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鴿養殖技術六要點「乳鴿孵化機」【鴿子孵化機】


乳鴿養殖技術六要點「乳鴿孵化機」【鴿子孵化機】


剛出殼~1日齡的乳雛,基本上靠親鴿吐喂在孵化期間所儲存的鴿乳,我們稱它們為乳鴿。乳鴿的飼養管理要做好以下幾點:

  1、飼養員不能驚嚇親鴿:鴿子屬晚成鳥,出殼後,體質特別差,全身癱軟,體溫極低。飼養員要特別注意,不能發出大的響聲驚嚇親鴿,受驚嚇的親鴿,有的記憶錯亂,在窩中亂串,這樣會踩死乳雛,有的對乳鴿不孵不喂。出現這種情況,必須儘快把乳雛抱走找保姆鴿哺餵。

  2、並雛要細心:並雛是提高種鴿繁殖率的有效措施。並雛時應把那些出殼日期相近、體型大小相同的孤雛和被親鴿遺棄的乳雛相併。一般要求一對種鴿最好哺餵兩隻乳雛,超過兩隻的飼養要細心,要加大營養供給,否則會造成親鴿生理負擔過重、體質差停產或產無精蛋等不良現象。

  3、及時調換乳鴿位置:在自然孵化條件下,先出殼的那隻乳雛,親鴿先喂,受喂的次數多於後出殼的,生長較快,後出殼的部分乳雛個體小、體質差,生長較慢。遇到這種情況,應在出殼5~7天或乳鴿不能站立走動之前,把它們在本窩內的位置互換,使先受喂的變為後喂,從而使乳鴿的營養平衡,生長一致。如果本窩中的兩個乳鴿大小差別較大,就得把它們與別窩類似的互換。


乳鴿養殖技術六要點「乳鴿孵化機」【鴿子孵化機】


  4、正確掌握乳鴿的營養和親鴿哺餵的一般規律性:親鴿一般在產下第二枚種蛋時就開始孵化,從孵化的第三天開始,它的嗉囊皮層增厚,到第十四天後,親鴿的嗉囊皮層開始脫落,變成一種乳紅色的液體,我們稱它為鴿乳。親鴿在幼雛出殼1~5日內哺餵很稀的乳液;5~7日內喂稍稠的鴿乳;7~10日內喂粉碎髮酵的飼料和鴿乳;10~15日內喂半顆粒狀發酵飼料和部分鴿乳;15~25日內喂全顆粒浸泡發酵飼料和微量的鴿乳;25~28日齡的乳鴿基本一半領先親鴿哺餵,一半靠自食。飼養人員在乳鴿各個日齡的飼料轉化階段,應及時給親鴿增加營養和保健砂。特別在哺餵乳鴿的飼料轉變階段,要給親鴿和乳鴿加喂助消化增營養的藥物,以防乳鴿因飼料轉變,導致消化不良。

  5、增加產蛋盤:在乳鴿7~15日齡時,乳鴿的糞便較多,要將產蛋糞便清除、消毒,要給親鴿增加產蛋盤,讓親鴿暖窩準備產蛋。

  6、對乳鴿要進行人工餵養:為了提高種鴿的繁殖率,乳鴿出殼5~7天可以抓離親鴿進行人工餵養。具體做法是:建立人工育雛室,育雛定要供給適宜的溼度、溫度,光線要好,要便於通風,做人工育雛床,床面不要寬,以便於操作為易;人工育雛飼料要精,營養要全。一般飼料配方是:玉米粉40%、小麥粉6%、高粱粉8%、豌豆粉12%、綠豆粉12%、骨粉18%、脫脂奶粉3%、食鹽0.3%,外加複合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及甘草、黃芩等中草藥粉。


乳鴿養殖技術六要點「乳鴿孵化機」【鴿子孵化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