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古罗马“哈德良长城”,探索哈德良实行的边境政策及价值影响

导引:

公元117年,被誉为罗马帝国“最佳元首”的图拉真皇帝逝世。

图拉真皇帝可谓开创了古罗马帝国的鼎盛时期,届时帝国的疆域已东从波斯湾(今土耳其)起,西至大西洋如(今西班牙),南至非洲北部,北达今贯穿欧洲西部的莱茵河,可谓是横跨欧、亚、非三大洲。

图拉真弥留之际将罗马帝位传给了其41岁的养子哈德良。哈德良出生在罗马帝国的西班牙行省,属于图拉真的远方表亲。但是由于哈德良在图拉真生前担任大将军一职,发表的对时政的一些理解与军事上的卓越能力,深受老皇帝图拉真的青睐,由于图拉真的一路提携,最后被立为了皇位的继承人。

事实证明,图拉真没有选错继承人。因为哈德良在早年巡游当时隶属罗马行省希腊的经历,使得哈德良深受了希腊哲学文化的熏陶,使得哈德良成为了一位具有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皇帝。图拉真皇帝执政后,为了维护好图拉真留下的帝国版图,他没有选择与图拉真皇帝一样的对外军事征服战略,而是采取了以往不同的军事策略及边境政策。

哈德良致力于军事防御,奉行和平政策,转攻为守,在罗马的边境修筑了世界闻名的“哈德良长城”。进一步的巩固了罗马帝国边境的安宁,从而让罗马的内政得到进一步的喘息,正因为哈德良皇帝实行的军事政策及边界的防御策略,使得在图拉真带领下已经是鼎盛时期的罗马帝国又前进了一步,所以后世也称哈德良为罗马帝国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

透过古罗马“哈德良长城”,探索哈德良实行的边境政策及价值影响

哈德良时期的罗马帝国疆域图

1、哈德良长城的建筑背景

继位后的哈德良深知如今罗马帝国需要的和平时期的稳定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保证边界地区的稳定太平,所以哈德良经常以巡游之名,前往帝国的边境地区视察情况。哈德良皇帝发现由于帝国的边境太过漫长,而因为老皇帝图拉真时期的常年征战的原因,导致国内空虚,军队数量有限,而漫长的边境线更是加大了部队驻守难度。

而在帝国的北方边界,由于远离罗马的行政中心,所以经常遭到北方蛮族的骚扰侵略。而由于帝国部队的空虚,导致北方的边界线一直处于不太平的状态下,所以哈德良决定建造一道屏障屹立在北方边界线,从而隔断外敌的骚扰。这个屏障就是与中国古代秦朝万里长城相似的西方百里长城,也被称为哈德良长城。

《哈德良传记》作者埃里乌斯·斯帕提安努斯记载:哈德良建造长城是为了把罗马人与野蛮人分隔开来。

而事实证明,哈德良长城属实起到了这一作用。哈德良长城从公元122年开始建造,历经十年,经由罗马帝国的六个军团同时分段修筑而成。它东起泰恩河口,西至索尔维湾,婉转攀附在英格兰海峡的山脉之间,将帝国与北方蛮族橫腰拦断为两部分,全长118公里。虽然与秦朝的万里长城相比,显得差点意思,但是在当时西方,哈德良长城仍然算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透过古罗马“哈德良长城”,探索哈德良实行的边境政策及价值影响

哈德良长城遗址


另外,全长118公里的哈德良长城上却分布着17个堡垒,每两个堡垒之间还有着两个“瞭望塔”,堡垒里的驻兵和瞭望塔的驻兵相互配合,共同应对紧急情况,构成了哈德良长城的机动防线,更守护了罗马帝国漫长的边疆长达三百余年。

2、哈德良长城的价值影响

《哈德良长城》作者布瑞兹·大卫的记载:哈德良长城即可让军队监督小规模的人口流动,防止小型袭击,阻碍大规模的进攻,又可鼓励防御线以内行省的和平发展。

从上面记载可以看出,哈德良长城在军事上可以监视帝国边界的北方蛮族部落,可以有效的防止外敌的袭击。更可以充当军事通道与军事障碍,遇到有大规模额袭击,可以利用城墙的阻隔,军团从侧翼包抄,从而形成合围之势,将入侵的敌军歼灭。而修筑如此巨大的防御工事,也像北方很多敌对部落证明了帝国的实力,起了很大的战略威慑作用。

透过古罗马“哈德良长城”,探索哈德良实行的边境政策及价值影响

哈德良长城复原图


在内政上,哈德良长城更起到了政治威慑的作用。不管是北方的部落民众还是罗马行省的居民,从此要进入还是要离开罗马帝国,都要面对长城这道人工障碍。使得人口的流动完全在帝国的监视之下,导致很多图谋不轨的南北民众,联合上受到了一定的阻扰,从而也稳定了帝国的内政。

小结:

从上可以看出,哈德良长城带来的价值影响是军事战略上的威慑,使得外敌不敢轻易的骚扰帝国的边疆。内政上由于长城有效阻断了南北居民的交往,使得很多图谋不轨的民众无法有效的联合,从而起了稳定内政的价值。有了边境的和平及内政的稳定,从而为罗马帝国的经济创造了积极的发展条件,使得罗马帝国在顶峰的时期又向前进了一步。这些都和哈德良长城的建成有着环环紧扣,密不可分的关系。

透过古罗马“哈德良长城”,探索哈德良实行的边境政策及价值影响

历史上的哈德良


3、哈德良在位时对罗马帝国边境政策的贡献

罗马帝国的繁荣与图拉真时期不断的对外战争扩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帝国在不断地战争中得到的财富,土地,使得帝国不断的走向繁荣的顶峰,由于图拉真皇帝非常的在乎自己的身后名,很希望在他统治下的罗马可以将领土扩展到有史以来最大。事实证明,图拉真皇帝做到了。

《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国……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国役属者数十……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

从上面史料可以看出,图拉真时期的罗马帝国被称为“西域大秦”,可以看出疆域的广阔及经济上的鼎盛。然而在不断的扩张战争中,也消耗了帝国的大量的财富,而当时还是一名前线将军的哈德良,更是深知罗马帝国所处的困难境地。哈德良继位后,彻底改变了图拉真时期的战略想法,终止了帝国的对外扩张战争,转攻为守,实施和平政策,极力发展帝国内部经济。

透过古罗马“哈德良长城”,探索哈德良实行的边境政策及价值影响

罗马帝国图拉真时期疆域图

哈德良继位后,因为之前经常在前线,深知罗马帝国由于不断的对外战争,国力已经支撑不起继续的对外战争了。也正因为如此,图拉真时期打下来的漫长的帝国边界,也是很

难首尾兼顾的,在加上西部、北部的边界的蛮族部落对帝国的骚扰日益加重。在这种情况下,哈德良继位后,首先就放弃了相对情况好些的东部地区。并且将土地的控制权都还给了原先的地区统治者,更与当地部落签署了和平条约,有各个部落的驻守,不仅使得帝国东部的边界上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安全屏障,也使得哈德良可以将大部分的军队调往情势相对复杂些的北方边疆驻守。

哈德良为了使帝国的军队能长期保持高昂的士气而不至于懈怠,他在位的时候,经常以巡游的名义来往于各个行省之间,为的就是时刻能监督到帝国边境的情况。由于哈德良以往当将军的经历,使得他对外界的威胁有着很强的敏感性,所以他在改革边境政策的同时,也进行了军队中的改革。哈德良建立了一支由骑兵和步兵组成的轻便快捷的特别机动部队,用于及时的巡查边境和侦察活动。从罗马帝国的军队从以往的对外征战的转变为了帝国的保卫部队。

透过古罗马“哈德良长城”,探索哈德良实行的边境政策及价值影响

哈德良时期骑兵戎装图

结语:

从上可以总结出来,哈德良皇帝通过修筑长城,使得有效的阻挡了外敌的侵犯,从而创造了边疆的和平,和平的边界为国内稳定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一些列的蝴蝶效应使得已经处在鼎盛时期的罗马帝国又前进了一步。

西方学者称哈德良皇帝为:“和平的缔造者,因战争精疲力竭的帝国恢复者”。

哈德良又通过施行转攻为守的边境政策,通过放弃帝国东部的一些领土,将腾出来的帝国的军队调往了安全情势较为严重北方边界,有效的维护了帝国边境的稳定。哈德良这一和平政策的推行,不仅使其执政的21年的时间里没有发生过一次大规模政乱,更为后来的帝国统治者开创了新的对外政策的基础,为罗马帝国以后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最后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