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麥不是春天種而在秋後種?

商河祥子


小麥要經過春花作用,才可以花芽分化,開花結果。秋天播種是必須的。

小麥種類分春小麥、冬小麥。冬小麥需要的春花時間較長,就是需要低溫鍛鍊時間長,所以必須秋天播種,如果春天播種一般不會抽穗結實或很少。



農業陳堡主


說到小麥,我們不由就想到包子、饅頭、麵條等許多小麥粉加工的食品,真的是非常美味。那為什麼小麥不是春天種而是秋後種,這是與各地的氣候有關的。


一、小麥包含的營養成分


小麥含有澱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粗纖維、脂肪、維生素、礦物質、鈣、磷、鉀、鐵、硫胺素、核黃素、和煙酸等成分。

不過,由於品種和生長環境、生長條件不同,所含營養是有一定差別的,所含多少也是不同的。


二、小麥的分類


小麥可以進行多種方式的分類:


1.可以按小麥籽粒外表的顏色來分,如紅皮小麥、白皮小麥等等


2.可以按播種時間來分,如春小麥、冬小麥等


3.可只根據小麥籽粒的粒質來分,如硬質小麥、軟質小麥等


三、小麥對溫度的要求

1.發芽出苗最適宜的溼度是15~20度


2.最適宜小麥根系生長的溫度是16~20度,低於2度,高於30度根系的生長就會受到抑制。


3.最適宜分櫱的溫度為13~18度,2~4度時開始分櫱,如果氣溫高於18度,分櫱生長就會減

慢。


4.10以上小麥的莖稈開始伸長,12~16度形成短壯的莖管,如果氣溫高於20度,莖杆徒長變

轉,容易倒伏。


5.20~22度適宜小麥灌漿,如果日平均氣溫高於25度,灌漿過程縮短,千粒重降低。

5.冬型品種的小麥適宜生長的日平均溫度為16~18度


6.半冬型品種的小麥適宜生長的日平均溫度為14~16度


7.春夭種的小麥品種適宜生長的日平均溫度為12~14度。


8.小麥需要每天8~12小時的光照,如果日照條件不足,春化後的光照階段就不能通過,就不能

抽穗結實。


四、小麥對環境的要求


以前講的農業八字憲法,前四個字特別重要


土:小麥在深厚熟土、有豐富有機質、養分全面、得水誰好、通透性好的土壤中生長最容易獲得

豐收。


肥:根據不同土質、不同品種、不同氣候,合理施肥。

水:有資料表明小麥在其一生的生長中,每生長一公斤小麥,包括地面蒸發掉的水份,需要

1000公斤左右的水份,其中地面要蒸發掉30~40%。


1.拔節前佔總耗水量的35%左右


2.拔節到抽穗點總耗水量的20%左右。


3.抽穗到成熟佔總耗水量的35~40左右。


種:選擇抗旱、抗病蟲害、高產的優良品質是豐收的保證。


五、小麥的播種


因為各地氣候不同,南北溫度相差許多,所以小麥一般分為冬季播種和春季播種。


冬上麥就是在冬天播種的小麥。

冬天氣溫很低,有凍傷麥苗的年份都有,為什麼不能把冬小麥放在春天播種呢?


這是因為,冬小麥的開花,要經過一段時間的低溫春化,麥的花蕾只能分化,麥才能抽穗、開


花、結實。


把冬小麥春天播種,很容易造成麥苗在夏季旺長、不開花,或開花太遲。影響抽穗結突。


所以冬性小麥只能秋冬種,春天種的只能是春小麥。而且春天種的小麥,吃味要比冬小麥差。


一生好人大司馬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題主這個題目沒能全面瞭解小麥的種植與生長規律。就拿我國來說,小麥也有春天播種和秋天播種兩種,分別叫春小麥和冬小麥。我們國家的春小麥一般種植在長城以北的省區,冬小麥播種時機根據緯度不同也有差異。秦嶺、淮河以北到長城之間比秦嶺、淮河以南地區又稍稍早十天半個月左右,一般在十月中下旬播種。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差異,主要原因是各地入冬時間有先有後。冬小麥種早了種晚了都影響小麥產量。播種早了,麥苗徒長,白白消耗養分,麥苗長勢過旺,到了冬天,霜凍和冰雪天氣,會凍傷甚至凍死青苗,到了春天轉暖,麥苗從凍傷狀態返青也十分困難,造成"坐苗”,不利小麥增產。播種晚了,下雪前的這段時間麥苗還沒出苗,失去了一段良好的光合作用時間,不能及時向根部積蓄養份,壯根養根,也會影響開春長勢。

至於春小麥,主要是我國東北西北冬天凍土層較厚,不適宜小麥冬天成活和生長。所以會等到春天凍土解凍後才能播種。由於春小麥生長期較短,所以春小麥的品質和口感不及冬小麥。

希望我的回答能使您滿意。謝謝!





百草御膳房


一般秋季播種早,越冬時間長。冬小麥是一種需肥較多的作物,施肥包括施足底肥,補施種肥,冬前追肥三個環節。 冬小麥從出苗到拔節,植株生長中心是根葉的分櫱。從出苗到分櫱期雖然吸收養分較少,但施用充足的基肥對小麥的生長和生殖發育均有明顯的效果。此時磷元素營養水平的高低和供應時間的早晚對小麥的影響最敏感。一般前期分開吸磷大,積累速度快。因此為了保證小麥前期良好的磷營養,針對小麥的生長特點設計出的高效小麥肥滿足了小麥對氮磷鉀的需求,並能使小麥增加抗寒性,有利於小麥安全過冬,為來年返青奠定基礎。 小麥返青後,對氮、磷、鉀等養分的吸收較前期明顯,此時也是春季追肥的關鍵時期,從小麥拔節到開花這一階段,對各種養分的吸收率增長最快,也是麥田追肥的最重要時期。此階段主要是加強氮元素營養,以利於花芽分化,增加結實率,促進穗大籽多。拔節肥的具體用量和施用日期需根據地力和苗情等情況靈活掌握。冬小麥的後期追肥中,可使用“雙聯”小麥專用肥,既增施了氮肥,而且也補充了磷、鉀肥,增施磷、鉀肥也可以促進小麥受粉和籽粒形成,增加粒重,補充養分。




味可道果園子


為什麼小麥不是春天種而是秋後種,這其實是題主的一種誤解。我國小麥主產區範圍比較大,大多數地區都是種植冬小麥,只有北方比較寒冷的地方才會種植春小麥。有不少人說冬天種植的小麥叫冬小麥,春天種植的小麥叫春小麥,其實對於冬小麥的表述並不是太準確,對於北方冬小麥區,都是在秋後種植,因為冬天田地封凍,就無法耕種了。南方冬小麥區,因為冬天土地不像北方那樣封棟,種植太早會引起小麥苗期旺長,所有以冬天種植的。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我國的小麥產區實際上是分為春小麥區、北方冬小麥區和南方冬小麥區三大分區的。春小麥區主要分佈在長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地區。這些地區只所有無法種植冬小麥,是因為他們處在高寒或乾冷地帶,小麥秋後種植,無法抵禦嚴寒的冬季,冬天會凍麥苗凍死,只能在春天回暖以後種植小麥。北方冬小麥區,主要在長城以南,六盤山以東,秦嶺、淮河以北的地區。其實也是我國的中北部地區。這些地區四季分明,但冬無嚴寒,夏才酷暑,冬天的氣溫最低不會超過零下十七八度,加之小麥本身是一種抗寒植物,秋後種植的小麥苗可以安全越冬,春天返青後快速分櫱,拔節生長。而南方冬小麥產區,主要在秦嶺淮河以南,這一代的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小麥種植不多。

從三大分區來看,北方冬小麥產區是全國最大的小麥產區,小麥播種面積佔全國的三分之二左右,而北方春小麥產區和南方冬小麥產區,加起來只佔全國小麥播種面積的三分之一左右。而最重要的是,南方冬小麥和北方春小麥,品質都不如北方冬小麥。北方冬小麥是秋後種植,來年5月末6月初收穫,生期期一般在220天左右,耕作方式是兩年三熟,產量高,品質好。而北方冬小麥因為全年無霜期只有200天左右,所以生長期短,產量低,質量差,耕作方式是一年一熟。南方冬小麥因為耕作方式是一年二熟,雖然無霜期長,但冬小麥生長期也比北方冬小麥生長期短。並且潮溼炎熱的氣候也影響小麥生長,產量質量都不如北方冬小麥。

總上所述,我國小麥主產區是北方冬小麥產區,河南是第一冬小麥大省,山東是第二冬小麥大省。冬小麥越冬生長,在秋季播種可以避免與其他糧食作物爭地,減少冬閒地面積,擴大夏種面積,增加糧食總產量。而最生要的是,由於這一代小麥的生長期長,小麥從拔節到成熟時期的氣候溫暖而不炎熱,所產的小麥產量和質量都高於其他地區。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春小麥不如冬小麥好吃,主要是因為春小麥生長期短,營養積累少。同時,春小麥生長期是跨躍炎熱的夏季,對於小麥這種喜涼的作物來說,會產生不好的影響,從而影響其品質。每一種作物都有其農時,北方冬小麥產區秋後播種小麥,是千百年來農民總結出來的經驗,不僅可以效利用土地,而且生產出來小麥品質更好。


齊東晏子


小麥分兩種,春天種的是春小麥,秋後種的是冬小麥。

1、春小麥主要分佈在長城以北,該區氣溫普遍較低,生產季節短,故以一年一熟為主,主產省區有黑龍江、新疆、甘肅和內蒙古。

2、冬小麥主要分佈在秦嶺、淮河以北,長城以南,這裡冬小麥產量約佔全國小麥總產量的56%左右,其中主要分佈於河南、河北、山東、陝西、山西等省。冬小麥需要越冬,依靠低溫發生生理上的春化作用,才能保證來年有產量,所以春小麥和冬小麥在生產機理上不同。


石頭與核桃


我來回答一下,因為我孃家是北方的婆家是南方的對於這個小麥還是瞭解的。

小麥分兩種:一種是冬小麥一種是春小麥。

我來給大家說一下:

一、冬小麥在生長過程中抗寒的能力極強,其幼苗能夠過冬,在春天來臨時,幼苗分孽很快,扎蹲長大,冬小麥磨出的粉很好吃。 春小麥的抗旱能力極強,株矮穗大,生長期短,適於春天播種,但不如冬小麥粉好吃。

二、春小麥不能在冬季播種因為冬季太冷,所以在開春後才種,稱為春小麥;冬小麥是稍暖的地方種的,冬季播種夏季收,比如我國東北就是春小麥,華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麥。 冬小麥應是秋播春末收穫的。在我國一般以長城為界,以北大體為春小麥,以南則為冬小麥。還是要分南北地區的。

1.北方冬小麥區,主要分佈在秦嶺、淮河以北,長城以南,這裡冬小麥產量約佔全國小麥總產量的57%左右。其中主要分佈於河南、河北、山東、陝西、山西諸省區;

2.南方冬麥區,主要分佈在秦嶺淮河以南。這裡是我國水稻主產區,種植冬小麥有利提高複種指數,增加糧食產量。其特點是商品率高。主產區集中在江蘇、四川、安徽、湖北各省。

春小麥區,主要分佈在長城以北。該區氣溫普遍較低,生產季節短,故以一年一熟為主,主產省區有黑龍江、新疆、甘肅和內蒙古。





山溝小橋


小麥分為冬小麥和春小麥,播種時間和地域不同

小麥是非常重要的糧食作物,很多地方的人的主食就是小麥,小麥的營養價值非常高,比如含有豐富的澱粉,另外含有蛋白質、維生素a、核黃素,還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但是小麥也有不同的分類,最常見的是春小麥和冬小麥,這兩種小麥有什麼不同呢?

春小麥和冬小麥區別有哪些呢?

第一、春小麥和冬小麥的區別

1、冬小麥在生長過程中抗寒的能力極強,其幼苗能夠過冬,在春天來臨時,幼苗分孽很快,扎蹲長大,冬小麥磨出的粉很好吃。

2、春小麥的抗旱能力極強,株矮穗大,生長期短,適於春天播種,但不如冬小麥粉好吃。

3、春小麥是冬季很冷的地方種的,因為冬季太冷,不能播種,所以在開春後才種,稱為春小麥;冬小麥是稍暖的地方種的,冬季播種夏季收,比如我國東北就是春小麥,華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麥。

4、冬小麥應是秋播春末收穫的。在我國一般以長城為界,以北大體為春小麥,以南則為冬小麥。

第二、春小麥和冬小麥的種植分佈

以播種期分為冬小麥和春小麥兩種。我國以冬小麥為主,我國小麥三大產區:

1、北方冬小麥區。主要分佈在秦嶺、淮河以北,長城以南,這裡冬小麥產量約佔全國小麥總產量的56%左右。其中主要分佈於河南、河北、山東、陝西、山西諸省區。

2、南方冬麥區。主要分佈在秦嶺淮河以南。這裡是我國水稻主產區,種植冬小麥有利提高複種指數,增加糧食產量。其特點是商品率高。主產區集中在江蘇、四川、安徽、湖北各省。

3、春小麥區。主要分佈在長城以北。該區氣溫普遍較低,生產季節短,故以一年一熟為主,主產省區有黑龍江、新疆、甘肅和內蒙古。

第三、我國小麥三大產區:

1.北方冬小麥區,主要分佈在秦嶺、淮河以北,長城以南,這裡冬小麥產量約佔全國小麥總產量的56%左右。其中主要分佈於河南、河北、山東、陝西、山西諸省區;

2.南方冬麥區,主要分佈在秦嶺淮河以南。這裡是我國水稻主產區,種植冬小麥有利提高複種指數,增加糧食產量。其特點是商品率高。主產區集中在江蘇、四川、安徽、湖北各省。

3.春小麥區,主要分佈在長城以北。該區氣溫普遍較低,生產季節短,故以一年一熟為主,主產省區有黑龍江、新疆、甘肅和內蒙古。








關中喜羊羊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對於小麥為什麼不是春天種植,有以下幾點:

1、小麥種類有春小麥和冬小麥,春小麥和冬小麥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對於特別寒冷的地區都是種植春小麥,該地溫冬季太冷,不能播種,所以開春才種。相對暖和一點的地方種植冬小麥,地域氣溫環境的影響。

2、冬小麥都是秋後種植的,因為小麥是長日照植物,並且經過低溫誘導才能產生花芽分化,經過冬天低溫後,在春夏之際成熟。

好了,對於小麥為什麼不是春天種植而是秋後種植,提出以上兩點觀點,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評論,謝謝。




鄉村小妹365


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說的是小麥是可以春天種植的,我國也一直有冬小麥和春小麥之分。

我國小麥主要產區基本情況如下:

1、華北平原,小麥播種適期一般為10月上旬,生育期在230天左右,全區小麥成熟在5月下旬至6月初。

2、東北地區,小麥4月中旬播種,小麥對光照反應敏感,生育期短,多在90天左右。7月20日前後成熟。

3、長江中下游平原,小麥播種期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中旬,生育期200天左右,次年5月下旬成熟。

至於為什麼說春小麥沒有冬小麥好吃呢?分析如下:

因為冬小麥抗寒的特性,其生長週期更長,日照更充足,所以冬小麥磨出的麵粉,其口感也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