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開發商:別被嚇破了膽


致開發商:別被嚇破了膽

2020年的鼠年春節,對於所有人都會是終生難忘的一個春節。


所有人盼望著春回大地,期待著勝利早日到來,結束“禁足”。


停滯的地產行業,同樣經歷著未知的煎熬,時間就這樣一天又一天的過去,已然不記得是周幾。


其實,記得周幾又如何,關閉的售樓處,如同冰封的海面,冷冷的海風吹來,如同寒潮來襲。


經濟上的大蕭條,是最擔憂的一種冷,超越自然溫度。恐慌之下,不少企業的確有被嚇破了膽的舉動。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只是這個冬天過於漫長。停業讓不少企業扛不住了,就連餐飲龍頭企業西貝、海底撈紛紛表示,企業進入最危險時刻,生死一線間。


不寒而慄,如同多米諾骨牌,房地產行業很難倖免,至少從心裡層面是影響巨大的。


對此此次疫情,很少有樂觀的機構,畢竟售樓處的關閉,這已經嚴重影響到銷售,缺少了一批又一批客戶的到來,怎麼會有靚麗的成交數據呢。


貝殼研究院預測,如果2月底結束,則2020年全國住宅銷售面積同比降約4%;若3月中結束,則銷售同比降幅約8%;若6月初結束,則銷售同比降幅約15%。


這或許是開發商被嚇壞了理由,就好比被嚇壞的A股,春節後首個交易日上演了千股跌停,都忘記了A股其實所在的低估值階段,股民嚇破了膽,恐慌性大拋售,那邊卻是外資和機構瘋狂買買買,這是白給的10%的機會。有人虧了10%,有人則輕而易舉的坐收10%。


股神巴菲特的投資心法,也就是貪婪理論非常奏效。


在最近的巴菲特在股東信中,提到了投資股票就提出了三個標準,“我們不斷尋求收購符合三個標準的新企業。首先,它們的淨有形資本必須取得良好回報。其次,它們必須由能幹而誠實的管理者管理。最後,它們必須以合理的價格買到。”


有股民強調,在A股的部分投資者別說這3條了,就連最後的一條都做不到。因為往往只是看到危機產生恐慌,而忘卻了這是買入股票的最佳時間節點。


看過一本俄國作家的寓言故事漫畫,講的是狐狸搶佔了兔子的房子,於是兔子一路上遇到了願意幫忙出頭的公牛、熊、狗等猛獸,結果猛獸們被躺在屋子裡狐狸的幾句話就嚇破了膽,屁滾尿流的逃跑了。


最後幫兔子一劍封喉的卻只是一隻很普通的公雞,狐狸或許做夢也不會想到為什麼公雞不怕他,沒有被嚇破膽,真拿著一把鐮刀取了它的小命……


2020年2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在英國《金融時報》刊發署名文章,就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等問題進行了分析解讀。文章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對當前中國經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衝擊,但總體影響是短期的、有限的。


開發商出現過度的恐慌完全沒有必要,但應該考慮到疫情之後,購房人的心態、經濟都會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如何對應的進行調整和應變,以及做出產品和服務上的應對才是當務之急。並不提倡,套路營銷,不僅會傷購房人,更容易誤傷到整個房地產行業。


網上賣房:搞創新,但千萬別學壞了


有觀點認為,疫情結束前,房地產企業都應該做好充足準備,轉變銷售模式,爭取將影響降到最低。


上帝關上了一扇門,肯會打開一扇窗戶。以前線下為主力的模式,如今到了不得不變的時候,只是這樣的代價只能是臨陣磨槍,不快也光的邏輯了。


首先必須要肯定,線上賣房一定是房地產行業走過黃金十年後的一次創新,只不過這樣的創新是被逼無奈之舉,不屬於主動創新,而屬於被動創新。這就好比,提供了某些服務,不管是不是需要,都只能接受,因為也沒太多的可選空間。畢竟這沒有經過讓多數消費者測試過的,而只是倒逼下的營銷邏輯。


其次,盲目的學習李佳琦,這一定會是錯的。原因很簡單,化妝品和房子的銷售邏輯怎麼可能一樣呢?買房子的因素過於複雜和繁瑣,不僅僅是一個樣板間就能解決的。還有一點就是,售樓處的銷售人員多數以前並非是網紅,趕鴨子上架很難有實際效果。


此外,這樣的直播一定需要一個針對性極強的平臺,也就是說至少覆蓋的群體是應該是某個區域有購房需求的人群。這對於平臺的要求就相當的苛刻了,試問有哪些平臺面向準購人群的呢?就算有,關鍵的問題來了,有那麼大真實的購房人群同時在線嗎?


如果沒有龐大的準購房人在線支持,那麼網上直播賣房實現轉化,還得靠線下的業績來硬撐或者說叫補短,也就是拆東牆補西牆的操作。


數據和流量造假,這是互聯網泡沫催生下的虛假繁榮,也可以說這是電商慣用伎倆。


房地產的走線上,不應該走老路好歪路。畢竟,房子就擺在那裡,真要較真起來,並不好看。


因此,開發商網上賣房還是應該遵循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誠對待潛在的購房人。以網絡銷售手段來搞房地產,一定會被玩壞和挖坑自己填的。


看到一張某開發商發出來的直播海報,看到那網紅臉立馬忘記了這是直播賣房……


其實,目前格局下,多數人想的一定是復工和生存問題,而大消費短期內實現並不容易。


網上賣房,還是多應該站在購房人的角度去思考去創新。不應該把一次營銷變革的機會,變成了套路營銷,那對於房企而言,屬於典型的因小失大。


為了銷售而銷售的結果,一定會存在很多的問題,挖坑埋雷後期還得排雷。


線下賣房:洗禮之後,你變了沒有?


線上賣房短期內很難成為主力,或者說長期來看,至多可以視作輔助作用。


畢竟房子更需要去現場看,這非當下的VR技術所能解決。畢竟此前的拍攝也好,都是有加工或者說美顏效果存在。很難絕對客觀真實的反應一個項目所有角度,比如說周邊環境、區位等層面。


因此,線上賣房一定是看上去很美的事情,但更重要的是做好線下的補充工作。當售樓處重啟的那一刻,變化是一定要有的,否則根本也就談不上更多的變革。


這是一個漫長的假期,按下暫停鍵的房地產,更多的是對這個行業的反思,甚至可以說,如果您認為目前是個比拼產品與服務時代,那一定不會缺客戶。“只要有信心,有硬核產品,客戶會認可其價格和價值。”


如果房地產銷售重新走上老路,過度的消耗營銷,而缺乏敬畏之心,那相信路一定會越走越窄。


因為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會討論:好房子的標準,到底是什麼?


只是好物業?好的生活商業配套?優質的醫療配套?這些就夠了嗎?健康住宅到底實力如何?是噱頭還是一道健康屏障?


以上種種,都值得去討論,只有這樣的討論才會帶來房地產真正意義上的發展與變革。


都說雨水節氣的到來,寓意著春雨貴如油,很多企業有意無意的選擇這一天覆工。


對於房地產而言,都在期待著春暖花開的綻放。或許,可以說最至暗時刻已過,過度的恐慌造成了嚇破了膽,則完全屬於自己嚇自己。


從近期的土地市場表現來看,有錢任性的房企不手軟,說明房地產的預期並沒有發生大的變化。


當然,從另外一個更大的基調也表明,房地產依舊是穩定路線,“房住不炒”的主旋律並未改變。


有人說,經此事,房地產發生了變革,只能說是或許吧。


真的很希望與其耗精力的去做真假難辨,花哨的營銷上,不如用心去打造產品力和塑造品牌與服務上,畢竟買房不是一時衝動,做好基礎工作


寫到最後,突然發現今天剛好是二月二,龍抬頭的好日子。


期待著,當我們摘下口罩,夢想又照進了生活。


不過,在謹慎樂觀之餘,別忘了“倒春寒”的存在,比如說企業的一季報和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都不可低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