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上進的玉子》:逃避現實的背後,隱藏著日本小人物的悲歡

在這個毫無藝術魅力、文學才氣的片名裡,“不求上進”四個字居然脫穎而出,成為最吸引人的亮點。這是一部會讓觀眾從主角身上看出自己的片子。——晶報評價

日本導演山下敦弘熱衷於拍攝日本廢柴青年的零碎日常,在陰暗的角落裡利用鏡頭搜索小人物的悲喜交替,其執導的電影《賴皮之宿》、《賴皮生活》、《瘋子方舟》被大眾並稱為“無用男三部曲”,而《不求上進的玉子》這部電影,卻是從女性視角呈現了日本底層人物的真實底層生存故事。

這部電影的劇情很簡單,講述了大學畢業後變成“家裡蹲”的女主角玉子,在經歷一年四季的交替更迭,以及與父親相處中的點點滴滴的小事後,終於鼓起勇氣邁出家門的故事。

雖然《不求上進的玉子》與《墊底辣妹》有相同之處,都是從女主人公的生活為主線,講述個人成長的故事,然而電影風格卻與《墊底辣妹》這種典型的打雞血勵志電影截然相反,整部電影都由瑣碎的生活片段構成,沒有戲劇化的衝突,沒有常見的情節高潮,甚至最終女主人公是否找到工作,真正成長我們都一概不知。


《不求上進的玉子》:逃避現實的背後,隱藏著日本小人物的悲歡


但就是這樣一部沒有什麼高級的藝術手法和拍攝技巧的低成本電影,卻強烈征服了日本國民的心,引起強烈共鳴和反響,並獲得了第86屆電影旬報獎2013年度十佳日本電影,該劇女主角前田敦子也由此,從電影新人成為獲得日本專業大獎的最佳女主角,成為炙手可熱的新興女演員。

如果想要了解這部電影,單從劇情內容來看,還是顯得過於單薄,無法更深入地瞭解這部佳片的藝術魅力。因此,我今天將從導演風格,鏡頭語言,以及象徵隱喻三個方面來解讀這部電影的魅力。

故事

第一部分:秋

大學畢業後的宅女玉子成為了終日懶散度日、百無聊賴的家裡蹲,父親善次為她做早餐,洗內衣褲,忙著打理店內雜物,而另一邊,閒散的玉子過著與父親完全相反的生活,睡懶覺打遊戲吃剩飯就是她的生活日常,也是她頹廢人生最真實的寫照。

但即便如此,父親從來沒有把這位不求上進的小女兒趕出去的想法,父女倆相依為命,各自在自己的生活軌道上平穩行走,度過一個又一個充滿冬日暖陽的日子。

第二部分:冬

玉子的父親善次經營著一家體育用品店,在偶然的一天,玉子認識了來買籃球鞋的小男生—小仁,從此,孤獨懶散的玉子有了一位親近的朋友,小仁經常會被玉子使喚,而小仁的出現,也為劇情後續的小小波折做下了鋪墊。

另一方面,小仁作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三好少年的出現,更是將玉子的不知進取襯托地淋漓盡致。

第三部分:春

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包括世間物,包括世間人。

玉子也有一個願望在她心中發芽,為此她寫了一份簡歷,剪了一頭新發型,讓隔壁家的小男孩幫自己拍寫真,求父親給她買一件新衣服。

結果,脆弱和不堪一擊的玉子,因為夢想被隔壁鄰居發現而惱羞成怒,玉子的生活在一夜間,又回到之前混吃等死的狀態,生活陷入一潭死水。

第四部分:夏

善次經嫂子介紹認識了一位相親對象,玉子想方設法去看過兩次,玉子意識到矅子是位善良的人,但是回到家裡的玉子卻因為說了矅子的壞話而被父親責罵,玉子打電話給母親以此傳遞危機感。然而母親卻對此並不關心,玉子在懵懂之中明白了:大家都在精心經營屬於自己的人生,只有她一個人被遺棄在原地。

玉子遇見之前榮歸故里的老同學在站臺哭泣,這一次她沒有逃避,主動地和同學揮手告別,也是和原先迷茫的自己告別。父親要求玉子在夏天后搬出去,對於玉子來說是一個噩耗也是一個契機,預示著玉子新生活的到來,

或切斷後路,或破釜沉舟。

導演風格

作為“大阪系”導演的山下敦弘擅長處理時間流走過程中的人心浮動,《不求上進的玉子》中的生活質樸無華,從頭到尾都是小人物的瑣碎日常,生活也離不開吃喝拉撒睡,但偏偏這樣反映觀眾真實生活的現實性鏡頭,才能喚起觀眾對原汁原味生活的天然性依賴,也才能在現實的生活中自發性地審視自我的成長狀態。

在場面調度方面,導演山下敦弘也並不想通過大場面宣揚什麼大道理,只是想借助日常性敘事的手法,告訴觀眾——“這就是人,這就是生活”。

在山下敦弘構造的視角下,女主人公玉子是個典型的五體不勤的宅女,不僅在四肢上懶惰散漫,同時在內心中也有一種心照不宣的自我放逐,然而這並不奇怪,日本作為宅文化的發源地,對“宅”這個詞深有研究,無數宅男宅女更是在某種意義上促進了以網絡為媒介的文化消費,例如玉子在鏡頭前呈現的看漫畫,打電動以及盯手機的畫面。


《不求上進的玉子》:逃避現實的背後,隱藏著日本小人物的悲歡


在大部分人看來,宅文化都是拖沓消極的,如果對宅文化加以大肆渲染,無疑會招來適得其反的效果,山下敦弘恰恰是抓住了這一點,利用重複無趣的冗長鏡頭、緩慢單調的節奏,將大眾不甘脫隊的心理與自我創作的強烈表達欲交融起來,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甚至不用導演多解釋什麼,觀眾自然對此浮想聯翩。

鏡頭語言

一.在《不求上進的玉子》中,多次運用大量鏡頭特寫。

例如父親為玉子燒製的料理,精美的秋刀魚,接地氣的苦瓜炒蛋都表現了平凡生活中父親對生活的熱愛及對高品質人生的追求,與玉子潦草的生活形成鮮明對比。


《不求上進的玉子》:逃避現實的背後,隱藏著日本小人物的悲歡


再例如玉子在鏡頭前的細微表情,被父親責問什麼時候找工作時的倔強和心虛,得知父親有相親對象時的緊張好奇,都彰顯了玉子作為小人物的渺小和無助的狀態。

二.利用色彩美學的視覺呈現,提示時間的流逝與人物的心理活動


《不求上進的玉子》中的景色,不僅從心理層面暗示了人物心情,還在平淡的鏡頭中引導觀眾的情緒走向,傳遞一種緊迫感。


例如提示四季變換的單調背景,給人簡單枯燥乏味的感覺,不僅象徵了玉子倦怠無聊的心情,也象徵著時光飛逝,電影中的大小人物卻無法隨著時間做出改變的無力感。


《不求上進的玉子》:逃避現實的背後,隱藏著日本小人物的悲歡


而玉子屋內的佈置,也以暗淡的色調為主,色彩元素稀少明瞭,給人一種倦怠感束縛感,在這種環境下,觀眾更能理解玉子墮落的環境影響和心理感受,自主將自己帶入故事劇情,透過玉子的生活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


三. 鏡頭與人物間的距離,是衡量導演是否貼近底層人物悲歡的尺度

很多時候,電影編導會嘗試去靠近底層人的生活,但他們的描摹大多是失真的,要麼把人物表達地極端化,要麼帶有主觀性的情感投射。

在這一點上,山下敦弘是聰明的,他的鏡頭大多與人物保持一段明顯的距離,如此我們才能透過平淡鏡頭下呈現的平淡生活,看到平凡的我們每個人的本體,對自己作下或積極或消極但並不偏激的評價。

正如玉子在穿著隨意的居家服遇到打扮光鮮亮麗歸鄉的同學時,平淡的生活有了小小的波瀾,玉子用躲閃和敷衍面對老同學,其中的不自然與窘境可想而知,但尷尬卻轉瞬而逝,在與老同學分別後,玉子繼續心安理得的過起頹廢生活,沒有打雞血般的轉折,也沒有出現自我審視的片段。


《不求上進的玉子》:逃避現實的背後,隱藏著日本小人物的悲歡


就像湖面被微風浮起一層漣漪,又馬上恢復平靜如初,如同微風從未來過。

然而回到家的玉子,無疑又是佔主導位置的,鏡頭把此景一分為二,以書房和客廳的牆為分界線,玉子佔據了畫面右下方絕大部分的空間,而父親則無可奈何地坐在後方的小小書房裡記賬,任憑女兒頹廢下去,自己卻無能為力。


象徵隱喻

在電影發展的末尾,玉子向小仁訴說將要離開家庭的心事,並詢問小仁的初戀女友為何消失無蹤了時,小仁隨意地回答:“自然消滅吧!”


《不求上進的玉子》:逃避現實的背後,隱藏著日本小人物的悲歡


年紀不大的小仁曾經有過一段感情經歷,懵懂的兩個小孩模仿著大人的情感經歷,比如小女孩會細心為小仁圍緊圍脖,會謹慎地提防小仁身邊的玉子“她威脅你了嗎?你喜歡她嗎?”

小仁提到的自然消滅,不光是對感情的態度,也是對生活以及人生的態度,人生就是不斷生長,不斷消滅,不斷失去,也不斷擁有的過程。正如宮崎駿說: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至始至終陪著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捨,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

這是自然消滅的第一層意思。

而從整部電影來看,玉子與父親的日常生活,也呈現著自然消滅的哲理,新年來臨前玉子換下牆上的日曆掛本,隱喻四季輪換的變化之快,也暗示過往的消亡,將來新的希望與轉機正在被玉子掌握在手裡。


《不求上進的玉子》:逃避現實的背後,隱藏著日本小人物的悲歡


這是自然消滅的第二層意思。

最終,父親在餐桌上提到一嘴讓玉子搬出去,玉子猶豫了一下回答“合格”,這暗示著玉子的默許,在兩個人之間,

有一種“自然而然”的力量斬斷了父女間的牽絆,兩人也忘記了過去生活的種種不快,在生活的自然消滅中實現了自我的成長,象徵著兩個人的生活終於跨出了新的一步。


《不求上進的玉子》:逃避現實的背後,隱藏著日本小人物的悲歡


這是自然消滅的第三層意思。


在時間的流逝下,玉子與父親間的衝突,與社會的不交融,與人情世故的抗爭與妥協,與自我內心的和解,全都以靜態的方式一一呈現,自然消滅。


結語:

在標誌性的當今時代,處處都要求快速,高效率,就連大銀幕上也向商業化影片的“快節奏”“高回報”靠攏,但在收益可觀,宣傳轉化高的同時,高效率的副作用也隨之而來,許多觀眾逐漸看清了電影生產模式下的焦慮製造,也對電影內容產生反感,《不求上進的玉子》無疑成為電影界的一股清流。

《電影的力量》中說:

“看電影就跟吃東西一樣, 大多數打動我們的新品種其實都是由我們熟悉的原料組合而成。我們努力找尋那些感覺新鮮的東西,但是我們也渴望保留那些讓我們感覺舒適的元素。”

山下敦弘無疑是成功的,他最大程度上貼近平凡人物的生活,也再現了平凡人物的想法,用影片表達對觀眾情緒谷底的人文關懷,在一片混沌中給看的人點起一盞明燈,給人一種不言而喻的新希望。


《不求上進的玉子》:逃避現實的背後,隱藏著日本小人物的悲歡


最後,希望我們都能直面生活,不再逃避,不再怯懦,永遠記得人生不是一座孤島,人世間總會有一絲溫暖將我們照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