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爱有天意......

今夜,一个人坐在电脑桌旁,望着漆黑的夜空,天空里没有星星,路灯发出晕黄的光芒投影出斑驳的树影。

好静,好静,思绪也飘散在了好远,好远。

照例打开了《梁祝》,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喜欢听理查德钢琴版,总觉得那一个个音符,跳动着最强的旋律,尤其最前面刚开始时我能感觉到那活泼欢快的音乐,仿佛让我看到了那在花丛中天真烂漫的英台,那一脸的无忧无虑纯真的稚趣,同窗共读的欢乐,情窦初开的少女情怀,追求自由的恋爱。后面父母的阻桡,抗婚,哭天,化蝶,觉得钢琴曲能淋漓尽致地把这段欢与悲反差表达得更为强烈。

我反复听着不同版本的《梁祝》,感觉还是小提琴版梁祝更意境悠长。理查德的钢琴版它凭借的是高超的琴艺,就像一个人他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非常出色的,他的演奏技巧是完美的,娴熟的,可是梁祝需要的是一个人用灵魂,用最真挚的情感去投入。

在这样静谧的夜晚倾听,感觉着自己的情感也得到了洗礼。

仿佛又回到了多年前,那个女孩手捧着《穆斯林的葬礼》,和着书中的女主人公新月一样的年龄,用朦胧的心,做梦的情怀想象着憧憬着爱情的来临......

尽管那时的我,十七岁,一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龄,我仿佛又看到了另一个关于梁祝版的爱情故事,当年我有几位看过这本书的同学都哭了,那时的我还不能完全体会爱情的美好和悲情,只记得当时看完书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为书中的 男女主人公难过了好久......

这本书里关于一段梁祝小提琴的描写,撞击着两颗暗生情愫的心灵,他们有着共同的志向,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情怀,他们理应拥用着这世界上最幸福的爱情。

命运多舛,单纯,如一朵清新脱俗的百合花的新月,谜一样的身世,看似有着幸福的家庭,可是少女的敏感让她早就意识到自己的家里似乎隐藏着一个很大的秘密,一股挥散不去的忧愁总是萦绕在她的心底。爸爸的隐忍,妈妈的疏离,这个女孩茫然无措,她不知道该如何去化解这一切,她想弄明白。

美好的生活正在向她露出微笑时,可是痛苦也向她慢慢拉开了 序幕,长久的忧郁让她生了心病,她得了二尖瓣心脏病,她不得不离开学校,离开了她正在开始萌芽的爱情,其实这并不是一种不能治愈的病,可是没有人能真正挥走她心底的那抹阴影,而治好病,就要保证有一颗快乐轻盈的心,而她最想亲近的妈妈却始终对她不冷不热,若即若离,她渴望的母爱,却吝奢给予她。

她越来越想证实她心底的那团疑问,在她被病痛折磨时,幸运地是她得到了最忠贞的爱情,任何阻碍都不能隔断两颗纯真的心,他们真诚的相爱了,楚老师想用他最纯真的爱情拯救她的生命,可是她始终没有逃脱命运的纠缠,没有摆脱她的宿命,没有挣脱家庭的牵绊,她的敏感,纤细,多愁善感终究害了她。

当她得知自己的身世时,她仿佛如梦初醒,恍然大悟,终于让她解开了困在她心底的谜团。她不再执著想得到她曾经渴望的母爱,原来照片上那慈爱温柔的母亲才是她真正的妈妈,她兴奋地告诉楚老师,在十七年前她的妈妈写下了“祝愿她找到一个忠贞不渝,真诚相爱的人”,她觉得他们一定会得到她真正的母亲的祝福,但是一切都已经晚了,她的病情恶化,最终她还是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还未相认的母亲,离开了楚老师。

多年以后,她的妈妈从英国回来,那天正好是她的生日,她的妈妈认为上一辈的爱恨情仇该过去的应该都过去了,可是她没有想到是自己的女儿却成了这笔情债的偿还者。她的妈妈看见她女儿的坟前,有一位男子,头发花白......

一弯新月升起来了,虚虚的,淡淡的,朦朦胧胧,若有若无......淡淡的月光下,幽幽的树影旁,响起了轻柔徐缓的小提琴声,如泣如诉,如梦如烟。琴弓亲吻着琴弦,诉说着一个流传在世界的东方,家喻户晓的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

这部荡气回肠的小说,直到今天我都一直念念不忘。可是我却再也没有勇气,重新翻页书页再细细地回味一遍,那样美好而悲情的爱情,那样令人窒息而伤感的爱情,只能尘封在心底。

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假如爱有天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