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黃梨品質好、產量高,栽培中如何管理才能獲得高產和豐收?

梨樹是我國種植最為廣泛的果樹之一。目前栽培的梨樹品種有很多,選擇一個好的品種,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關鍵。我們今天要說的晚秋黃梨就是一個優質、高產的晚熟梨品種,成熟時間比其它的梨要晚,生長期長、品質好、產量也更高。當然,這麼好的品種,也需要科學的栽培管理。

晚秋黃梨品質好、產量高,栽培中如何管理才能獲得高產和豐收?

一、晚秋黃梨的栽植

栽植時間:栽植晚秋黃梨的時間以3月中旬~4月中旬為好,我們可以從市場上或苗圃地中選購苗木。

栽植密度:由於晚秋黃梨的樹冠小、易成花的特性,所以在生產中可採取密植栽培。一般行距為3米、株距為2米,並且以南北成行為好,這樣可充分利用光照,栽植坑的直徑與深度在50釐米左右就可以了。坑挖好後,施入底肥,一般每穴施腐熟的糞肥15千克就可以定植了。

晚秋黃梨有自花授粉結實的特性,所以,一般在定植的時候,一般不需要再特意定植授粉樹。

晚秋黃梨品質好、產量高,栽培中如何管理才能獲得高產和豐收?

二、晚秋黃梨的幼樹管理

所謂幼樹管理,是指從幼樹栽植後,進入到結果期這段時間的管理。

1、培育樹形

培育樹形是幼樹管理的重要任務,適合密植的晚秋黃梨也要採用適合密植的樹形才行。一般可採用小冠疏散分層形和紡錘形,農民朋友可根據需要自行選擇。下面就以紡錘形樹體的培育舉例說明。

紡錘形樹高2.5~3米,中幹強壯直立,幹高60~80釐米,沒有側枝、不分層,直接在中幹上均勻著生8~10個主枝,下大上小,主枝與中心幹角度為70~90°。紡錘形樹體特點是修剪簡單容易,幼樹期修剪量小,結果早,適宜密植。缺點是通風透光性稍差,植株壽命較短。紡錘形樹體的培育過程如下:

(1)、定幹

幼苗定植後要及時定幹,定幹高度大約在60~80釐米之間就可以了。注意在定乾的時候,剪口以下要保留5~6個飽滿芽,這樣可以確保萌發足夠數量的新梢供整形、修剪時選用。定幹完成後,我們還要及時對剪口塗抹油漆,這樣可以防止幼苗風乾失水。

晚秋黃梨定植後的第一年春季,定幹剪口下的芽已萌發成枝條,我們把最上端定幹剪口處萌發的枝條做為中心幹培養,再從主幹上萌發的枝條中選留4個不同方向的枝條做主枝,並對中心幹距剪口70釐米處進行短截,對於其它枝條要進行剪除。

晚秋黃梨品質好、產量高,栽培中如何管理才能獲得高產和豐收?

到了第二年春季,從晚秋黃梨的中心幹上萌發的枝條中選留2~3個生長健壯,與第一年保留主枝角度錯開的枝條繼續培養第6~7個主枝,最上端剪口處萌發的枝條則繼續做為中心幹培養,此時不再對各級主枝進行短截,以培養側枝。而是採用拉枝長放的方法,直接培養結果枝組,在主枝上,要每隔15~20釐米保留一個結果枝或結果枝組。結果枝組也被稱為枝組或單位枝,是著生在骨幹枝或輔養枝上,由兩個以上結果枝和營養枝組組成的生長結果基本單位。一般到夏末秋初時對主枝進行拉枝,拉枝角度為70~90°。

等到第三年的春季,我們再從第二年中心幹短截部位向上70釐米以內,選留2~3個角度錯落的枝條做第8~10個主枝,當主枝長到50~60釐米時,繼續進行拉枝處理,培養小型結果枝組。此時,如果主枝配備合理,則對主幹進行長放,反之,就要繼續進行短截,以配備合理主枝。這樣,第三年春季修剪完成之後,一棵高2.5~3米,主枝8~10個、角度70~90度的紡錘形晚秋黃梨樹形就基本形成了。

晚秋黃梨品質好、產量高,栽培中如何管理才能獲得高產和豐收?

(2)、防治蚜蟲

在晚秋黃梨的幼樹時期,容易受到蚜蟲的侵襲。果農朋友多數在發現蚜蟲後才採取防治措施,殊不知已為時已晚。對於蚜蟲,我們要在4月上旬花芽萌動到開展後,蚜蟲的越冬卵集中孵化期,此時,用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1500~2000倍液,加1.8%阿維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天1次,連續噴施2~3次即可。

(3)、適時追肥

為促進幼樹生長,加快樹冠形成,栽植當年6~7月分別追施氮、磷、鉀比例為15:15:15三元複合肥1次,一般每棵樹每次施尿素0.25千克,每次施肥最好選擇不同的位置。第二、三年分別在開花前3月份和秋季9月份為幼樹施氮、磷、鉀比例為15:15:15三元複合肥,每次每棵0.5~0.5千克。

晚秋黃梨品質好、產量高,栽培中如何管理才能獲得高產和豐收?

三、晚秋黃梨結果期管理

春季萌芽期是樹體恢復生機的時候,到了3月份,晚秋黃梨枝條上的萌芽,已經清晰可見,這時候我們要對果樹進行疏芽。

1、萌芽前的管理工作

在晚秋黃梨萌芽前,主要管理工作有對果樹疏芽和打開園藥兩項工作:

  • 果樹疏芽:疏芽就是疏除那些瘦弱、過密和被病蟲為害的花芽,每個結果枝組留1~2個最飽滿芽就可以了。
  • 打開園藥:在花芽萌動之前,要對全園進行一次打藥,通常使用3~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進行噴霧,可以減少梨黑心病、腐爛病、蚜蟲等病蟲害的發生。

2、晚秋黃梨花期管理工作

隨著花期的到來,管理工作主要有疏花、噴施硼肥和病蟲害防治這三項管理工作。

(1)、果樹疏花:

4月上旬,梨園內開出潔白淡雅的梨花,雖然美不勝收,可對於梨樹來說,卻消耗了太多的營養。所以,對於果農來說,還有一項要完成的管理工作,那就是疏花。為晚秋黃梨疏花時,每隔20~30釐米留一個花序,其餘全部疏除,注意不要傷到枝葉,輕輕將花朵摘下即可。

(2)、噴施硼肥

為了更好地提高花果質量,在疏花後的兩天內,我們還要對晚秋黃梨噴施1次0.3%硼砂溶液。花期噴施硼肥可以提高晚秋黃梨的坐果率,提高單果重和產量,並能改善果品品質,噴施時間應當選擇在上午10點之前或下午4點之後噴施。

(3)、病蟲害防治

梨木蝨是晚秋黃梨比較常見的蟲害之一,它們刺吸梨樹的芽、葉、嫩梢枝葉,影響其生長,通常在4月底5月初前後,是第一代若蟲集中孵化期,這也是進行防治的關鍵時期。我們要根據蟲情調查情況,如果發現若蟲,及時噴藥。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5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1500~2000倍液,或3.2%阿維菌素乳油5000~8000倍液進行全園噴藥,一般每隔7天噴施一次,連續2~3次,就可以達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晚秋黃梨品質好、產量高,栽培中如何管理才能獲得高產和豐收?

3、晚秋黃梨果期管理工作

隨著梨花的凋謝,第一顆果坐住後,就進入果期的管理。

(1)、果樹疏果

疏果一般在落花後兩週左右,晚秋黃梨的幼果開始明顯膨大時我們要及時進行疏果。疏果時,要及時疏除畸形果、病蟲果留好果,疏除小果留大果;在遵循以上要求的同時,還要以強枝多留果,弱枝少留果,樹冠上部外圍多留果,樹冠下部內膛少留果為原則。一般,每個結果枝組留1~2個果實。另外,疏果應採用疏果剪,不要用手拉拽,以免弄傷枝葉。

要想果實長得好,狠心疏果不可少,疏果是保證樹體合理負載,提高果品質量的重要手段。一般來說,晚秋黃梨的初果樹每棵留果200個左右,盛果樹每棵留果300個左右。果農朋友們在疏果時可不要心軟,必須按照科學的方法來進行操作,有舍才有得。

給晚秋黃梨疏完果,我們再要對全園噴施一次殺蟲、殺菌的混合藥劑,主要是預防輪紋病及蚜蟲等病蟲害的發生。殺菌劑通常選用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搭配使用的殺蟲劑可選用10%吡蟲啉如有3000倍液,或25%滅幼脲懸浮劑1500~2000倍液,噴藥時要噴勻噴全,注意梨樹果面也要噴施均勻,為下一步套袋工作做準備。

晚秋黃梨品質好、產量高,栽培中如何管理才能獲得高產和豐收?

(2)、果實套袋

北方地區栽培晚秋黃梨,套袋一般在5月中下旬開始,10天左右結束。套袋時可選用紙袋或塑料薄膜袋。以塑料薄膜袋為例,選用規格為30×15釐米的塑料袋,套袋時注意不要碰傷梨果,套好袋後,紮緊袋口。

(3)、夏季修剪

到了夏季,晚秋黃梨會萌發許多新生枝條,這些枝條長勢強或與果實爭奪養分,並且容易影響光照,應及時進行修剪,修剪時主要是剪除徒長枝、背上枝和內膛枝,這次修剪,可控制樹勢過旺生長,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不必要的營養消耗。

(4)、果實膨大期追肥

要想使晚秋黃梨個大、品質好,在果實膨大期就要及時對果樹進行追肥。追肥時間一般在6月底進行,初果樹每棵幼樹施15:15:15總有效含量大於等於45%的氮、磷、鉀複合肥300~500克,盛果樹每棵1000~1500克。這次追肥可以有效地促進果實膨大。

此外,在6~7月份這個時間段內,還要輔以葉面噴肥。葉面噴肥可使養分通過葉片迅速吸收進入植物體內,及時供給果實生長,可使用0.3%~0.5%磷酸二氫鉀葉面噴施,還可以再加施0.3%尿素,每隔15天噴施一次,一般噴施3~4次即可。

晚秋黃梨品質好、產量高,栽培中如何管理才能獲得高產和豐收?

(5)、防治梨小食心蟲

在晚秋黃梨果實膨大期,我們需要需要注意防治梨小食心蟲,梨小食心蟲是梨樹常見的一種害蟲,以幼蟲鑽入果實內部進行啃食,並排除大量蟲糞汙染果實,受害果實常會發生腐爛落果現象。

梨小食心蟲一般一年可發生四代,第一、二代多在桃和蘋果上為害新梢,第三、四代則轉移到梨樹上為害果實,有些果農以為對梨套了袋就不會再受到危害,後期便屬於管理,但殊不知梨小食心蟲的第三代成蟲在果袋上產卵時有可能損害果袋,卵孵化後就會乘機鑽入果實內進行為害,所以,應及時對梨小食心蟲進行防治。

一般進入6月份以後,可用誘捕器檢測成蟲的發生情況,當誘捕器上捕到的成蟲每日達150頭以上時,即進入成蟲高峰期,2~3天后是產卵高峰期和幼蟲孵化初期,此時噴藥效果最好。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配成25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配成3000~4000倍液進行噴霧,可有效防治成蟲和尚未鑽入果內的幼蟲。

晚秋黃梨品質好、產量高,栽培中如何管理才能獲得高產和豐收?

(6)、果期第二次追肥

一般到了8月中旬前後,晚秋黃梨的梨果個頭已經基本長成,而從8月中旬到9月下旬這段時期,就是晚秋黃梨提升果實品質的重要時期。相對於其它早熟品種,8、9月份已經開始採摘,這個時候,晚秋黃梨還在不斷地生長,不斷積累果實的營養物質,這也是晚秋黃梨口感好的秘密所在。針對晚秋黃梨的這一特點,在8月中旬前後,我們還要再進行一次果期追肥。

這次施肥與果期膨大期施肥用的肥料有所不同,第一次施肥是以氮肥為主,主要是為了促進果實膨大,而這次則是以磷、鉀肥為主,主要是為了提高果實品質。初果樹每棵施尿素50克、過磷酸鈣200克、硫酸鉀75克;盛果樹每棵施尿素100克、過磷酸鈣300克、硫酸鉀100克即可。

除了根部追肥之外,我們還要再進行一定量的葉面噴肥。噴肥的種類和用量與果實膨大期基本相似,一般噴施兩次即可。

晚秋黃梨品質好、產量高,栽培中如何管理才能獲得高產和豐收?

4、晚秋黃梨採收後管理工作

每年的金秋10月,大部分品種的梨早已經採收完成,上市銷售了,但是這個時候,晚秋黃梨才開始陸續的成熟,錯開了收穫的時間,避免了與其它水果扎堆上市、採收。但是採收之後的一些管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 秋施基肥:在採收完成之後要進行秋施基肥。一般初果樹每畝施入有機肥3000千克左右,盛果樹每畝施入有機肥5000千克左右。這樣,可以補充樹體的營養消耗,為果樹越冬與來年豐產打下良好的基礎。施肥的時間一定不能過晚,通常在採收後至落葉前進行。
  • 噴封園藥:晚秋黃梨在施完基肥後,還要對全園進行一次噴藥處理,這次施藥也成為噴封園藥。主要是針對樹體上殘留的梨木蝨、食心蟲、黑心病等蟲源、病源進行防治。可以使用濃度為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進行噴霧。
  • 打凍水:
    打凍水也叫冬凌澆地,就是當氣溫下降,晚上結出一層薄薄的冰白天能夠融化就是澆封凍水的最佳時期。
晚秋黃梨品質好、產量高,栽培中如何管理才能獲得高產和豐收?

5、冬季管理

為保持樹形維持合理樹體結構,健壯樹勢,還需要一些輔助性的管理工作。

  • 疏枝:一般在梨樹落葉後進入休眠期至來年萌芽前進行冬季修剪。疏除部分枝條,改善樹冠內部通風透光性,同時進一步改善樹體結構保證來年的產量。
  • 刮樹皮:在晚秋黃梨落葉後到萌芽前,要刮除梨樹主幹和主枝上的老翹皮,消滅潛藏在樹皮縫中的病原菌和蟲卵,刮下的樹皮要集中處理。最後,在刮皮處塗抹40%福美砷可溼性粉劑50倍液,可以預防傷口發生腐爛病。
  • 清園:在整個梨園修剪完畢後,果農朋友要及時進行清園,清掃果園落葉和雜物,清除修剪時剪下來的枝條,集中處理。這樣,可以有效減少病蟲害的滋生。
晚秋黃梨品質好、產量高,栽培中如何管理才能獲得高產和豐收?

晚秋黃梨品質好、產量高、上市時間晚,耐貯存、耐運輸,果農朋友在種植時,除了要掌握科學的栽培管理技術,還要了解當地市場行情,爭取獲取更好的經濟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