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陽葛飛:從“門外漢”到“牛倌”創業路上不忘低收入戶

一頭頭穿著黑白“花棉襖”的奶牛在標準化牛舍中悠閒吃草,三三兩兩的工人穿行其中,時而照料,時而飼餵。這樣一幅和諧的畫面就出現在泗陽縣一品牧業,它的創始人就是葛飛,從一名“門外漢”轉變為職業“牛倌”,在不斷創業過程中,他幫助村上的建檔立卡低收入戶實現了就業增收、就業致富。

泗陽葛飛:從“門外漢”到“牛倌”創業路上不忘低收入戶

伴著早上九點的陽光,記者走進了位於里仁鄉晏錢村的一品牧業,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頭頭黑白相間的奶牛,它們或是俯身吃草,或是吃飽了在場上溜達,銅鈴般的大眼睛寫滿了純真與可愛。往裡面走去,就來到了塗興宜工作的小牛舍,此時他正在給30多隻小牛崽進行餵奶和清潔。

泗陽葛飛:從“門外漢”到“牛倌”創業路上不忘低收入戶

工人 塗興宜:我們在這邊主要喂小牛,打掃衛生,比打零工強多了,每月2500元。

塗興宜今年五十歲,家中兩個孩子還在上學,妻子身體不太好,所以賺錢養家的擔子就落在了他一個人的身上。在這之前,他主要是做點零活,而現在有了一品牧業的這份穩定工作後,終於摘掉了低收入戶的“帽子”。葛飛告訴我們,現在在一品牧業工作的20多名工人中,接近一半都是村裡的建檔立卡低收入戶。

泗陽葛飛:從“門外漢”到“牛倌”創業路上不忘低收入戶

泗陽縣一品牧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葛飛:我們在用工方面優先考慮周邊的低收入戶和貧困戶,我們在對他們到我們牧場來工作的時候,都是比較照顧的,首先對他們進行基本常識的培訓,對於這些低收入戶的話我們不僅帶動他們就業,我們也讓他們學會技術,這樣以後的生活能夠過得更好。

今年四十歲的葛飛是一名退役軍人,2014年結束十六年的部隊生活之後回到家鄉,開始了基於父輩養牛場基礎上的創業項目。

泗陽葛飛:從“門外漢”到“牛倌”創業路上不忘低收入戶

泗陽縣一品牧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葛飛:考慮到家裡面牛場的話,父母年紀比較大,規模也比較小,我的想法就是如何把這個農場做大,所以我就選擇了投入到農場裡面來,到了牛場以後我把牛群的規模和牧場的規模翻了一番,起初的存欄量只有兩百頭,現在的話已經達到了五百多頭。

葛飛說,創業之初,自己其實就是一個門外漢。沒有辦法既然下定決心創業,就不能慫,於是拿出軍人的韌勁,通過半年多不間斷的學習培訓才彌補上自己的短板弱項,現在的葛飛對於奶牛的方方面面都瞭如指掌。

泗陽縣一品牧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葛飛:青年牛的參配標準的話,一般就是十三四月齡,身高達到一米三左右,體重達到三百公斤,像我們這一欄牛的話基本都是達標,現在處於參配狀態。

雖然從“門外漢”變成了“牛倌”,葛飛依然堅持專業人員做專業事,科學養護場內的500多頭奶牛。

泗陽葛飛:從“門外漢”到“牛倌”創業路上不忘低收入戶

泗陽縣一品牧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葛飛:這些年的話,一是我們廠裡招聘了一些專業技術人員,獸醫、繁育,還有聯合第三方公司,還有給我們提供飼料的廠家,他們會提供一些技術服務,通過這幾個方面的聯合,來給我們農場打造,量身定製的方案,飼餵方案、繁育方案以及獸醫治療方案,包括小牛的疾病預防,包括每年的疫苗注射我們都是有一系列的方案。

葛飛說要想真正讓奶牛產出的奶好,就要在細節上下功夫,尤其是奶牛的“口糧”上要特別上心,一方面是保證草料的儲量,另一方面是保證草料的質量,雙管齊下,才能真正讓奶牛產好奶。

泗陽葛飛:從“門外漢”到“牛倌”創業路上不忘低收入戶

泗陽縣一品牧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葛飛:奶牛的主要功能就是產奶,所以在飼餵方面格外的講究,主要在草料方面的話,主要影響他的蛋白脂肪的方面,所以產奶牛吃的是美國的苜蓿草。它是我們蛋白主要的部分。

泗陽葛飛:從“門外漢”到“牛倌”創業路上不忘低收入戶

現在一品牧業的牛場面積達到了100畝,在此基礎上,葛飛又從本村流轉了五百多畝土地進行配套種植,充分利用牛場糞汙循環系統,把乾溼分離後的糞肥返回種植大田。在配套種植的加持下,葛飛說在種植高峰期,還能夠帶動30多名村民就近工作、就業致富。

泗陽葛飛:從“門外漢”到“牛倌”創業路上不忘低收入戶

據葛飛介紹,現在公司所產的鮮奶主要供給宿遷蒙牛。2019年牧場產鮮奶2000噸,實現銷售收入800餘萬元。在接下來的規劃中,他希望帶動更多的低收入戶穩崗、就業。

一杯鮮奶,一份美味,葛飛不光是美味的締造者,更是低收入戶穩崗就業的定心丸。創業路上,他灑下了汗水,汗水滴落牛場,收穫的是低收入戶的滿面笑容。

(泗陽縣融媒體中心 記者/孫亞麗 張大成 編輯/楊豔蘇 顏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