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碧桂园、美的等企业“跨界”组建口罩生产线?

愤青的思想阵营


“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制造什么”

2月10日,凤厂研究决定投资医用口罩生产线,当天下午,博智林机器人公司旗下的博方众济正式肩负起凤厂投资口罩产线、生产口罩的重要任务。一支40人的口罩生产专项工作队伍迅速组建起来,从生产合作方的洽谈、口罩销售资质的申请认证、生产场地安排、原材料及产线设备采购、口罩包装设计、销售工作铺排、财务资金核算等等,各项相关工作有序展开,口罩生产专项团队正式投入运营。

3月5日,生产线终于调试顺利,原材料的采购也基本到位,凤厂牌口罩生产线正式启动运作,首批10000个“博方众济”牌医用一次性口罩生产成功,日产量可达40万个;

此次跨界生产口罩,是为了为保障抗疫一线,以及员工、合作伙伴、施工单位的生产经营安全;


檀檀2019


“我离复工只差一个口罩”

从疫情开始爆发很多车企纷纷引入口罩生产线自行生产口罩,我当时感觉中国的企业动作真迅速啊。不过汽车生产企业自身就有无菌车间,引进生产线是比较便利的。随着碧桂园、美的这些企业引入口罩生产线,我才意识到除了支援前线抗疫,企业自身生产的需要组建口罩生产线也是很有必要的。

大企业自身有庞大的员工数量,再加上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及施工单位,为了安全生产,碧桂园这样的企业完全有能力业有必要自己解决口罩不足的问题。碧桂园有专攻医疗机器人领域的公司—博方众济,所以从立项、手续审批、原材料到位到3月5日第一批10000只“凤厂牌”医用一次性口罩出厂只用了25天,现在口罩的日均生产能力已经到了40万个。现在员工陆续收到自己凤厂生产的口罩了,很安心了。缺啥造啥真心是很流弊了。

有能力的企业跨界产口罩为国家解决负担的同时自给自足,在特殊时期引来无数羡慕的小眼神。


枫叶自由


突如其来的疫情,“一罩难求”,让口罩身价翻了数倍。

从抢购生产机器设备口罩机,到争相囤积诸如熔喷布、鼻梁条等原材料,跟生产口罩有关的整个链条,瞬间卷入这场疯狂的“商业游戏”。

“这个行业太疯狂,太夸张了”,“从没见过这样的生意,三天回本”。“哐呲、哐呲”从打片机中掉落的蓝色口罩片,更多时候就像堆积起来的小额人民币,说口罩机是“印钞机”毫不为过。

为什么这么多人前赴后继进来做口罩生意?先来算笔账,按照正常生产,一台口罩机每天生产口罩10万个到16万个不等,按每个至少纯赚一块来算,保守估计一天能赚10万块。早期口罩机价格也就在十几万、二十几万的样子,算上原材料,两三天就回本,后面都是净赚。

工厂在加紧调试口罩生产线。

用印钞机来形容,真的毫不夸张。到目前为止,哪怕熔喷布价格涨成这样,普通的口罩的成本不超过6毛钱,正常时候就3、4毛,最高峰的时候5、6毛。基本上,现货批发价是两块钱以上,期货是一块五到两块之间,大概这么一个价格体系。

口罩机有不同的规格,有一拖一,有一拖二。一拖二就相当于一台主机(口罩成型机)跟两台耳带焊接机(外耳带)相连接。

有些人对机器进行改装,改成了一拖十八,这是什么概念呢?打片机一分钟可以做300个到400个。而一拖一,一拖二的全自动机器,它的产量就非常有限,一般情况下,一拖一每分钟只能生产60到90个。

但市面上的口罩机是这样的,不是你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大家都在疯抢,能买到就不错了。有的人跟人合伙攒一个口罩机,找了个地方,每天能生产8万片口罩,也在往外卖。哪怕他是花20万买的,也早就回本,现在纯属于利润期了。


这么赚钱的生意,碧桂园、美的这些巨头是不是看上了?

答案是:不可能。

碧桂园的口罩是免费发放的。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碧桂园立即从海内外多地采购口罩物资用以支持抗疫一线,同时采购的口罩也提供给企业自身复工复产和社区防疫人员。不过,作为一家拥有数万名员工的企业,碧桂园采购的口罩仍非常吃紧。

这或许是碧桂园决定投资生产口罩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碧桂园多元化布局的机器人业务,建立投身机器人研发制造的博智林机器人公司,也为这家房企自主生产口罩提供了可行性基础。博智林旗下专攻医疗机器人领域的博方众济承担起建立口罩生产线、生产口罩的重任。

到了3月5日,碧桂园的口罩生产设备终于调试完成,原材料采购也基本到位,口罩生产线正式启动运作,首批10000个“博方众济”牌医用一次性口罩生产成功。新生产的口罩包装完毕后立即发货,到了3月6日,碧桂园海南区域第一个收到了碧桂园自产的口罩。


美的口罩一部分也是免费发放的。美的说,身为制造企业,美的积极自建口罩产线,投入产能生产一次性使用防护口罩,以满足自身及供应链上下游复工复产的需求,来保证能持续给我们的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也提供给售后服务工程师,来满足疫情期间安装维修需求。

美的从自用的口罩产能里分出一部分,一次性使用防护口罩将优先免费发放给美的会员!

免费发放的百万个美的自主生产的一次性使用防护口罩,首批免费提供给美的PRO会员、钻石会员、黄金会员;会员无需付邮费,包邮到家。


猛料一哥


疫情当前,面对“一罩难求”的困境,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开始“跨界”开展口罩生产,为一线抗疫医护人员、为企业一线作业员工提供必要保障。

在这其中,美的和碧桂园是顺德两大500强企业。

美的腾出了自己的净水器生产间,其具备口罩生产车间要求,能实现无菌无尘的生产要求。

碧桂园这个房企相对来说跨界组建口罩生产线有一定的难度。虽然旗下博智林机器人公司有医疗设备生产业务板块,但是生产口罩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想要生产口罩,从采购口罩机、沟通供应商、寻找原材料、获取生产许可证等等都是紧迫任务。经过25天的紧张准备,“碧桂园”牌的口罩终于成功出品。

这两家企业的口罩,主要用于企业自身员工以及社区工作者,同时免费送到抗疫前线供医护人员使用。

多难兴邦,疫情当头,每个人都不能幸免,每个人也都是防卫的关键。医生不畏危险奔赴前线如同战士一般,各企业各机构也做好供给成为坚实的补给站。上下一心,拥有同仇敌忾的决心,必将迎来生的希望。




安信驰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武汉有难,国为后盾。面对疫情,各行各业纷纷伸出援手。由于口罩的医护用品极度短缺,比亚迪、碧桂园、美的、富士康、格力、爱国者等品牌企业纷纷“转行”生产口罩,为抗击疫情尽应有之力。

从2月10日的一个紧急会议开始,博智林机器人承接了集团投资口罩产线、生产口罩的任务,而博方众济作为博智林机器人的医疗科技子公司,发挥自身优势,承接了具体执行任务。全公司上下迅速组建力量,串起采购、生产、法务、销售、品质等各个环节,抢时间、抢资源为全碧桂园集团的安全复工保驾护航!3月5日,生产线终于调试顺利,原材料的采购也基本到位,碧桂园口罩生产线正式启动运作。

最后想说,碧桂园作为第一家跨界生产口罩的房企,在疫情面前更是充分显示了一个大企业的民族担当。6666!


圆滚滚的小圆宝


美的也造口罩了嘛?这个还真没听到消息,如果是真的,那顺德这个地方我觉得就真的有些厉害了,能出碧桂园和美的这两厉害的两家企业。

碧桂园好像是直接买了一个口罩厂还是一个口罩生产线,效率也是相当可以。美的的竞争对手格力,这两天也开始生产口罩,而且生产的还是N95口罩,最主要是的一个才卖五块五。

当然,这些都是跨界比较迟的企业,早一批的比如五菱,那个喊出“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造什么”的企业,真的是让人不服不行。

这样的关头,企业能够跨界,不仅仅是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同时也是企业实力的一种证明。今年的疫情,无数企业破产,无数企业生死攸关,但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还是会有企业能够站出来,为国分忧。


小马看楼市


根据媒体的报道,随着多家企业“跨界”,多地的口罩产能也迅速增长。截至3月2日,广东全省口罩生产企业共339家,医用口罩和普通口罩产量达2080.89万个/天,巨大的需求缺口给填补上了。

碧桂园从谋划项目到首批口罩下线,企业的“跨界”之举只用了25天。企业介绍称,在2月10日,碧桂园研究决定投资医用口罩生产线。当天下午,碧桂园控股子公司博智林机器人公司旗下的博方众济正式肩负起碧桂园投资口罩生产线、生产口罩的重要任务。

而美的则“腾”出位于顺德北滘的净水器生产车间,可以实现无菌无尘的生产环境要求,还储备了400万个口罩生产所需的材料,可实现日产20万个一次性口罩。

这些企业的跨界之举,我觉得一是满足自身需求,因为都是员工很多的企业,至少没有成为负担嘛,解决了自身的缺口。二来根据了解,多余的产量还能提供给政府,或者其他企业,帮助大家更好的抗击疫情,从这些方面来看,也是一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举措,同时也检验了一把自己调整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henryou


日前,美的、碧桂园两家企业口罩生产线正式启动运作。第一批“碧桂园牌”、“美的牌”口罩也正式下线。两家企业的自产口罩,将优先满足自身员工使用及驰援抗“疫”一线。

碧桂园从谋划项目到首批口罩下线,企业的“跨界”之举只用了25天:在2月10日,碧桂园研究决定投资医用口罩生产线,当天下午,碧桂园控股子公司博智林机器人公司旗下的博方众济正式肩负起碧桂园投资口罩生产线、生产口罩的重要任务。随后,一支40人的口罩生产专项工作队伍迅速组建起来,从生产合作方的洽谈、口罩销售资质的申请认证、生产场地安排、原材料及产线设备采购、口罩包装设计等,各项相关工作有序展开,口罩生产专项团队正式投入运营。

作为房企,碧桂园“跨界”造口罩难度较大。尽管涉足医疗机器人研发,但对于承接了生产口罩任务的博方众济来说却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口罩团队要快速从研发医疗机器人跨界到生产医用口罩,遇到的困难不只是无法面对面沟通,还有和供货商的沟通、生产线改造、设备调试,还要取得口罩的生产资质等流程。

筹备生产环节中,尤其是设备采购的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当时,全国大部分企业仍都处于停工状态,博智林采购部负责人则带领团队,自2月10日起便马不停蹄地为口罩顺利投产抢时间、找资源。从广州到深圳,采购团队寻遍各供应商,与各个厂家艰苦谈判,历时5天的现场考察,博智林智能制造部门机博方众济等采购同事,终于找到了两台设备,并将其买回。最终,在3月5日,生产线终于调试顺利,原材料的采购也基本到位,“碧桂园牌”口罩生产线正式启动运作。


置业青岛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虽然目前我国国内疫情形势有所缓解,全国大多数省份确诊人数清零,但是随着国外疫情形势的复杂多变,谨防反向输入病例成为当下疫情防控重点。根据预测,距离全民脱下口罩日期未明。

因为要脱下口罩,不仅国内好,国外也要变好,才能恢复之前自由呼吸空气的境地,长此以往,医疗物资将会成为今年内的重点物资,而作为人均日消耗一个的口罩物资来说,保证口罩物资充沛是重中之重。

此前,广州日报曾率先披露佛山顺德两家“500强”企业美的、碧桂园“跨界”造口罩引关注。

不少市民关注,这两家的口罩是否外卖。美的、碧桂园则表示,企业的自产口罩,将优先满足自身员工使用及驰援抗“疫”一线。另外,美的还拿出一部分向品牌会员免费派送。

据悉,碧桂园从谋划项目到首批口罩下线,企业的“跨界”之举只用了25天。企业介绍称,在2月10日,碧桂园研究决定投资医用口罩生产线。当天下午,碧桂园控股子公司博智林机器人公司旗下的博方众济正式肩负起碧桂园投资口罩生产线、生产口罩的重要任务。

随后,一支40人的口罩生产专项工作队伍迅速组建起来,从生产合作方的洽谈、口罩销售资质的申请认证、生产场地安排、原材料及产线设备采购、口罩包装设计等,各项相关工作有序展开,口罩生产专项团队正式投入运营。

作为房企,碧桂园“跨界”造口罩难度则更大,尽管涉足医疗机器人研发,但对于承接了生产口罩任务的博方众济来说却是一个全新的命题。

“口罩团队要快速从研发医疗机器人跨界到生产医用口罩,遇到的困难不只是无法面对面沟通,还有和供货商的沟通、生产线改造、设备调试,还要取得口罩的生产资质等流程。”企业负责人介绍说。

当然除了以上两家企业跨界做口罩以外,还有更多口罩生产商家夜以继日加班加点保证市场口罩供应充足。相信在这些有民族责任感的企业努力下,距离我们摘掉口罩的日子不远了。


一般般可爱


近期疫情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很多企业均已纷纷开始复工,复工前不少厂工表示:自己和复工只差一个口罩。在这危急时刻,凤厂牌口罩来救火了。

凤厂牌口罩何许人也——碧桂园博智林机器人公司旗下的博方众济跨界生产的口罩。早在2月10日,碧桂园研究决定投资医用口罩生产线,生产的口罩将支援抗疫一线,同时确保员工、合作伙伴、施工企业的口罩供应。

碧桂园作为一个房企,虽说有进军科技、农业等行业,但是要跨界生产口罩,还是有很大得难度,毕竟隔行如隔山。其团队通过25天第一批口罩就出世了,可见凤厂的专研精神是杠杠的。在特殊时期碧桂园博智林机器人公司旗下的专攻医疗机器人领域的博方众济公司能够挺身而出承担起建立口罩生产线、生产口罩的重任,可见其社会担当及社会责任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