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的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用户134253767947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杜甫在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正月,听到“安史之乱”中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他的部将携其首级向唐军投降,而且河南河北相继收复的胜利消息后,在极度喜悦、激动的情况下写下的。

全诗通过对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后喜悦心情的描写,表达了杜甫热烈拥护平定安史之乱、热烈欢庆唐王朝重归统一的强烈的爱国热情。

全诗一泻直下,一气呵成而又曲折有致。通过一些典型动作的描写,把诗人欣喜若狂的神态表现的淋漓尽致,也充分体现了诗人身在外乡、神驰万里的喜悦心情,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呼之欲出。


鲁南羁客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的原文是这样的: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意思是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流满面。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我的心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本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763年春天,当时正是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作者听到这个消息,不禁欣喜若狂,手舞足蹈,写了这首七律。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开头诗句,起势迅猛,恰当的表现了捷报的突然。诗人多年漂泊在外,备尝艰辛,想回故乡而不能,就是因为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收复失地的喜讯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感情闸门,初闻紧承忽传,表明捷报来的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出突然传来的捷报在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真实写照。失地已收,战乱将息,黎民疾苦将得到疗救,诗人颠沛流离的日子总算熬到头了。然而痛定思痛,回想八年来熬过的苦难,又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压抑。可是这场浩劫梦一样过去了,可以返故乡了,人们将开始新的生活,于是又转悲为喜。颔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若狂,这是惊喜的更高峰。当时作者悲喜交集,自然想到同甘共苦的妻子儿女,回头看极富意蕴,想向家人说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需说什么,亲人们不再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诗人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与家人同喜同乐。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联,作进一步抒写。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又要纵酒,正是喜若狂的表现。这句写狂态,下句写狂想。诗人在春天与妻儿做伴,自然就会喜若狂了。尾联写诗人的狂想,身在梓州,心已回到故乡。作者的惊喜达到高潮,四个地名,巴峡,巫峡,襄阳,洛阳,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疾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诗人想象的飞驰。这四个地方之间很远,而即从,穿,下,向贯穿起来,出现了极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从读者眼前一闪而过。诗人既显示想象,又描绘实景。全诗感情奔放,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后代评论家都极为推崇。





知名看淡


公元762年冬天,唐军大胜,收复洛阳、开封、郑州等地,叛军将领投降,次年春,叛军首领史朝义自杀,宣告持续了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正式结束。作为对国家命运时刻关心的爱国诗人,杜甫在千里之外的四川听到好消息传来,喜不自胜,压抑已久的感情如同火山一般喷发,挥笔写就这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诗作雄浑大气,思想极具厚度,此诗却是他难得的汪洋恣肆、感情泛滥的一首作品。他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和不如意,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又常怀报国之心。仕途的不顺利加上国家屡遭战乱,作品的风格一向低沉,史称“沉郁顿挫”。因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也成为了他难得的一首浪漫主义作品。

试解此诗。

全诗围绕一个“喜”字展开,喜为诗眼。

首联“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剑外指剑门关以南,位于四川,离中原数千里之遥,古时交通通信不变,中原“蓟北”胜利的消息传到川中,想必耗时许久,一个“忽”字形神兼备,可以想象出手里挥舞着一纸告示的人四处奔走呼号“官军赢了!叛乱平定了!”对于长达八年身处战乱颠沛流离的人民尤其是杜甫来讲,这是一个多么意外但又振奋人心的消息,刹那间肯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如梦初醒,悲喜交加。第一反应,泪如雨下,喜极而泣。一个年过五旬的老人,此刻像个孩子一般呜呜大哭,眼泪伴着鼻涕纵横流淌,事情太过突然,没有擦泪的东西,抬起胳膊撩起衣衫擦拭,以致“涕泪满衣裳”。这是喜悦的泪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感动时。

颔联“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落泪时不是呆呆站着落泪,是四处打量身边的亲人,急于证明和分享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在听到捷报之前,妻儿还是愁云满面,而此刻被胜利的春风一扫而光,脸上挂着泪珠还来不及擦,满脸笑容满心欢喜地替杜甫收拾诗书——为什么?因为可以回家了,头脑清醒的妻子赶紧叫上孩子们帮杜甫收拾行李准备返回久别的家乡,终于可以告别漂泊不定的日子了。细心的妻子知道丈夫最宝贵的行李就是书籍,率先整理,可也难掩激动的心情,手忙脚乱,收拾得一团糟,因而是“漫卷诗书”,再乱也掩盖不住脸上的喜悦,喜到发狂。至于怎么个狂法,下文有交代。

颈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此刻年事已高,为了庆祝胜利,也忍不住放纵一把,后世有词“老夫聊发少年狂”放在这里也合适不过。一把年纪了也不顾什么脸面,一整天饮酒大醉,放声歌唱,放飞自我,纵情享受一番,歌声好不好听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情好。也许别人会投来异样的眼光,又如何呢?天大的喜事,值得疯狂一下,再不疯狂就老了。“青春”一词,自古释为明媚春光,虽然通顺,不过理解为青年时代更为确切,更能体现此刻诗人的喜悦心情。《文选·潘尼诗》:“予涉素秋,子登青春。”李善注:“青春,喻少也。”古时青春已有这个意思。因此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兼身边人,人逢喜事精神爽,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像年轻人一般一路狂欢,结伴还乡。

律诗尾联一般不作严格对仗要求,但此诗尾联不但工整对仗,而且连用地名,天衣无缝,为何?“即从巴峡穿巫峡”,“即”表明快,迫不及待,巴峡穿巫峡,路途遥远,在这里五个字就概括了,因为心情好,小船一帆风顺,转眼即过,颇有“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意,“便下襄阳向洛阳”,读起来极为顺口,“下”字除了表明方向之外,更体现了速度和心情,一为快,二为顺畅,三为潇洒,弹指之间即到,诗人得意洋洋的表情跃然纸上。因为急于返乡,路上的风景无暇观看,此刻心情比任何美景都美,美景已经不足以吸引眼球。我们看一下路线图,一路上不但路途遥远,而且全是知名胜景,一字未写,然而已经在诗中。——对风景的喜爱,全部用心情来表达了,而心情,则用地名和“穿”、“下”表达,足矣。

全诗感情奔放,以“喜”开端,以“喜”结尾,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后代极为推崇此诗,有人称其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也”。

诗为心语,诗需能唱,能从诗文中读出作者的心情,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方能真正探究诗之美。

爱上读唐诗,愿懂汉语者,皆爱读唐诗。



爱上唐诗


诚邀,一缕英雄为您解答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诗人杜甫在唐代宗德广元年(公元763年)春天写的一首诗,当时杜甫流寓梓州 (今四川省三台县) ,当他听到大河南北失地相继收复的消息后,写下的一首七言律诗。原诗如下: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据《新唐书》记载,唐肃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十月“官军破贼于洛阳,进取东都,河南平,史朝义走河北”,“次年春正月史朝义走至广阳自隘。其将李怀仙斩其首以献,河北平。”


杜甫诗中的表达和史料记载是相吻合的,可以说,杜甫的这首诗也是一首史诗。

结合诗作时代背景和史料可知:安史大乱,就像白居易在《长恨歌》诗中说的那样“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爆发于唐玄宗天宝末年的安史之乱,经过唐王朝军队七、八年的努力,才初步平定。

(杜甫书影绘像)

身居异乡,饱经流离寓居之苦的诗人杜甫,听到了这个消息后喜极而泣、狂喜放歌,提笔写出了这首传诵千年的篇章。从这首诗中我们也感受到安史之乱平定时,诗人的喜悦心情和强烈渴盼。

如果从杜甫的诗中找出一首来对比一下的话,就能深刻地体会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了。当安史之乱爆发,战火遍及长安城的时候,杜甫曾写下过一首非常有名的五言律诗《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的写作背景,正值安史之乱战火绵延之时。诗人杜甫开篇描绘就描绘了长安城萧索的景色,从春花和鸟鸣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哀伤,再写战事已经持续了好长时间,与家中的书信也断绝了,持续了很久,以致于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叹。

全诗首联、颌联、颈联、尾联,四联环环相生,诗意层层递进,情感层层升华。《春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春望》表现了诗人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独特感受。

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是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唐王朝收复失地的捷报后,不禁惊喜欲狂,写下的这首七律。诗的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展开想象,做的美好憧憬与规划,显示出诗人急于返回家乡洛阳的急切与欢快之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洋溢着诗人喜悦的心情。

安史之乱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节点,诗人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经历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那样的生活,也让诗人对现状有了更深的了解,如杜甫有名的“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这让杜甫的诗作中呈现出沉郁悲壮的色彩。

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却与别的诗风格迥异,全诗自始至终洋溢着喜跃的气氛和奋扬的情调。明代文学家王嗣奭在《杜臆》中说“无一字非喜,无一字不跃”,清代诗评家浦起龙在《杜诗心解》里也说这首诗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这两位诗评家的话可谓一语中的。

诗人听闻收复后的欢快、喜悦、甚至激动的种种情状,不仅表现在内容上,而且表现在节奏上,诗人一气呵成的语序。诗文中的六个地名依次出现;“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即从”、“便下”六个虚词的使用,使得全诗不仅去势疾迅而且节奏急促,将诗人喜极而泣、狂喜放歌的情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接下来我对全诗做一个整体上的解读,解读之前,需要将诗中的地理名词做一下解释,者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读诗作内容。

诗题和内容中地理名词解释

  • (一)诗题中的地理名词

1,河南:指唐代的“河南道”,“道”是唐代设立的全国行政区划名称,唐朝采用了“道州县”三级制,唐代的“道”大致相当于今天的省,唐代的“河南道”包括今天的河南省、山东省黄河以南,安徽省、江苏省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

2,河北:指唐代的的“河北道”,包括现在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及河北省地区,“河北道”也包含范阳,范阳是安史叛军的老巢。所以杜甫诗中所说的“官军收河南河北”,就标志着安史之乱的平定。

  • (二)诗文中的地理名词

1,剑外:指剑门关以南的地方。唐代的首都建立在长安,长安是行政中心,所以人们就称剑门关以南为剑外,因为杜甫此时寓居在梓州,是诗人听闻到捷报的地方,所以诗人才写出“剑外忽传”这样的诗句。

2,蓟北:地理名词,就是今天的河北蓟县以北地区,闻名遐迩的黄崖关,始建于隋开皇初年,就屹立在蓟北的长城上。

3,巴峡、巫峡:巴峡,长江东流至湖北省巴东县西,巴山正好临江而立,这一段峡谷称为巴峡;巫峡是长江三峡中的第二峡,巫峡从巫山县城东大宁河起,到巴东县官渡口,全长46千米。

(巫峡风光,秀美壮丽)

4,襄阳:长江中游的重要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郡为州。唐太宗贞观初年设立“山南道”,治所就在襄阳城内,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属山南东道,治所仍在襄阳城内。

5,洛阳:杜甫在这首诗后还有自注“余田园在东京”东京就是唐代的东都洛阳,诗人杜甫的故乡在今河南省巩县,唐朝属于洛阳。所以唐王朝军队收复河南,也就包含着杜甫的故乡洛阳在内,这一点也是杜甫惊喜若狂的原因。

(唐代洛阳城市模型制作)

诗歌赏析

  • (一)“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首联中“忽传”二字,带起了全诗的节奏,表现出捷报来得突然,营造出突如其来的气势。杜甫在战乱爆发后,一直过着飘零流离,寓居的生活,究其原因,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诗人多年流寓,饱尝生活的艰辛不易,想回故乡却回不去。

而此时此刻,听闻到收复的消息,诗人长期压抑在胸中的郁结之情,一下子得到了释放。诗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涕泪满衣裳”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泣、悲喜交集的逼真表现。

诗人将听闻到收复的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作形象的进行了概括,这是诗人激动的泪水,是诗人情不能自已的感情宣泄。

  • (二)“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颌联是情感的递进,是喜悦的延伸。诗人在高兴之余,回首再看和自己患难与共多年的妻儿子女时,他们的脸上也是愁云一扫而空,全家都沉浸在捷报的喜悦当中,诗人用家人的情态烘托出收到捷报的喜悦。

“回头看”这个动作又显示出一家人的温馨浪漫,能共苦,也能同甘,此时此刻,笼罩在全家的愁云早已无影无踪,何有“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诗人用家人听闻捷报后的情态烘托出一种弥漫在家庭中的欣喜之情。

“漫卷诗书”是诗人“回头看”这个动作的延续,全家人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沉浸在的喜悦当中。诗人此时再也无心伏案写作了,他卷起手中的书卷,一家人欢聚在一起,分享这突如其来的喜悦。

此时的杜甫一家人的喜悦,是千千万万家庭的缩影,是饱受战火、流离飘零的千千万万家庭的写照。

  • (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颈联是诗人截取的一个生活画面,从一个典型的生活细节上细致地刻画了诗人的喜悦心情,颌联是诗人喜悦的延续,情感的升华。

“白日”是写天气晴朗,阳光明丽;“青春”是写春回大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明丽的天空和生机勃勃的大地衬托出诗人的心情,诗人的心情也好像这春日里的天空和大地一样,一派明丽,一派青春。

这里的“白日”和“青春”既是诗人对听闻捷报传来时天气、季节的实写,也是诗人在兴奋喜悦的心情下对环境的感受。由于诗人饱尝生活的的艰辛与不易,饱尝流离寓居的心酸,他平时难得这么高兴,经常是满腹悲愁,正像他诗句里写的那样,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境况。

春天的来临似乎并未引起他的特别注意。而今唐王朝收复失地,捷报传来,笼罩在诗人心头上的暗影愁云也一扫而光,因此诗人感到阳光都要比比往的明亮,春色也比往年的春色分外的迷人。

喜庆的日子遇到这样晴朗的天气,正欲还乡的时候逢上如此美好的季节,是多么称心,多么惬意的一件事情啊。此时只有放声高歌,开怀畅饮,才不辜负这良辰美景,才能尽抒心中的欢乐和喜悦之情。

  • (四)“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尾联既有诗人的想象,又有实境的描绘描绘。诗人开始设想规划回到家乡的线路,其实贯穿全诗的就是诗人的“回归之旅”。听闻捷报之后诗人的喜极而泣、狂喜放歌都是真情流露,而真正隐藏在诗人内心深处的希望就是马上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

所以回归故乡就是诗人的情感达到高潮的表现。所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两句便是诗人对“回归之旅”的规划,是梦想终于照进现实的抒写。

而实境就是诗人此时身在梓州。诗人设想回家的线路,梦想不久就能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此时诗人的喜悦也达到了高峰。

(杜甫草堂)

尾联四个地理名词依次出现。“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句内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句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仗;“即从”、“便下”两个虚词巧妙的诗意衔接起来,,两句紧连,一气如注,形成流畅自然的对仗。

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很漫长的距离,而一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就出现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回家路线图,一个接一个的地名鳞次栉比的出现,由此也可见诗人回到家乡的迫切心情和欢畅的想象。

总结

这首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诗人听闻捷报传来的消息后的惊喜之情。当诗人听闻到收复的消息,他长期压抑在胸中的郁结之情,一下子得到了释放,诗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感情奔涌而出。而诗人情感的高潮就是听闻捷报后,对“回归之旅”的强烈渴盼。

全诗首联、颌联、颈联、尾联,四联环环相生,诗意层层递进,情感层层升华。尤其是后六句对偶,语言明白通俗,写实性很强,是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和宣泄,没有一点矫揉的痕迹,读来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

杜甫的这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语言朴素通俗,但对仗极其工整,对人物形象刻画和生活细节的抓取很成功。这首诗作于唐王朝军队收复失地的大的历史背景之下,也可以说是一首史诗。


好了,我的回答完毕,欢迎交流指正。

一缕英雄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是其少见的一篇“喜”作。

诗歌字面上的内容很简单,但如果仔细分析的话就会发现,“诗圣”就是“诗圣”,其中有着非常多精彩的地方令人赞叹。

诗歌背景:杜甫为何如此高兴

这首诗作于公元763年,正好是安史之乱结束的时候。

安史之乱从公元755年开始,持续了八年之久,使得大唐盛世变得民生凋敝,杜甫生平大部分著名诗歌都是记录这一时代的。

当时的杜甫在四川草堂避难,其实很多诗歌并不是现场写就,而是在草堂期间回忆之后写出来的,可以说是构思良久。

这样就能知道,杜甫不论是颠沛流离、战乱为官还是避乱草堂,其实没有一刻是忘记了这一段痛苦的经历。

亲身体验和每日回忆,让杜甫的作品带有着深沉的悲悯情怀。

在家国沦丧、战火纷飞的时日里,突然听说叛乱被平息了!时隔八年之久,朝廷终于给天下传来了“胜利”的消息。

战争结束了,苦难的日子终结了,光明的未来虽然还很远,但已经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了。这样的喜悦该如何言说呢?

如果想要了解当时的喜悦,那么就不能不知道杜甫为此而见证了多少苦难。

我们说两首描写安史之乱初期爆发的诗,杜甫尝尽了苦头。

第一首是《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这首诗其实作于755年的十月初,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前一个月。但是杜甫已经很敏锐地感觉到了这个社会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樛嶱。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这是当时的上层社会荒淫的场景,而杜甫见到的社会现实却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不仅如此,杜甫还经历了丧子之痛: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杜甫的幼子不是因为疾病、意外而夭折,而是活活饿死。

于是杜甫就想了,他有官身都尚且如此,那普通的百姓该是什么样子呢?

这是安史之乱爆发时的社会现象,可以说已经到了山穷水尽之处。

但是,在此阶段本来就够凄惨的杜甫,安史之乱的爆发让他更是雪上加霜,于是就有了回忆中的《彭衙行》:

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愈嗔。小儿强解事,故索苦李餐。

没有对比就不明显,安史之乱前的矛盾虽然激烈,但好歹还有一个住处,而如今是饥寒交迫,亡命避贼。

那么,像杜甫这样的家庭还有多少呢?生存在北方的人民都陷于骤然发生的战乱状态里。

如果说之前是努努力还能勉强活着,那现在就是时刻处于死亡的阴影之下。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八年之久。

于是,有一天,杜甫突然听到了确切的消息,朝廷平息了叛乱,千千万万流离失所的人可以返乡了,曾无时无刻不压迫在头顶上的死亡阴云骤然消失,这样的喜悦该用什么来形容呢?

大概也就是四个字了:劫后余生。

这种兴奋、喜悦,才有了“初闻”时候的“涕泪满衣裳”,这是喜极而泣。

如果不知道八年时间里对人身心的折磨,怎么能体会到这样情绪的释放呢?

写作手法:无一字不喜,无一字不跃

杜甫的这首诗最大的特色就是,字里字外都能表现出其欢呼雀跃的状态。

这首诗每一联的转折都很生硬,但衔接却非常自然,这才是大家手笔。

首联是战争平息的消息传来之后,杜甫喜极而泣的场景,颔联却去写了其妻子的举动。

与杜甫的呆滞恍惚相比,其妻子的行为可以用跳脱来形容: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一静一动的表达,使得诗歌有了张弛的弹性,谁说喜悦只能有一种方式呢?这才是生活的真实。

而这一联中有一个隐藏的细节需要注意,杜甫的妻子收拾的是丈夫的诗书。

为什么要用“卷”呢?因为唐代的书籍还是卷轴形式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册装”书,用线装订的形式是在宋代才出现,所以唐代的书要用“卷”。

他的妻子不收拾衣物,而去收拾诗书,说明她一直知道杜甫对于这个消息的企盼,也一直明白杜甫是有多么想要回到家乡。这是一件非常感人的事情。

为什么杜甫的诗歌能被称为“诗史”?除了对于时代的进行记录之外,还有这样的生活逻辑蕴藏其中。

在颈联里,年过半百的杜甫也决意放纵一次: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要知道,杜甫一共才活了59岁,这时候的杜甫年过五十,早已经是百病缠身了。但因为难以掩抑心中的喜悦,不仅白日放歌,还要痛饮一番,然后准备归乡。

这一描写和首联的呆滞恍惚又形成了对比,一个人被好消息砸得昏头转向,大概就是这样的表现吧。杜甫的文字有多生动,由此可见一斑。

最值得称道的是尾联两句: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上文还处于喜悦之中,尾联直接就已踏上归程,跳脱如此可见其归心似箭,大有“千里江陵一日还”的韵味。

这一联除了“巴峡”、“巫峡”、“襄阳”、“洛阳”的对仗之外,其实就是讲述其归家的路线。

从四川出发,沿长江而下,从襄阳北上,返回洛阳,由此走遍大半个中国。

出川的道路有很多,没必要都这么大一个圈子,完全可以走一直走陆路回到洛阳,但为何还要水陆共济呢?

这其中所蕴含的思绪很明显,杜甫想要带着喜悦的心情再次游览劫后的山河,想要感受黎民苍生的欢乐。

“诗圣”之所以是“诗圣”,就是因为其怀有天下苍生的悲悯情怀,即使是写骤然得到的欢喜,同样也不会忘记家国天下的欢庆情绪。

杜甫诗歌背后皆有深意,所以后世总会说其“无一字无来处”。细品之下就会发现,其诗歌的动人之处往往就在于其文字背后深远的情怀与寄托。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待晓儿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杜甫听到安史之乱结束后的消息,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

因诗人受战乱之害,长期颠沛流离在外飘泊,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安史之乱未平。如今捷报来得太突然,乾坤疮痍、黎民疾苦,都将得到疗救,诗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然而痛定思痛,诗人回想八年来熬过的重重苦难,又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压抑。可是,这一场浩劫,终于像噩梦一般过去了,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人们将开始新的生活,于是又转悲为喜,喜不自胜。

当诗人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回头看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本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人老了难得“唱歌”,也不宜“喝过多的酒”;如今既要“唱歌”,还要“多喝些酒”庆贺。想到马上就可以回到家乡,心里好激动好兴奋啊!

这首诗主要叙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十分的喜悦,收拾行装立即还乡的事。抒发诗人无法抑制的胜利喜悦与还乡快意,表现了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海燕W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天。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

创作背景

宝应元年(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当时正流落在四川,听闻这个大快人心的消息后,欣喜若狂,遂走笔写下这首诗。


精卫填


唐朝·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

(1)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

(2)涕:眼泪

(3)却看:回头看

(4)漫卷:胡乱地卷起

(5)放歌:放声高歌

(6)青春:指明丽的春天的景色

(7)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得名

(8)便:就

译文

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

这是一首叙事抒情诗,代宗广德元年(763)春作于梓州。延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作者喜闻蓟北光复,想到可以挈眷还乡,喜极而涕,这种激情是人所共有的。全诗毫无半点饰,情真意切。读了这首诗,我们可以想象作者当时对着妻儿侃侃讲述捷报,手舞足蹈,惊喜欲狂的神态。因此,历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这首诗。

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楷权说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伟大诗人杜甫写于唐代宗广德元年春的一首著名诗篇。被誉为老杜“平生第一快诗”。当时,杜甫在四川听闻去年冬朝廷收复黄河南北大片失地,看到了消灭安史叛军的希望,心头狂喜。诗人携狂喜之势,一气贯之,酣畅淋漓 ,终成杰作。如囚鸟投林,如困龙入海,在诗中,诗人以昂扬的笔调表达了希望国家太平的爱国之情和久泊盼归乡的迫切与喜悦之情。译文如下:

远在四川的我,忽然听到官军收复蓟北的喜讯。禁不住泪水滂沱,打湿我的衣裳。

再看我的妻子儿女,忧愁早已不再。我们把我的诗稿和书籍胡乱的收起,欢喜地快要发狂。

在这样明媚的日子,我们应该饮酒唱歌。在春光的陪伴下,我们应该早点启程,回到久别的家乡。

就让我们从巴峡穿过巫峡到达襄阳,再从襄阳直达洛阳。


心平气和7631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其次,简要分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

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诗的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

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因此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诗人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诗人的思想感情出自胸臆,奔涌直泻。

后六句都是对偶,但却明白自然像说话一般,有水到渠成之妙。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