過網絡求助,政府設專門通道,並對14億如此巨大的人口基數進行摸排走訪;關於科學,眾目所盼的疫苗研發,美國總統與衛生部踢皮球,說最少需要一年,而中國預計部分新冠疫苗有望在今年4月份進入臨床或應急投入使用;關於配合度,在如今疫情失控的國家,人們對於政府發佈的通知和號召根本不理睬,而中國一聲令下,一座1000萬人口的城市瞬間封城,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聽從指揮待在家裡。

世界上只有一箇中國,調配一切資源,團結一切人民,不計代價要與疫情抗戰到底,這是史詩級的一次動員和集結,我們分佈在960萬平方公里的每個角落,但此刻我們的心卻緊緊連在一起。因為,

我們有最好的人民,最好的國家。這不,中國專家飛越9619公里去支援意大利了。

為什麼我們戴口罩,而他們不戴?

此次疫情是一場磨難,磨難帶來危險與機遇,中國歷史上經歷了那麼多次磨難,都沒有被打倒,反而越挫越勇,在磨難中成長,在磨難中奮進。雖說一開始未能把控好疫情的初期局面,但疫情蔓延兩個月後的積極向上態勢更加突顯出令世界驚歎的中國智慧、中國力量、中國速度、中國精神,此時,看看國際上其他國家面對疫情爆發的態度,更多的是慌亂、無從下手。

從果斷封城、排查隔離、集中醫治、有序復工等一系列舉措來看,我們看到的是從上至下有條不紊的制度優勢、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強勁執行力、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團結力量、將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價值情懷。我想,中國能夠在磨難中越挫越勇的底氣,來自於我們民族與生俱來的韌勁。

為什麼我們戴口罩,而他們不戴?

曾經在大人們眼裡是嬌滴滴的“90”“00”後佔了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人員的三分之一,那些躺著比坐著舒服、喝著枸杞熬著夜的我們也長大了,那些開創喪文化之說、口口聲聲說“太難了”的新時代青年,總會帶來令人刮目相看的另一面。03年非典時,全世界守護我們,這一次,換我們來保護全世界,我們也許是疫情一線作戰的醫護人員,也許是防疫聯動聯控的志願者,也許是安心在家一切聽黨指揮的好公民。無論哪個角色,我們都為祖國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浙江工商大學 朱嘉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