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协议前传:一支钢笔、两位英雄与一套经济体制


广场协议前传:一支钢笔、两位英雄与一套经济体制

△终结战争的超级武器

01 一支钢笔

【时间:1945年9月2日】

1945年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向盟军投降。

受降仪式安排在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驻日盟军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代表盟军签署受降文件。

广场协议前传:一支钢笔、两位英雄与一套经济体制

△密苏里号上的受降仪式

麦克阿瑟事先准备了5支派克钢笔用于签字仪式。之所以这样安排,是他要将这些书写历史的钢笔分送给不同的组织和个人。

第2支笔他送给了英军司令珀西瓦尔,第3支笔送给了美国政府档案馆,第4支笔送给了美国西点军校,第5支笔送给了妻子吉恩,而第1支笔他赠给了美军中将温赖特。

温赖特,全名乔纳森·温莱特,1883年8月23日出生于军人世家,毕业于西点军校。

对于中国人来说,他并不像隆美尔、古德里安、朱可夫、蒙哥马利、巴顿等我们所熟知的那些名将一样有名。但在美国,他被视为战争英雄。

广场协议前传:一支钢笔、两位英雄与一套经济体制

△乔纳森·温莱特(1883-1953)

他是指挥过什么经典战役或扭转乾坤的战局吗?并没有。

准确的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他就再没有出现在战场上。那他为什么被视为英雄呢?

因为,投降。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第二天,日军开始进攻菲律宾。当时,麦克阿瑟是美国远东军司令,温赖特是他的副手。由于兵力悬殊和缺乏支援,马尼拉失守,美军迅速将防御收缩至巴丹半岛。

广场协议前传:一支钢笔、两位英雄与一套经济体制

▲巴丹半岛示意图

为了避免让麦克阿瑟成为俘虏,罗斯福总统和马歇尔参谋长多次发电催促其赶赴澳大利亚就任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指挥该区盟军作战。

1942年3月11日,麦克阿瑟将指挥权交给温赖特。临走前,他还留给温赖特一包雪茄和两罐刮胡膏。而温赖特也向麦克阿瑟承诺,要坚持抵抗,等待盟军反攻。

两个月后,已晋升为陆军中将的温赖特在给华盛顿发送完最后一封电报后,向日军缴械投降。

他认为在败局已定的形势下,自己的决定可以挽救数万士兵的生命。因此,在此后的三年半里,温赖特中将和他曾经指挥过的9万名士兵过起了标准的战俘生活。

广场协议前传:一支钢笔、两位英雄与一套经济体制

△日军设置的战俘营(复原)

02 战后重建

【时间:1940年代】

随着太平洋战场的开辟,日本的战线越拉越长,资源储备迅速捉襟见肘。

一般情况下,当国家处于战时状态,经济政策会更强调国家对各项资源的统筹与调配。二战中,美国、苏联等参战国都在当时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能力。

广场协议前传:一支钢笔、两位英雄与一套经济体制

△日军偷袭珍珠港

日本也不例外。一方面,战争扩大加速了消耗物资;另一方面,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既缺乏战略纵深,又资源匮乏。

所以,主战派官员迫切希望政府可以全面深入地统筹国家经济,为战争输血。

1938年,《日本国家总动员法》颁布。1940年,日本正式确立了战时体制的经济路线。

1941年,主张国家统筹的岸信介在东条英机组阁的政府中出任商工大臣,全面推进政府统筹的经济政策。生产、生活、收入、消费等涉及衣食住行的方面都由国家限额配给。

广场协议前传:一支钢笔、两位英雄与一套经济体制

△左一为岸信介,左二为日本现任首相安倍晋三

日本学界把这种以国家统筹为核心特色的经济体制称为「1940体制」。

二战以后,虽然美国在政治、军事等领域深度介入日本事务,并推进改革,但在经济领域的干预十分有限。

此外,由于美国的包庇,身为甲级战犯的岸信介还曾于1957年2月至1960年6月期间出任日本首相。因此,日本战后的经济体制和战前是一脉相承的,1940体制仍然是战后日本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日本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统筹管理表现在各个方面。

在日本企业界,融资的主要方式是以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为主,而不是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债券或股份直接融资。这导致金融体系中的银行业比证券业拥有绝对的优势。

广场协议前传:一支钢笔、两位英雄与一套经济体制

在金融机构管理方面,日本严格限制金融牌照的发放。新设立或注销金融机构都非常困难。

在利率方面,金融机构开展业务时的存贷款利率都由政府指导。

在汇率方面,战后日本实行了外汇管制制度,资金的出入境都需要经过审批,限额也受到管制。

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对于金融市场具有非常大的影响能力,很容易通过调整政策来调控、引导资金的流向。

二战后,全世界范围的战后重建都会优先建设重工业,如钢铁、电力、石油、交通等等。但重工业对资金要求比较大,投资周期长,需要很多年才能产生回报。

如果金融体系以直接融资为主,或者放开市场全面竞争,那么资本往往会青睐赚钱更快的轻工业或服务业,不会优先选择重资产的重工业企业。

而日本政府由于对金融体系有很强的影响能力,就可以通过优惠利率、增加贷款额度,甚至由国家直接投资成立国家持股企业的方式来引导资金流向重工业领域,优先促进重工业的发展。

一大批重工业企业在政府的扶植下迅速崛起,比如从事冶炼的日铁,生产汽车的丰田,从事矿业的日立,从事电力的东芝等等。

日本产业格局形成的背后都少不了日本政府通过金融政策施加影响的影子。

广场协议前传:一支钢笔、两位英雄与一套经济体制

△日立挖掘机

日本战后的政治体制虽然深受美国的影响,在经济体系却与英美等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体系有很大不同。日本的经济体系更像是一种国家统筹的市场经济。

1940体制让政府可以充分引导产业政策优先建设那些见效慢,但是利在千秋的产业,进而让日本缩短了工业化进程所需的时间,实现了高速发展。

如今,日本发达的有轨交通系统,领先的汽车工业,先进高效的冶炼技术,都是从战后就着手优先发展的。

经过二十几年的努力,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段迅速恢复并大力发展的历史成绩被称为「日本经济奇迹」。

广场协议前传:一支钢笔、两位英雄与一套经济体制

△日本新干线

03 泡沫与反思

【时间:1980年代】

日本成功崛起以后,经济高速发展的态势却没能一直持续。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日本经济开始陷入漫长的停滞期,直到今天依然增长缓慢。这段时期被称为「失去的二十年」。

既然1940体制曾帮助日本崛起,那后来是不是因为日本政府改弦更张才陷入了长期的停滞呢?

日本的学者恰恰不这么认为。以野口悠纪雄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让日本陷入停滞的很可能就是对1940体制的迷信与坚持贯彻。

广场协议前传:一支钢笔、两位英雄与一套经济体制

△日本经济学家野口悠纪雄

日本发展的同时,世界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军事和政治方面,美苏成为世界的两极;在经济方面,美国一骑绝尘,遥遥领先世界其他各国。随着日本经济体量的增长,日美之间的关系也由最初的依赖变为合作与竞争。

有竞争,就会有摩擦。美日之间的摩擦主要来自贸易。

日本商品出口越来越多,美国对日本的贸易赤字也越来越大。日本进口会击垮美国企业这种说法在成就了日本自豪感的同时,也制造了美国的危机感。所以,原本是经济问题的贸易赤字很快就演变成了政治问题。

日本战后的经济恢复与发展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模式。

纺织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代表自然率先出现了贸易摩擦。但这时的贸易摩擦主要还是经济问题。后来,随着日本重工业化的推进,制造工艺和效率的不断提高。贸易摩擦开始扩大到钢铁铸造等工业领域。

广场协议前传:一支钢笔、两位英雄与一套经济体制

△日本旧时纺织厂

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日本的半导体、机电行业、整车制造行业都实现了质的飞跃,贸易摩擦开始迅速扩大到半导体制造和汽车制造这些高端制造领域。

特别在汽车制造方面直接冲击了美国通用、福特、克莱斯勒这些传统制造业巨头。以汽车贸易摩擦为代表的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贸易争端开始成为美日之间巨大的政治问题。

贸易摩擦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广场协议》最终签署。此后,日元和德国马克步入升值轨道。以日元为例,汇率从1美元兑换235日元一直飙升到兑换120日元左右的水平。日本的出口经济因此受到了巨大冲击。

1940体制的重要特点是国家对宏观经济政策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和调控能力,但是面对骤变的市场环境,政策反应往往跟不上环境变化的速度。政策制定的时间和推行的效率都难以把握。

为了应对日元迅速升值,日本央行实施降息,加以对冲。但是这次持续六年的货币宽松环境却为泡沫经济种下了祸根。

广场协议前传:一支钢笔、两位英雄与一套经济体制

为了缓和贸易摩擦,日本逐渐放开一些在金融领域的管制,开始阶段性推进金融自由化和市场化。

同时配合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低利率以刺激经济。一方面,拓宽多渠道融资的方式;另一方面,降低融资成本。

这本来是刺激经济的常规政策,但股票、债券、信托、基金、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投融资渠道的打开,让参与投资和融资越来越容易。

借钱投资和借鸡生蛋的观念开始流行起来。利率长期维持在低位的宽松政策,也让社会的投资情绪日益高涨。

让政府始料未及的是,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越来越关注理财,经济开始脱实向虚。

最显著的现象就是全民炒房。在货币供给的刺激下,日本的地价开始暴涨。拆迁、倒卖土地成了迅速致富的方法。

方便倒卖的开间超小户型应运而生,开发土地面积狭小,容积率超高(单位土地面积内,建筑面积越多,容积率越高)的铅笔楼也成了这个时代独有的景观。

广场协议前传:一支钢笔、两位英雄与一套经济体制

△薄片楼

城市房价的持续上涨,也带动了乡村别墅、高尔夫球场等远郊项目。到海外投资地产也成为新的趋势。日本的土地价格从八十年代开始到高峰时期增长超过5倍。股票、债券、艺术品也相继成为炒作的热门主题。

日本经济以一种要买下全世界的豪气沉浸在全民投资的热潮中。

当时,就有日本经济学家指出了炒作热潮的危险。因为,是泡沫就会有破裂的一天。但当日本经济不得不面对泡沫的时候,人们却没有提前意识到1940体制本身的先天不足。

因为日本以间接融资为主,如果产生不良债权,将几乎都烂在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手里。

像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大规模保本保收益产品,实际上也是一种用自由资本金兜底的间接融资业务。

这就存在两个问题:第一,金融机构有动力,也有能力通过同业之间的复杂交易来藏匿不良资产,拖延泡沫破裂的时间。这实际上助长了泡沫的规模。

第二,金融机构好比经济体的输血和造血系统。大规模的金融体系倒闭将导致经济系统的整体瘫痪。一旦出现问题,政府必然出手挽救。但是只能慢慢代谢,没有办法迅速纠正偏离正常轨道的市场。

正是由于这种1940体制下金融系统的先天不足,导致了日本的泡沫更严重,事后处理更难。

广场协议前传:一支钢笔、两位英雄与一套经济体制

日本的地产泡沫破裂以后,随之产生了高达100万亿巨额的不良债权。这耗费了至少10万亿日元的政府援助,并用了10年时间才彻底解决问题。

而同样因为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危机的美国,因为金融体系是以直接融资为主,不良债权相对分散,金融机构藏匿不良债权的空间和能力都十分有限,所以只用了一年就基本摆脱了困境。

随着经济的增长,日本的1940体制开始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以前造就日本崛起的经济体制如今成了绊脚石。日本,该何去何从?

针对这一问题,日本学者已经给出了答案。他们认为日本应当反思1940体制,并进行体制改革。日本的企业组织形式、产业结构和经济体制都应当更加强调市场经济。

像以前大企业垂直一体化的组织形式虽然在历史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在如今技术主导的市场中就显得过于笨重。

日本的产业结构,不能因为在2000年以后制造业又一次出现回暖,就继续抱着制造业不放。那轮制造业回暖是因为当时日元出现了一轮温和贬值。

这种依靠货币贬值增加出口拉动经济的态势不具备可持续性。日本应当更关注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不能再对制造业抱以太高的期望。

美日摩擦给日本的教训就是要坚持拉动内需,通过内生增长进行可持续的发展。

金融体系在美日贸易摩擦和泡沫经济以后几乎是被动地进行了市场化的改革,未来应当进一步市场化、自由化、国际化。提高直接融资的占比,减少政府的干预。

1940体制在日本已经存在了很多年。它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经济体制,而且对国民的思想也有着深刻影响。所以比起在制度上进行变革,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打破1940体制下社会思维的定式。

曾经给劳动者安全感的终生雇佣制,大企业论资排辈的年功序列制在重工业时代,的确发挥了积极作用。没有后顾之忧的员工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那个时代的员工的确是可以为了工作而竭尽全力,甚至可以无私奉献。

但是到了现代社会,劳动力市场已经和当年截然不同,讲究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终生雇佣和年功序列的思维方式渐渐变成了一种鼓励偷懒,消磨斗志的思想。

员工凡事都想依靠组织,稍有不满就觉得是组织没有照顾好自己。头脑里的1940体制如果不摆脱,就无法激发劳动者的创造力。

广场协议前传:一支钢笔、两位英雄与一套经济体制

△日剧中白领的焦虑

最后,我们应当客观地看待日本「失去的二十年」。

日本的经济发展是停滞,而不是大幅衰退。论经济总量,日本仍然是世界第三。

日本人均GDP早已超过了4万美元,而中国只有1.6万美元。所以,确切地说,日本的经济是衰而不弱。虽然增速放缓,但是经济总量基数仍然很大。失落更多说的是日本和自己高速增长的那些年相比原地踏步而已。

此外,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科技、教育领域,日本也仍然处于世界顶尖水平。在2001年至2017年间,日本就摘走了十七项诺贝尔奖。所以,日本对于我们最大的借鉴意义就是:正确评估对手,客观看待自己

广场协议前传:一支钢笔、两位英雄与一套经济体制

△诺贝尔奖颁奖典礼

04 两位英雄

【时间:1945年9月2日】

在受降仪式上,温赖特被安排站立在麦克阿瑟的身后,这是盟军给予他的崇高荣誉。

当麦克阿瑟坐在谈判桌前签字的时候,身后的温赖特有些恍惚。或许是海浪掀起的颠簸让这位刚从战俘营获释的将军颇感不适,又或许是胜利来的竟比预想的要快,以至于自己的思绪还时常被禁锢在战俘营的苦痛中。

广场协议前传:一支钢笔、两位英雄与一套经济体制

△麦克阿瑟让温赖特站在他身后,这是极为崇高的荣誉

1948年,《温赖特回忆录》出版。在书中,温赖特回忆了他和盟军士兵在日本战俘营中遭受的非人待遇。

在战俘转移的过程中,万名以上的战俘非正常死亡。他们不仅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长期缺乏食物。遭受肉体痛苦的同时,他们还要承受极大的精神痛苦。日军经常对战俘随意打骂,甚至温赖特本人也被日本兵打晕过。

广场协议前传:一支钢笔、两位英雄与一套经济体制

△中国沈阳的抗战纪念馆以蜡像的方式还原了温赖特在战俘营中的生活

受降仪式后第5天,温赖特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同日,他被晋升为上将。

尽管温赖特受到家乡人民英雄般的欢迎,但投降的耻辱一直让他无法从自责中解脱。

1953年9月2日,受降仪式8年后的同一天,温赖特在德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奥溘然长逝。不知道将军弥留之际,有没有想起老上司送给自己的那支钢笔。

麦克阿瑟因在韩战中的表现让杜鲁门总统深感不满,随即被撤职调回美国。启程当天,有数十万日本民众自发站在麦克阿瑟官邸至机场的道路两旁送别。

在日本普通民众眼中,麦克阿瑟不仅调动了军粮解决了日本面临的大饥荒,而且在日本战后经济恢复中也出力甚多。他们视其为日本的恩人。

广场协议前传:一支钢笔、两位英雄与一套经济体制

△日本国民自发为麦克阿瑟送行

在华盛顿,麦克阿瑟同样受到了国民万人空巷般的欢迎。此后,他曾短暂涉足过政界。

1962年5月,他回到母校西点军校接受军校最高奖励——西尔维纳斯·塞耶荣誉勋章,并即兴发表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次演讲《责任、光荣、国家》。

演讲的结尾有这样几句话:

在梦境里,我又听到隆隆的炮声,劈啪的步枪射击声,战场上古怪而悲伤的低语声。然而,在我黄昏的记忆中,我总是来到西点,耳边始终回响着:责任、荣誉、国家。

这或许是一名老兵真实的人生写照。

两年后,麦克阿瑟病逝,享年84岁。

广场协议前传:一支钢笔、两位英雄与一套经济体制

△有「日本太上皇」之称的麦克阿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