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德无德,一看就明白


第八课 上 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有德无德,一看就明白


有高尚道德的人,他帮人做好事,根本没想要拿好处也不求回报,而是出自本性自然为之,也不在意别人的非议。但是大多数人不是这样的,他们帮人做事都想要好处。记得我在工作上遇到过这样的同事,有一次她经过我的座位时,我刚好有份文件要给坐在她隔壁的同事,我想只是举手之劳就托她帮忙转交。她马上问我:我帮你做这件事有什么好处?没有好处我是不做的哦!我听了头脑一片空白,呆呆的望着她,不知如何回答,因为根本不曾想过,她会有此一问。这件事虽过去多年了我还记忆犹新,因为对我的思想冲击蛮大的。

缺德的人,很怕别人说自己没德,你要是说他没德缺德,他肯定和你没完没了,他就要和你拼命,所以这种人实际上是没有德的人。以此观己,我曾经很讨厌被人冤枉,受不了冤枉气,受了冤枉,心里就会很气。现在学了《道德经》,类似的事发生时,会想到《道德经》说的,如果一个真正有德的人,是不会被别人说一说就变没德了,以此类推,别人冤枉了我并不代表我就是别人口中说的那样,这样就会容易释怀。

有德没德不是说出来的,是身体力行做出来的,光说不练、言行不一致是行不通的,所以不要只是听信别人的花言巧语,要细心观察其行为举止并以《道德经》做对照,就能知其有德没德,属于哪一种人,便不会那么容易上当受骗,知人者智嘛。还可以用《道德经》来客观的认识自己和评估自己是属于哪一种人,在哪一个层次,就能活得明明白白的,而不是浑浑噩噩的过日子,所谓自知者明。明白了这些就要按照《道德经》的要求好好的修道修德,去芜存菁,把不符合《道德经》的习惯去掉,按《道德经》的标准来修正自己的言行,回到道的怀抱,矢志做个上德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