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文”來了,昆明今年實現村村通公交

日前,昆明市委、市人民政府印發的《關於以鄉村振興為統領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高原特色都市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明確,將以鄉村振興為統領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等5個方面的工作,實施46項重點工程,推進高原特色都市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


貧困縣“四個不摘”

《意見》明確提出,通過繼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返貧;保持脫貧攻堅政策總體穩定;推進減貧工作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三項工作,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其中,對已脫貧人口、邊緣人口開展“回頭看”,查缺補漏,立行立改,全面鞏固脫貧成果提升脫貧質量。繼續安排尋甸縣、祿勸縣和東川區6000萬元產業發展資金,完善帶動脫貧新型經營主體獎勵辦法和利益聯結機制,提升產業扶貧成效。嚴格落實對貧困縣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的“四個不摘”要求,持續強化脫貧攻堅工作責任和扶持政策落實。

“一號文”來了,昆明今年實現村村通公交

尋甸縣、東川區、祿勸縣脫貧摘帽。

尋甸縣、祿勸縣和東川區持續鞏固脫貧成果,開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試點,推動工作重心向鄉村振興轉移。

實現“一村一幼”全覆蓋

《意見》提出,將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管護;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著力提高農村供水保障水平;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加強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加強農村社會保障;改善鄉村公共文化服務;治理農村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等工作,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並進一步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


基礎設施建設和管護

建立縣級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負責的鄉村規劃編制委員會,全面完成縣域村莊佈局;加快推進“多規合一”村莊規劃編制,基本實現鄉村規劃管控全覆蓋,搬遷撤併型村莊原則上不再新增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自然村通村公路硬化和村內道路改造,實現村村通公交。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以生活垃圾收集處理、汙水治理、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為重點,確保全市村莊達到農村人居環境1檔標準以上,評選一批美麗鄉村。

“一號文”來了,昆明今年實現村村通公交

祿勸翠華鎮興隆村村民住上新房。

農村供水保障

重點解決山區半山區旱季供水突出問題,完成3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鞏固提升,提升農村供水保障率和水質達標率。充分用好專項水利建設基金和專項債券等各項水利投入政策,積極探索社會資金參與水利建設新舉措。


教育

深入推進農村幼兒園和“一鄉兩公辦”項目建設,實現“一村一幼”全覆蓋,開展“義務教育薄弱環節與能力提升”專項工程。嚴格落實中小學教師工資待遇和住房保障政策,同等條件下職稱評聘優先保障農村教師和具有農村支教工作經驗的城鎮教師。

“一號文”來了,昆明今年實現村村通公交

昆明市五華區迤六幼兒園開園儀式。


醫療

探索建立以縣級醫院為龍頭、鄉鎮(街道)衛生院為樞紐、村(社區)衛生室為基礎的三級聯動醫療服務體系,城鄉居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補助標準提高到69元。


基本公共文化服務

推進鄉鎮(街道)文化分館和村(社區)流通點建設,實施鄉村文化人才培養工程,加強農村文化隊伍建設。繼續實施“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包”項目。加快發展民族服飾、手工藝品、民族歌舞等鄉土文化產業。加強鄉村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加大傳統村落民居和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力度,弘揚傳統農耕文化。

“一號文”來了,昆明今年實現村村通公交

茶農採茶。

農村生態環境治理

對農村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治理,將採用微生物發酵技術調整養殖業面源汙染,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和大型養殖場沼氣池項目建設,支持各類主體發展有機農業、高效清潔農業和生態循環農業。開展農藥化肥減量增效行動,確保農藥化肥使用負增長。


試點農村集體經營性用地入市

《意見》提出將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恢復生豬生產;打好“綠色食品牌”;提升現代農業支撐能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抓好農村改革重點任務等工作,加快推進高原特色都市現代農業。

具體來說,將推動種植養殖型農業向科技加工流通型農業轉變,打造高原特色都市現代農業新增長極,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特色經濟林果基地、林下示範基地和森林莊園建設,打造綠色生態林業產業帶。加快培育家庭農場、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建立健全合作機制,提升農民組織化程度。2020年,全市農業增加值增長5.5%。

“一號文”來了,昆明今年實現村村通公交

尋甸縣雞街鄉的西菜種植產業帶動農戶增收。

繼續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確保年底前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保障豬肉供給。加快引進全產業鏈養殖龍頭企業,支持佈局建設標準化生豬屠宰加工企業,大力發展畜禽產品精深加工業。推動高原特色綠色畜牧業全產業鏈發展。
圍繞品牌花卉、蔬菜、特色林果等“6+2”重點產業,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大力發展富民鄉村產業。每個縣(市)區每年引進培育3至5個龍頭企業、打造2個高原特色都市現代農業特色亮點,規劃佈局一批農產品加工項目,打造縣域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開展3個市級“一縣一業”試點建設,每個試點縣給予500萬元資金支持。積極推進產業強鎮和“一村一品”建設。

“一號文”來了,昆明今年實現村村通公交

村民插種彩色秧苗。

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規範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嚴格農村宅基地管理,加強對鄉鎮審批宅基地監管,防止土地佔用失控。紮實推進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的實現形式,適當放寬農村閒置宅基地的流轉範圍。加快推進昆明都市驅動型鄉村振興創新實驗區建設,總結推出可複製可推廣的政策探索或模式經驗。


昆明日報全媒體首席記者:廖興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