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来了,他们开着滴滴捧着外卖来了

来了来了,他们开着滴滴捧着外卖来了

近日,滴滴悄悄上线跑腿业务,奶茶、咖啡、水果......均可以通过滴滴跑腿服务送到家门。

在全行业经受巨大挑战,各大公司纷纷研究如何缩减业务压缩成本之际,滴滴竟然还推出了往往需要大量补贴才能跑出来的跑腿业务,这“不务正业”之举看似有点出人意料。然而,在目前的这个时间点来说,却又是那么的理所当然。

一方面,虽然疫情在国内已经有所缓解,人们也几乎已经踏出家门复工复产,但娱乐休闲性需求的减少对滴滴的主营业务形成了巨大的打击。据易观数据显示,仅仅春节期间,中国网约车市场每日直接订单损失就超过5.8亿元。滴滴急需新的故事来转移主营业务数据大幅下降的注意力。

另一方面,足不出户的行为确实也反向催生了庞大的到家服务需求,虽然你可能会认为这只是特殊时期的短暂性需求,但依然不能忽视一个全国性黑天鹅事件带来的用户教育作用,本来本地生活市场就依然是一个方兴未艾的市场

,不然美团和阿里本地生活也不会持续龙争虎斗。

来了来了,他们开着滴滴捧着外卖来了

滴滴此举,在笔者看来其实是“进可攻退可守”的。

若是疫情期间的试点大获成功,滴滴可以顺势进军本地生活。毕竟,从国际巨头Uber来看,出行行业做外卖是有机会的。Uber的外卖服务Uber Eats在2019年就实现了营收6.45亿美元,同比增长64%,增速远超主营业务。

若是效果平平,那么在疫情过后需求萎缩之时可以砍掉跑腿服务重归主营业务,至少在疫情期间有强需求的支撑不至于大幅亏损,同时可把这次的尝试转换为特殊时期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

这是比2年前更好的时机

如果你时常关注互联网行业动态,那相信你也会知道,这一次进军跑腿业务其实并非滴滴第一次涉足到家服务相关市场。

早在2018年,为了反击2017年美团进军网约车市场,滴滴就曾经高调宣战美团,在外卖市场上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烧了10个亿。

结果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为了防止恶性行业竞争而从中调停,另一方面两起网约车恶性事件也让滴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舆论危机,最终只能黯然退出外卖市场。

可以说,外卖市场本就是滴滴一直想瓜分的蛋糕,只是当年在天时和人和上都没遇上好的时机,放弃或许只是无奈之举。

来了来了,他们开着滴滴捧着外卖来了

时过2年,滴滴似乎却是迎来了合适的时机。首先是上文提及的疫情带来了需求井喷的特殊窗口期,其次是主要竞争对手均忙于变阵应战

在面临蚂蚁金服CEO胡晓明接管饿了么,阿里进一步增大本地生活投入的挑战下,美团也还在变阵调整之中。近日,美团宣布外卖业务由集团高级副总裁王莆中担纲一号位。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美团的注意力将主要摆在应对饿了么在外卖市场的冲击,而在相对次要的跑腿业务中可投入的精力或许并不多。核心竞争对手的注意力转移,也将会滋生滴滴跑腿业务成长的土壤。

成功的难度仍不亚于当年

当然,有了一个好的时机并不代表着就能成功。滴滴当年做外卖要面临的难点放到两年后的今天也依然存在。

从场景来说,“运人”和“运货”基本就是两回事,并不是业务的纵向延伸,而且由于两者都是抢时间的活,再加上国内大城市停车难的问题突出,几乎不可能让一个司机同时接外卖和拉客的任务。

相比之下,美团通过结合大众点评的到店服务和美团打车、摩拜等出行服务,反倒是提供给用户从出门到到店消费的完整服务。

对于当下的跑腿业务来说,同样也不可能让正在接单的小车司机来完成,只能作为一个专门的任务,而考虑跑腿单的利润一般只有几块,只适合作为司机们的备选工作。

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到滴滴此次选择的群体是因为疫情不能聚会而导致接近于失业的代驾司机们,从这个角度看,对于滴滴而言,即便未来不进一步进行该业务的拓展,短期内也有助于他们维持代驾司机们的稳定性

来了来了,他们开着滴滴捧着外卖来了

从竞争对手看,虽然美团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还击以口碑饿了么为主的阿里本地生活业务,但这也不代表在跑腿业务上滴滴就没有强有力的对手,毕竟,京东到家和以盒马为代表的阿里新零售同样是行业内的大咖。

跑腿本质上是个渠道,而更上游的消费场景往往才是决定客户最终选择哪家跑腿服务的关键。相当于在餐饮、医药、百货等消费场景均没有什么积累的滴滴而言,阿里这些年布局线下业态所打造出来的生态护城河可谓是无法企及。

再者,由于主营业务仍需一段时间回血,滴滴也不可能拿出当年一砸10亿的财力来孵化这个同样竞争激烈的细分市场。

由此可见,此次的跑腿业务着实很可能只是滴滴的一个短期项目,而非其真正下定决心突破的新领域。


作者:君健,学金融的互联网人,爱折腾的热血青年。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UptoYo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