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象凝結成定律,變成識人攻心之計!

1、矛盾定律一:

人人都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因此跟領導走得太近了不行,離得太遠也不行,跑的太近了怕站錯隊,一旦大樹倒下,大難就會臨時;離得太遠也不行,好處永遠得不到壞事卻少不了。

2、矛盾定律二:

只要是有利益的地方,就一定會有矛盾。

3、帕金森定律:

官僚機構自我繁殖和自我持續膨脹的規律,是行政系統中存在的可怕頑症,目前還尚無藥可醫。

4、權力定律:

如果權力高於法律,人民就會向權力求助,運用“關係”解決;如果法律高於權力,人民就會向律師求助,通過規則解決。

5、尷尬定律:

苦幹不如巧幹;還有乾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搗蛋的。因而上去的不一定是能力最強的,原地踏步的不一定是低能的。

6、變臉定律:

見到上司唯唯諾諾,這是逼出來的;見到同級嘻嘻哈哈,這是裝出來的;見到群眾兇兇巴巴的,這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學會隨機應變,因人而異,看風使舵,是機關的立身之本、生存之道。

7、活躍定律:

領導在辦公室的時候,氣氛永遠是“團隊、緊張、嚴肅”而不“活潑”;而領導不在辦公室的時候,氣氛就會變得異常活躍、海闊天空、說說笑笑、無所不及。

8、競爭定律

能寫的往往不如跑腿的;能幹的往往不如能吹的;能說的往往不如會送的;踏實本分的往往不如擅長張揚的;遵守制度的往往不如聽領導話的;堅持原則的往往不如靈活變通的。

9、對錯定律:

錯了馬上認錯的是科員,錯了保持沉默的是科長,錯了也能找到理由的是副處長,錯了也不認錯的是正處長,錯了眾人還一再說沒錯的人事“一把手”。

10、忌諱定律:

在辦公室通常聽不到牢騷怪話,人人都會把握住“說古不說今、說外不說中、說遠不說近”的原則。

11、歸因定律:

凡是職務上不去的,眾口一詞就是不會拉關係,朝中無人沒後臺。

沒有人認為自己的能力素質不行。這是最體面的理由;但在領導面前卻從來不會說自己懷才不遇。

12、痛苦定律:

死亡無疑是痛苦的,然而還有比死亡更痛苦的,那就是等待死亡。

13、錯誤定律:

人人都會有過失,但是,只有重複這些過失的時候,你才犯了錯誤。

14、幸福定律:

如果你不再總是想著自己是否幸福的時候,你就獲得了幸福。

15、沉默定律:

在辯論時,沉默是一種最難駁倒的觀點。

16、動力定律:

動力往往起源於兩種原因:希望或者失望。

17、愚蠢定律:

愚蠢大多在手腳或舌頭比大腦還快的時候。

18、價值定律:

當你一旦擁有了某種事物以後,你就會發現這種事物並不是你想象的那樣有價值。

19、社會定律:

行得通的並不表示正確,有時歪打正著。

20、名聲定律:

窩裡人不認可,越往外走越行。

21、升遷定律:

仕入官場,每升一級,人情味便減少一分。

22、危難定律:

總是問題越複雜,期限越短。

23、會議定律:

所有重要決議,都將在會議結束或者午餐前最後五分鐘完成。

24、化裝定律:

在修飾打扮上花費的時間有多少,你需要掩飾的缺點就有多少。

25、省時定律:

要想學會最節省時間的辦法,首先必須學會說‘不’。

26、承諾定律:

承諾未必能夠保證成功,但是沒有承諾,也就沒有成功。

27、地位定律:

有人站在山上,有人站在山下,雖然站的地位不同,但是兩者眼中看到的對方是同樣大小的。

29、經費定律:

上級下來指導工作的次數多,證明單位的經費充足;若上級長時間沒來指導工作,則反映近期經費短缺。

30、編制定律:

人員超編的,一定是“肥缺”單位;長期缺員的,一定是“清水衙門”。

31、提拔定律

大家都覺得這個人應該 被提拔的時候,這個人肯定得不到提拔;單位一把手覺得這個人應該被提拔的時候,這個人很快就會得到提拔。

32、先進定律

單位裡年終評選出的先進工作者,並不是單位裡工作最多或最有成績的人,而是最會在領導面前工作的人。

33、職稱定律

能晉升高級職稱的人,保準不是單位裡業務能力最強的人;而業務能力一般的人,卻最會搞公關。

34、尊重定律

單位裡越是表面上被大家尊重的人,就越是容易受到大家輕視。

35、個性定律

在單位裡,一個人的個性與他的業務能力成正比。一個人的業務能力越強,個性也就越強;一個人的業務能力越差,就越沒有個性。

36、玩笑定律

單位裡的男女之間,表面上玩笑開得越大,實際上什麼事情也沒有;有時連句玩笑話都不說 的男女,說不定背地裡已經搞到一塊兒了。

37、會議定律

參加會議的人越多,會議的內容也許越不重要。

38、謊言定律

人非生而知之,說謊也一樣,原因無非有四:大人教的、被領導嚇的、利益驅使的、社會風氣使然。

39、藍斯登定律:

往上爬的時候,你一定保持梯子的穩固,否則,你下來的時候,你可能會摔倒

中國現象凝結成定律,變成識人攻心之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