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29岁的我无法静下心来读书?

小蔡蔡的春天


这是一个看似随意,但却是具有普遍困扰性的问题,其实有很多时候,我们不止是“无法静下心来读书”,许多想做的事,我们都无法静下心来去做。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心力不够,也就是内心欠缺足够的推动力,在以前的文章里也曾提到过,经典里管这个叫“堪任性”,今天再仔细的介绍一下,望路过的朋友多多指教:

“堪任性”是指心理承受能力

“堪”就是能够的意思,“堪任”就是能把事情担负起来,这里侧重的是心理层面。我们平时都会有这种体会,很多时候,事情之所以做不下去,并不是因为身体的原因,或者是其它的客观原因,而是心累了,心一累,整个精神就会垮下来,再容易的事,也就都无法继续推进了。


我们的心,就象是海上漂着的一艘船,下面是没有根的,外面的风吹一吹,船身就晃一晃,下面的浪掀一掀,船就会摇一摇,这是没办法的事,大家都一样。

但与船不同的是,船的大小、载重都是固定不变的的,而我们的心不同,它的潜力很大,只要懂得一定的原理,对它加以训练,它是可以变化的,心量可以变大,“堪任性”也能增加,关键看我们去不去训练它。

道理虽然简单,其实做起来也并不容易,理是理,事是事,这是两个领域。坊间不是流传着一个苏东坡的故事吗?他平时喜欢参禅论道,文学水平又很高,有一次灵机一动,就写了一首诗: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据说苏东坡当时很得意,赶快叫人拿给江对岸的老和尚看,结果老和尚看完以后,骂他写的诗狗屁不通,苏东坡听后生气的不得了,马上去找老和尚理论,结果老和尚见了他笑道:“你这叫什么八风吹不动?我一句‘狗屁’就把你吹到江对岸来了嘛。”当时就搞的苏东坡尴尬不已。

“堪任性”是内心真正的定力

孔子的弟子曾参在他所著的《大学》中讲道: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前面我们提到了改变内心的原理,指的就是这段话了,只要我们仔细留意就会发现,古今中外但凡牵涉到内心修养的正统方法,都没能逃出这个原则。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不少经典我们深入研究后,得出的还是曾子这个结论。

“堪任性”是在“安”这个阶段爆发出来的,“安”在佛家又叫“轻安”,是内心的十一个善法功能之一,唐代的玄奘法师说:

“安”谓轻安。
远离粗重,调畅身心,堪任为性。对治惛沉,转依为业。

谓此伏除能障定法,令所依止,转安适故。 ——玄奘法师编译《成唯识论·卷六》

这里讲的很清楚,轻安本身就是一种“堪任性”,“调畅身心”简单讲就是能让身心听话,这个时候,我们才敢讲“我的地盘我做主”,因为境界真的到了,已经不再是一句空话。

“能障定法”,是指那些障碍我们定力的因素,“伏除”就是降伏和排除,把这些因素碾压排除掉了,“所依止”就是我们的身心,这时候身心轻松安适,做什么事情都定得住,心安下来了。

玄奘法师翻译的另一本经典中讲的更直接:

轻安者,谓心堪任性。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四》

总结

总之,对内心的训练,不是句口号,而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功夫,古人为了成就一翻事业,都会对自己的内心进行训练,象晚清名臣曾国藩,就有每天静坐一柱香的习惯,通过这样来训练内心的堪任力,所以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这里面都有不为外人道的诀窍。


明代王阳明有一门学问叫“心学”,讲的也是这个原则,他的学生将他的讲课内容进行了总结,整理出一本书,然后从《论语》中抽出曾子“传不习乎”这句话,将书取名叫《传习录》,这本书一开始就谈到了《大学》,谈到了“知止而后有定”。

所以“无法静下心来读书”,并不是个例,而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根源就在堪任性的乏力,找到问题所在,我们就可以去参考古人的经验,找到与自己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方法,对自己的心进行训练,加以时日,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澡雪堂主谈国学


29岁正值青春年华,正是激情澎湃风华正茂的年龄,离开校门步入社会,可能有更多的不适和困惑,书本所学距离社会相差很远,激情 -目标-理想被现实中的房子-车子-票子打的粉碎,就像一张白纸掉进了漩涡,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有过29岁,只不过现在的社会环境物质欲太强烈,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29岁有29岁的优势-激情,只要选准目标,大胆拼搏,克服浮躁(无法静下来读书是浮躁的表现,如果不能拼爹,只有读书才能接近成功,注意不要读死书,死读书)持之以恒,定能成功。



师襄子


不光你,我也是[红脸]

29岁奔三的年纪

也是人生中面临压力最多的时候

没结婚的面临结婚的问题,父母天天催,身边人娶妻生子也给自己一份压力……

结婚了面临夫妻关系维护,子女教育,父母养老,工作发展……30岁,人生看不到希望的感觉太让人崩溃。

有时候静下来想想,人为什么而活?

生活、事业、未来?

那一项是自己把握明白的?

能不焦虑嘛

心情焦虑了很多事情都无法静下心来做,而且容易生气

也许慢下来,思考思考人生生活的真谛,才会平静下来


请叫我xiao花哥


这个问题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1、你从小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吗?

2、你想清楚为什么要读书?

3、你有人生目标和规划吗?

29岁的人,早就应该学会自立了。如果还没有做到自立就要做深刻地反思与反省,学会生存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人生要事。


弘道


还是读书对你的帮助不大。如果读完了或者考个什么证就给你涨工资,就给你晋级就给你提职,你一定能读的。


十一点三十五


29岁?太小了,这不是读小学的年纪吗?难道你想谈恋爱,想着生娃买房?早恋没有好处的,你太小了,妈妈把你关在房间里读书是对的。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真好


每个人都会某个时间有一段不平静的心态,


西山的大爷


没有目标。


青藤轻聊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我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为了运用于生活中,你29岁了,这个年纪是上班的年纪,你的是为了你的事业而去学习吗?你不能静下心来去读书(我不知道你的静下心和我的静下心是不是一个概念的)可能是你不适合读书吧。


拥有GD同款脸的VIP


也是是你周围的环境太浮躁了,

慢慢的心也浮躁了起来,

那么不妨思考一下

到底是环境影响心,还是心看透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