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補血之王—阿膠

阿膠,又名驢皮膠。為動物驢的皮,經漂泡去毛後熬製而成的膠質塊。晉唐時期更常成為貢品,又稱貢膠。昔以山東東阿阿井之水熬製而成的阿膠謂之東阿阿膠。與人參(補氣)、鹿茸(壯陽)並稱中藥三寶,在《神農本草經》中被稱為上品。關於阿膠的起名,還曾留傳這樣的傳說:

唐朝時,阿城鎮上住著一對年輕的夫妻,男的叫田銘,女的叫阿橋。兩人靠販驢過日子。

阿銘和阿橋成親五年後,阿橋有了身孕。不料,阿橋分娩後因氣血損耗,身體很虛弱,整日臥病在床,吃了許多補氣補血之良藥,也不見好轉。阿銘聽人說驢肉能補,心想,讓阿橋吃些驢肉,也許她的身體會好起來。於是,就叫夥計宰了一頭小毛驢,把肉放在鍋裡煮。誰知煮肉的夥計嘴饞,肉煮熟了,便從鍋裡撈出來吃,其他夥計聞到肉香,也圍著來吃,最後,你一口,他一口,全吃光了。這下,煮肉的夥計有些慌了,拿什麼給女主人吃?無奈,只好把剩下的驢皮切碎放進鍋裡,倒滿水,開大火煮起來。熬了足有半天功夫才把皮熬化了。夥計把它從鍋裡舀出來倒進盆裡,卻是一盆濃濃的驢皮湯。湯冷後凝固成糊膠塊,夥計嚐了一塊倒也可口,於是,就把這驢皮膠送給阿橋吃,阿橋平時喜吃素食,不曾吃過驢肉,嚐了一口,直覺得噴香可口,竟然不幾餐便把一盆驢皮全吃光了,幾日後,奇蹟就出現了。她食慾大增,氣血充沛,臉色紅潤,有了精神。後來,為了紀念他們這一發現成就,因“”橋”通“膠”,故取名阿膠。

阿膠,性溫,味甘平,具有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的功效。用於血虛體弱、眩暈心悸或心煩失眠、肺燥咳嗽,大病、手術後、及長期慢性病的滋補等。其含多種氨基酸、膠質蛋白、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可快速補充人體蛋白質抗體以及膠體滲透壓,減輕水腫,擴充微循環。能益智健腦、美容養顏、強身健體、提高機體免疫力。在臨床上,我們還用於治療一些慢性遷延性疾病或經久不愈的疑難雜症。在冬季,阿膠又常是保健進補佳品,更是膏方的主要成分,與大棗、核桃、黑芝麻形成相得益彰的補充效應,其補益作用突出!

結合此次新冠病情,大病之後的康復者,建議不僅要注重食補(竹筍、蘆蒿、白菜、白蘿蔔、蘋菇、雞湯、魚湯、骨頭湯外),還要注重氣血補益,如今天的阿膠,還有蜂蜜等等。不忘粗糧。阿膠的食用量,依個人而定,一般每日6—9克,服一週即可,烊化調服。或吃正宗阿膠糕2—3片每日,一週也可。記:阿膠雖補,但切不可過量,過量會傷火。另:阿膠有真假之分,優劣之分,價格差異大,建議藥店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