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随笔

01 我的大学

大一的我,刚从高三的地狱模式解脱,进入大学校园如重生一般,

“我要好好学习”

“我一定能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我和别人不一样”

未来对我来说,虽然不确定,但充满无限可能。

我疯狂参加社团,结交各路好友,就连自己最不擅长但最渴望的的舞蹈,也想去试试。一本正经得被临时培训,跳的贼丑,被某学长调侃,我也并不觉得尴尬。我好好学习,不抄作业,拿奖学金、获得荣誉证书。

大二,帮大一办理入学手续,感慨,“哦,一年这么快就过去了呀,好像我就多了几张荣誉证书和几门课的成绩而已”什么人生的规划,仿佛很遥远。

大三,新的一批大一入学,只不过我们既不是被接待的,也不是接待别人的,两年时光匆匆而过,在刷手机刷累了的间隙迷茫一会儿。对未来并没有什么清晰的规划,只是觉得我要考研,虽说我高三也是考前各种抑郁,到最后都挺过来了,总觉得考研我心理素质怎么也得好点儿了吧,而且学长学姐说,工作很不好找,那我就努力考研吧。于是早早地开始准备。

大四上学期,我考研失败,心有不甘但又深思熟虑,听了考研老师的建议,决定不在二战,一头栽入疫情期间云找工作大军。

02现在的我

现在的我,就处在当初自己最害怕的结果中,好像也能过得下去,工作也没有那么难找。我努力摆脱考研失败的挫败感,屏蔽掉一切关于考研的字眼,专注于自我提升。我开始读书,幸运的是,我遇到了某博主,她写关于职场的文章,做短视频分享职场经验,建立学习社群,让我眼界大开。有人问她关于要不要考研的问题,她说,”要根据工作往回推,再决定要不要考研,或许有比考研更好的方式,考研只是其中一条路“ 我恍然大悟,因为这化解了我考研的挫败感!
原来终有一天,我会踏出那个曾经是我的全世界的大学校园,步入社会,有一份自己的工作。
当初那个年少无知,故步自封的我以为,只要努力学习,拿到高学位考各种证书就可以无所不能。但是当我卷入毕业大军的激流中,作为应聘者胸有成竹得向一个个眼熟但又不完全了解的公司抛出橄榄枝。我仔细研读每一个岗位任职要求,再看看自己,好像除了学习,我啥也不会!不愿接受但又很真实。原来,大学里我只重视学习,几乎没参加过什么实习。最后去应聘的时候,只有一个”学习能力还不错“的标签,而几乎空白的实习经历,不足以支撑hr邀请你面试。但我精修简历,苦练面试技巧,才不至于那么惨烈。


经过一番努力,小公司的工作机会拿到了几个,面试也不再害怕了。就开始鼓起勇气给500强、国企、央投简历,却深沉大海。那好,我也没资格说降低标准了,就上市公司就行,又投了一轮简历,总算有了回音。通过了面试,我会去翻某吧某乎“ 在**公司是什么样的体验”,避免踩坑。原来,无论职位大小,加班熬夜是家常便饭,积劳成疾也已司空见惯、不足为奇。因此,很多人在上班的间隙考公考编,也有很多人为了换更好的工作要考研考博。但是另一方面,我也看到很多故事,

很多硕士最终从事的是和本科生一样的工作,应聘他的,是三年前考研落榜的同学
有人本科是通讯工程,现在从事的却是和本专业八竿子打不着的工作
有人本科生物工程,现在在人力部混的风生水起
有些二本学校学生,是名牌学校学生的boss
看过了形形色色的职场经历,我感慨,职场不是校园,不是一张成绩单就可以把自己送的很远的,顶多把你捧得很高,要走到很高的位置,不仅需要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处理人际关系和处理事情的能力。也就是说,走出校园踏入职场的跑道上,依然充满无限可能。

我们可能起点不同,但不乏有弯道超车的机会,最终谁走的更远,可能会有预估,但没有定数。而弯道超车的技能就是用心去分析每一个岗位的需求,精准对接,纵身一跃,几次上升的循环,最终达到想要的高度。
也许很多人早就知道了这些方法论,但是这其中最重要的不是你如何去实现,而是你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认识,你总要找到一个目标,这就需要你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目标有了,自然干劲十足,就会不知疲倦,想尽办法到达终点。

03迷茫,不是毕业生的专属标签


在各种招聘会上,岗位多的是,只不过,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罢了,铺天盖地的消息汇成迷茫两字,我i知道,这是大部分毕业生必然要经历的心路历程,但令我惊讶的是,很多毕业多年的大哥大姐也很迷茫。有的在抱怨自己工资低,但不知道如何找到高薪工作;有的盲目裸辞,半年了工作都没着落,在脉脉上叫苦不迭。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不清楚自己的优势,不知道如何磨练硬技能。他们不懂如何迁移,不懂如何有目的地跳槽 。他们往往局限于自己所学的领域,从来不看看行业的发展大势,即使看到了,也不知道如何跨行。幸运的是,就在我还未步入职场的时候,这位博主解答了所有的迷惑,让我避免踩坑。


如果我不接触这种概念,我可能也会像大部分人一样迷茫,我可能还会有“我要考研,考不上我就没法活,考不上研我注定是个失败者”这种极端想法。但其实很多老师了解我情况后都说我不适合考研的,建议我换条路,但是我还不甘心,终究还是因为自己不想看到别人有学上,而自己没学上的结果。所以扪心自问,还是自己抹不开面子,不愿接受失败,那就更承担不起二次失败,所以如果二战,压力依然会很大。
在别人都在准备复试的时期,在家准备考公,其实内心是不想进入体制内的,虽然父母都劝我考,但是我不想那么快就步入老年生活,在该学习本领的时候却隐退江湖,可能我在体制内会过的很安稳,但也挣不了什么大钱,获得不了什么成就感,或许我就嫁个县城里的好人家,过着平凡的日子。我宁肯从事一份有成就感的工作,或许这份工作很累,但是能够自我提升,能够不枉此生。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一同学告诉我,明年某地产公司的销售都只要硕士学历了,本科生的学历越来越不值钱了,挫败感又涌上心头,谁让我那么在乎硕士学历呢,我努力摆脱,但又深陷其中,谁可以告诉我,未来,我在哪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