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我最愛聽收音機

小時候,我最喜愛聽收音機。記得那時家裡有一臺紫紅色的收音機,帶有一根光溜溜的銀色天線,電源用的是那種擀麵仗粗般的乾電池。只要一打開,便會傳出哧哧的響聲,就像戰爭片中炸藥包導火索燃燒時發出的聲音。撥轉調頻旋鈕,男女播音員娓娓動聽的聲音,輪番上陣。那聲音抑揚頓挫,自然流暢,仿若大山深林中的黃鸝在歌唱。假若不聽廣播內容,單單聽那音正腔圓的普通話,也蠻有趣。


故事:我最愛聽收音機

那個時候買收音機的家庭不多,鄉下人的精神生活主要來自露天電影、唱戲。這樣的機會少之又少,除非村中有婚喪嫁娶的人家,可飽下眼福。平時走家串戶,聊天說話,打發漫長的夜晚。讀文學書是件奢侈的事情,能捧上名著的,寥寥無幾,歸根到底是缺錢。

收音機是父親的專屬,在他眼裡是“寶貝金疙瘩”。當時我還是名學生。他絕不會讓我們擅自亂動。一是價錢昂貴,怕搞壞了,二是怕我荒了學業,誤入歧途。

白天,我們要上學,父親下地幹活,聽收音機只有一個時段。每次放學後至家中,父親往往已躺在床上閉目假寐,身旁正播放著收音機,多是唱戲的節目。我們知道他在等評書節目。估摸時間到了,他翻起身,捧起收音機,開始撥調按鈕。單田芳那獨特嗓音一旦迸然而出,我們趕緊搬來小板凳,圍在床邊,聚精會神地聆聽起來。單老師三句兩言,便把我們帶到精彩的故事中。


故事:我最愛聽收音機

收音機的評書時間,一般播放單田芳老師的《白眉大俠》《童林傳》《三俠五義》等評書,有時還播劉蘭芳的《大唐女俠傳》、田連元的《水滸傳》。可我覺得單田芳講得精彩。他的聲音渾厚而滄桑淋漓不說,聲音裡有千軍萬馬,百樣人生;故事宛轉驚險,又尋常可親,閱盡人間苦樂。接地氣的語言,瞬間便能把人引進江湖恩怨,刀光劍影,世間百態之中。

飯熟,母親喊上兩三遍,我們無動於衷,包括父親入戲太深,置若罔聞。直至母親千喚萬呼,父親才託著他的“寶貝”起了身,我們跟隨在後,寸步不離。至廚房,我們揭鍋,盛飯,撥菜,抽筷子,端起碗便走,那一連串動作絕對是乾脆利落。來至飯桌前,一拉板凳坐下,支起耳朵便聽,真可謂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聽聖賢書”。情節扣人心絃,飯涼透了,還沒扒進嘴裡幾口。母親望見,氣不打一處來,上前關掉了收音機。父親見此佯裝嚷吵我們幾句,又打開了收音機,但他會催促我們加飯吃菜,提醒別隻顧聽書,以免母親再發火。

我們在鄰村上學,遇到陰天下雨,飯畢不敢逗留,碗一撂便走了。夜晚收音機會有重播評書的時段,父母操勞一天農活兒,早早入睡了。我做完作業,心裡惦記著評書的事情,躡手躡腳來到父母房中,踅摸收音機的位置,悄無聲息地拿出,然後脫鞋上床,和衣而臥,

連人帶收音機蒙上,僅聽到我咚咚的心跳。若事情敗露,又一頓好吵。但好奇未聽的故事情節,最終戰勝了擔心害怕,鼓足勇氣,輕旋開關,控制音量如蚊蠅,但不妨礙聽講。畢竟夜深萬籟俱寂,單老師那高高低低的聲音,穿牆越門,傳出老遠,引起了母親的驚覺。在一次母親起夜時,我被抓了現形,自然劈頭蓋臉一頓熊。收音機沒收了,但心中還琢磨著未收聽的故事情節。就這樣,在胡亂揣測中睡去。

現在科技日新月異向前發展,MP3、MP4,電視、手機應運而生,聽歌、看視頻、聊天說話,發信息……功能齊全,想幹啥我做主。最最重要的是,手機具有收音機的功能,可以像收音機那樣聽廣播。想聽評書不用眼巴巴盼著來日播放時間,下載個軟件,萬事大吉。這不禁讓人感慨,生活在新時代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