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说明书》第二十五讲,人生的规律


《人生说明书》

作者 赵玉贤

本书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二十五讲 人生的规律


高速路设计遵循一个设计理念,将本来平坦直线的路设计成高低起伏,不断弯曲的路线,其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人在平坦直线的路上行驶容易疲劳,故意将路线设计弯曲延伸,起伏不断的路面,让人时刻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避免事故的发生。

人生之路也和高速路设计有相同之处,如果人生一路平坦,不仅因舒适而变得懒散,也就没有了起伏跌宕的激情,而且也丧失了全力以赴驾驭人生的专注,也就没有了精彩的人生。


人生无常,既有悲欢离合、又有喜怒哀乐。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是非成败转头空,一切都成为过眼烟云,音容笑貌,只能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历史只能记载文字上。逝去的人,再也不会为生活琐事而烦恼,再也不为短暂的成功而喜悦,纵有再多放不下的心事,也随风而去;活着的人,还要面对现实,继续奔波和拼搏,做好该做的事。


浩渺宇际、苍穹大地,繁衍了不息的生命,恩赐给了每一个生命生存的权力。人生,从哇哇落地的小孩,走过活力四射的青年,度过为生活奔波的壮年,熬过养老育小的中年,到了送走老人,孩儿结婚生子后,自己算是完成了历史使命。该歇歇心了,发现自己已是体弱多病,风烛残年的老人了。风华少年已成过去,往昔的满腔热血已趟入平静的港湾,人们感叹命运的无奈与时间的无情。人来到这个世间,跟动物一样为了生存,人也是动物,而动物只是单纯的为活着而活着,只会生存、交配;而人则不是单单如此,人是有思维,有思想,人追求的精神层面的存在。生存为了理想,生存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展现生命的意义,所以,自尊、自信、自强,才是生存的真正价值所在。人存在的价值在于自我感觉,人的价值往往与运气有关,常有言道:祸不单行,福不双至;一遇顺利,事事顺利,一遇不顺,事事不顺。人社会价值在于对别人有所帮助,给与别人帮助而对你认可,让你觉得拥有存在的必要,你就感到了生存的价值。如果你脱离了社会,你的价值,就无法实现。价值,一切皆有存在而现实,不管是茫茫天空,还是苍茫大地。


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人生的快乐与时间成反比。孩提时代生长在父母翼下,天真无邪,自由自在,没有烦恼,没有忧虑。随着年龄的增长,面对着生活开始复杂,身在的家庭开始复杂,社会关系开始复杂,因而烦恼也成比例地增加。婚丧嫁娶,升学就业,职务竞争,世事变故,总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在你身上或身边发生。


人的前半生是为了生存,后半生才是生活。生存是生活基础,生活是更高层次的生存。人为了生存而去奋斗,人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断努力。尽管结果很重要,但是在生命的长河中,不管成功与失败,对于人来讲,过程比结果刚有意义。


人生历程就是人生的过程。世上许多事情追求的都是结果,唯独人生追求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人生的历程。人在每一天的过程中生活,每一天都幸福快乐,就等于整个生命过程都是幸福快乐的。尽管我们注重事业的结果,因为好的结果能使我们更快乐,而好的过程使生命更充实,更精彩,更有价值。


人生的结果是死亡,这是自然规律,我们不是为死亡才活着,而是为了享受人生的过程而活着。快乐是人生的本质,幸福是人生的追求。人是高级动物,人除了具备一般动物的生理功能外,人还具备人特殊的天赋,那就是人有思想,会思考,还有人类的生存常常必须有比维持生存更高的目标,因为人类除了物质生活,还必须有精神生活的满足,因此人类必须比动物付出更艰辛的劳动,才会改造自然与社会。


第一节 人生的类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尽管每个人的人生就象两片不相同的树叶一样,但是仍可以根据人生的发展历程归纳不同类型的人生。

波浪型 人生往往大起大落,起伏跌宕,既有急流川急的峡谷,也有水流平缓的平原,人生不可能全是和风细雨,也不可能全是冰雪冬天,往往是有春风得意的高峰,也有暗淡失意的低谷,呈现波浪式发展趋势。

鳌拜是清朝初年政坛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传奇,大气大落,大喜大悲,是“波浪型”人生的典型代表。


鳌拜早年南征北战,屡建奇功,忠于故主,坚贞不渝,是功臣也是忠臣;康熙初年辅政时期飞扬跋扈,把持朝政,恶迹多端,最后,败在少年康熙手中,虽然免于刑戮,死于狱中,成为中国历史上强悍不逊的权臣。


鳌拜的性格非常强悍,桀骜不驯,戎马半生,打打杀杀,养成了好斗的性格,他的一生充满了一个“斗”字。


与敌人斗,屡建战功 鳌拜出身将门,精通骑射,青年得志,屡建战功。鳌拜无论是早年在关外与明军的反复交锋中,还是在入关定鼎中原后巩固统治的大小战斗中,出生入死,转战南北,立下了赫赫战功,是当之无愧的清初开国功臣。


与对手斗,效忠皇上 鳌拜不仅是一位功臣,而且,对皇太极忠心耿耿。崇德八年八月初九,皇太极逝世,满洲亲贵在帝位继承上出现矛盾。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与皇太极之弟多尔衮争夺王位。


鳌拜手握重兵,他与两黄旗的其他大臣索尼、谭泰等八人会集于豪格府邸,“共立盟誓,愿死生一处”,密谋拥立肃亲王为帝。,鳌拜以武力威胁多尔衮,不得觊觎帝位。在这种形势下,多尔衮不得不作出让步,提出拥立皇太极第九子、6岁的福临继位,由自己和郑亲王济尔哈朗一同辅政。福临即位,改明年为顺治元年。


由于鳌拜的插手,多尔衮没有登上皇位,由此怀恨在心,在多尔衮摄政期间,遭受了多尔衮的迫害与打击。


第一次,因鳌拜未奉行谕旨,被罚银100两。后鳌拜因庇护索尼再次获罪,几被革职

顺治元年,鳌拜随英亲王阿济格征讨退守陕西的李自成大顺军,立有大功。顺治二年八月,阿济格因为没有及时奉旨班师,而且谎报战功,受到处罚。阿济格是顺治帝的叔父,为人粗暴,藐视小皇帝,私下呼为“孺子”。清廷谕令正黄旗固山额真谭泰会同护军统领鳌拜召集部众,将阿济格“称上为孺子”之语传示晓谕。谭泰顾及英亲王情面,没有照办。鳌拜也因听从了谭泰之言未奉行谕旨,结果不仅征讨李自成的军功不准议叙,还被罚银100两。后来谭泰又与索尼相仇,互相攻击,鳌拜因庇护索尼再次获罪,几被革职。
第二次,因他人案件受牵连获两次死刑,最后罚款自赎 当年二月,征讨张献忠大西军的豪格大军凯旋回京。参领希尔良因冒功邀赏一事遭到处罚,鳌拜也以勘察不实而被议处“应革职,罚银一百两”。三月,贝子屯齐告发郑亲王济尔哈朗当年拥立肃亲王豪格、后又包庇豪格的种种罪状。鳌拜诸人谋立肃亲王之事也被同时告发。多尔衮借此事兴起大狱,严讯诸人。最后,鳌拜以欲立豪格、与诸人盟誓等罪名论死,得旨“罚锾自赎”。四月,侍卫廓步梭又告发鳌拜在皇太极死时“擅发兵丁守门”,再次论死,改革职为民,得旨免革职。鳌拜虽以大功凯旋,在短短数月间却被论死两次,可见其所受打击之严酷、境遇之窘迫。

第三次,打击因包庇罪或死罪后罚赎降爵 顺治七年。这年七月,多尔衮生病,暗示贝子锡翰,想请顺治帝亲临探视自己,锡翰遂秉承其意“请驾临幸”,多尔衮却又以“违令渎请”罪之,并追究鳌拜包庇之罪,论死,后改免死罚赎、降爵。是年十一月,多尔衮死,顺治亲政。总之,在多尔衮摄政期间,鳌拜有功而无赏、无罪而受罚,三次论死,备受打压。
顺治亲政后,鳌拜可以说是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顺治知道自己登基是鳌拜、索尼等人曾经盟誓“一心为主,生死与共”,忠心耿耿的结果,对鳌拜极为敬重,视为心腹重臣。从此以后,鳌拜随侍顺治身边,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各类事务,如商讨本章批复程序、联络蒙古科尔沁部、协和太后与皇帝之间的关系、祭奠过世王公妃嫔、协助会审案狱,并倡议“大阅以讲武”,自教武进士骑射,等等。应该说,鳌拜在这一段时间内表现得非常出色。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顺治对他也十分关心和信任。顺治十三年,鳌拜旧伤复发,卧床不起,顺治亲临鳌拜府邸去看望慰问。顺治十四年冬,孝庄太后(即皇太极妻博尔济吉特氏)病重,顺治朝夕侍侯。鳌拜也没闲着,昼夜于宫中侍候,都顾不上自己休息吃饭,深获顺治帝的赞赏。

与康熙斗 身败名裂 鳌拜深得顺治的宠信,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八,年轻的福临去世了。鳌拜的政治命运进入了一个转折期。玄烨继位后,鳌拜摄政,他再不像从前忠心扶持皇太极的儿子福临那样对待玄烨了,开始专权,不把小皇上不放在眼里,从此埋下自己人生的隐患。


康熙六年六月,索尼病死。索尼虽然在生前未能遏制鳌拜的势力,不过他临死前的一个动作却在其身后造成解决鳌拜问题的良好转机。这就是这年小皇帝玄烨已年满14岁。索尼上书请小皇帝遵循先帝顺治14岁亲政的先例,开始亲政。七月,康熙亲政,加恩辅臣,仍命佐理政务。皇帝已经亲政,自己又无法应对鳌拜的威胁,苏克萨哈便上疏请求解除辅臣之任,愿往遵化守护顺治陵寝。这个举动别有意味,那就是既然苏克萨哈已经卸任(此时他已经排名第一),那么鳌拜、遏必隆两人按理也应辞职。这一招触及到鳌拜的要害,可鳌拜却不想就这样退出政治舞台。于是鳌拜给苏克萨哈罗织了心怀奸诈、久蓄异志、欺藐幼主、不愿归政等24款罪名,提出应处凌迟、族诛之刑。康熙同样深知苏克萨哈并不该杀,虽然自己已经亲政,却仍然无力保全苏克萨哈一命。鳌拜气势汹汹,竟在御前“攘臂上前,强奏累日”,最终将苏克萨哈处以绞刑,并诛其族。苏克萨哈的被杀,使鳌拜与康熙之间的矛盾急剧上升,几乎达到了令康熙不可忍受的地步。


至此,索尼已故,苏克萨哈被杀,四大辅臣只剩下一个无足轻重的遏必隆,鳌拜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虽然康熙已经亲政,但鳌拜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并不想归政于他。在康熙十五六岁时,四位摄政王中最有势力的宰相鳌拜,把持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六部的实权,任意行使康熙皇帝的权威,因此,任何人都没有勇气对他提出异议。此时的鳌拜已经对康熙的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康熙决意要铲除鳌拜这个心头之患。鳌拜党羽已经遍布朝廷内外,行动稍有不慎,必将打草惊蛇,酿成大变。康熙决定不露声色,于是挑选一批身强力壮的亲贵子弟,在宫内整日练习布库(类似摔跤)为戏。鳌拜见了,以为是皇帝年少,沉迷嬉乐,不仅不以为意,心中反暗自高兴。康熙八年五月,清除鳌拜的时机终于到来。康熙先将鳌拜的亲信派往各地,离开京城,又以自己的亲信掌握了京师的卫戍权。然后他召鳌拜入宫觐见。鳌拜此前常常出入宫廷,不是什么奇事。这次一召鳌拜也就满不在乎地来了。早已布置好的康熙,等鳌拜刚一入宫,康熙摔杯为号,小将们一拥而上,鳌拜猝不及防,被按倒在地,束手就擒,一代骁将就这样戏剧性地败在一群少年手下。
接着,康熙命议政王大臣等审讯鳌拜。大臣们审实后,宣布鳌拜30条罪状,应处以革职、立斩。据法国传教士白晋记载,当时鳌拜请求觐见康熙,让康熙看他为救康熙祖父皇太极而留下的伤疤。结果,累累伤痕和对上两代皇帝的功绩,终于使他保住了性命。康熙也确实是念及鳌拜资深年久,屡立战功,且无篡弑之迹,遂对他宽大处理,免死禁锢。其党羽或死或革。不久,鳌拜就在禁所死去。

纵观鳌拜的一生,早年战功赫赫,虽偶有波折,但还算是荣宠一时;又历事三朝,辅佐幼主,忠心耿耿。忠心事主,坚贞不渝,在皇太极去世后坚决拥立其子为皇位继承人,甚至不惜兵戎相见,最终争得福临继位。他为此与睿亲王多尔衮结下怨仇,在后者摄政期间,多次遭受残酷打击,三次判死。鳌拜面对如此险恶处境,却仍然不屈不挠,始终没有迎合多尔衮。就此而言,鳌拜作为清初一员骁将,其性格是耿直倔强、敢于抗争的。他对故主皇太极忠心耿耿,一片赤诚,而对顺治也始终坚守臣节,称得上是一个难得的忠义之臣。

他本可善终,辅佐年幼的康熙,保全晚节,但最后他却因擅权而被革职抄家、身死禁所,这是他人生的一大遗憾。

今天的内容讲完了,谢谢收听,下次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