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肯德基”赴港IPO,百勝中國會是資本市場的“香餑餑”嗎?

說到百勝中國,或許許多人會覺得有點陌生,但提到肯德基、必勝客,想必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了,而百勝中國便是它們背後的大東家。近日,這家擁有肯德基、必勝客、Taco Bell等連鎖品牌在中國經營權的百勝中國也開始眼紅港股市場了。

1月10日,據路透社旗下IFR消息,百勝中國正考慮於今年內赴港上市,正在與內部與外部的顧問進行會談,尚未作出決定。消息傳出後,其美股盤前大漲3%,創歷史新高。截止發稿報48.8美元,最新市值183.89億美元。

攜“肯德基”赴港IPO,百勝中國會是資本市場的“香餑餑”嗎?

作為一家已經在美股上市了的企業,其市場戰鬥力有目共睹。數據顯示,百勝中國在國內的百強企業中排名第一,2018年其營收佔100家企業總收入的23.5%,可以說佔據了中國餐飲界的霸主地位。目前,在中國同時運營多個餐飲品牌,包括肯德基、必勝客、塔可貝爾、東方既白、小肥羊和COFFii & JOY等。眼下,肯德基依然是百勝中國的主要搖錢樹,佔其總營收的70%。

近年來,隨著中國餐飲市場競爭的逐漸加大,肯德基、必勝客也在不斷地進行本土化轉型,並取得了不錯的市場成效。作為已經在美股上市好幾年的百勝中國,為何會選擇在2020年來港上市?

肯德基、必勝客欲奔赴香港 百勝中國到底在想什麼?

實際上,百勝中國早在2016年便從紐交所上市的百勝餐飲中分拆出來。如今想要趕來港股市場,或許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讀。

首先,從自身的角度來看。近年來,其在國內不斷擴大肯德基、必勝客的門店數量,需要更多資金來做背後支撐。早在百勝中國從百勝餐飲集團分拆出來之前,其業務便日益增大,雖然百勝中國在國外基本以特許加盟經營為主,但在中國的經營方式相對特別,95%以上的門店是直營店。整體來看,百勝業務上升空間有限,但中國業務的增量仍很大。數據顯示,2019年百勝中國繼續加快開店節奏,第三季度新開店231家,前九個月累計新開店646家,截至9月底,餐廳總數達到8917家,遍佈1300多個城市。那麼,尋求更多的融資途徑,重新上市的想法也就不難理解了。

其次,此前登陸港股市場的海底撈表現不錯。海底撈自2018年9月在港上市以來,其股價已上漲91.59%,市值也早已衝破千億港元大關。截止目前報35.3港元,最新市值1870.9億港元。九毛九也即將在本月15日登陸港股市場,目前已被不少投資者看好。受這些餐飲行業被投資者看好的刺激,再加上百勝中國在美股市場的表現並不理想但在市場上的表現卻較好,也想通過來港上市獲得投資者們的認可,以此來加深內地投資者對公司的認識及交流,而且在國內是國際知名品牌,較易吸引投資者。

再者,就目前的港股市場牛市效應增強,並被各大機構看好。阿里上市獲青睞,也打消了百勝來港的一些擔憂。隨著阿里、騰訊、美團等股價的不斷走高,港股大牛市效應增強。中金公司在2020十大展望中表示,港股年內實現雙位數收益。去年精準預測港股上下波動點位的大摩表示,預期恆指2020年底將達到27500點,較此前的24400點增加3100點或12.7%。如若百勝來港上市,也將受益於大環境的影響。

如此看來,在內外多重因素的推動下,百勝中國赴港上市的時機點或已成熟,一旦能夠成功登錄港交所,且不論能獲得多高的估值,但在拓展業務的融資途徑上,這將是一條不二途徑。但即便是餐飲界的霸主,上市之路也不會是一馬平川,對百勝來講,還存在諸多的挑戰。

欲赴港股 仍存幾大難關

對百勝而言,一方面要面對來自於自身營收增速難以取得突破的局面,另一方面,行業內激烈的競爭會是其關注的重點。此外,餐飲離不開食品安全問題,這將是其今後發展中長期存在的問題。

1、 營收增速放緩 整體上升空間有限

2019年百勝中國發布二季度財報時,雖然旗下的肯德基、必勝客都保持了增長態勢,但增速卻不好看,被媒體未來會出現"溫和"增長的態勢,事實也是如此。

我們來看2019年二季度的財報,數據顯示,期內營收21.2億美元,同比增長2.7%,環比下滑7.8%。淨利潤方面,環比下滑19.8%。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5%,不及華爾街預期,同店銷售增長僅維持在2%,同樣低於分析師預期的2.3%。同時,百勝中國目前業績主要依賴肯德基,但肯德基佈局及下沉門店接近飽和。同時,整體營收增速的放緩,顯示出其整體上升空間有限。

攜“肯德基”赴港IPO,百勝中國會是資本市場的“香餑餑”嗎?

同時,儘管另一主力軍必勝客2019年通過"提振計劃"獲得了相應的成效,三季度其同店銷售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2019年下半年在門店翻新上也有提速,但要知道,從過去幾年的數據來看,必勝客的同店銷售額均在同比下降。2018年四季度,必勝客同店銷售額下降4%,系統銷售額下降2%;從2018年全年來看,必勝客同店銷售額同比下跌5%,系統銷售額同比下降1%。而根據往年的數據,2015年、2016年必勝客同店銷售額下降幅度分別為5%、7%,2017年則實現1%的增長。

那麼,必勝客2019年短期內的復甦跡象並不能代表今後的市場表現就會持續挺進,這還是一個市場長期驗證的過程,這一挑戰仍在繼續。而且,數據顯示,整個中國的餐飲行業增長率超過了5%,但看百勝的最新數據,只有2%左右,明顯低於整個行業的平均水平,這也為公司的未來發展埋下隱患。

2、國內餐飲市場空間廣闊 但爭奪戰愈演愈烈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1-10月全國餐飲收入3693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9.4%。預計2019全年市場規模將達4.7萬億元,2022年市場規模將突破6萬億元。未來發展空間頗具想象力,但在中國這樣一個地域寬廣的國家,本身就菜品豐富,口味眾多,餐飲品牌將的競爭也在不斷加劇。縱使肯德基、必勝客具有強大的品牌影響力,也難以避免受國內眾多品牌的衝擊。

海底撈2019年中報顯示,期內其營收同比增長59.3%,淨利潤同比增長41%,在火鍋市場仍具有巨大發展空間的背景下,海底撈有望進一步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即將登陸港交所的九毛九,目前門店數量增速高達50%,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18年,"九毛九"在中國西北菜餐廳排名第2,"太二"在中國所有酸菜魚餐廳中排名第1。其他品牌,在民族情緒的推動下,仍有一戰。

儘管他們更肯德基的定位不一樣,但同為餐飲市場的玩家,此消彼長的態勢難以避免。要說跟肯德基相媲美的同類競品,就不得不提到麥當勞了。

麥當勞在中國區雖然在不斷縮減門店,但同時也在加速開店。數據顯示,2019年三季度麥當勞在全球新開了741家門店,中國市場就有363家門店,超半數。同時,也在通過做跨界生意來提高自身的品牌影響力。

3、與新一代消費者們的飲食需求相背離 食品安全問題同樣不可小覷

事實上,肯德基、必勝客的部分油炸、高熱量的產品和現在消費者的需求已產生背離。隨著近年來的消費升級以及中產人群的崛起,90後、00後特別關注健康消費,對油炸、高熱量的產品這類食品的熱情有所減退。這將是百勝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需要面臨的挑戰。

此外,做餐飲生意難以迴避食品安全的問題,當然,這也是整個行業需要面臨的問題。據掌上南通的資料顯示,肯德基此前發生過多起因食物腐爛、出現蟲卵等現象,類似的問題在黑貓投訴上還能搜尋到很多。太多的負面新聞必會造成部分消費者的流失。

探索邊機市場 會有多大的想象空間?

在面臨眾多難題的情況下,百勝中國步入2019年後,動作頗多。無論是賦予其優勢品牌肯德基更多功能,還是自創獨立咖啡品牌,都是為了培育新的增長點,試圖在這些方面尋求更多突圍的可能。

1、肯德基佈局團餐 這生意會好做麼?

肯德基佈局團餐,也是看到了這一領域的發展空間,據《中國團餐行業供應鏈發展研究報告(2019)》顯示,我國團餐食材供應鏈市場規模已達5500億元,餐飲行業市場規模已超過4萬億元,其中團餐佔據了30%的市場份額。

攜“肯德基”赴港IPO,百勝中國會是資本市場的“香餑餑”嗎?

如今肯德基已經擁有了自身配送系統,併為團餐單獨開設"企業轉送",這一業務可以較好的發揮外賣配送的效力。不過,儘管團餐在目前的餐飲行業中市場規模增速最快,但也有不少值得注意的問題。團餐與社會餐飲相比有較大差異。目標客戶群不同,團餐的服務對象是同一個群體,需要提供更為豐富的產品線,並有持續創新能力。此外,團餐的目的是要與企業客戶簽訂中長期合同,價格方面並沒有太大的自由度,無形之中對肯德基的運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時,市場規模早已吸引眾多企業盯上團餐市場這塊大蛋糕,隨著市場潛力逐漸被挖掘,諸多後來者也有可能在趕來的路上。屆時,即使肯德基具有先發優勢,但新市場和新的競爭環境也會對其提出更高的要求。

2、 發力咖啡業務 會是百勝突圍的籌碼嗎?

快餐市場的激烈競爭,不得不多讓百勝中國將眼光放寬,指向咖啡市場。畢竟,整體營收增速的放緩是不折不扣的現實,而且,咖啡市場也是一個蘊含著巨大商業價值的市場。有機構預測,自2018年起,中國咖啡消費規模每年或將以30%的速度增長,到2025年將超萬億。

正是因為百勝瞄準了咖啡更高的利潤和增速,也就成為了其通過肯德基實現增長的重要機會。2018年百勝中國推出獨立咖啡品牌COFFii& JOY。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30日,COFFii &JOY在華東地區及北上廣深一線城市開設了18家店。在用戶方面,僅2018年肯德基就通過交叉銷售的方式吸引了1000萬新的咖啡用戶。

但咖啡市場的蛋糕越大,吸引的對手也就越多。這一領域的競爭對手也都不是善茬,除了傳統連鎖咖啡店星巴克、漫咖啡、Costa們,還有以連咖啡、瑞幸咖啡為代表的互聯網咖啡以及以Blue Bottle為代表的網紅精品咖啡館也在紛紛加入爭奪戰。他們已經在國內的咖啡市場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對於後來者,市場並不會對它友好。

綜上來看,作為餐飲界的巨頭,百勝中國在如今港股牛市效應增強的態勢下,赴港上市仍具有不錯的想象空間,但不能否認其傳統業務和新業務均面臨著不少挑戰。隨著門店基數越來越大,以及單店增長趨緩,其整體成長性難言樂觀,能否在港股市場博得一個好彩頭還不得而知。畢竟,除了阿里、海底撈等表現優秀的玩家,此前來港上市的宏利金融、保誠的表現也並沒有不見得很好。

本文來源:港股研究社(公眾號:ganggushe)http://ganggu.meigushe.com/—旨在幫助中國投資者理解世界,專注報道港股企業,對港股感興趣的朋友趕緊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