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竹園鎮:防疫途中“充電寶”,脫貧攻堅“發電站”

疫情再嚴重,服務不能斷,立足“防疫+服務”,提供更安心、更放心的服務;任務再困難,復工不能停,狠抓“防疫+復工”,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這場戰役是一場沒有硝煙的“雙線戰役”,科學謀劃,積極探索,斑竹園鎮的扶貧車間和扶貧基地正吹響“戰役必勝”的號角。

統籌兼顧,靠前指揮,“防疫+服務”,服務區當好防疫途中的“充電寶”。位於斑竹園鎮境內的長嶺關服務區不僅是滬渝高速上的一個臨時休息站,也是金寨縣第一批扶貧基地之一。長嶺關服務區作為斑竹園鎮的扶貧基地,為47人就近提供就業崗位,其中20人為貧困勞動力。從新冠肺炎爆發初始,到復工復產務工人員返崗大潮,長嶺關服務區從沒有間斷過提供服務,時刻保持“防疫、服務兩不誤”。這期間,服務區加強物資儲備,免費提供開水,保證方便麵、礦泉水等必需品充足,滿足司乘人員需求;加強服務引導,安排工作人員合理引導人員如廁、加油,避免人員扎堆、聚集,提供休息場所為司乘人員休息;加強疫情防控,設立臨時檢疫點、安全檢測通道,對所有來往人員進行體溫監測,並進行登記;還設立40餘間留觀室,對體溫超過37度以上的人員留置於留觀室,並緊急上報當地防疫部門。如果說滬渝高速是人員流動、保障各類防控物資和生活必需品供應的“綠色通道”,長嶺關服務區就是防疫途中不斷供電的“充電寶”。

壓實責任,細化量化,“防疫+復工”,企業做好脫貧攻堅的“發電站”。

疫情防控到了關鍵時刻,不能放鬆;復工復產到了緊要關頭,不容耽擱。面對疫情,斑竹園鎮並沒有採取一關了之、一停了之的“一刀切”式做法,而是穩步有序組織企業復工復產。要在非常時期、特定條件下走好走穩防疫抗疫、復工復產的平衡木,只有科學安排的復工復產,才能將疫情的風險隱患降到最低。非常時期,當有非常之舉。斑竹園鎮的扶貧車間家康木製品廠近日已全面復工,廠內25名員工已返崗。為杜絕聚集性疫情的發生,家康竹製品廠嚴格做好返崗員工的健康管理和監測,員工必須佩戴口罩進入車間;廠內配備體溫槍,在上午上下班,下午上下班一天共4個時段對員工進行體溫測量,同時藉助“皖事通” 安康碼進行每日健康打卡;對人員密集的辦公場所、車間進行一天2次的消毒,保持通風換氣;用餐採取分餐制。既要安全地“復”,又要高效的“產”。生產物資方面,家康竹製品廠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大部分為本地竹子,保證了復工生產的原料所需,降低了從外地運輸物資帶來的風險。同為扶貧基地的三利絲綢廠也已進入復工階段,為做好復工復產,三利絲綢廠在復工前期就制定好復工復產防疫方案,並實行分廠區、分批次逐步復工,目前一分廠已返崗20餘人。三利絲綢廠還組織班子成員成立了防疫小組,負責後對員工進行健康監測和防疫監督。斑竹園鎮人民政府為三利絲綢廠配備口罩400只以及其它消毒物資,以保障企業日常防護物資需求。脫貧攻堅關鍵時刻,企業復工復產,才能做好為帶動經濟發展發力的“發電站”。

復工復產節奏不斷加快,且聽全面復甦的腳步越來越近;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好轉,且看斑竹園鎮戰勝疫情的景象即將到來!(熊佳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