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燕外交圈的消亡史,于什门事件的前后转变

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诸胡政权林立,国与国之间征战不断,太武帝拓跋焘统一了北方,北魏因此成了北朝的第一个王朝。作为北魏霸业的拦路虎之一,北燕自然在其讨伐范围,更何况其前身后燕在参合陂之战、柏肆之战接连失败,国都中山都被北魏占领,双方更无谈和的可能性。

北燕外交圈的消亡史,于什门事件的前后转变

北燕北魏之间必有一战,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在政权林立的时期国与国之间的相对强弱还不仅仅表现在军事力量上,外交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对弱小者在盟友的协助下也有了与强大者对抗的资本,北燕便是如此,但自身实力的强大才是外交的根本保障。

于什门事件:“意气之争”导致的外交风波

于什门是北魏的使臣,神瑞元年(414年)此次奉命出使的本意是稳住东边的北燕为北魏保存实力积累力量,同样使命的还有出使北方的悦力延。外交自然不是一方之事,事实上北燕对于此次“和平协商”应该是持赞成意见的,毕竟此时的北魏已经显露出强大实力,对抗于偏居一隅的北燕来说并非明智之举。

北燕外交圈的消亡史,于什门事件的前后转变

可以说,两国在政治目的上应该是达成共识的,那么为什么此次外交却没能达到预期设想呢,我想其中原因有二:

  1. 双方都坚持礼仪问题,试图在姿态气势上高对方一头。于什门坚持燕主冯跋以臣属国身份前来接见,冯跋则五花大绑于什门并强迫其行礼,于什门因此被北燕拘押长达二十余年。
  2. 两国之间有着战事对抗渊源,思想意识上是彼此仇视不爽的。北燕是继承后燕的,君主冯跋及治下臣民对于十余年前的耻辱自然难以忘记,对北魏便有着诸多不满愤怒。而北魏虽是胜利一方,但也损失惨重尤其是攻克后燕国都中山之战,因此一方面是以胜利者的傲慢姿态,另一方面或多或少带有仇视意识。

从以上论述中不难看出,此次外交风波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说是意气之争并不过分。于什门忘却了自身所带使命,而冯跋则忘却了偏安一隅小国的隐忍,虽说两国交战难免,但此次于什门事件无疑是强化了双方矛盾。

北燕外交圈的消亡史,于什门事件的前后转变

“敌人的敌人即是朋友”,北燕的外交圈

“敌人的敌人即是朋友”,北魏与北燕之间关系复杂,因此冯跋同周边其他政权努力建立友好外交,而这或多或少都与北魏有着敌对关系,如柔然、赫连夏便是北魏宿敌。

早在411年,燕主冯跋便将亲生女儿乐浪公主嫁与柔然斛律可汗,目的便是拉拢强大的柔然。冯跋乃汉人,事实上就汉人历史来看一般和亲也只是以宗室之女,嫁女和亲可见冯跋对于政治盟友的迫切需求。柔然是这一时期强大的草原游牧民族,与北魏有着长时间的摩擦冲突,北魏称其为“蠕蠕”便可侧面反映双方的敌对关系严峻。与此同时,

柔然与北燕却是友好邻邦,不仅是草原丝绸之路上的商业盟友,也是对抗北魏的政治盟友。

北燕外交圈的消亡史,于什门事件的前后转变

北燕短短三十载时光里,就文献可知的与柔然往来便有三次:第一次,411年斛律可汗与乐浪公主的和亲;第二次,414年斛律因侄子步鹿真夺位被驱逐,到北燕被冯跋赐爵上谷侯,嫁女给冯跋;第三次,柔然可汗大檀赠马三千匹、羊万余只。此外,从北燕重臣冯素弗墓中发现了5件来自罗马的玻璃器,而这一时期的草原丝绸之路正是掌控在柔然手中,这也是双方联系的侧面反映。

赫连夏是赫连勃勃所建立的政权,391年北魏灭刘卫辰之战中宗族仅刘勃勃一人逃离——赫连勃勃即刘勃勃,因此与北魏有着不可调和的仇恨。北魏曾有人主张迁都至河北平原的邺城,大臣崔浩持反对意见,理由便是担忧平城被赫连夏攻占;赫连勃勃一方攻占长安后不欲定都于此,也是担忧统万城被北魏攻占。414年,赫连勃勃派遣御史中丞乌洛孤出使北燕,两国结成联盟。

北燕外交圈的消亡史,于什门事件的前后转变

从北燕所建立的外交圈中不难看出,这些都是其敢于对抗北魏的助力之一,在北魏的东、北、西三个方向都有着政治上合围的态势,此外这一时期南朝与北魏也有着军事上的冲突。当然,这只是外交上对于北燕的有利趋势,其自身实力也不容忽视,如418年北魏部署周密军事袭击,而冯跋依旧可以“婴城固守”,使得北魏“不克而还”。

“国际局势”始料未及的转变

北魏是这一时期北方的霸主,与其他政权或多或少的拥有着摩擦冲突,这里面与北燕建立盟友关系的不在少数,是北魏北方统一之路的一只只“拦路虎”。后世之人知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接连克敌一统北方,当时的人们可就没有这般未卜先知了。

北燕外交圈的消亡史,于什门事件的前后转变

424年,北魏明元帝去世,柔然可汗大檀以为可以乘人之危发动对北魏的袭击,云中之围六万铁骑却不敌二万,仓皇逃窜。至429年,在拓跋焘多次征讨下,柔然势力衰败严重,北魏北边的军事威胁基本解除。

另一方面,北燕的另一个强大盟友赫连夏遭遇更是惨烈,因继承人问题导致的诸子相残,使得政权虚弱而直接被北魏攻灭,这样子北魏西边的军事威胁也基本消除了。

431年,拓跋焘灭胡夏、平山胡、西逐吐谷浑,北魏的霸业已然无法阻挡。此时,北燕的君主乃冯跋弟弟冯弘,得位不正更难以对抗北魏。于什门最终被送回北魏,燕主也俯首称臣,可是情况却早是今非昔比。于什门出使北燕本意是避免北魏东线受敌而主动寻求与之建交,那一时期的北魏尚不足以彻底消灭北燕。而现如今诸多盟友死的死逃的逃,再无人可牵制强大的北魏了,北燕再怎么试图重新建立友好外交关系也是无用,即使冯弘俯首称臣恭敬朝贡遣派侍子也是如此。

北燕外交圈的消亡史,于什门事件的前后转变

432年太武帝发动对北燕的讨伐战争,北燕六郡投降,由于北魏后方出现问题战事一度停滞,但北燕的灭亡之路是避免不了的,436年在经历了四年五次战役后,北燕最终被攻灭。

结语:北燕先天条件是其发展限制,而于什门事件的前后转变中可以看出军事的绝对强大有时候决定了外交的走向,军事与外交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北燕与北魏不可调和的矛盾下,与其他政权结成盟友便成了其军事实力的相对强大,形成了对北魏的牵制。但北燕的灭亡是难以避免,一方面是其偏安一隅且内讧统治不稳,自身实力难以发展;而另一方面也是其“联盟”的脆弱性,是迫于同一强大对手的简单联系。从北燕外交圈的消亡史可以预见其政权的覆灭,由冯跋强迫于什门行礼到冯弘的俯首称臣便反映了北魏北燕实力的日渐拉开,最终成了北魏霸业的垫脚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