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二十一:熊市价值投资的春天(第二部)

第三章波动不是风险,管理波动才是风险

第五节:跨越曲折过程的难度来自人的动物本能和人性

字数:1830字,阅读时间大约4分钟

连载二十一:熊市价值投资的春天(第二部)


跨越曲折过程的难度来自人的动物本能和人性

在投资实践中有两个课题,第一是发现低估。第二是等待低估经历一个过程实现估值修复。发现低估是思考分析调查寻找的过程,这一过程依赖于知识智力。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思考发现哪个公司低估,哪个公司有价值,哪个公司能成长,这项工作有赖于专业知识,调查研究,分析思考,发现低估公司是纯智力的劳动。低估和成长变成财富必须经历一个过程的。过程是估值修复得以实现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环节,过程具有不可预测、复杂、曲折、动荡的特点,对过程的跨越不主要依赖知识和智力,依赖的是毅力、勇气、决心、意志。后者比前者难度更大。

从低估到估值修复完成需要经过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这个过程把低估规定的逻辑必然性转化为现实性,从这个意义上讲

估值修复得以实现是要靠过程推动的,没有一个过程就不可能让估值修复显现,不可能让价值和财富现实化。估值修复得以现实化,得以变成真实的财富是依赖于过程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获得投资财富必须跨越过程,跨越过程是投资最重要的一道坎!

贸易创造财富的本质是空间套利。同一商品在不同的空间存在价差,同一商品在不同地区的价格差为贸易获取财富提供了逻辑基础。而贸易商就是把货从一个空间拉到另一个空间来实现空间套利。资本市场的投资跨越理解为时间过程套利!一个公司的价值市值十块,在某一个时间点上,它被错误地理解为只值一元。你就在一毛钱买入,等待在另一个时间人们的情绪恢复稳定,给予其正确的十元的估值,你再卖出。在两个时间点之间的一买一卖实现了9元的利润,这9元的利润在逻辑和理论上讲是源于低估或者说是错误定价,但在可感知的现实层面来讲,源自于两个时点之间的过程。投资获利需要跨越一个复杂的过程,克服过程中的艰难险阻。投资回报既是对正确选择的奖励,也是对克服过程中的艰难险阻的奖励,后者更关键、更重要、更难做到,大部分人是倒在过程上,跨越不了过程!

资本市场上的财富在逻辑上是低估和成长给定的。但财富变为现实是由过程实现的,现实财富是由过程创造出来的,因此跨越过程就异常重要。

过程具有不可预知性,资本市场的股价波动过程是不能预知的,其实人类所处理的一切事情的过程都是不可预知的。人类有能力通过分析研究知道一个企业一个事物的未来状态的。但是这个未来状态发生之前所经历何种过程,人类并不具备精确预知的能力。过程好比一个项链,这个项链上的珍珠都是偶然性,穿这个项链的线是必然性,所以过程是以必然性的轴线,上面嵌套了无数多的偶然性因素,过程是一系列偶然性穿在一个必然性的轴线上,过程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混合,在一定意义上偶然性主导过程!因此过程是不可预知的,或者不可精确预知,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过程是徒劳的,是做不到的。

过程是偶然驱动的不可预知的一个链条,越管越乱。不管是最高境界的管理,不管过程是客观规律决定的最正确做法,也是对待过程的最恰当最有效的态度。但是不幸的是这种做法不因为它的正确性而被投资界广泛接受,更不因为它的正确性被投资人广泛的接受。由于作为普通人的投资人渴望过程的平滑,所以那些想获得投资人喜欢的投资机构,明知做不到硬要瞎做,最后必定不成功。

我们假设过程是可知的人能把握过程,最终推出什么结论呢?前面我们已经讲到人可以通过专注深入调查研究,知道哪些企业的未来越来越好,也知道哪些企业低估,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同时又知道过程是怎么演化开来的,成长是怎么实现的,低估是怎么样具体一步一步实现估值修复的,这样将导致每一个人都知道结果,也知道过程,一切都在每一个人都完全掌控之中,每一个人都是无所不知的先知,那投资还有什么风险呢?投资还有什么难度呢?假如结果和过程都是可知的,那么世界就变成一个钟表,变成没有任何活力和新生事物的简单机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一种机械唯物论哲学,他们认为这个世界就像一个机器,已知一个时点的状态就能推算出另一个时点将要发生什么。

后来大量的事实证明机械唯物论哲学是错误的。人只能知道哪些公司会越来越好,哪些公司处于低谷最终将实现估值修复,但成长和估值修复的过程是不可预知的,这过程的跨越实际上是对未知的跨越,因为过程不可知所以没有办法主动管理,你只能被动承受这个过程,这就是我在序言中所写到的,实践让我知道哪些是可知道,哪些是不可能。在未知的过程中,坚持自己的预判,坚定的不自我怀疑,自我承受,甚至是忍受这个艰难的过程,比如我在自己管理基金下跌70%时,我靠承受和忍受跨越了这个罕见的艰难过程!

对过程不管理是唯一正确的应对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