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鬼才:菲利普·迪克与少数派报告

菲利普·K.迪克(Philip K. Dick,1928-1982)是现代科幻作家中难得一见的“鬼才”。他的小说创作带有一种典型的艺术家气质,杰出的大作和粗糙的商业作品时常交替出现,完全没有文化工业流水线标准化生产的痕迹。在世人眼中,迪克性格孤僻,数次离婚,而且还是个妄想狂。他的作品虽然在科幻圈内广受好评,却未能给他带来可观的收入,不得不靠给廉价杂志写稿勉强度日。直到科幻大片《银翼杀手》(Blade Runner)于1982年上映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科幻热潮的时候,人们才注意到这部电影的小说原著《仿生人梦见电动羊了吗?》(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的作者菲利普·K.迪克已经在这一年的3月2日病逝于美国加州的圣塔安纳市。

科幻鬼才:菲利普·迪克与少数派报告

Philip K. Dick

菲利普·K.迪克的性格与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他不幸童年经历的影响。迪克出生在一个典型的美国家庭,父亲约瑟夫是美国农业部的调查员,母亲多萝西在生下菲利普和他的双胞胎妹妹之后,患上了产后忧郁症,对兄妹两人疏于照料,结果导致菲利普的妹妹被电热毯灼伤,送医后仍然不治身亡。妹妹的死给年幼的菲利普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以至于在他后来的创作中“双胞胎幽灵”成为了重要的母题。当菲利普五岁的时候,他父母的婚姻走到了尽头,小菲利普被判给母亲抚养。母子两人搬到华盛顿特区相依为命。直到1938年才搬回加州。此后,迪克进入伯克利中学学习,还曾一度就读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德语,但不久后便从学校退学。1952年7月,他在《行星故事》杂志上发表处女作《遥远的地方有巫伯》。

这篇小说描写人类探险家在外星买了一种叫巫伯的生物,把它当食物吃掉了,谁知道巫伯其实是有强大的精神力量的生命,它渐渐控制了探险家们的身体……新浪潮的著名人物朱迪斯·梅利尔曾评价这部作品说:“迪克的作品恢复了科幻小说中几乎已经消失的惊险。”其后,《幻想与科幻世界》杂志的编辑伯彻尔买下了迪克的多部短篇小说,从此迪克成为全职作家。迪克短篇作品往往立意奇诡,比如《第二变化》描写战争机器在其进化的过程中自行制造人形机器,以引诱真人上当。《骗子》里所有的人都怀疑王人公是个人形炸弹,这使他生活在迷惑与痛苦中,为了摆脱噩梦般的生活,他展开调查,最后终于弄清了真相——他的确足一个人形炸弹。

第一部让迪克声名鹊起的科幻小说是他在1955年出版的《太阳系抽奖游戏》(Solar Lottery,修改后名为《不可预测的世界》),故事中的世界由于抽奖游戏盛行而显得太平无事,而实质上整个社会体系早已腐朽不堪:身心困顿、神经过敏的统治者决策失误;下属背叛上司;卑微的推销员任由妻子摆布;现实成了不堪一击的骗局和假象。转年,迪克又出版了两部长篇小说,琼斯创造的世界和天眼。在琼斯创造的世界里,主人公因为获得了预知未来一年中发生的事情的能力而遭到了诅咒。而在天眼里,高能质子同步稳相加速器事故使八个人的头脑思维进入了八个不同的幻想世界,这八个人轮流按自己的想象控制着世界。这些作品的成功让菲利普迪克成为了著名的科幻作家,但迪克本人对这个新头衔一点也不感冒,因为他写作的初衷是为了跻身主流文学圈子。不过,不管是多么远大的抱负,也得首先服从肚子的需要,这是迪克当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1962年,迪克创作的“颠覆历史”科幻小说《高堡奇人》(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出版。书中虚构了一个轴心国战胜同盟国的另列二战结局,战后的世界被德国和日本瓜分,但两国间又陷入了类似冷战的相互对峙局面,并开始了激烈的太空竞赛,争相抢夺外星殖民地。小说的结尾处,几个角色通过中国古代经典《易经》的推演,发现他们所在的世界其实是虚构的。不过,根据迪克的说法,《高堡奇人》没有真正写完,他曾多次宣称要为其撰写续集,但最后都不了了之。尽管如此,《高堡奇人》还是为迪克赢得了1963年度的雨果奖(世界科幻年会(World Science Fiction Convention)年度奖,得名于开创了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惊奇故事》(Amazing Stories)杂志的创办人雨果·根斯巴克)[2]最佳长篇小说奖。

科幻鬼才:菲利普·迪克与少数派报告

20世纪70年代初,迪克的第三任妻子弃他而去——一生之中迪克结过五次婚,并有两女一子,但这五次婚姻全都以离婚结束。他在北加州的家成为诸多瘾君子交流聚会的场所,他脆弱的神经离崩溃仅一步之遥。迪克后期的作品经常讨论毒品和神学,事实上,有人认为,迪克长期以来都是个瘾君子,很多作品都是在嗑药的状态下写成的,而生活的不如意更让他的心理和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到了1975年,迪克又以小说《警察说:流吧!我的眼泪》(Flow My Tears, The Policeman Said)赢得了约翰·坎贝尔奖[3](以著名科幻小说编辑约翰•坎贝尔命名的科幻年度奖项,评委会由一小群评论家及作家组成,是科幻界最重要的专家奖项之一。)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一部以平行宇宙理论为基础创作的科幻小说。书中描写了一个生活在未来警察国家的大明星,一觉醒来发觉自己变成了无名小卒,甚至失去事关生存的身份证明。尽管也有人批评这部小说的情节内容牵强附会,但却鲜明的展现了菲利普·K.迪克式的写作风格。遗憾的是,虽然迪克拿到了雨果奖和坎贝尔奖,但却始终与科幻界的另一大奖项星云奖无缘,尽管他的作品曾五次得到提名,其中就包括《仿生人梦见电动羊了吗?》。这让菲利普·K.迪克终究未能获得科幻界(准确的说是美国科幻界)的“大满贯”,但是迪克本人似乎从未抱怨过这一点。毕竟,身为艺术家的迪克不是一个为得奖而写作的功利作家。

时至今日,我们对于菲利普·K.迪克作品的印象大都来自于由他的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有趣的是,与其他作家主要是长篇小说被改编成电影的情形不同,迪克被改编成电影的大都是短篇小说。其中的原因大概是由于迪克的小说大都立意奇诡,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再加上原著的篇幅短小,有利于编导在此基础之上自由发挥。

菲利普·K.迪克的小说第一次被成功改编成科幻电影就是由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执导,于1982年上映的《银翼杀手》。片中的时间被设定在2019年,人类为了开发危险的外层空间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制造出了比人类更加完美的生化人。然而,由于担心这些强大的生化人最终会起来造反,推翻人类的统治。人们在制造生化人的时候,就将他们的最长寿命设定为四年。同时,立法禁止生化人回到地球上,否则格杀勿论。但仍有一些生化人出于求生的本能,冒险回到地球上,寻找他们的制造者,寻求延长生命的办法。由哈里森·福特(Harrison Ford)扮演的瑞克·狄卡德(Rick Deckard)是洛杉矶警方“银翼杀手”小组的成员,他的任务就是寻找并杀死混入地球人中间的生化人。但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瑞克与美丽的生化人丽歌相爱了,这让他对自己所执行任务的正当性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自《银翼杀手》大获成功之后,菲利普·K.迪克的小说就成了好莱坞青睐的对象。1990年,曾经执导过《机械战警》的导演保罗·维尔霍文(Paul Verhoeven)根据迪克的小说《我们为你记住这一切》(We Can Remember It for You Wholesale)改编拍摄了科幻大片《宇宙威龙》(Total Recall,又名“魔鬼总动员”、“全面回忆”)。该片由动作巨星阿诺德·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和影后莎朗·斯通(Sharon Stone)主演。由于影片较为终于原著的特色,被认为是最具菲利普·K.迪克风格的改编电影之一。1995年,迪克的短篇小说《第二形态》(Second Variety)被改编成电影《异形终结》(Screamers),片中场景设定从原著中地球战后的废墟转移到遥远外形殖民地。

进入21世纪,随着电脑特效在电影制作中的广泛应用,科幻片开始大行其道。而菲利普·K.迪克的小说被搬上大银幕的频率也迅速提高。2003年,华裔导演吴宇森把迪克的小说《记忆裂痕》(Paycheck)改编成同名电影。片中炫目的动作场面令人深刻,但却被批评未能展现原作的内涵。2006年,由基努·里维斯(Keanu Reeves)主演,改编自迪克同名小说的电影《盲区行者》(A Scanner Darkly)上映。一年后,另一位好莱坞影帝尼古拉斯凯奇又在改编自迪克小说《钻石王老五》(The Golden Man)的科幻片《预见未来》(Next)中担纲主演。2011年,迪克的短篇小说《规划小组》(Adjustment Team)又被环球电影公司拍摄成了科幻爱情片《命运规划局》(The Adjustment Bureau)。当然,在所有这些改编影片中,最受关注的非《少数派报告》(Minority Report)莫属。

《少数派报告》之所以会受到广泛的关注,首先在于其近乎奢华的制作阵容,完全可以用“全奥斯卡班底”来形容。除了史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这位教父级的名导和担纲男主角奥斯卡影帝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本片的摄影师简纳兹·卡闵斯基(Janusz Kaminski)、剪辑师迈克尔·卡恩(Michael Kahn)、服装设计师黛博拉·斯科特(Deborah L. Scott)以及电影作曲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都是奥斯卡奖的获得者。为了能让影片展现具有开创性的视觉效果,负责特效制作的工业光魔公司(Industrial Light & Magic)派出了曾经负责《人工智能》视觉效果的斯科特·法勒(Scott Farrar)担任监制,而曾参加拍摄《侏罗纪公园》、并荣膺奥斯卡奖的迈克尔·兰特瑞(Michael Lantieri)担任影片的实际效果指导。为了能尽可能充分展现2054年华盛顿特区的未来场景,影片制作团队还召集了一个由科学家、城市规划者、建筑师、发明家、未来学家和作家组成的智囊团,花了整整三天时间,讨论影片中所涉及的有关科技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细节问题。正因为有了如此专业的制作团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才为《少数派报告》成为一部高水准的科幻大片提供了保证。

当然,相比于原著,电影《少数派报告》在思想内涵上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原著中,未来虽然具有不确定性,但在社会角色的限制下,个人几乎没有选择的自由。而电影中则着力于探讨现代西方法治原则的基础,也就是无罪推定原则的适用性问题。当犯罪的可能性被人为的解读成确定性的时候,事实上也就否定了人们的自我克制力,当所有人都有可能为他们并未犯下的罪行负责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在公权力面前,没有谁是真正安全的。不要为了便利而牺牲程序正义,这或许就是电影《少数派报告》想要告诉我们的。

照目前的情况看,今后应该还不断的会有菲利普·K.迪克的小说被改编成电影。事实上,我们不应该指望这些改编都能忠于迪克的原著,毕竟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每个电影制作团队也都会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我们唯一可以期待的就是迪克小说中那些令人兴奋的科幻构思能够原汁原味的得以保留。如此一来,迪克那绚丽的艺术生命也就能在光影的变化中得到延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