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木头:东莞唯一纯客家古镇

樟木头镇位于东莞市东南部,总面积118.8平方千米。下辖10个社区(其中1个新型社区),常住人口约18万人。樟木头镇拥有近五百年建镇历史,是东莞市唯一的纯客家古镇,1918年《吴氏重修族谱》记载:“樟木头吴氏念五郎已于南宋德祐年间(公元1275年)居住洋凹。”这是已知的樟木头最早有客家先民的记载。

樟木头:东莞唯一纯客家古镇


樟木头:东莞唯一纯客家古镇


樟木头镇历来是战略要地和屯兵重镇,是抗日战争时期东江纵队歼灭敌人开展游击活动的重要战场,是和平建设时期走出近百名将军的“将军摇篮”,拥有“烈士桥”“烈士碑”等军民和谐共建的历史见证,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涌现出“全国拥军书记”蔡育文,“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省“军民共建先进个人”李满堂等先进事迹,在1997年就被评为国家级拥军优属先进单位。

樟木头:东莞唯一纯客家古镇


客家碉楼具有防御外敌和光耀门楣的作用。樟木头镇石新社区就存有四座客家碉楼。沿着石新社区养贤横街往里走,远远可以看到顶楼一侧墙上的“承和”二字。当时建碉楼是为了抵御匪徒侵扰,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碉楼屹立不倒跟它独有的建筑方式有关,碉楼用灰沙混合糖砂,用夹板夯墙的办法建造。四座碉楼经过风吹雨淋,至今仍静静地座落于石马圩,见证着樟木头的发展变迁。

樟木头:东莞唯一纯客家古镇


作为传统的客家古镇,樟木头镇的客家美食口味浓厚,为人称道,迥异于粤菜的咸鲜滋味,乃当地一绝,客家菜烹饪技法中比较突出的特色就是“酿”,如酿豆腐、酿茄子、酿辣椒等。其余客家美食代表作有客家蒸鹅、客家咸鸡等。

麒麟是客家人的图腾,樟木头客家麒麟艺术有500年历史。樟木头麒麟舞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舞麒麟是一种民俗文化,也是客家人的文化之根。近年,樟木头镇对麒麟舞这门古老民间艺术进行了有益的改革。麒麟纸扎艺术也是樟木头客家人的祖传技艺。樟罗社区刘屋村的刘金星师傅,是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麒麟制作代表性传承人,他经过刻苦钻研,制作出“眨眼麒麟”,在广东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麒麟头制作技艺展上获得银奖。

樟木头:东莞唯一纯客家古镇


塑胶原料贸易是樟木头镇一个特色鲜明、并具有相对实力的优势行业。樟木头塑胶原料指数反映华南地区的行情,被业内人士誉为反映华南地区塑胶行业走势的晴雨表。曾被中国塑胶加工工业协会授予“中国塑胶商贸重镇”荣誉称号,在东莞塑胶专业市场群中处于领先地位,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为“中国生产资料创新型市场”,在塑胶行业有“北看余姚,南看樟木头”的说法。

近年来,樟木头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朝着“水安民乐、水活业兴、水灵城美”的愿望展望未来,以建设宜居宜业幸福新樟城的目标进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