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村的生男生女观念转变了没有,是不是还偏向“男孩”?

  • 去年10月份,经过百般周折,怀胎十月的媳妇终于顺利生下了二胎,我很荣幸地成了两个闺女的爹,这无疑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然而,对于一心想要个男孩的我,又难免多少地有了些失落。其实早在怀孕期间,别人就说,是个闺女,但我不到最后,就是死不相信,结果呢?正如别人所说,没有如我所愿!
  • 现在在村里常常听到的一些话就是是,“都什么什么年代了,生男生女一样啊”,“两个闺女更好啊”,“你看人家谁谁,日子过得多滋润啊,还是闺女疼人”。难道事实真的如此吗?我觉得不是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农村,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是有了根本性地改变,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生活也丰富了,随之人们的一些传统思想也有了改变。比如传统方面的婚丧嫁娶,纯朴的邻里关系等。但是在其生育方面重男轻女,偏向生男孩的观念我觉的依然很严重,像什么高额的教育投资了,娶媳妇房车花费多了,男多女少不好娶媳妇了,这些都没影响其存在,该想要的还是要。
  • 记得在医院陪媳妇生孩子的时候,有一位大哥,和我年龄相仿,也在陪产。当产房传来喜讯,“生了,生了个闺女”,他的脸立马变阴了,满脸的沮丧,一脸的愁云。尽管,他妈在一旁给亲戚笑着报喜说“生了个闺女,闺女一样啊”,但我觉得她是违心的,说的是违心话。第二天再见到他,看他连走路都跟没力量似的,无精打采!我们都不认识,结果当天,我也和他一样了!出院的时候,有个生男孩的伙计喜气洋洋的给我打招呼,我愣是没看见他,不知道是熟人,还是谁?走远了只听到一句话,“生男孩和生女孩心情肯定不一样啊”!
  • 以前,计划生育严的时候,有的家庭为了要个女孩,处心积虑,东躲西藏,甚至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这样的例子应该举不胜数。近几年,二胎政策放开了,计划生育松了,不少两女家庭,更是不惜拿社会抚养费,去想着法的要男孩。我想这不能是因为他们经济条件多么的好,大家都知道现在社会养孩子的成本非常高,特别是男孩还得买房、买车、娶媳妇等。那么是什么让他们坚持一定要生个男孩呢?
  • 以前,农村耕作没有现在的机械化,主要以人的体力劳动为主,而在体力方面,男人优于女人,这就自然地比较重视男孩了,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养儿防老的思想。女儿养的再好,迟早是嫁人的,嫁了人就成了别人家的了,人家也有公婆要赡养,有自己的孩子要扶养,有事总的跟女婿商量,身不由己,反正没有自己家有儿子那么的方便。第三,就是传宗接代延续香火这一点。孟子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种在中国传了几千年的思想是很难改变的。有了男孩,家族才得以延续,才会有了根,才能在村里站的住脚,家业才得以继承,不会让人小瞧。
  • 的确,现在的农村的生活是大变样了。农业生产省时又省力,过去半个月的活,现在一天就能搞定。出嫁的姑娘们,也都会常回家看看,甚至比儿子都孝顺,还有的条件好的接父母去自己那里住。我想,传宗接代延续香火这一方面,应该是现在还重男轻女,偏向生男孩原因吧!也许,将来的某一天,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现有的农村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的这一思想,才会彻底的消失,但是目前还是依然存在的!
  • 也许,我真的很传统。那么,大家是怎样认为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