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生活態度,你的孩子屬於哪一類?如何培養孩子的幸福感

孩子的三種生活態度

享受型

A同學放暑假了,期末考試成績還是十分穩定,班級倒數第三。可以想見,回家將是怎樣的景象。他給媽媽發了微信,謊稱在好朋友家住幾天,發完後就關掉了手機。

兩天後,媽媽終於在一家網吧找到了兒子。透過桌子上的一堆可樂罐和方便麵盒子,看到他正在大呼小叫指揮他的部下們衝鋒陷陣,雖然蓬頭垢面、眼中佈滿血絲,但是眉飛色舞、霸氣十足。

A同學內心明白:一旦離開網吧回到現實世界,這種虛幻的、短暫的快樂就會煙消雲散。

頹廢型

B同學雖然成績一般,但在大家眼裡是個乖孩子。他從不遲到早退缺作業,從不與人爭執,學校的社團活動既不挑頭也不拒絕……

但是,似乎永遠迷茫的眼睛和慵懶的表情透露出了他的百無聊賴。如果問他對某個問題的看法,他用兩個字回答“還好”;問他喜歡吃什麼,他用兩個字回答“隨便”;問他有什麼興趣愛好,他用兩個字回答“沒有”……

自制型

C同學天資一般,但是個懂事的孩子,從小到大沒讓家長操心。爸爸媽媽經常對她講,操持個小飯店雖然能賺錢養家,但是起早貪黑辛苦不說,社會地位不高。希望她能好好讀書,今後不要走他們的路。父母的艱辛,C同學從小看在眼裡,她理解讀書是改變命運的最佳途徑。

考上大學後,她對錶妹說,“其實我從來就沒有喜歡過學習。你家條件好,別像我這樣除了學習啥也沒幹過。”

什麼是幸福?

三種生活態度,你的孩子屬於哪一類?如何培養孩子的幸福感

若干年後回首這段學生時代,A、B、C三位同學大概都不會有多少美好的感覺。

相比這三位學生,北京大學的學生們無疑是站在金字塔尖上的天之驕子。按理說,他們應該很快樂、很幸福。事實又如何呢?

北京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副主任徐凱文博士,曾經對北大一年級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做過一個調查。新生中,有30.4%的學生厭惡學習,或者認為學習沒有意義;40.4%的學生認為人生沒有意義,其中最極端的就是放棄自己(自殺)。

“他們共同的特點,就像他們告訴我的:徐老師,我不知道我是誰,我不知道到哪裡去。我覺得從來沒有來過這個世界,過去19年、20多年的日子都好像是為別人活著,我不知道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無聊、迷茫、厭世,都是心的問題,都是幸福感匱乏的體現。如果能保持相對豐富的幸福感,即使短期迷失人生方向,也不至於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

毋容置疑,幸福是人生的終極目標。那麼,幸福究竟是什麼呢?

泰勒•本-沙哈爾博士開設的《積極心理學》,被評為哈佛大學最受學生歡迎的課程。他對幸福給出了一個簡單的定義:幸福 = 意義 + 快樂。

如何獲得幸福感?


三種生活態度,你的孩子屬於哪一類?如何培養孩子的幸福感

既然“幸福 = 意義 + 快樂”,那麼,幸福感就源於對“意義”和“快樂”的探尋。

理解沒有絕對的幸福,這是取得幸福感的第一步。

現實中,意義和快樂可能在某個點上同時體現,但是兩者兼顧並不是一種常態。例如,游泳是一項有意義的活動,一個少年游泳愛好者從中可以同時體會到意義和快樂。但是,作為一個職業運動員,訓練的枯燥、比賽的壓力會沖淡快樂感。

有意義的事情不一定快樂,快樂的事情不一定有意義。絕對的幸福只是一種理想狀態,理解這一點有助於我們以務實的態度最大化幸福感。

發掘意義,這是取得幸福感的第二步

能考上北大的學生,天資聰慧是共性,但是他們對學習意義的理解不盡相同。有的學生熱愛學習,把考上北大僅僅作為求知歷程的一個節點;有的學生從小努力學習,並不是源自自身的求知慾,來自家長和老師的壓力才是主要動力。

對學習意義的不同理解,必然會導致考上北大後的不同表現。前者保持著以往的平和狀態,在北大的平臺上繼續求知。後者完成了父母的任務,失去了學習乃至人生的方向。

平衡意義和快樂,這是取得幸福感的第三步。

既然沒有絕對的幸福,那麼理性的做法就是儘可能在意義和快樂之間找尋合理的平衡點,儘可能讓每一天過的既有意義又很快樂。

俗話說,勞逸結合,磨刀不誤砍柴工。意義有大有小,有意義的事情需要有快樂支撐,否則難以持久;快樂有多有少,快樂的事情需要有意義的內涵,否則淪為無聊頹廢。無論對於孩子還是成人,努力學習/工作、保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適量的運動和娛樂、做一點家務,還有一點胡思亂想或發呆,這樣普普通通的一天恰恰是幸福的一天,能夠良性循環、可持續發展的一天。

家長,別破壞孩子的幸福感


三種生活態度,你的孩子屬於哪一類?如何培養孩子的幸福感

“快樂”的感受是與生俱來的,一個嬰兒呱呱落地就有喜怒哀樂的情緒。當飢渴的時候喝上奶,嬰兒的臉上就有快樂的笑容。

對“意義”的理解是後天形成的,並在成長過程中逐步調整、完善並最終定型。家長是孩子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人生導師,在塑造孩子對學習意義、人生意義的理解上承擔關鍵角色。

如果家長自身對於學習和人生的理解有偏差,或者採用“嚴於律人、寬以待己”的雙重標準,必然使得孩子無所適從甚至被誤導,從而離幸福越來越遠。

讓孩子為自己而活

孩子玩街舞,父母認為不務正業;孩子想學心理學專業,而家長認為金融才有“錢途”……

“意義”和“快樂”都是主觀的概念,都是見仁見智的自我感受,父母所理解的意義和快樂並不一定被孩子認可。這一代孩子自我意識強烈,父母越阻撓的事情就越想做。另外,社會主流價值觀呈現越來越多元化的趨勢,成績好壞、賺錢多少也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

一方面,未成年人的成長離不開引導;另一方面,只要於他人或社會無害,一個人就有權利做他想做的事情。在非原則性的問題上,父母應當給予孩子充分的選擇權和決定權,因為,歸根到底人生是他們自己的。

賦予學習和生活正確的意義

考上好大學,才能有好工作;找到好工作,才能過上好日子。提高一分,幹掉千人。同事家的小孩考上清華了,朋友家的孩子年薪幾十萬……

這些被廣泛採用的、貌似積極合理的激勵說法,其結果恰恰最惡劣、最消極。把考上好大學作為學習目標,就好像一臺蓄電池電瓶車,屆時動力會戛然而止;如果告訴孩子,學習既可以享受求知的快樂,又可以獲得人生的自由選擇權,就在孩子的求知道路上配置了一臺太陽能的永動機。

從本質上說,人生是為自己而過的,人生的價值在於活出自己的精彩,而不是通過與旁人的比較獲得優越感。狹隘的競爭意識是短視的,也是對塑造博大胸懷的一種致命傷害。

讓孩子“迴歸凡間”

幸福感是一種主觀感受,受縱向和橫向比較的影響。

我們這一代人,早年雖然物質貧乏,但也基本吃飽穿暖。貧富差距小,環顧四鄰都差不多,西方人過得“水深火熱”還不如我們。我們的成長與改革開放的進程同步,物質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縱向比較滿滿的幸福感。當我們知道了西方人物質豐富,也並沒有多大失落,因為我們對未來有信心。

新生代們,大多屬於“消極的樂觀主義者”。他們生來衣食無憂,縱向對比無從談起,橫向對比反而能引起傷害。他們覺得自己生來就應該幸福,一旦現實有落差就容易消極。

北京某國際高中的一位同學,如此評價父親“憶苦思甜”式的教育,“他的這些苦難史,講了至少有800遍。他就不知道,這些和我有什麼關係?他生活在他的年代,我生活在我的年代。我的同學哪個條件比我差啊?比我花錢多的,有的是。我們班上,還有開著奔馳來上課的。家長接送,開的最差的也是奧迪。”

爸爸百思不得其解,兒子每個月的零花錢有5000元,壓歲錢積累了20多萬,怎麼沒有幸福感也沒有感恩心?

為什麼兩代人之間各說各話,驢唇不對馬嘴?除了溝通方式不當,核心原因是父母在物質上無條件無底線地提供,在生活上大包大攬,不當地提高了孩子的“幸福閾值”,讓孩子生活在“真空”中、失去了平常心。

後記

幸福感源於對意義和快樂的探尋,兩者難得結伴同行,大多數時候各行其道。世上沒有絕對的幸福,對人生有正確的認識、過著自然合理的生活,才是獲得幸福的唯一通道。

在孩子形成幸福感的過程中,許多家長扮演了“添亂”的角色。過多過度地為孩子做主,使得孩子失去自我;對學習意義的功利化理解,破壞了孩子的長期求知慾;從與別人比較的角度刺激孩子的進取心,歪曲了人生價值的真諦。

富裕和中產階層的大多數孩子已經無法親歷艱苦,但是,父母應當適度控制孩子的物質享受,並儘可能創造條件讓孩子體會社會各階層的生活狀態。福,不可享盡,特別是在年輕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