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不过的年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年味儿不再那么浓了。


脑海中对于'年'的具象化概念仍停留在孩童时期,停留在屋顶的袅袅炊烟里,停留在一家人围坐桌旁的浓郁香气里,停留在那些缓慢悠长的岁月里。


未到其时,先感其浓。人们在年前倒数的几天里开始变得慵懒,依然按部就班,却也暗流涌动。手头的一切都为过年而准备,周遭的空气满满都充斥着欣喜。没有人不期待着这场全民狂欢。不论过去一年是否如意,人们一如既往地许下这个愿望:'万事如意'。


一晃十几年,现在你独自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


办公楼高不见顶,马路深不见尾,只有零星几点闪着中国红光芒的福字被挂在小商店门口,提醒着往来路人,也提醒着像你一般的他乡人,春节将至,团圆将至。


回,还是不回?


这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却不得不慎重思考。票那么难抢,路那么远,何况春节加班薪资翻倍……揉搓一把头发瘫倒在沙发上,你感到有些烦躁。真正麻烦的自然不是路途遥远,而是当你奔赴千里回到思念已久的家乡,却不得不面对一堆不相干的盘问和莫名其妙的'关心'。这些会毁掉你所有的好心情,甚至重新思考回家的意义。


中国人传统的血脉观念用亲戚网牢牢束缚住社会上每一个人,而面对归家游子,则更为明显。可我们这代人不一样,就是被称作"垮掉的一代"的90后00后,在我们身上亲戚网时不时会变成负担,不管是出于叛逆心理,还是出于被启蒙了的自由思想,我们都想与这些莫须有的'为你好'割离开来,保持一个相对独立互不干扰的状态。


这很难,你不会成功。


"翁翁"看到手机屏幕上父母的问候,你环视周围。小屋虽小,五脏俱全,一个人住,温馨自在。你抬抬手指敲下'我很好,别挂念',可是却无法回答他们关于过年回不回家的询问。无声苦笑,相比回家被各种'安排',呆在这儿加班还乐得自在。


很难吧,大多数人不会成功。


'买了27的火车票,在家等我吧'末了觉得看着不够高兴,还加个笑脸。爸妈会很开心,你也应该开心。


最终还是加入抢票大军,参与了春运这场全民运动。同事大多也订了票,喜悦却并未在他们脸上显露。成年人习惯不动声色,默默地准备礼品,默默积蓄回乡的气势。所谓光耀门楣,那一兜兜礼品送的不仅是心意,更是你的生活水准,还有父母的面子。


坐上火车的一刹那,整个人迅速被回家的喜悦包围。不管怎样,是过年啊。这样子想着,你打通母亲的电话,慢慢笑出声来。一路颠簸,踏上熟悉的土地那一刻,也都值了。


回家第一天总是开心的,热情的父母,其乐融融的饭桌。一年在外的孤独感一下子得到最大的缓解。我们戏谑称它为"24小时定理"。第二天开始,你不好意思再睡到太阳晒屁股,跟随母亲去买年货。20多岁的人了,总该抢着去付账,毕竟回一趟家,你已经做好了花光的准备,'大项目'还在后头。第三天,不出意料的,父母开始给你张罗相亲。一大堆远亲近邻都涌进客厅,你惊讶于他们的耐心,以前却也从没见他们在八卦以外的事情上展现出如此多的热情。第四天,串门的亲戚不休的絮叨让你感到烦燥,你拿出准备好的礼物,堵住了他们盘问的嘴。第五天……


每一天的剧情都在按你早就想象到的无差别上演,你实在不知该作何表情,无耐叹息一声又重重躺下。


年味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淡的呢?


大概就是随着我们这一代的长大开始吧,不喜欢走亲访友,不喜欢各种应付,不喜欢被询问,更不喜欢被催促。可是过年,除了这些就没有别的了吗?


"砰!""啪!"窗外传来的鞭炮声让你有些恍惚,思绪一下子被拉回小时候。孩童没有那么多思虑,过年就代表着吃好吃的,玩好玩儿的,收红包,看春晚,代表着数不清的快乐。可转眼到了你给别人发红包的年纪,年三十的美味不再吸引你,春晚也变得不那么好看,忽然一切都变了,你找不到过年的意义。


"来吃团圆饭啦!"走到桌旁,热气氤氲在每个人脸上,却挡不住眼角的笑意。你释然了,年的意义,当然就是团圆。新旧交替的关头,一家人能在一起吃热气腾腾的饭,一起数零点前的倒计10秒,一起听第一声炮响,这便是最好的年。


新旧更迭需要'年'为界限,观念转换也需要'代'来等待。个人生活与传统观念屡屡碰撞,在回乡的那段时间显得无比激烈。老一辈许多古板,小一辈许多轻狂。可是所有冲突的产生,都伴随着传承与改变。'过年'不会在我们这里中断,我们会以新的方式走下去。


于是,站在供桌前,信奉唯物主义的你,虔诚地向神像许下了新年愿望:愿来年,万事如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