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眼睛啊董
讓劉邦跟章邯的幾十萬秦軍主力打一下試試看,這裡頭不只是他一個人的功勞。章邯率武裝起來的幾十萬驪山刑徒出關的時候,劉邦在哪裡?連一個縣城都打不下來,還要向項梁借兵。
靜夜思160519196
這個問題非常好,不僅涉及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形態還涉及到了秦漢時期的國家認同。為何秦朝耗盡六代君主勵精圖治的結果才得以統一的國家,而到了劉邦時期卻只用了7年時間就實現了統一。
第一,社會均勢平衡。戰國時期的七國爭霸實際上是在一種動態平衡之中,秦國春秋初年才剛剛成為諸侯國之一,發展的時間比楚國齊國之類的老牌國家短了很多。秦國的東面有三晉大地的韓趙魏,北方有義渠部落等少數民族,南方是巴蜀崎嶇之地。這些國家和部落已經在當地深耕熟耘多年,有了很好的社會基礎根本沒有辦法在短期內一舉攻克。所以秦國北討蠻夷,南平巴蜀,再使用鯨吞蠶食、遠交近攻等多重策略才最終得到成功。
第二,秦統一後時期國家認同並沒有很快地建成,所以基本上是各自為戰一盤散沙,加上項羽一共分封了十幾路諸侯,每個諸侯的實力就變得非常的分散。劉邦正是採取了逐步蠶食的策略才真正快速統一天下。換言之,秦國面臨的是七個具有相當勢力,百姓同仇敵愾,內外實力充足的強國。劉邦面臨的是十八路力量分散,不得民心的諸侯,只要打敗了項羽,天下即告統一。
經典守望者
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才完成的統一,為何劉邦用了僅僅七年呢?其實這個問題有幾方面的原因,不能簡單看待。
1.劉邦真的完成統一了嗎?
公元前209年,劉邦起兵反秦,公元前202年西漢建立。但202年的西漢真的完成了統一嗎?事實似乎並非如此,漢王朝初期同樣擁有許多異性諸侯國。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趙王張耳、燕王臧荼、長沙王吳芮、韓王信。都是作為一方的諸侯。另外,西漢王朝初期,還擁有許多同姓諸侯國,趙王劉如意、梁王劉恢、淮陽王劉友、燕王劉建、齊王劉肥、代王劉恆等等。他們都擁有自己的行政官署,以及掌管各自王國的財權,軍權。即使後來劉邦除掉了六位異姓諸侯王,但劉氏的諸侯王,仍然不在中央的管控之下。這樣的統一,很大程度上只是名義的統一,真正漢王朝的統一,要到了景帝、武帝削藩,加強中央集權時期。
2.局勢不同
要知道,秦國和劉邦當時面臨的局勢完全不同。秦國是從一個西隅小邦發展而來,戰國前期被魏國欺負,山東各國都“卑秦”,讓他們“醜莫大焉”。從孝公之時的商鞅變法,一直到秦始皇。秦國一步步發展強大,從一個偏遠小國,變為了大國。秦國由弱到強是一個逐步的過程。
劉邦卻不同,他正好趕上了天下反秦的大好時機。跟隨起義軍攻打秦國,收籠了一大批更碎他的人,被稱為“豐沛集團”。隨著浩浩蕩蕩的潮流,劉邦的勢力發展十分迅速。相比秦國面對的山東六國,劉邦面對的只是還不成氣候的各地軍隊。這樣天下大亂的局勢,更適合統一。
3.面對的對手不同
秦國面對的對手,都是根基深厚的山東老諸侯國,他們也經過了幾百年的發展,,底子十分雄厚。並且時常合縱攻秦,秦國時常遭到三四國的圍攻。想要一舉統一根基深厚的國家,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例如南北朝時期,歷時長達300餘年,就是因為南北雙方都實力根基深厚。秦始皇時期,是秦國勢力已經對其他國家形成碾壓,才加速了統一。
而劉邦面對的都是一些根基不深的武裝,例如韓王信,臧荼等等,立國不到幾年就被劉邦消滅了。在滅秦的時候,更是有項羽在前方的牽制作用。最大的對手便是楚漢戰爭時期的項羽,但劉邦是獲得了相當諸侯勢力支持才打敗項羽的。並且項羽真正的基地在江東,自己卻不肯渡江與劉邦形成割據勢力,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劉邦統一的速度。
秋山散人
這個問題我覺得比較有意思,小黃來試著回答一下。
提問者說的秦國用了幾百年才完成統一,是從春秋開始算起一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我們要知道秦國從春秋時期就一直在打仗,但是直到商鞅變法秦國的國力才開始強大起來,也為秦國最後一統天下創造了條件。
秦朝也是我們國家歷史上的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
再來說劉邦那個時代,秦國二世而亡以後就一直都是天下大亂的局面。經過秦始皇的天下一統以後,老百姓都希望戰爭結束,天下統一 百姓安居樂業。
提一個觀點吧,統一速度取決於上一個王朝向地方分權的程度。
分權多,地方割據就強,統一戰爭就難打,而且越往後割據越強,越難打。
放權少,地方割據就弱,統一戰爭就好打,而且前期打得越快,留給割據勢力鞏固的時間就越少,後期就越好打。
上面這段話就是我認為劉邦只用了7年統一天下的原因
小黃論道談雙創
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回答:
1 所處時代不同 :自從春秋時期開始,秦國建國之初就四面楚歌,強敵環繞 ,東鄰春秋第一強晉國,南有強楚,西有西狄,這時候保住根基已是頭等大事,想要稱霸更是難上加難!在戰國時代,經過一代代國君的奮發有為,秦國已今非昔比,三家分晉大大削弱了東進阻礙!楚國日落西山,腐朽沒落!西邊少數民族更是向強秦俯首稱臣!各諸侯國後來被秦國遠交近攻,利用各國矛盾,逐個擊破!
而漢朝的統一就相對簡單的多!
2 文化認知: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都有自己的語言文字 !所以這時候武力統一併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源所在,秦始皇統一後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於是進行多項變革,其中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統一貨幣以此來加強國人對文化的認知,穩定社會發展,從而達到穩固統治的目的!而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就是在秦統一的文化思想上建立的!
3 民心所向:春秋戰國時期大大小小几十個諸侯國都形成了類似西方城邦國家的形態,各自為政,那時候的百姓只認同自己的城邦國家,秦國僅憑一己之力要戰勝東方各諸侯國強於自己幾十倍的人口,這讓秦國統一之路變得異常艱難!而到漢朝時期,百姓只有一個國家概念,天下太平,安居樂業是每個平民百姓晝思夜想的事情,這時候只要能統一百姓就會全力支持!
鹹魚放映室影視剪輯
非常榮幸來回答你的問題。
答案:因為“封建”制度的優越性。
現在提起“封建”必會引起大家的極度不適,從包辦婚姻、裹小腳、燒香拜佛、求卜問卦、愛佔小便宜,封建思想、封建迷信,到以前存在過的政治經濟制度等等無不屬於“封建”,與封建一詞的本來面目已大相徑庭。
真正的“封建”是什麼呢?
封建,詞語源自《詩·商頌·殷武》:“命於下國,封建厥福”,意思是指封邦建國。
據《呂氏春秋通詮·慎勢》載:“封建,即封邦建國,古代帝王把爵位、土地分賜親戚或功臣,使之在各自區域內建立邦國,即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相傳黃帝為封建之始,至周制度始備。”
“封建”是一種政治制度。自黃帝而始,至周朝制度完備,成為治理國家的主流政治制度,到了秦之後被以郡縣制為代表的中央集權制取代主流地位,但並未就此消失,一直伴隨中國各個朝代直至辛亥革命。
或許大家會問,它不是被淘汰掉了嗎?按照社會達爾文主義優勝劣汰的觀點,這不正說明這種制度的不優越性嗎?可你為什麼會說秦國費時幾百年才統一六國,劉邦用7年就統一了是因為這種制度的優越性呢?
我們必須承認郡縣制取代封建制,標誌著官僚政治取代血緣政治,確實是中國政治制度的一項重大進步,而且封建制本身也存在著極大的弊端,容易造成國家長期的動盪和不安,容易造成封建割據,阻礙了民間經濟、文化交流等等問題,對於封建制度的批判最徹底的莫過於柳宗元,他寫有《封建論》,認為中國分封制度是百害而無一利,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讀一讀。
但是凡事有一利,則必有一弊;反過來有一弊,則必有一利。封建制若真的一無是處,處處是錯,那為什麼咱們華夏自三代以降,直至夏商周,甚至一直到明朝都還不肯完全拋棄呢?這中間的理由還不值得我們深思嗎?
對於封建制的批判,歷史上多的是,這裡不再贅述,我們著重分析下封建制的優點。我個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最早的、古典的、東方式的聯邦制。
我們知道,世界上第一個現代聯邦制國家是美國,他們的聯邦政府是自下而上由各州“協約”組建,是反抗英帝國殖民統治的利益產物。聯邦政府無權任命州級官員,各州自行其是,但共尊憲法,對外一致。而咱們中國的“周朝”由最高的王室從上至下胙土分國而成,其分權架構與美國相當,其初衷也是聯邦而非邦聯。此古今二種聯邦制都非自然之形態,而是出自精心設計的“人造物”。
聯邦制最大的優點是什麼呢?就中國而言,那就是“天子之權還沒大過天”,因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也正因為此,周公作周禮頒佈天下,這個周禮可以看作是最原始的“憲法”,即便是貴為天子,也必須遵從“禮”的制約。公元前697年,周桓王向魯國索要車子,這是典型的“非禮”。因為“諸侯不貢車服,天子不私求財”(《左傳·桓公十五年》)。
僅憑這一點,就令孔子念念不忘了,他說“吾從周”,又說“其或繼周者,雖百代亦可知”,他一輩子都在喊著“克己復禮”。
二、祖宗之地、祖宗之民。
當晉文公重耳在流亡乞食之際得到野人以土相贈時,他或許被點醒——這就是先祖打天下而得到的土地呀。當外交需要時,諸侯還可以“割地以賂之”,但大多時候諸侯們還是記得“守國”與“無失其民”。公元前 5 年,氣勢洶洶的秦始皇提出要用五百里地交換五十里的安陵之地(魏襄王之弟的封地),當時的安陵君這樣回答:“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戰國策·魏策四》)
三、天下觀。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歷來是中國文人的最高追求。在封建制度下,天子居“中央之國”即中國,而後是天子分封的諸侯國,即諸夏;再後由四夷建立但心向中國的,即萬邦;最後才是由四夷建立但敵對仇視中國的,稱韃虜。作為天子,或者輔佐天子的肱骨之臣,就必須胸懷天下,不但能和合諸夏,還要能協和萬邦,更要能驅除韃虜。
這便是“天下觀”。
我們今天的人似乎都無法理解天下觀了。我僅舉一例說明,比如俗語說“吃虧是福”,好多人不能理解,倘若你存有天下觀,你就會明白吃虧是福的真正含義,因為你是天子,是國家群的領袖,倘若你不肯吃虧,哪裡還有萬邦跟著你混?說白一點,如果你是位非富即貴的“大哥”,眾兄弟跟著你混,哄著你捧著你高興的目的是啥?不就是想從你這裡得到點“好處”嗎?你如果想當好“大哥”就必須肯吃虧,如果你不肯吃虧,事事斤斤計較,很快就會變成孤家寡人,你這“大哥”也就到頭了,頂多算是個“富人”或者“貴人”而已。
由此聯想,美國在特朗普之前是具備天下觀的,肯吃虧又具備驅除韃虜的能力,所以盟友遍佈五洲四洋。到了特朗普執政,開始強調“美國優先”不肯吃虧了,即便你現在仍具備武力威懾,那也只是捨棄了“王道”改行“霸道”,所以美國的衰落是必然的,只是時間早晚問題。當然了,是美國不願意行“王道”了嗎?當然不是,只不過當“天子”“平天下”都是需要實力支撐的,你沒了“吃虧”的資本,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了,天下沒有長盛不衰的道理,這由不得你選擇。
再說回國內,我前幾天看到了“胖東來”老總於東來先生的電視訪談,他談及經商之道就反覆的在強調“吃虧是福”,於先生可謂“得道矣!”
四、促進思想文化的繁榮。
《資治通鑑》裡有一段著名的對話,魏國公子擊遇到田子方,下車伏謁,田子方卻很傲慢,沒有回禮。公子擊就很生氣,說:“富貴者驕人乎?貧賤者驕人乎?”田子方笑了,回答說:“當然是貧賤者驕人,為啥呢?因為國君驕人則失其國,大夫驕人則失其家,但貧賤的士人呢?言不用,行不合,則納履而去,到哪裡還得不到貧賤呢?”
這一段對話極其簡明扼要的說出了秦以前,我華夏文明燦爛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封建制的存在,才使得讀書人能夠保持最大限度的思想和言論自由,正所謂“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但秦以後的讀書人就比較可憐了,只能“學會文武藝貨於帝王家”,並且越往後通道越狹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程朱理學”“八股文”。
五、一點感想。
封建制在周朝的時候還有開疆拓土的功能,華夏能從黃土高坡到後來遍佈中原,這與封建制是密不可分的,但周以後的封建制就喪失了這一功能,倘若明太祖朱元璋分封的時候能將封建制完善,把那些“塞王”不是沿著九邊而是向著奴兒干都司或者更北去分封,給他們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或許就不會有靖難之役的發生了吧?甚至在遠東地區都不會有俄羅斯什麼事兒了!
當然這只是一種假設,但分封制如果加以改進,發揮它的優勢克服它的缺點,必定可以成為中央集權制度的有益補充。借用顧炎武的一句話,“寓封建之意於郡縣之中,而天下治矣。”振興機會,庶幾在此!
可惜,歷史沒有假設。
寫到這裡,或許有很多朋友會說,你是不是跑題了?問題是“秦國費時幾百年才統一六國,為什麼劉邦用7年就統一了?”而你回答了一大堆不相干的話,明明是答非所問嘛!
怎麼會不相干呢?當然是相干的。
秦國因為面臨著實行封建制的六國,他要衝破“禮”的束縛,(前代雖也有人在努力,比如齊國與秦國兩強一度相約稱帝,秦為西帝,齊為東帝。之後蘇代更是倡議“秦為西帝,燕為北帝,趙為中帝,立三帝以令於天下”但真正敢實施的卻沒幾個這就是禮的束縛)面對的是死守祖宗之地、祖宗之民的六國,他無任何理由和藉口行“天下觀”,當時的華夏又是一個各種能人名士層出不窮的年代,六國的人才儲備一點也不比秦國差,因此秦國只能採取最低效最暴力的方法,武力摧毀。戰爭都是血腥的,僅長平之戰就坑趙降卒三十萬。因此秦國需要數代國君苦心孤詣的經營,耗時近兩百年才統一了六國,收穫土地的同時丟棄的卻是全天下的民心,招來了全天下的痛恨,為二世而亡埋藏了巨大隱患。
始皇稱帝,天下一統之後並未休養生息,百姓並未真正從秦的統一中獲得免於戰爭後實實在在的好處,反而被秦國的徭役徵發弄得欲仙欲死,對百姓無恩,苛待百姓,則百姓願意反秦。
緊接著秦又冒天下之大不韙,棄封建而採用了在當時來說超越時代的郡縣制,這樣就得罪了原六國士人階層(即封建體制下培養出來的那一群精英),而這群人才是當時最大的社會力量。
原六國士人階層在秦始皇完成統一後完全失去了上升的出路,在本國為門客攀龍門的機會沒有了,去秦國為客卿的機會也沒有了。
秦國未能吸納六國士人一個關鍵點,就是拒絕分封皇子,令他們王於關東,如果分封了,諸王各自闢除門客,則六國士人有出路,而秦國不分封,六國士人能入秦的寥寥無幾,秦又搞禁書令禁止私學和私議,這是挖六國士人的根,把一個具有強大力量的社會集團,變成對自己無比仇恨的敵人。
所謂原六國貴族,沒看出如何強大來,六國只有齊國是自己宗室復國的,其他五國原來的宗室甚至連隊伍都拉不起來。實際上,除了齊國外,其他五國都是陳勝吳廣復國的。
六國復國的基礎,絕不是少數六國宗室既所謂的舊貴族,而正是類似張亮陳平陳餘張耳劉邦英布范增這些人,六國的士這個中間層。陳勝舉兵連孔子後人都跑去參加,可見六國士人對秦朝恨成什麼樣。秦始皇堵死了這些士繼續為門客出仕的路徑, 換誰都要和他拼命的。
對於這一股力量,秦國全部得罪,項羽根本就沒意識到,只有劉邦將其牢牢抓在手裡。他通過“宛城模式”使得秦朝的郡縣全部報廢(莫若約降,封其守;因使止守,引其甲卒與之西。諸城未下者,聞聲爭開門而待足下,足下通行無所累)。
所以後來劉邦建立漢朝,再也不敢搞純粹的郡縣制,而是搞郡國並行,即封建和郡縣並行。
這就是“秦國費時幾百年才統一六國,為什麼劉邦用7年就統一了?”的真正原因。
老王聊歷史
六國的文字長啥樣?
說起秦始皇大刀闊斧的改革,內容主要有以下三點。一是將大秦劃分成36郡,每郡設置太守、督尉、監察三職,徹底廢除周代的分封制;二是收繳各地的兵器,鑄金人12個放於咸陽;三是統一度量衡以及車距,還有最為關鍵的一點,將六國雜亂的文字去除,用秦國大篆為基礎,在神州大地普及小篆。
公元前770年隨著周平王的東遷,周王室的權威是一落千丈。先前殷商的甲骨文,以及西周時期的金文,開始藉著諸侯國的實力上漲,呈現出百花齊放的亂象。這一時期的文字因承載的物品不同,主要有刻在陶瓷上的陶文,勾畫在絹帛上的簡帛文,標記在錢幣上的貨幣文,雕刻在印璽上的璽印文。
若要一目瞭然看出文字的差異,還得通過國別來分辨。齊系文字的使用範圍是齊國、魯國等,特點是異體字繁多,裝飾筆畫醒目;晉系文字的流通範圍是趙、韓、魏等國,特徵是結構細長、筆畫細勁;燕系文字的使用範圍是燕國等北方區域,特徵具有濃厚的粗獷風格;楚系文字的盛行範圍是楚、吳、徐等國,特點是字體欣長、特殊字形字體多。
作為後世沿用的字體,秦系文字得拎出詳細介紹。自從周平王東遷以後,宗周之地為秦國佔領。因而秦系文字沿襲了西周文字的特點,側重於方折、平直的風格,在秦統一後普及全國為秦小篆。另外血液夾雜胡人基因的秦國人,把遒勁、豪爽的氣質融進了文字,這就是後代隸書的源頭!
正是因為千古一帝秦始皇,逼迫六國遺民學習小篆,放棄複雜的原六國文字。使中華民族加快了融合,並且把大一統的理念烙在百姓腦子裡。同時也是劉邦只花了七年時間,就建立大一統的漢朝之基礎!
西楚霸王的失敗路
翻閱有關劉邦的書籍,能得出此人特別善於抓時機。影響他的轉折點主要有三項,那一年作為泗水亭長的劉邦,押解著數百人奔赴咸陽。當走至芒碭山時,有幾人逃脫了隊伍。於是劉邦索性帶領剩下的人,打出了反秦的旗幟。
有個成語叫借雞下蛋,說的是人得學會借勢。鉅鹿之戰的關鍵檔口時,項羽破釜沉舟打垮章邯時。劉邦卻穿插奔襲咸陽,成了首個進入關中的人。讓自己擁有了封候拜將的資本。最後強秦土崩瓦解,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
有句俗語叫“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楚漢相爭就是這句話的真實寫照。當時劉邦和項羽以鴻溝為界,西歸漢東為楚達成停戰協議。然而就在項羽撤軍東走時,劉邦在張良的建議下,對缺衣少吃的項羽發動攻擊。在這時起決定作用的是彭越,他原先是項羽的部將。
由於兩個人尿不到一個壺,恰巧劉邦及時伸出了橄欖枝。在加入劉邦的陣營後,他多次破壞項羽的糧道。使項羽的後方始終得不到穩定,導致戰場是多次功敗垂成,最終糧草器械消耗殆盡兵敗烏江。
綜上所述,我認為劉邦能建立漢朝的原因,一是秦始皇推行文字的統一,讓世人都渴盼統一;二是項羽替他分擔了部分強秦的壓力,為發展自己的勢力搭建了空間;三是劉邦有識人之明,敢於放權給有能力的人。
——END——
惜緣小歷史
秦朝統一可是有一堆勢均力敵的對手對抗的,劉邦的對手就少很多了,只有項羽。
秦朝統一
秦朝開啟統一之路以前,原來只是給周王室養馬的地方,因養馬有功被封為諸侯,與齊、楚、魏這些諸侯一樣。從商鞅變法開始,秦國正確的政策,讓秦國的軍隊戰鬥力和生產力逐漸鶴立雞群,但趙國、齊國、楚國實力也不差。而且那個年代也沒有這種統一封建朝代的先例,所以統一過程是非常漫長的。
漢朝統一
劉邦所面臨的情況就非常好了,當時國家已經統一,大家奪天下也是為了取代秦朝成為天下的主人。當時消滅秦朝的主要功勞還是在項羽,破釜沉舟的鉅鹿之戰將秦朝精銳全殲,後面只是一些掃蕩工作了。所以劉邦只需要擊敗項羽就可以立國了,劉邦也不負眾望,最終脫穎而出,建立漢朝。
一個新興的事物產生,是需要不斷演變和完善的,秦朝的統一之路就是如此艱鉅,而漢朝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自然佔了便宜。
史知今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我來回答。
千古鉅變,華夏第一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他結束了中國春秋戰國四百八十多年的歷史,秦國一統天下是奮六世之餘烈,也是經歷了幾代人的努力,在這四百多年的歷史中,從來沒有一個國家能強大到對抗其他國家的聯盟力量,同時每個國家都在想一件事,就是幹掉其他國家然後一統天下,但是從來沒有實現過。春秋戰國時期就像是一個大型比賽機制,不斷有國家被淘汰,不斷有國家晉級,到了戰國時期剩下的國家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憑藉逐漸穩定,誰也幹不掉誰,誰也不能單獨面對整個聯盟勢力。
剩下的國家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政治,軍事,還有思想,每個國家的子民都希望自己的國家能勝出,不會希望別的國家勝出,始皇帝帶領著大秦鐵騎統一華夏也是因為六國的實力在幾百年的時期裡不斷變化,百姓的思想不斷變化。
分封崩潰,思想歸一
劉邦能一統天下也是有著前人的成果的,始皇帝統一天下,但是百姓思想尚未歸一,六國貴族問題巨大,但是百姓不敢觸怒始皇帝天威,所以始皇帝統治時期天下還算穩定,但是胡亥成為秦二世無疑加速了大秦滅亡的時間。二世登基起義不斷,起義之人都是六國貴族,或者王室後人,項羽就是楚國名將之後,張良也是韓國貴族之後,這時的天下都是幾股分散的勢力,大權還是在秦國手中,但是項羽的出現打破了這個結局,秦國的絕對優勢被項羽覆滅,項羽成為天下共主,這時天下人們只是希望恢復自己的國家和建立新的國家,項羽推崇分封制。
但是沒過多久,天下大亂,劉邦順勢出擊成為諸侯聯軍首領,這時劉邦代表了天下的勢力,就像六國聯盟一樣,但是項羽擊敗了這股勢力,天下還是項羽有絕對優勢,只要擊敗項羽天下就是劉邦聯盟的,目標更加明確,相對於六國的勾心鬥角,劉邦聯盟更加純粹一點,打敗項羽,平分天下。
但是聯盟被擊敗,勢力重新劃分,有的歸楚,有的歸漢,楚漢爭霸,只要打敗其中一個天下就會歸一,這時楚漢根基都為牢固,沒有六國的根基,沒有思想,也沒有政治,只有戰爭,相對於六國,楚漢更像是兩股勢力,六國失敗了還有自己的文化,思想,政治,但是勢力失敗了就沒有了。
戰爭總有勝者,沒有根基的戰爭更加講究速戰速決,這是為何項羽失敗的原因,他消耗不起,
只是想抱抱你好咩
時勢也,用故事的方法來敘述,說說個人的想法
雙方的難度係數都不同,我們分開來看
秦:奮六世之餘烈,從戰國開始,七雄爭霸,能夠成為七雄之一,那可以說每個國家都有自己可圈可點的地方,不然也不會成為七雄,各國君主大臣,也都不是太昏庸無能的人,各地也有自己的文化體系,統一過程中,難免會陷入拉鋸戰,治安戰,所以,要花大把時間才能統一
漢:完全撿了秦的便宜,我們不妨做個大膽的猜測
陳勝吳廣借公子扶蘇的名起事,然後各地揭竿響應,其中是不是夾雜有秦內部的權勢鬥爭,新皇即位,還沒坐穩,新利益集團想獲取更多的權益,老利益集團不想退出,雙方內鬥,消耗了秦的國力!
秦在統一過程中,已經把各地的經濟文化體系打爛了,方便了後期漢的政治輸出,在那個時候,反對暴秦,就是所謂的政治正確。楚和漢,作為最大的兩股勢力,已經獲得了其它諸侯或者勢力的認可,但項羽殺楚王,失去了道義上的制高點,使得其它諸侯轉投劉邦,同時,劉邦又分封了一批跟隨起事的人,從政治上承認了他們的權益,也就是說,劉邦集團獲得了老牌利益集團的支持,同時又獲得了新利益集團的支持,所以,漢可以統一
以上隨筆,謝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