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这个县的方言把“爸爸”竟然这样称呼!

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加之地区之间自然条件的差异,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今天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我的故乡文县的方言。

甘肃这个县的方言把“爸爸”竟然这样称呼!


我带你们来感受一下~

在文县,亲人之间称呼别有风味,如:把“婴儿”叫奶娃子(类似把小猪叫猪娃子,小狗叫狗娃子,小鸡叫鸡娃子等);“爸爸”叫拔坝; “妈妈”叫麻; “哥哥”叫格格;“姐姐”叫节节;“叔叔”叫答;老一辈儿习惯把媳妇称呼为“屋里的”;媳妇叫老公是“掌柜的”...

对动物的称呼也非常别致,如:“牲口”叫头构;“乌鸦”叫老挖;“喜鹊”叫叉叉;“蛇”叫长虫;“ 蚂蚁”叫蚂蚁子或者粗糙麻子..

甘肃这个县的方言把“爸爸”竟然这样称呼!

日场口语你能听懂几个?如:昨天–也隔天;车:切;坐:错,“坐车”就是错切;说话–学话;喝水–霍水;熬药–暗药;爱偷东西–手脚不干净;外地人–外前人;部分地区把“你们”说的扭;“ 聊天”叫片传...

不仅如此,人身体各部位的叫法更是让人大吃一惊!

嘴唇--嘴皮子; 肩--胛班; 拳--槌; 臀--钩子;头--脑壳;鼻子--皮子疙瘩;额头--艾头; 耳朵--耳瓜子; 脖子–婆子; 脚--觉; 膝盖--磕膝盖;胳膊--个被…

甘肃这个县的方言把“爸爸”竟然这样称呼!


文县各地农村方言差异也很大,有些地方把韵母an全部发成ang,比如:碗–网;船–床;干杯–刚杯。有些地方把声母j和z不分,比如:鸡–子。

有些地方zhi–chi–shi与zi–ci–si不分...

甘肃这个县的方言把“爸爸”竟然这样称呼!


​方言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应积极保护方言文化。各位网友还知道什么各地有趣方言,欢迎评论分享哦!喜欢小编的加关注,以后互相学习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