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好人半自苦中来,莫图便益,下联更深刻,读懂可成大事

梁启超说过,曾国藩的一生得力于敢于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险而不屈服,不求近效,受之以虚,将之于勤,植之以则,贞之以恒,勇猛精进,坚韧卓绝。

曾国藩一生出将入相,审时度势、勤勉好学,留给后人的智慧也都值得我们仔细的揣摩学习。曾国藩生前写过一副对联,可以说是他一生最喜欢的一副:

“好人半自苦中来,莫图便益;

世事多因忙里错,且更从容。”


曾国藩:好人半自苦中来,莫图便益,下联更深刻,读懂可成大事


上联:好人半自苦中来,莫图便益


上联的意思是说,能做成大事、德才兼备的人,必要经历艰难困苦,不可投机取巧,贪图便宜。

这句话与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是相同的。

很多大人物在功成名就之前,都经历过很多挫折苦难。晚清名臣左宗棠,曾三次赴京赶考,三次都没考上,悲愤交加之下回家务农。

虽然左宗棠早年科举之路不顺,但是他出色的军事能力被曾国藩所欣赏。左宗棠历经坎坷挫折,终于等到了证明自己的机会。他一生战功赫赫,被称赞为“民族英雄”。


曾国藩:好人半自苦中来,莫图便益,下联更深刻,读懂可成大事


下联:世事多因忙里错,且更从容

下联的意思是说,很多失误都是因为忙中出错,要想把事情做好,必须要冷静沉稳,从容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曾国藩关于做事方法,有句非常有名的话:“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做事之前先冷静思考,分析眼前的情况,找出最佳解决方案。至于“五六分把握即做之”,为何不等到有十分把握?这是为了不要在犹豫中错失成功的时机。


曾国藩:好人半自苦中来,莫图便益,下联更深刻,读懂可成大事


从容更是一种风度和气魄,能够做到事事从容,不仅在小事中可以避免疏忽犯错,面临大事,如诸葛亮的“空城计”、关云长的“单刀赴会”,从容不迫可以化险为夷,扭转局面。

作为晚清四大名臣,他们的事迹我们都可以读一下,不只是读他们的经历,而是要读他们待人处事的态度、困厄与成功的原因。对父母而言,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始终让父母宽心;对弟妹而言,曾国藩是最好的哥哥,教导、照顾、体贴入微;对儿女而言,曾国藩是仁慈的父亲,也是完美的榜样。


曾国藩:好人半自苦中来,莫图便益,下联更深刻,读懂可成大事


而曾国藩的道理,都在一本《曾国藩家书》中。

曾国藩:好人半自苦中来,莫图便益,下联更深刻,读懂可成大事

900多封信,629页的信件,向你讲述了曾国藩的人生感悟、人生阅历。

我有一位年轻的师妹,从大一就开始看曾国藩,很多家书她都能背。

有一句话她时时会想起:“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便做之。

她说在她的理解中,曾国藩是一个谨慎的人。但偏偏给她最大的影响是让她变得更果决。


曾国藩:好人半自苦中来,莫图便益,下联更深刻,读懂可成大事


毕业后第一次换工作时,她有想到过这句话。有时候觉得,曾国藩在为自己的“冲动”背书。

的确,曾国藩家书,是一本值得看的好书,不管是从孩子的教育,还是曾国藩本身做人的道理,这本书上都有提及。

曾国藩:好人半自苦中来,莫图便益,下联更深刻,读懂可成大事


很多人觉得,曾国藩家书全是文言文,读起来十分的拗口、晦涩难懂。今天给大家分享这本《曾国藩家书》除了原汁原味的原版信件之外,还有现代白话文注释,每件事都有发生的时间、经过的注释,所以读起来也朗朗上口,都是难得的大道理。


曾国藩:好人半自苦中来,莫图便益,下联更深刻,读懂可成大事


这套书88元,共四本,包含曾国藩的家书及他所有的作品和生平事迹,如果您想购买观看的话,点击下面的商品卡,就能直接购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