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多家上市公司发公告,大企业“锁汇”成潮流……

最近,外汇套期保值成为热点。

110多家上市公司发公告,大企业“锁汇”成潮流……

那么外汇套期保值是怎么回事呢?

在我国,所谓外汇套期保值业务,主要是指远期、期权、外汇掉期及货币互换业务,主要发生在银行与企业客户之间,其中远期外汇合约又是主要的套保工具。

比如,公司今年年初收到一笔国外500万美元的订单,半年后交货,货到付款。接到订单的时候,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为6.88,到了下半年交货的时候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下降到6.66,也就是说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

如果没有做任何套保的话,公司收到的货款以人民币计算就将从之前的3440万下降到3330万,直接减少110万。

但如果公司在接到订单的时候,就以当时的汇率跟银行签订了等额同期的远期汇率卖出协议,协议到期的时候,公司也收到了货款,这时将500万美元交付给银行,尽管这时候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已经下降,但根据协议,公司实际收到的货款还是3440万元人民币。

当然,如果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公司的利润则相对变少,但同样规避了风险。

这种远期汇率卖出协议,就是目前国内主要外汇银行开设远期结售汇业务,而远期外汇合约的体量在不断增加。

2017年9月,当月银行与客户的远期、期权、外汇掉期及货币互换业务规模总量约815亿美元,其中远期外汇合约占比59%。

与当月银行与客户发生的即期外汇交易规模2846亿美元相比,这一“外汇衍生池”显然捉襟见肘。但与两年前相比,上述比值已经从近15倍大幅缩减至3.5倍。

大企业“锁汇”成为潮流,中小企业度日如年

据报道,今年A股市场已有超过110家上市公司公告新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并制定制度。而去年全年,A股上市公司公告新开展该类业务的仅80余家。

110多家上市公司发公告,大企业“锁汇”成潮流……

今年9月,人民币9连升重回6.4时代,出口企业受到重大影响,以美元计价的订单如果没有进行“锁汇”(即远期外汇合约),必然蒙受重大损失。

9月8日,世界五百强中国机械旗下的江苏苏美达紧急成立11人汇率小组,并最终达成了一项意见:已签订的出口订单必须做远期锁定,比例最少不低于50%。

而格力电器早在2010年4月就建立了《远期外汇交易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并设定当年外汇交易业务余额不超过18亿美元,2017年该交易业务规模上升到了不超过100亿美元。美的集团则在2014年3月制定了《外汇资金衍生品业务管理办法》。

“锁定收益,规避风险”成为出口大企业进行外汇操作的基本原则。

但还有相当多企业对金融衍生品存在误解。

2004年,继“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之后号称第四桶油的“中航油”因石油期货投机巨亏3.81亿美元,让一些对衍生品认知不深的企业产生恐惧。

110多家上市公司发公告,大企业“锁汇”成潮流……

实际上,衍生品只是一个工具,不是洪水猛兽,要看企业怎么用。外汇套期保值虽然具有投资功能,但对有外汇需求的企业来说,规避风险才是最根本的目的。

对于同样需要规避风险的进口型企业来说,则需要与银行签订一个远期买入外汇的协议。

大企业以稳为主,但中小型企业因为订单金额小,做远期锁汇实现套期保值的企业不多,原因在于,中小企业觉得锁汇有资金占用成本,大多还存有赚取汇率波动的想法。

但长期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很高,以投机为目的,过长时间持有风险敞口不仅不是好选择,而且还有可能导致亏损。

今年9月,人民币升值,中小企业订单迅速减少,这种共振式的风险让中小企业度日如年。

订单以人民币计价?

目前国际贸易的模式主要是订单-生产模式,而中国进出口订单多以美元定价美元结算,而人民币虽然加入了IMF,但在国际支付清算系统中占比并不高。

110多家上市公司发公告,大企业“锁汇”成潮流……

2017年10月17日,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发布报告称,9月人民币国际支付占比继续回落至1.85%,排名下滑至第六;8月国际支付占比为1.94%,排名第五。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当前人民币结算还处于试水阶段。今年上半年,某企业与德国签订出口订单时,就采取了人民币结算,也就是小小尝试,但要大规模推进比较难,因为买方有严格的结算规定。

出口企业作为卖方,是十分想用人民币来结算的,但目前市场还处于买方市场,用何种结算方式还取决于买方和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不少企业也选择跨境人民币结算,比如上面提到的苏美达就在持续在增加跨境人民币结算比例,截至2017年9月份,苏美达跨境人民币结算量总计为10亿元,主要结算客户集中地区为中国香港、东南亚地区。

110多家上市公司发公告,大企业“锁汇”成潮流……

跨境人民币结算也主要分布在中国周边地区,这些国家经济受中国辐射较大,接受人民币的热情相对高涨。另外接受人民币结算的就是国家层面的,比如中俄石油贸易。

除此之外,进出口企业订单就都是以美元、欧元、日元等国际性货币计价了。

110多家上市公司发公告,大企业“锁汇”成潮流……

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可以预见未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将成为常态。而目前中国外汇衍生品交易发展水平依然偏低。

国际上,场内的外汇衍生品市场交易量,在过去11年中,年复合增长率27%。

在2016年场内的外汇期权、期货合约成交量排名统计中,莫斯科交易所排名第一,印度两家交易所分别名列第二、第三位;美国CME是第四位。

金砖五国中,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均名列全球外汇期权、期货合约成交量前十名。由于没有在岸人民币期货合约上市,所以中国内地的期货交易所在这个表中没有排名。

而境外7家(美国CME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香港交易所、台湾期货交易所、南非约翰内斯堡证券交易所、巴西商品期货交易所和莫斯科交易所)期货交易所离岸人民币/美元期货的交易量的总和,仍然相对较低。

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无论是国外实体产业链上的企业,还是为他们服务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期货市场,都需要参与人民币与主要外汇的汇率价格发现和风险对冲,需要一个透明的汇率期货市场。

而中国做的还远远不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