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郑州”——粥屋?这里,只是个“江湖”

不知从何时开始,"吃货"已经不再是类似"饭桶"的意思,而是对一个身边"美食家",亦或是对自己的尊称。

老张也是个吃货。

这家店我吃了好多年,身边的朋友也都喜欢这里。

这里的老板,应该是个"金庸迷"

这家店并不算好找,但是却存在了超过10年。

就算你从这家店旁边路过,也不一定会抬头看一眼。就算抬头看了,估计也只会说一句:"哦,卖粥的"。

但假如你吃过,你一定会流连忘返。

没错,这里,就是江湖粥屋。

“食在郑州”——粥屋?这里,只是个“江湖”

“食在郑州”——粥屋?这里,只是个“江湖”

带着江湖气的名字,从门头的牌匾上不难看出,老板应该是个"金庸迷"。

吃的江湖

店里的装潢、随处可见的兵器、草帽,还有吧台正上方顶着的"射雕江湖菜",随处可见的江湖气。

“食在郑州”——粥屋?这里,只是个“江湖”

“食在郑州”——粥屋?这里,只是个“江湖”

“食在郑州”——粥屋?这里,只是个“江湖”

“食在郑州”——粥屋?这里,只是个“江湖”

“食在郑州”——粥屋?这里,只是个“江湖”

“食在郑州”——粥屋?这里,只是个“江湖”

就连这里吃饭的人,仨俩可口饭菜,推杯换盏,应着景,也是充满了江湖气。

“食在郑州”——粥屋?这里,只是个“江湖”

这里因为推行消毒餐具,酒杯被换成了玻璃杯。最早来这里吃的时候,无论是喝酒还是喝可乐,统统都是碗。

对,就是摔碗酒的那种碗。

粥屋,对我来说,更像是对这里的"伪装"。

这里的粥,我是喝过的,确实不错,但对于我这个肉食动物,还是点两个菜吃点儿米饭来的实在。

“食在郑州”——粥屋?这里,只是个“江湖”

回头客

我和大毛都是这里的常客,但却是两个类型的常客。

我进店里不需要菜单,总有七八个备选菜,闭着眼睛就能点上一桌子好吃的东西。

而我的朋友大毛,则是执迷于蒜香鸡的忠实信徒。

在这里吃饭,如果你看到有人拿着菜单犹豫,那八成是新客;

如果你看到有人虽然拿着菜单,却能说出哪些菜好吃,这八成是回头客;

如果你看到一个人跟老板打着招呼坐下来,不用菜单就能点下几个特色菜或是自己喜好的"那一口儿",这八成是常客;

如果你看到一个人进门就问:今天有没有蒜香鸡,如果老板回答没有他扭头就走的,那一定是王大毛。

今天,我们能在江湖粥屋坐下吃饭,完全得益于今天蒜香鸡还没卖完。

“食在郑州”——粥屋?这里,只是个“江湖”

江湖,就是最大的特色

无论你来自哪里,能不能吃辣,有没有忌口,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菜色,这就是江湖粥屋的特色。

让五湖四海的人都能吃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这就是属于吃货的江湖。

今天我们点了四个菜,大毛指定菜色蒜香鸡,我的指定菜色西毒烤鱼,还有两个下饭的农家小炒肉、爆炒腰花。

蒜香鸡和西毒烤鱼,我是推荐第一次来的食客都来尝试一下。

咸香可口、带着辣子味、花椒和花生香味的蒜香鸡,吃一口就绝对停不下来。区别与辣子鸡,这里用了两种辣椒,提味的辣子,和炸到焦香可以直接食用的辣椒段。

“食在郑州”——粥屋?这里,只是个“江湖”

一口鸡肉,一口辣椒段,保准多吃一碗饭。

西毒烤鱼,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得了谁的"真传"。

黑椒汁带有番茄甜,再佐以肉末、玉米粒和青豆等辅料,无论从味道还是颜色都不那么重口。再搭配上鲈鱼鲜嫩的肉质和细腻的口感,真是特别的享受,只恨这鲈鱼太小,吃不过瘾。

“食在郑州”——粥屋?这里,只是个“江湖”

农家小炒肉,你一定在别的饭店都吃过,这家店的小炒肉,有着你意料之中却又让你惊艳的味道,只一口,就会让你发出:"嗯!是这个意思!"的感叹。

只是猪肉涨价,让分量有所缩水。(好吧,不狡辩,其实就是单纯的吃不够。)

“食在郑州”——粥屋?这里,只是个“江湖”

爆炒腰花,用泡椒和洋葱段的味道来抑制腰花的异味,入口嫩,没有烦人的异味,在配上辣椒青椒下锅,有的只有味蕾的刺激和专属于腰花的香味。

“食在郑州”——粥屋?这里,只是个“江湖”


食在郑州

当了这么多年的"老郑州",郑州本地的一些好吃的地方还是知道的,也是吃过的。

但好吃与不好吃这档子事儿,总是主观的。

老张推荐的自己认为好吃的东西,也希望大家喜欢。

但喜欢与否,还是要看个人口味。

总之,希望各路英雄,趁着夜色,在这狭小的江湖里,享受着美食带给自己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