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八院隔離病區ICU主任鄧西龍:守護抗疫第一線,我與祖國同擔當

最美她力量 | 廣州八院隔離病區ICU主任鄧西龍:守護抗疫第一線,我與祖國同擔當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廣州市各級婦聯組織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各級黨委政府統一安排,立足職能優勢,發揮廣大婦女,尤其是婦聯幹部、婦聯執委,三八紅旗手、三八紅旗集體、巾幗文明崗,巾幗志願者,最美家庭、五好家庭、文明家庭作用,帶動千家萬戶堅定信心、同舟共濟、一起行動,為堅決打贏疫情阻擊戰、奪取防控鬥爭勝利奉獻巾幗愛心、彰顯巾幗擔當、貢獻巾幗力量!一起來看看她們的故事。


17年前,SARS疫情爆發,她是一天救治三十多例病人的“抗非英雄”;2020年,新冠疫情襲來,她主動請纓,成功救治多例危重症病例,還作為省市救治專家組成員指導定點醫院開展救治。


最美她力量 | 廣州八院隔離病區ICU主任鄧西龍:守護抗疫第一線,我與祖國同擔當


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廣州八院)是華南地區最大的傳染病專科醫院,而鄧西龍是醫院隔離病區ICU主任。1993年她大學畢業至今一直在廣州八院臨床一線從事傳染病、內科、重症醫學臨床工作,先後參與了SARS、H7N9禽流感、登革熱、埃博拉、中東呼吸綜合徵、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等多種傳染病的救治工作。


她不畏風險,多次參加傳染病疫情救治;數十年如一日,她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默默付出、辛勤耕耘,為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


最美她力量 | 廣州八院隔離病區ICU主任鄧西龍:守護抗疫第一線,我與祖國同擔當


17年前非典爆發,她衝上前線

曾一天救治30多例病人


2003年,SARS疫情爆發,廣州八院是廣東省收治SARS病例最多,收治時間最長的醫院。時任傳染科住院總醫師的鄧西龍最多時一天要救治三十多例病人,被傳染的風險相當高。最後三層樓的病房全部住滿了,很多還是重症病號,要用呼吸機搶救。


SARS是通過呼吸道傳播的烈性傳染病,醫務人員在進行呼吸道插管、吸痰等操作的時候,病人隨時會控制不住而咳嗽,被傳染的危險相當高。當年醫院的器械、人力等搶救條件不如現在,呼吸機不夠,沒有專門的ICU病房,病房也沒有攝像頭監控。有的SARS病人會自己有意無意脫掉氧氣面罩,隨之發生缺氧的危險,但這樣的病人又不能用藥物催眠以免肺部積痰,因此只能靠醫護人員到病房巡視,通過近距離觀察才能發現氧氣面罩脫落的情況。


為此,鄧西龍和值班的醫護人員每隔十幾分鍾到半個小時就要巡視一次病人,確保病人安全。當時社會上對SARS的恐慌情緒不斷蔓延,由於廣州八院接診的病人多,工作強度大,有20名醫護人員相繼被感染。


當問及鄧西龍當時是否害怕的時候,她回憶道:“當時情況很緊急,也沒有時間害怕,我整天想的都是怎麼接病人,怎麼救重症病人的命,個人安危早已置之度外了”。抗非戰役結束後,因為在抗擊非典中的表現突出,鄧西龍榮獲廣東省抗非一等功、全國“三八紅旗手”、廣州市抗擊非典模範稱號。


最美她力量 | 廣州八院隔離病區ICU主任鄧西龍:守護抗疫第一線,我與祖國同擔當

圖中右側是鄧西龍


如今新冠襲來,她主動請纓

勇挑隔離病區ICU主任的重擔


2008年9月,市八醫院成立了以救治傳染病重症患者為主的重症醫學科(ICU),任命鄧西龍擔任科室負責人。面對一個全新的領域和管理的重任,這個身材嬌小的“學霸”毫不畏懼,通過不斷地學習、進修、參加各種學習班和學術會議,並憑藉著自己紮實的內科理論基礎,她很快便熟練掌握了各項急危重症患者的搶救技術如氣管插管、機械通氣、血液淨化、ECMO等。


此外,鄧西龍嚴格按照《中國重症加強治療病房(ICU)建設與管理指南》不斷完善病房的建設和設備配置,建立、健全並落實ICU的各項規章制度,通過多種辦法加強ICU的人才隊伍建設,克服了重重困難,很快讓ICU的工作走上了正軌。多年的摸爬滾打,使她在傳染病重症搶救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醫院其他科室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堅強的後盾。


如今,鄧西龍所在的ICU和隔離病區已經成為了全省傳染病防控和救治的示範單位,甚至還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醫院前來參觀學習。


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襲來,廣州八院是廣州市收治確診病例、重症病例最多的醫院。而作為“抗非英雄”,鄧西龍再次主動請纓、迎難而上,勇挑隔離病區ICU主任的重擔,帶領醫院醫護團隊日夜堅守,成功救治多例危重症病例。而作為省市救治專家組成員,及時指導各定點收治醫院開展科學救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