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什麼說漢中“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對漢中富戶做了什麼?

大馬哈魚12


東漢末年,政教合一的張魯經略漢中,憑藉“五斗米”教義的統治,“雄於巴漢垂三十年”,而在曹操平定關中後,兵鋒直指漢中,親率大軍進攻漢中,經過半年鏖戰,終於迫降張魯,將漢中收入囊中,但後來在與劉備的漢中之戰中卻以失敗告終,並將漢中人口轉移,漢中為劉備所有。

那麼漢中為兵家重地,為什麼曹操會說“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呢,食之無味可以理解為之前曹操佔領漢中,已將張魯的家當據為己有,然山高路遠,對已經統一北方的曹操來說確實不是重點經營區域,棄之可惜是漢中對蜀漢非常重要,是其對外拓展的門戶,曹操不甘心便宜劉備。

曹操雖然奪得漢中,但他對漢中無感

漢中與關中益州接壤,境內崇山峻嶺,交通不便,但在張魯的經營下,還是比較富足的,而在曹操打敗張魯之後,曹操將張魯的家當據為己有。

魯自在漢川垂三十年,聞曹操徵之,至陽平,欲舉漢中降。其弟衛不聽,率眾數萬,拒關固守。操破衛,斬之。魯聞陽平已陷,將稽顙歸降。—《後漢書》

但這一戰卻讓曹操身心疲憊,“軍自武都山行千里,升降險阻,軍人勞苦”,而在陽平關受挫時,曹操說漢中“此妖妄之國耳,何能為有無?”,可見這一戰的困苦卻讓曹操心有餘悸,對漢中的負面情緒溢於言表。而在劉曄,司馬懿等人提出可乘勝直下益州的計策後,曹操說了“人苦無足,既得隴右,復欲得蜀”的話,可見此時的曹操的戰略思想已經有所改變。

與劉備對峙,進退兩難

雖然漢中對於曹操來說不是非常重要,但劉備卻是對漢中志在必得,畢竟身處益州的蜀漢要向外拓展,漢中是必爭之地,而曹操顯然不想讓劉備得逞。

於是歷時兩年的漢中之戰拉開帷幕,此戰雙方名將齊出,勢均力敵,而隨著夏侯淵被斬,形勢開始明朗,而當曹操親率大軍趕到時,劉備佔據要地,堅守不出,之後的漢水之戰更是被趙雲用計擊破,此時的曹操對漢中產生了雞肋的想法,於是在撤出漢中人口,無奈退兵。

曹公自長安舉眾南征。先主遙策之曰:“曹公雖來,無能為也,我必有漢川矣。”及曹公至,先主斂眾拒險,終不交鋒,積月不拔,亡者日多。—《三國志》

而反觀劉備卻對漢中相當重視,在曹操親臨戰場後,向諸葛亮要援兵,而蜀漢憑藉“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決心最終拿下了漢中。

總結:綜上所述,曹操經過討伐張魯佔據漢中,但因為漢中崇山峻嶺,讓曹操吃足苦頭,而因為地形所限對曹魏來說潛力也有限,曹操對其不夠重視,而在漢中之戰時,由於蜀漢以傾國之力相爭,曹操最終還是選擇在移出人口後,退出漢中。


臨石觀海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中記載:“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所謂“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意思是:吃起來沒有什麼味道,扔掉又有點可惜。比喻事情進行下去沒多大必要,就此放手又捨不得。也形容進退兩難,猶豫不決,無可奈何。



那麼三國時期曹操為什麼說漢中“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呢?這個問題需要結合漢中的地理位置、戰略意義以及當時的大環境局勢來分析。

漢中的地理位置和戰略意義。

漢中,是夾在關中平原和成都平原中的一塊狹窄的緩衝地,山脈縱橫,北邊是關中平原南邊的秦嶺山脈,南邊是四川北面的大巴山脈,是連接南北的重要地區。到了三國時期,漢中更是曹魏和吳蜀之間的一道地域分界線,是來往的必經之路。漢中四通八達,溝通南北,獨特的地理位置上的天然優勢讓漢中這個人口、耕地等並不突出的地方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漢中對於蜀漢更為重要。

漢中不論是對於稱霸北方的曹魏還是盤踞西南的蜀漢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在經歷赤壁之戰後,蜀漢佔據了荊州大片土地,整個蜀漢進入了一個發展的巔峰期。此時已經佔據益州的蜀漢是名符其實的西南霸主,就是因為這樣,漢中對於蜀漢的意義更加重要。漢中處於當時蜀漢的家門口位置,是進出的重要交通通道。如果漢中不能被牢牢抓在自己手中,那麼蜀漢將處處遭到遏制。況且漢中也是日後蜀漢北伐中原的唯一通道。因此,蜀漢必然是要盡全力拿下漢中的。



穩定後方是當時曹魏第一要務。

當然,漢中對於曹魏自然也是有很重要的戰略意義,它是可以有效抑制蜀漢的重要通道。曹操之所以最後放棄漢中也是權衡利弊後的結果。赤壁之戰的失敗對於曹魏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打擊和損失。就當時的局勢而言,曹操的主要重心、精力自然是要穩定後方,保證國內穩定才是第一位。雖然漢中的戰略意義重大,但對當時的曹操來說,不是非佔不可的。相反的,蜀漢對於漢中乃是必爭之地,耗費太多的精力和兵力在爭奪漢中上並不符合曹魏當時的利益。



換句話說,當時的局勢下,漢中對於劉備來說極為重要,而相較之下對於曹操就有些雞肋了。但作為對手,曹操自然也是不太甘心就讓劉備拿下漢中的,這也是曹操感慨的原因。


月關略萌


少荃經史屋,給你講點不一樣的東西。

“漢中者,雞肋也,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這是曹操同劉備在漢中之戰,對峙長達兩年之久後發出的感慨。

作為一代戰術、戰略家的曹操,在面對漢中之戰的困局中,既沒有感慨連日陰雨,糧草不繼的天時,也沒有歸咎蜀漢精兵強將,難以攻破的人和,而是拋出一句直指漢中戰略價值的話——漢中雞肋。既然曹操點名了“漢中之地無味”,那就要從地緣戰略的角度來分析。

兩山之間的漢中

如果將漢中地視為蜀國北伐或魏國南征的“跳板”,那對於哪一方來說,都是屬於“後勁不足”的尷尬地帶。古語云“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蜀道,不只是要橫穿秦嶺,而且還要穿越大巴山,才能進入四川。

“真正的蜀道”其實是有“七段”,分別是位於秦嶺的“四道”——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以及位於大巴山的“三道”——金牛道、米倉道、荔枝道。

也就是說,漢中不論被哪一方奪得,其戰略價值都相對棘手很多。一者後勤補給、援軍呼應會被中間的山脈拉長,造成不便;二來戰略進攻任舊要藉助蜀道來完成,很難實現大軍壓境和出奇兵的戰術。因此無論進攻還是防守,這裡的戰略意義都不盡如意人。

韓信的優勢

韓信當年“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有沒有遇到這樣的困難?

答案是沒有,因為韓信是直接在漢中發兵的。項羽把“巴、蜀、漢中”三郡都封給了劉邦,漢中是作為劉邦封地而存在的,並不是爭奪而來。因此造成一個優勢——在漢中厲兵秣馬,囤糧續草並不會拉響戰爭警報而讓關中楚將進入戒備;明修棧道,雖然表明了自己的動兵意圖,對方也有了防範,但卻是聲東擊西的計謀。

曹操的遠見

三國時期的漢中地,已不是秦末時期的漢中了,雙方心知肚明此地曾是韓信突然發兵之地,漢中“藏器”的功能已經喪失。一旦劉備奪得漢中,曹操立馬就能在蜀軍補充兵力與積蓄後勤的時間內,沿漢水西進或秦嶺的蜀道採取進攻或是防守。只要消耗漢中的蜀軍,蜀軍就難以進行第二次跨秦嶺的作戰。

這就能理解為何諸葛亮六出祁山的原因大多因後勤不繼,因為巴蜀的糧草還要跨大巴山的蜀道而來。

既然曹操想到了這個層面,那同樣,魏國若是佔領了漢中將遇到同蜀軍一樣的“尷尬雞肋”。後勤糧草和援軍的不便,很難在短時間內積蓄跨大巴山進攻的力量。相反,若蜀軍開始消耗漢中的魏軍兵力,那魏國將被拖入對峙的泥潭當中。

所以漢中對曹操來說如同“雞肋”,佔領後並沒有提高戰略意義反而陷入被動。所以思來想去,最好的辦法就是將漢中“讓於劉備”,讓劉備去體會漢中之地“既難以北上抗敵,又不甘撤回巴蜀”的尷尬。

對曹操來說,放棄漢中將也預示著消滅劉備又成遙遙無期之狀。最終仍舊是要穿越漢中進入川蜀,現在放棄實屬可惜——棄之可惜。

關鍵因素

若想讓漢中地實現曹操的戰略意圖,要有一個大的前提條件,就是讓漢中不能有“天府之國”的優勢,要讓其變的貧瘠,不能就地供養駐紮於此的大規模軍力。

這就是為何曹操在撤離漢中時,要將控制區內的所有百姓全部遷走的原因,沒有了人口作為基本生產力,誰佔領了漢中都將成為一個雞肋之地。而且當時的百姓對土地的情感觀念是非常深的,一般不輕易離開生養之所,因此諸葛亮後期若想增加漢中人口,就必須將蜀中百姓遷至漢中,而百姓遷移又是一個浩大的綜合工程。相比較下來,還是運送糧草較為貼合當下實際。

總結

從曹操對漢中地的評價上可看出,他的戰略眼觀要遠高於諸葛亮。橫在對峙雙方中間的蜀道與漢中,既是自己防守的屏障,又是自己進攻的障礙,這樣一個如泥潭的地方,何不讓對手劉備陷入其中,我只要以逸待勞於秦嶺北段的道口,就不會被糾纏其中。

事後也能看出諸葛亮在漢中—秦嶺地區的苦苦掙扎與無奈,畢竟,漢中就是一個“到底好不好?誰用誰知道”的地兒。


少荃經史屋


漢中市,是陝西省的地級市,簡稱“漢”,是處在陝西省最南,北邊就是秦嶺山脈,南邊是巴山淺麓。

在劉備稱帝之前,曹操的用兵主方向首先是關中,即平定馬騰、韓遂以鞏固後方。

其次則是江東,很顯然物阜民豐、實力雄厚的江東孫氏才是他心目中最優先的吞併對象。

這使曹操覺得漢中吃了沒味道,丟棄了又覺得可惜。

公元218年,劉備親自率部進攻漢中,與夏侯淵部展開激戰。

為什麼會放棄漢中呢。

首先是曹軍在漢中的主將夏侯淵被殺,重挫了曹軍的士氣。

二是劉備採取了依險固守的戰術,使得曹軍久攻不下。

三是在戰事陷入僵局的局面下,曹軍無論是在兵力增援還是糧草供應上都出現了巨大困難。

漢中形式吃緊,曹軍經歷慘敗,將這塊戰略要地拱手相讓。至此,劉備集團的發展達到鼎盛時期。


黑色的鹽


很榮幸能回答您的提問 這還要從那天說起

  • 曹操某天吃雞,恰逢士兵詢問晚間口令,曹操思忖片刻,答曰,“雞肋,雞肋”。楊修聰慧,立刻明白口令的意思,便慫恿士兵收拾行裝準備回都。
  • “雞肋”何意?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楊修知道此時的漢中之地正如那雞肋,攻攻不下,就此撤退又有點可惜,料定曹操有回都之意,卻不料聰明反被聰明誤,殊不知,曹操虎狼之人,正在關羽手下吃了虧打了敗仗,如此丟人之事,卻被楊修當眾道出,面子上掛不住,加之楊修捲入立儲之爭,曹操早有殺楊修之心,只是在等待時機,此番“雞肋”事件令曹操大怒,正好借“蠱惑軍心”之名除了楊修,順便安了軍心。一石二鳥,可見曹操玩弄權謀之術,已然爐火純青。
  • 卑鄙殘忍、無情無義、奸詐狠毒,善於玩弄權謀,這些可以說都是曹操身上磨滅不掉的汙點,世人也早已將這些標籤貼在他身上千年之久。但如果我們以為這就是曹操的全部,那就大錯特錯了。

淺藍君影視剪輯


曹操為什麼說漢中“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對漢中富戶做了什麼?

在回答這個問題時,首先要了解一下漢中這個地方在陝西的地理位置。漢中在陝西的西南部,東臨安康市,西接甘肅,南鄰川蜀,北有秦嶺。秦嶺,是中國氣候和地理的分界線,分水嶺。山高路險,故《史記》言“秦之大阻也”,如同一個巨大的屏障。東西橫貫八百餘里,南北綿亙四百餘里。翻越秦嶺有四條道通往巴蜀,必經漢中,都是在高山、峽谷、溪流之間跨越,很多地方必須假設棧道才能通過。行軍翻越秦嶺,最快也要七天時間。諸多史籍皆有祥載其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陳倉道等軍戰之事。如果在四條道口四方關隘要地駐劄重兵守護,加之樹林層列,路道崎嶇,“一夫當關,萬人莫御,真四面險阻之奇觀也。”漢中自然就成了“天府之國,兵家必爭地”了。

漢中爭霸戰是漢末三國時期,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的戰爭。此戰由劉備從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發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結束,戰爭持續近兩年之久。交戰雙方主帥分別為劉備、曹操。劉備方參戰將領主要有張飛、馬超、趙雲、黃忠、法正、黃權等,曹操方參戰將領主要有夏侯淵、曹休、曹真、曹洪、張郃、徐晃、郭淮等。根據《三國演義》的說法,漢中之戰是劉備一方在戰略上取得了先機,再加之有諸葛亮使妙計(以愚人說不算妙計,手段拙劣),半夜擂鼓吵得曹操睡不著覺;黃忠斬了夏侯淵,張飛大敗張郃,趙雲空營迎敵,嚇得曹軍自相踐踏……最後,魏延還一箭射中曹操面門,使得老曹兩顆門牙俱損。曹操正在進退兩難之際,才有了“食雞肋”之憾嘆!

恰在這個時候,北方的烏桓作亂,令曹操不得不分兵平叛;孫權也率江東軍主力北上攻打合肥,迫使曹操進一步分兵。曹操只得放棄漢中,還軍長安。漢中之戰以劉備的勝利而結束。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撤出漢中時,曾問計於張既,張既建議曹操搬空漢中人口到長安及三輔(三輔,又稱“三秦”,京兆、左馮翊、右扶風三個地方為三輔)。劉備佔據漢中陽平關後,大軍逼近武都,曹操依張既之計,遷漢中十萬人到關中,可勸氐人遷出,到糧食充裕的地方避敵。並且對先至者予以重賞。如此氐人必爭相趕往。曹操依計行事,派張既廁武都,徙氐人五萬餘至扶風、天水兩郡定居。

《三國志.魏略.武帝紀》:“從徵張魯,別從散關入討叛氐,收其麥以給軍食。魯降,既說太祖拔漢中民數萬戶以實長安及三輔。其後與曹洪破吳蘭於下辯,又與夏侯淵宋建,別攻臨洮、狄道,平之。是時,太祖徙民以充河北,隴西、天水、南安民相恐動,擾擾不安,既假三郡人為將吏者休課,使治屋宅,作水碓,民心遂安。太祖將拔漢中守,恐劉備北取武都氐以逼關中,問既。既曰:“可勸使北出就谷以避賊,前至者厚其寵賞,則先者知利,後必慕之。”太祖從其策,乃自到漢中引出諸軍,令既之武都,徙氐五萬餘落出居扶風、天水界。”

曹操這麼做,給後來諸葛亮伐中原增加了極大的難度,漢中人口少了,軍資徵調困難,諸葛亮終因後勤保障不濟而退軍,伐魏功敗垂成。





民俗傳人


漢中是益州的門戶,對於蜀漢是生死存亡之地。曹魏佔領益州就可以長驅直入進入成都平原,可以說蜀國的安危繫於漢中一身。

但是,漢中對於已經佔據中原的曹魏來說,固然軍事意義非常,但卻遠達不到生死存亡之地。如果要是能夠一舉佔領益州,那麼漢中是必得之地。如果暫時沒有實力,只是與益州進行戰略相持,能夠掌握漢中固然很好,但是如果代價太高,漢中就成了曹操口中的“雞肋”。

因為地形的限制,漢中對於益州來說,藉助有利地勢,只需要少量兵力,就可以防守;但對於曹操來說,卻需要駐紮大軍。在曹操進攻張魯時,“軍自武都山行千里,升降險阻,軍人勞苦”當年夏侯淵、張郃的數萬人馬仍然抵擋不住劉備的進攻。而曹操率領大軍前來,大軍的後勤輜重卻需要從關中乃至內地運送。經過千里跋涉,給國家帶來了沉重負擔。但是,中原剛剛經過戰亂,百廢待興、百姓疲敝,而且東部還有孫權虎視眈眈,實在不允許曹操拿出更多的精力、物力、人力消耗在漢中的防守上。最終,他把自己的“雞肋”丟給了蜀漢,把自己的防線收縮至關中。

同時,曹操將漢中的百姓全部遷至關中,將漢中變成了空曠無人的荒野,這樣就把漢中道路險阻的難題丟給了蜀漢,導致諸葛亮北伐時,無法在沿途獲得補給。幾次因為糧草不繼,不得不退兵,最終數十年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而曹操則可以通過防守避戰來修養生息,恢復和增強國力。由此,也證明了曹操對漢中判斷是正確了。


一壺清茗品春秋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出予三國演義中。

曹操與劉備對壘於漢中, 兩軍相持不下。曹操見連日陣雨,糧草將盡,又無法取勝,心正煩惱。這時士兵來問晚間的口令,曹操正呆呆看著碗內雞肋思想進退之計,便隨口答道:雞肋!當“雞肋”這個口令傳到主簿楊修那裡,這傢伙自作聰明,慫恿兵士們收拾行裝準備撤兵。兵問其故。楊修說:雞肋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今丞相進不能勝,恐人恥笑,明日必令退兵。於是大家都相信了。這件事被曹操知道了,曹操便以鼓惑軍心之名砍了楊修的頭。這便是關於雞肋的典故。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意思是吃起來沒有什麼味道,扔掉又有點可惜。比喻事情進行下去沒多大必要,就此放手又捨不得。也形容進退兩難,猶豫不決,無可奈何。

出自《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眼鏡哥63808878


雞的肋排,吃的話沒有味,扔的話還有點肉,有些可惜。曹操當時正在和劉備爭奪漢中,而且戰局對曹操不利。而此時的漢中在曹操眼裡就像一塊雞肋,想放棄又有些不捨。所以有感而發把雞肋定為口令。


暴走的阿甘


楊修可謂聰明之人,然而太聰明終究還是死在曹操手裡。也可能是曹操妒忌其才華吧,話說某夜行軍打仗,楊修在曹營帳中,恰遇將領請示曹操行軍令,曹操此時正食一雞肋,煩躁的他揚了下手重的雞肋說,“就拿這個做行軍令吧”。楊修聞言,回帳中,打點行頭準備撤退,帳中餘人納悶問之,楊修曰“所謂雞肋,食之而無味,棄之尚可惜。今主公以此為令,不喻此行?!退之為上策,故如是。”曹操得知後大怒,以擾亂軍心之罪將楊修斬首示眾。

曹操平漢中時,連吃敗仗。欲進兵,怕馬超拒守。欲收兵,又恐蜀兵恥笑,心中猶豫不決。適逢庖官進雞湯,操見碗中雞肋,沉思不語。這時有人入賬,稟請夜間口令,操隨口答“雞肋!”楊修見令傳雞肋,便讓隨行軍士收拾行裝,準備歸程。將士們問何以得知魏王要回師,楊修說:“從今夜口令,便知魏王退兵之心已決。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今進不能勝,退恐人笑,在此無益,不如早歸。魏王班師就在這幾日,故早準備行裝,以免臨行慌亂。”曹操早恨楊修才高於已,今見修又猜透了自己的心事,便磊怒以擾亂軍心定罪,殺了楊修。楊修死時年僅45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