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基金:A股“避险港”效应凸显,有望率先企稳

#全球股市熔断潮#见证历史!全球市场开启暴跌模式。美国、巴西、加拿大、泰国、菲律宾、巴基斯坦、韩国、印尼、墨西哥等十余国股市触发“熔断”。

华夏基金微策略——四问当前市场


1、全球是否会出现全面金融危机?
近期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短时间内股票资产价格和原油价格同时大跌,在历史上较为罕见。目前看美国债券市场的风险总体可控,复杂的衍生品创新也被限制,因此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非常小。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概率很高,但衰退本身并不可怕,依靠政策的对冲可以有效遏制波动,和危机有本质不同。
2、海外市场波动何时能企稳?
A股市场内在因素较为积极,波动的主因是外部风险,一旦美国和欧洲股市稳住,国内股票市场的风险将大为缓解。目前海外疫情的发展不容乐观,由于扩散仍在加速期,对疫情的担忧短期在继续打压市场,不排除后续因疫情升级等因素再度震荡的可能。但也不至于过度悲观,一旦疫情扩撒出现拐点(加速最高峰过去),市场恐慌阶段就会结束。目前来看美国和欧洲等多国没有出现类似韩国、意大利那样的大范围聚集性社区传播,欧美不少国家已充分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控制防范疫情。
海外市场的政策应对也非常关键,在美联储和英国央行相继降息后,市场对于美国在3月18日再次降息的预期已经非常强烈。此外,美国目前仍有包括QE在内的政策空间,如果市场动荡难以得到有效的平缓,我们预计未来1-2周美联储还会有重要政策措施出台,这些对于遏制金融市场波动会起到重要作用,美股短期有望在下周逐步稳定。


3、A股当前投资风险很大吗?
海外市场的动荡放大了A股市场短期的波动性,但以中期或者长期角度来看,我们认为A股市场的投资机会远远大于风险。从全球市场比价来看,A股的配置价值是非常突出的,估值水平相较于美股有很大优势。近期A股波动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中是最小的,韧性优势使得其“避险港”效应正在显现,虽然短期也会跟随性波动,但调整幅度有限,也有望率先企稳走出冲击。
就国内因素而言,市场运行的核心驱动逻辑还是在于基本面和流动性,中国疫情有效控制有序复工,经济增长信心正在得到提升。石油价格下跌降低通胀风险,货币政策空间充裕,未来调控政策预计持续发力。经过全球市场震荡调整,中国股市长期上涨空间更大。
4、个人投资者应当如何应对?
在市场波动性加大期间,观望好于频繁决策,方向不定,就易多做多错。考虑到市场指数层面更多的是宽幅震荡,我们建议投资者不宜过度恐慌,坚定对优质基金品种的持有。在选股方面,可以积极把握近期市场震荡回调带来的中长期建仓机遇。随着稳增长政策的发力,国内财政政策扩张,那么财政方向以及随后的复苏会是主线,财政发力方向是大科技和消费,以新基建为主,传统基建为辅。在大消费领域,稳健增长行业的龙头公司从估值、成长性、行业壁垒等方面具备突出优势,长期收益的空间和确定性还是非常强的;真金不怕火炼,优质的科技成长股也会穿越市场波动,继续看好云计算、5G、新能源车、芯片、医疗信息化等板块的龙头公司。(数据来源:WIND 2020.3.12)

华夏基金:A股“避险港”效应凸显,有望率先企稳

风险提示:本资料仅为服务信息,不构成对于投资者的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资料中全部内容均为截止发布日的信息,如有变更,请以最新信息为准。产品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者需谨慎。投资者购买基金时,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自行做出投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