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不断索取?不是贪心,只是匮乏,3步教你正确“沉迷”

文末有思维导图,建议收藏!

本文共5363字,预计阅读11分钟。


大家好,我是大葱卷一切,今天我们来聊聊“小池定理”

不停索取,也许跟匮乏有关

我们为什么不断索取?不是贪心,只是匮乏,3步教你正确“沉迷”

我有一个朋友,和男朋友10年爱情长跑始终甜蜜,却在结婚1年后,离婚收场。

谈恋爱时,她总会向我们炫耀,男朋友对她有多好,但令人费解的是,当男朋友成为老公,我这位朋友却像开了吐槽的外挂,对老公各种不满意,口头禅就是:“你为什么不如别人的老公?”

有朋友换了学区房,她会说,你什么时候才换得起房?

有亲戚买了豪车,她会说,你什么时候才能买辆好车?

甚至一些很细节的问题,比如做家务,她也会说,你什么时候能跟XX老公做得一样好?

我们为什么不断索取?不是贪心,只是匮乏,3步教你正确“沉迷”

而离婚的导火索就在于,两夫妻在讨论生孩子的事情时,朋友那一句:

“没有学区房,又没有车,小孩子生出来,不是注定要输在起跑线上吗?”

她老公这次很平静,只是回了一句:

“看来,我这辈子都达不到你的期望,我们还是离婚吧。”

朋友的那句话,正式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她不解:我只是让他上进些,有错吗?

我们为什么不断索取?不是贪心,只是匮乏,3步教你正确“沉迷”

她没有想过,在要求对方的过程中,自己做了些什么。

她只是沉醉于不断地对外提要求和索取这个行为,最终导致了“雪山”的崩塌。

忘了在哪里看过一句话:

匮乏的人,要多少都不够。

所以,大多数的朋友说,她太贪心,但我却觉得,本质上,她是因为匮乏——匮乏于所谓“更好的生活”。这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 她用错了解决方式。

背后潜藏的,是“小池定理”的身影。


小池定理:越匮乏,越沉醉,越放不下

日本管理学家小池敬提出,越是沉醉,就越是抓住眼前的东西不放的心理学定律,后来这个定律就被称为“小池定理”。

不少人都听过关于勇士变成恶龙的故事:

有一条恶龙,每年要求村庄献祭一个少女,每年这个村庄都会有一个少年英雄去与恶龙搏斗,但无人生还。

又一个英雄出发时,有人悄悄尾随。龙穴铺满金银财宝,英雄用剑刺死恶龙,然后坐在尸身上,看着闪烁的珠宝,慢慢地长出鳞片、尾巴和触角,最终变成恶龙。

龙穴里的财宝,就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匮乏,你也可以说,是欲望,是贪念。

我们为什么不断索取?不是贪心,只是匮乏,3步教你正确“沉迷”

同样的故事,在奇幻电影《指环王》里有着更形象的体现:

人类的君主埃西铎砍下了魔王索隆的手指,然而不幸的是,埃西铎被手指上的魔戒诱惑,并没有将它丢进末日火山摧毁。

千年之间,魔戒多次易主,落入住在地下的怪物咕噜的手中后,被探险的霍比特人比尔博抢到手中。

我们为什么不断索取?不是贪心,只是匮乏,3步教你正确“沉迷”

《指环王》电影海报

在赠送给侄子弗罗多之前,比尔博也曾迷恋魔戒,称它“我的心肝宝贝”,甚至要动刀杀友。“有时候我觉得它像一只眼睛,不断看着我。我老是想着它,要戴上才心里踏实。”

黄金森林的统治者凯兰崔尔女王,也经历过魔戒的试探:“有了它,我能取代魔王,成为世界女王。我会有最诱人和叫人害怕的美丽。所有的人要爱我、崇拜我,然后绝望。”

弗罗多的园丁山姆,同样受过魔戒诱惑:“他觉得自己在膨胀,变成大力士,变成英雄,军队听他调遣,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声令下,万事如愿。”

这个魔戒,和龙穴里的财宝一样,是我们内心欲望的映射。在不同的人眼中,魔戒有着不同的价值,或许是安全感、是美丽、是战斗力……我们觊觎什么,便是匮乏什么。

我们为什么不断索取?不是贪心,只是匮乏,3步教你正确“沉迷”

《指环王》中,令人着魔的魔戒

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写道:与怪物战斗的人,应当小心自己不要成为怪物。当你远远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当我们想对抗现实中的种种不理想不够好,我们也要注意,是否已经跌入什么都想要的深渊里。


硬币的两面:沉醉的正与反

我们先来看一个正例:毕淑敏的两次放弃。

1998年,毕淑敏考取了心理学博士研究生。在即将拿到博士学位的前夕,她最终选择了放弃。

她说:“我担心一个几十万字的心理学博士论文写下来,我可能就不会写小说了,因为风格不一样,思维的训练也不一样,我害怕打乱我的思路。”  

那之后,她在北京西四环外开设了一家心理咨询中心,中心运营得很不错,预约最多的时候,要等上几个月。

但是毕淑敏又开始在考虑放弃了。因为超负荷的中心工作,让她完全没有了写作的时间。两难全的情况下,她犹豫再三,最终选择了放弃诊所,从事最喜爱的写作事业。  

放弃了博士学位与心理咨询中心的毕淑敏迎来了写作的井喷,出版了若干经典作品,多篇文章被选入新版中学和小学课本中。

毕淑敏说:生命原来是有长度的。在这有限的过程里面,首先就要珍惜,要为你的生命确立一个意义,要有一种终极的价值观,知道什么是自己所要的,什么是可以舍弃的。

为什么说这个是正例呢?看起来,毕淑敏是“放弃”了对博士学位和诊所事业的沉醉,但也正是因为这两次放弃,毕淑敏得以真正沉醉在自己热爱的写作中。

我们为什么不断索取?不是贪心,只是匮乏,3步教你正确“沉迷”

詹青云说,她不停在转学,不停放下一切,才完成了那个别人眼中从贵州到哈佛的逆袭


再来看一个反例:一代名臣的两种结局。

春秋末期,一代名臣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实现霸业后,果断放弃荣华富贵,立即离开了越国,并从齐国写信给好友文仲说,越王为人阴险,工于心计,可以与他共患难却不能同享乐,问他为什么还不离开。

文仲在收到信后犹豫不决,便称病不上朝,但最终还是没能逃脱被刺死的命运。

而范蠡下海经商,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

在后人看来,范蠡与文仲,同为越国鞠躬尽瘁,结局却截然相反,让人唏嘘,原因在于文仲舍不得放弃富贵,最终导致了杀身之祸,范蠡因为懂得放弃,才保住了性命。

罗素说:放弃自己想要的某些东西,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为什么不断索取?不是贪心,只是匮乏,3步教你正确“沉迷”

如果说,后人对文仲因不肯放弃荣华而导致被刺死的解读是正确的话,那么,范蠡的这种沉醉,就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文仲和毕淑敏二者或许没有可比性,但如果我们非常粗糙地进行一个对比,就会发现,毕淑敏对匮乏的解决方式,是向内去挖,挖出自己的心之所向;

文仲对匮乏的解决方式,是向外去找,寄托于荣华这种身外之物,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侥幸心理之上。

匮乏人人都会有,我们势必会本能地采取应对策略,而好的策略是,向内求索。

具体应该怎么做?下面的方法,希望为你提供一些依据。

我们为什么不断索取?不是贪心,只是匮乏,3步教你正确“沉迷”


如何正确沉迷?3个步骤告诉你

第一步:意识到自己真正的愿望是什么

确定了人生目标的人,比那些彷徨失措的人,起步时便已领先几十步。有目标的生活,远比彷徨的生活幸福。没有人生目标的人,人生本身就是乏味无聊的。——卡耐基

1)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这一阶段,要尽可能多地尝试一些不同的生活方式,并且忠于自己的内心感受,分析出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其实大部分人在一开始都不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特别是在我们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背景下。

我本人就有深刻的体会,在考上大学以前,所有的目标,都是奔着大学,更好的大学去的,因此我们努力学习,提高成绩,上补习班,到高三的时候不敢睡太多,每周只休息半天,最终终于达成了目标,获得了理想大学的门票。

然后呢?然后大学我就疯玩,虽然没有到挂科的程度,但是那几年的我,努力的程度与高中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以至于毕业后我十分迷茫自己要做什么,似乎什么都有兴趣,这个时候我才开始不断试错——通过频繁的跳槽和换行业,我在毕业两三年后,才找到自己的方向,慢慢沉淀下来,缓慢生长。

但那些想得比较长远的人们,比如我的一部分同学,在大学就已经开始试错了,他们去做各种实习,然后在毕业的时候,比大多数人跑在前面——这个时候的他们,已经明确了自己不想要什么,想要什么。

我们为什么不断索取?不是贪心,只是匮乏,3步教你正确“沉迷”

2)根据自己想要的,做出正确的选择

一位在最佳雇主美国总部工作的网友分享道:

“其实我一直有个特点,就是不太容易逼迫自己做不感兴趣的事情,而对自己有激情的事抱有十二分的热情。

我以前一直以为这是一个缺点(因为不喜欢的科目成绩平平,很难像其他开挂党一样努力拿高分,基本上过线就没兴趣继续努力了)。

但是后来才发现也许这是个优点,因为我刚好能把时间集中在我真正想做的事情上去,而且做的时候非常高效。”

我不止一次在文章中讲过,长久以来,我们都被木桶理论中的短板效应所误导,认为偏科一定是件大坏事,但其实,当你的长板足够长,那个所谓的短板,是可以被忽略不计的。

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比尔盖茨

在做正确的选择时,大量的调研也是非常重要的:

  • 一种方法是,我们可以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工作方法,找到最适合自己大展拳脚的那一种方式;
  • 有一种方法是,我们可以输入大量的相关知识,在自己头脑中形成预判,以指导我们的行动。
我们为什么不断索取?不是贪心,只是匮乏,3步教你正确“沉迷”

第二步:有勇气割舍“矛盾”的其中一面

人的最高尚行为除了传播真理外,就是公开放弃错误。——李斯特

这里的矛盾和错误,都不是绝对的,都是相对的。

先来看个例子:

某高校的一位教授,年轻时跟一位优秀的知识女性恋爱,结果对方却觉得两人性格不合,提出了分手,嫁给了别人。

这对他的打击非常大,他总觉得,再也找不到像前女友那么优秀的对象了,于是一辈子都没有结婚。

没有成家的他,把所有的心思都扑在了事业上,最后成了学界的泰斗。

你周围有这样的人吗?在一件事情上失败之后,把所有心思都转移到了另一件事情上,而且对于后者的态度接近疯狂。

有没有想过,这背后是什么心理在支配着他们的行动?

事实上,这在心理学上叫作代偿行为,即当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时,会放弃最初的目标,通过实现其他类似目标的办法,寻求内在的满足。

我们为什么不断索取?不是贪心,只是匮乏,3步教你正确“沉迷”

代偿也可以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来形容

比如,原本想去跑步,不料外面下雨了,就在室内跳健身操;和一个人恋爱无果,就把和她相似的另一个人当成了新的目标。

这种情况下,后者对于前者而言,都具有代偿价值。

心理的代偿,往往是对现实中不足的弥补,可以有效地转移痛苦,使心理获得平衡。

代偿行为有一个特点,倘若B和A相比更容易达到,或者价值不如A,就很难对A形成代偿力至优当B和A很相似,得到B的困难程度与A相似或大于A时,B才具有较大的代偿价值。

因此在寻找代偿物时,要遵循价值相等或更大原则。

为什么要说到心理代偿呢?

以教授的例子来讲,我们说要勇于割舍矛盾的其中一面,当然不是说,得到一个亲密爱人和事业成功是两件矛盾的事情,但是在这个例子中,确实很存在另一种可能:

年轻时的教授还不是教授,当他和意中人结婚后,过上了平淡幸福的生活。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这两件事是存在一定冲突性的——教授正因情场失意,才在事业上发奋到忘乎所以。

如果教授没有割舍的勇气,而是沉湎在失恋的痛苦里,结果必然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因此,

在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后,拥有割舍的勇气同样必要。


我们为什么不断索取?不是贪心,只是匮乏,3步教你正确“沉迷”

第三步:有为决定负责的意愿和能力

要使一个人显示他的本质,叫他承担一种责任是最有效的办法。——毛姆

在拥有负责的能力之前,我们先要正视犯错本身。

据说宝洁公司有这样一条规定:若员工3个月都没犯错,就会被视为不合格的员工。

听起来是不是匪夷所思?员工不是犯错越少越好吗?

宝洁全球公司前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白波对此解释道:若是不犯错,那说明他什么也没干。唯有犯过错了,失败过了,才能有收获,才能取得成功。

美国考皮尔公司前总裁F·比伦将“失败乃成功之母”总结为:“失败也是一种机会”的“比伦定律”,以此说明,失败并不可怕,反而还能成为人们通向成功的捷径和机会。

我们为什么不断索取?不是贪心,只是匮乏,3步教你正确“沉迷”

有关比伦定律的例子很多,能够应用好它,我们就可以说,自己已经拥有了为决定负责的意愿和能力——如果是正确的决定,自然不需要什么额外的意愿和能力来进行豁免,而只有看似错误的决定,才需要我们为之“买单”。

那么,应该如何在生活中应用好比伦定律?

  • 第一点是,勇于实践。不实践,可能不会犯错误,但只会“纸上谈兵”;实践,可能犯错误,但犯错后就会避开,那么我们又前进了一步。
    我们小时候都曾幻想过成为科学家、历史学家,但实践过后,我们就会知道,绝大多数的那些愿望,不过是我们甚至都谈不上叶公好龙的假想。因此,这一步能够检验出,那些目标,是否我们真实的愿望。
  • 第二点是,正视失败。走弯路,总好过原地踏步。逃避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正视失败,才会逐步走向成功之路。

    就好像,你面试失败后,是从此都不再投递这家公司或这类岗位,还是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面试铺路,会决定了你的“积累”的两种面貌,前者零积累,后者则成为铺路石。
  • 第三点是,吸取经验。在工作中,我们可以被一个问题绊倒一次,但如果被同一个问题绊倒多次,那基本上就是自己的问题。
    忘了是哪位名人说过,打败一个人的,不是失败或倒下,而是一直失败或倒下,这种状况还会释放的一个危险信号是,当你掉入一个坑太多次,你就会获取一项新技能:习得性无助,说严重点,你会怀疑自己,然后怀疑人生。
  • 第四点是,凡事想好再做。不怕失败,不是不考虑失败的成本,不是有勇无谋,而是想好了再做,尽可能减少失败的概率。
    先想再做,成功概率大;边想边做,成功和失败的概率各占50%;先做再说,失败概率大。

胜不骄、败不馁这种我家3岁小侄子都知道的道理,30岁的我们,又有多少能够真正做到?我们缺的不是道理,而是循规蹈矩的刻意练习。而上面这些步骤,就是需要刻意练习的行为。

当一个人一心一意做好事情的时候,他最终是必然会成功的。——卢梭

我们为什么不断索取?不是贪心,只是匮乏,3步教你正确“沉迷”


结语

欲望、贪心、沉迷,听起来都是贬义词,但事实上,却并非不可接近的怪兽。

相反,如果我们能够识破背后的“小池定理”机制,按照“明确目标、懂得割舍、为结果买单”的步骤,去进行刻意练习,是可以做到“正确沉迷”,驯化那些怪兽的。

同时我们不能忘记的是,正确沉迷的前提是“自我”,这里的自我是指,当内心有欲望,那是我们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却不是别人的,因此,这个“实现沉迷”的执行人,也应该是自己。与其坐享其成,不如自我沉醉。

有欲望而无行动的人只能产生瘟疫。——布莱克

我们为什么不断索取?不是贪心,只是匮乏,3步教你正确“沉迷”

此外,小池定理隐藏的另一个含义是,放弃也是一种美。

投资界有一个很著名的效应,鳄鱼法则——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四个字概括,这叫“及时止损”

而至于是应该沉醉,还是止损?我们不妨比照前面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实践。

没有什么比做决定更困难,所以,没有什么比果断更宝贵的了。——拿破仑


我们为什么不断索取?不是贪心,只是匮乏,3步教你正确“沉迷”

本文思维导图

我是 ,优质职场领域作者,青云计划获奖者,不定期为你分享所思所得,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