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檢察戰“疫”記·第二回】鬥疫魔守好自家門 院領導突襲探實情

最高人民檢察院,統領著全國上下四級檢察院。這“最高”的牌子當然不能白掛,得做好表率才行。自身疫情防控做得如何,可是有千萬雙眼睛盯著,絲毫馬虎不得。因而,這北河沿大街147號院裡的最高檢領導心裡跟明鏡兒似的:戰“疫”時期,自身防控若抓不好,其他工作做得再好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為做好疫情防控,最高檢可真沒少下工夫。大年初一,中南海里開了常委會不久,最高檢黨組就迅速研究貫徹意見,隨後向全國檢察機關發出《關於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疫情防控部署堅決做好檢察機關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併成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由院領導擔任組長、副組長。在領導小組的統籌指導下,先後制定了一系列細化的管理制度和指導意見,全面規範最高檢防疫工作。關於防控的大小事務,也就都有了“規矩”。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規範有了,要求提了,這自身防控關鍵靠啥——落實,落實再落實。

上回說到,最高人民檢察院領導針對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實來了次突襲式檢查。這樣的突襲式檢查,就是為了查看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得如何。那麼,這次突襲檢查發現了哪些問題?

2月27日,最高檢辦公廳、政治部、服務中心分兩組對機關疫情防控情況進行了認真檢查,發現了不少問題,提交了相關報告和整改建議,算是給院領導突襲檢查打了一回前站。

3月5日上午,最高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副檢察長孫謙帶領辦公廳、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對最高檢東華門、魯谷、香山三個辦公區的疫情防控舉措落實情況再次上門進行突襲檢查。

這次檢查覆蓋三個辦公區的門崗、餐廳、集體宿舍、集中隔離區、值班應急、機要文件流轉等多個容易出現隱患的重點部門和報社採編中心、網管中心、12309接訪大廳、集中處理來信室等人員容易密集的重點部門,並對各部門辦公室疫情防控情況進行隨機抽查。

每到一處,檢查組都認真過問上班、就餐人數,逐一叮嚀、反覆強調疫情防控的極端重要性,明確要求不得思想鬆懈、心存僥倖,不得搞形式主義敷衍了事,並對外出參加調查組人員的返程、隔離、後方保障等事項提出具體要求。

檢查組發現,各部門都能嚴格按照最高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各項部署和北京市的有關要求,全力抓好各方面、各環節和各類人員的防控工作,併合力調配人員、安排工作,按照不超過50%的要求開展遠程、居家辦公。但與此同時,檢查組也發現了不少薄弱環節。針對這些突襲檢查時發現的問題,檢查組當場指出,並提出整改要求。同時,還舉一反三,對一些苗頭性問題進行提醒。

“保安、物業維修等外派、聘用人員的住宿條件達不到理想的防控要求。”檢查組當場提出:“下一步要勤打掃,加大消毒力度,儘量調劑,不讓多人同時呆在密閉的小環境中。”

“人員日常管理需進一步加強!在目前嚴峻形勢下,還有員工中午走出大門到公園或單位周邊散步鍛鍊身體等。”經檢查組提示,各部門人員明確表示不再外出,以免接觸不特定人員。

“重點部位要嚴格按照制度進行消毒。門崗、餐廳、理髮室、會議室和地下洗澡間、晾衣間等區域,需要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消毒,登記每次消毒時間和具體人員。”針對個別場所清潔消毒工作不盡人意,檢查組也提出了整改要求。

按照最高檢出臺的疫情防控有關規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返京且在京無個人居住場所的有關工作人員和服務人員,統一集中安排在國家檢察官學院香山校區進行14天的臨時防疫觀察,也就是集中隔離觀察。這些被集中隔離觀察的人雖說不一定有什麼狀況,但也算是“高度敏感人群”,事關疫情應對大局。集中隔離觀察的各項管理措施到位了嗎?後勤保障怎麼樣?

檢查組發現,自元宵節當天,最高檢領導對國家檢察官學院香山校區進行突襲檢查之後,國家檢察官學院和有關部門更上心了,加強了各項防疫措施。比如,學院高度重視隔離人員服務保障工作,在大廳為隔離人員設“香山交流群”二維碼,人員進入隔離區時掃碼入群,避免手工登記可能導致的感染。就餐服務方面,每天通過查看“香山交流群”中隔離人員的用餐需求,分不同口味將一日三餐送入房間。來往隔離人員房間的服務人員均著防護服,避免交叉感染。在嚴密措施下,集中隔離觀察人員和負責隔離的工作人員身體狀況均無異常。截至目前,最高檢共有105人在香山校區隔離,其中83人已經隔離期滿離開,22人仍然處於隔離期。

歷經這一次突襲檢查後,各部門都更重視落實落細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項舉措,查漏補缺,不給病毒可乘之機。

其實,最高檢大院裡的防疫故事可不止領導突襲檢查這一個,要細說的話還有很多。比如,在疫情發生之初,最高檢的幾處辦公區,物業服務和安保工作就要比平日仔細許多倍,設置了疫情防控的多道“防火牆”。

再比如,即便是最高檢機關幹警,要進入東華門的最高檢機關大院也“頗費周折”。門口除了平日裡就有的執勤武警,還多了持“槍”(測溫槍)執勤的安保人員。儘管有車證,但車輛碾過消毒帶後,車上的幹警還得停車搖下車窗,接受測溫。體溫顯示正常後,才被允許進入。可即便是進了辦公區,也還有很多條條槓槓——能不開的會堅決不開,必須開的,參會人員全程戴口罩。非因工作必要,不安排離京辦案、開會。辦公時不串門,日常辦公時相互間隔一米以上,辦公室內有兩人時就得佩戴口罩……

俗話說病從口入,吃飯問題可馬虎不得。為了強化就餐環節的疫情防控,最高檢機關採取錯時錯峰就餐或取餐回辦公室就餐制度。進食堂時,得戴上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吃飯時,一律單邊就座,就算關係再好的同事也不能面對面就座。自然,像平常那樣邊吃邊聊的景象就更不可能了。

眾人拾柴火焰高。領導有方再加上大夥兒齊心協力,最高檢機關的防疫工作頗有成效,直到現如今整個最高檢機關都還是“雙零”——確診、疑似病例皆為零。不過,北河沿大街147號院裡的人也都明白,可不能因為這“雙零”就麻痺大意,還得“咬定青山不放鬆”,踏踏實實繼續把防控工作抓好。

有最高檢帶頭,這省市縣三級檢察院疫情防控自然也做得不賴。比如疫情重災區的湖北有個羅田縣,羅田縣檢察院裡有個年輕幹警叫徐維格,那一日突然發了燒,立即向院裡報告。院裡反應也真快,一來立即聯繫他居住的社區將他送往醫院檢查;二來及時跟蹤情況,做好應對準備,將情況報告縣政法委和上級檢察院。後來經檢查,這小夥只是普通感冒。雖是虛驚一場,卻也證明疫情日報告制度的厲害。這疫情日報告可不是羅田縣檢察院的獨創,從最高檢到各級檢察院都廣泛實行疫情日報告和“零報告”,努力做到防患於未然。

疫情面前,最高檢不僅要在自身防控方面帶頭做表率,還得指導、督導各地檢察機關落實各項防控措施。早在疫情發生後不久,最高檢就明確要求,各級檢察機關要認真落實黨中央和各級黨委部署,堅持依規辦事、科學防控,以身作則做好檢察機關自身疫情防控,做好疫情監測、排查、預警,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各地檢察機關對此落實得怎麼樣?最高檢通過多種形式予以了指導和督導落實。

做好自身防控工作只是最低要求,作為法律監督機關,絕不能僅僅滿足於此。案子不等人,工作不能拖。特別是有些事關疫情、事關百姓權益的案子,拖它個仨倆月,那還是人民檢察院嗎?可檢察辦案辦公任務千頭萬緒,最高檢如何能在疫情中帶領全國檢察機關做到辦公辦案“不掉線”?且聽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