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奇葩防疫策略——群体免疫,既然堵不住,那就让脑洞再大一点

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公开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将会使更多英国人失去所爱之人。

3月12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在发布会上宣布:政府在应对新冠疫情方面,已经进入第二阶段,即从“试图控制病毒”到“延缓扩散”。

英国奇葩防疫策略——群体免疫,既然堵不住,那就让脑洞再大一点

在这一阶段,持续咳嗽、发烧患者,将实行居家自我隔离7天,期间无需对轻症患者进行医学检测;学校取消境外旅行计划。英国也不会像欧洲其他国家那样,大面积学校停课、工厂停工,也未宣布限制大规模的民众集会、聚会活动。

他们认为在下一阶段,才将是禁止大型集会与大范围的家庭隔离。“新冠病毒的大部分传播,发生于小规模聚会中,而非大规模集会”。这逻辑,奇葩如此,科学家不知道吗,大规模集会相当于无数个小规模聚会啊?

英国政府现在的判断是,新冠肺炎在大多数病人身上是轻症,死亡率只有1%,或者更低。致死率低,索性可以考虑让60%的人去接触病毒,已获得群体免疫力。

英国奇葩防疫策略——群体免疫,既然堵不住,那就让脑洞再大一点

言下之意,不检测,不戴口罩,不关大型集会,轻症7天隔离,然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英国进入全民拼免疫力的时代。

英国对冠状病毒措施独树一帜,核心思想是:群体免疫。

即,让4000万英国人接触新冠病毒,以便达到60%的人群感染,在全国形成群体免疫效果。

按照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的说法:新冠病毒很有可能会像季节性流感那样,每年都会发生;长远来看,形成群体免疫才能有效控制。

群体免疫是指在疾病流行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免疫力,当群体免疫力提高时,病毒的传播力也就会相应下降。

英国奇葩防疫策略——群体免疫,既然堵不住,那就让脑洞再大一点

具体举措:

1、选择不关闭学校;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表示,现在还不是效仿其他欧洲国家关闭学校或禁止大型活动的时候。

2、从3月13日开始,所有出现咳嗽和发烧等症状的人必须在家隔离7天。7天后,如果症状持续或恶化,再叫救护车;官方警告称,新冠肺炎在英国可能已经感染了1万人。

3、症状轻微的人被要求甚至不要去看医生或打电话给医生,除非他们的病情恶化,以允许医务人员关注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

4、政府还希望延长疫情爆发时间,以避免国营国家卫生服务机构(NHS)不堪重负,后者已经在努力应对人员短缺和季节性流感爆发。

5、英国政府不再检测每一个有症状的人,比如在家隔离仅有轻微症状的人,不需要再接受检测,未来将重点检测症状严重较重的患者;

6、禁止学校安排学生出国旅行;

7、70岁以上、身体状况堪忧的人不可乘坐邮轮。

8、政府网站提示,建议不要戴口罩,戴口罩对防疫没有帮助,呼吁民众"多喝水"就能杜绝病毒,要喝到尿尿成透明的。

9、家里有长者,请距离1英尺。

英国奇葩防疫策略——群体免疫,既然堵不住,那就让脑洞再大一点

“我们想抑制它(病毒),而不是完全消灭它,”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兰斯说。


他补充道:“我们不想让每个人都在短时间内得到它,所以我们淹没并压倒了国民保健服务。

帕特里克·瓦兰斯和他的团队还认为,如果允许病毒缓慢传播,人们可以对病毒产生一定的免疫力。

英国奇葩防疫策略——群体免疫,既然堵不住,那就让脑洞再大一点

“你不能阻止它,所以你应该以一个更大的峰值结束,在此期间你会预期更多的人会对此免疫,”他说。“这本身就成为了这个过程中的一个保护部分。我认为,这很可能成为一种年度病毒,一种年度季节性感染。”

然而,帕特里克·瓦兰斯认为这种免疫只有在60%的人口被感染的情况下才会起作用——这有可能导致更多的人死亡。

英国奇葩防疫策略——群体免疫,既然堵不住,那就让脑洞再大一点

这是典型的拿人民的生命豪赌啊。最后是大家进入集体免疫力竞赛


批评声此起彼伏

政府的做法已经在英国引起了一些批评,许多人正紧张地注视着意大利的封锁和爱尔兰海对岸的学校关闭。

前卫生部长杰里米·亨特说,许多英国人会“惊讶和担心”没有采取更多措施来解决这种传播。

《柳叶刀》医学杂志的主编理查德·霍顿指责伦敦“自满”,并要求“果断的社会疏远和封闭政策”。他称:英国政府的决策并不是依据科学做出的,而是在拿公众的安危玩“轮盘赌注”,是个重大的错误。


英国奇葩防疫策略——群体免疫,既然堵不住,那就让脑洞再大一点

爱丁堡大学全球公共卫生教授德维·斯里达尔补充道:“现在是英国政府禁止大型集会的时候了,要求人们停止非必要的旅行,建议雇主转而在家工作,并加大应对力度。

"曲线是可以改变的,就像韩国和新加坡一样,但只有政府采取行动才能改变."

在北京大学美年公众健康研究院教授宁毅看来,英国现在公布的是一种视死如归

的策略,总人口6700万的英国,按照60%来感染,最终4000万人被感染来建立免疫屏障,结局很可能至少4000甚至上万人死亡,医疗资源不会因此保留,反而会耗尽。

他认为:“相信英国的策略未来几天便会有大的调整”。

英国选择的是一种缓疫策略,目的是为推迟和压低流行高峰,但代价是会延长疫情流行时间。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任何一个国家,如果看到其他国家发生大规模疫情,以为“这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那是在犯致命错误。


你听,支持群体免疫的声音

曼彻斯特大学数理统计的读者托马斯·豪斯说:“不管我们是否有目标,群体免疫将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发生。

“无论是日益严重的流行病还是社会隔离措施都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政策的目标应该是以尽可能少的人力成本实现这一目标。”

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院新兴传染病教授马丁·希巴德说,英国的措施将有助于治疗病情最严重的病人。

他告诉法新社:“在我看来,英国政府目前实施的社会隔离政策的目的似乎是为了推迟和‘平复’高峰期,以便那些患有更严重疾病的人能够得到适当的照顾。”。

“这可能意味着到了冬天,当疾病可能会变得更严重时,那些没有患过这种疾病的人将成为少数,并受到群体免疫的保护。

"我认为政府提倡的延迟技术有可能达到这个目的。"


英国奇葩防疫策略——群体免疫,既然堵不住,那就让脑洞再大一点

这一延缓策略,意图把疫情拖到夏天,气温上升,到那时,医院床位不会那么紧张,疫情也能得到控制。

英国政府首席科学官帕特里克·瓦兰斯预计全英已有5000人至10000人感染,而英国将在10到14周后出现疫情爆发高峰。

他坚持认为需要大约60%的英国人口感染新冠病毒以获得“群体免疫力”。

有一本书《病者生存》

英国奇葩防疫策略——群体免疫,既然堵不住,那就让脑洞再大一点

书中说:①生命是一个持续变化的状态,进化永远不会停止,它就在你身边,随着我们一起改变。②世界上没有什么能孤立的存在,人类、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所有的事物都是联系在一起的。③我们与疾病的关系比我们以前认为的复杂得多。

我们的身体与微生物本是互利共生、寄生与宿主的关系。我们的DNA中有多达三分之一来自病毒。换句话说,人类的进化不单单是机体不断“适应”病毒和细菌的结果,而且还可能是与它们“有机结合”的产物。

英国也许是坚持这种科学,认为生命,本就是一种妥协。于是,他们选择了“病者生存”,全体向病而生。“那些杀不死我们的,迟早会杀死我们”。

道不同,最好别遇到。

以后,这意味着,以防控疫源为主的的国家,请防盗防狗防英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