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口罩:1個月註冊5000家公司,原材料漲20倍


瘋狂的口罩:1個月註冊5000家公司,原材料漲20倍

自新冠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開始爆發後,口罩便成了急缺物資。而且,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大規模爆發,口罩也進一步成為各國急需的戰略資源。於是國內很多企業開始轉產口罩。


三言財經調查發現,過去一個多月內,新註冊成立的口罩用品公司竟然有五千餘家之多。


另一方面,由於口罩需求大增,作為口罩製作的核心原材料,熔噴布價格也暴漲。據媒體報道,近期,熔噴布價格已從每噸2萬多元暴漲至每噸40多萬元,漲幅20倍。甚至還出現“一布難求”情況,而且目前市場熱度仍然在上漲。


01

一夜之間超5000家口罩企業誕生


三言財經查詢天眼查提供的企業數據,2020年1月起,新註冊成立的有關生產口罩企業數量多達5600餘家。


以“口罩”並關鍵詞,並且將篩選條件設為2020年年內註冊成立、經營範圍包含口罩後,一共搜到5616家企業。


瘋狂的口罩:1個月註冊5000家公司,原材料漲20倍


經梳理數據,這5600餘家企業中,處於“在業”狀態的有1718家;處於“存續”狀態的則有3894家;處於“註銷”狀態的有4家。另外,在這5600餘家企業中,包含個體工商戶共計745家。


按照註冊資本,註冊資本小於(包括)100萬人民幣的企業共有1981家;註冊資本在100萬人民幣(不包括)至1000萬人民幣(不包括)的企業則有2607家;註冊資本大於(包括)1000萬人民幣的企業共有1028家。


全國各省、直轄市2020年起新註冊口罩生產企業百分比

瘋狂的口罩:1個月註冊5000家公司,原材料漲20倍


這5616家從事口罩生產企業中,安徽企業共有377家;北京企業26家;重慶企業155家;福建企業225家;甘肅10家企業;廣東企業779家;廣西企業46家;貴州企業40家;海南企業25家;河北企業98家;河南企業199家;黑龍江企業30家;湖北企業44家;湖南企業94家;吉林企業45家;江蘇企業1007家;江西企業76家;遼寧企業108家;內蒙古企業21家;寧夏企業7家;青海企業4家;山東企業706家;山西企業37家;陝西企業177家;上海企業27家;四川企業78家;天津企業84家;西藏企業5家;新疆企業14家;雲南企業10家;浙江企業1062家。


從餅狀圖可以看出,這些企業所在地區中,佔比較高的省份為江蘇、廣東、浙江和山東,四個省份總共佔63.28%。


如果按照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日期為起始點,那麼1月23日後,一共有5489家生產口罩的企業註冊成立。


瘋狂的口罩:1個月註冊5000家公司,原材料漲20倍


瘋狂的口罩:1個月註冊5000家公司,原材料漲20倍


若根據生產製造口罩的企業所在行業看,大部分企業集中在批發零售業和製造業,佔比分別為50.69%和39.19%;其次為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佔比6.38%。


02

各大企業轉產口罩


(1)富士康


瘋狂的口罩:1個月註冊5000家公司,原材料漲20倍


2月,以代工手機等數碼產品聞名的富士康宣佈將開始生產口罩,一度引發廣泛社會關注。目前,富士康已經有5條醫用口罩生產線和1條N95生產線,日產量約為27萬隻口罩,產品已獲得相關資質認證。截止至3月1日,口罩累計交貨數量400萬隻。


此外,富士康也正在自主研發口罩生產線,第一臺樣機已經初步成型,試產成功後3至5天即可形成一條口罩生產線。


(2)格力


3月9日,格力電器子公司“珠海格健”自主生產的口罩在格力官方商城正式上線。


瘋狂的口罩:1個月註冊5000家公司,原材料漲20倍


瘋狂的口罩:1個月註冊5000家公司,原材料漲20倍


“格力牌”口罩為KN95防護級別的一次性使用口罩和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其中,KN95防護級別的一次性使用口罩每盒50只,售價275元;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每盒50只,售價150元。兩款口罩均採用拒水無紡布、噴熔無紡布、親水無紡布三層防護設計。格力口罩採用預約制,每人每天預約後限購1盒。


據天眼查,“珠海格健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於2月18日註冊成立,註冊資本2000萬元,由格力電器運營主體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持股,格力電器董秘望靖東出任珠海格健董事長。該公司經營範圍包括第Ⅱ類醫護人員防護用品、紫外線消毒設備、生理參數分析測量設備、手術室感染控制用品的設計、製造和銷售等。


(3)深圳地鐵


瘋狂的口罩:1個月註冊5000家公司,原材料漲20倍


據媒體報道,春節期間深圳地鐵已經啟動自建口罩生產線計劃,首批設備於2月19日陸續運抵深圳地鐵深雲車輛段。


瘋狂的口罩:1個月註冊5000家公司,原材料漲20倍


瘋狂的口罩:1個月註冊5000家公司,原材料漲20倍


瘋狂的口罩:1個月註冊5000家公司,原材料漲20倍


2月19日,深圳地鐵的首條口罩生產線成功試產,日產一次性口罩4萬隻,並且計劃將視需求增加生產線擴大產能至每天6-8萬隻。


(4)“爹地寶貝”


福建企業“爹地寶貝”是國內生產紙尿褲產品的龍頭企業,擁有亞洲首個“工業4.0”紙尿褲工廠。


春節期間,公司抽調科研人員和技術骨幹,研究改造醫用口罩產品車間,並抽調200名工人投入口罩生產線。目前,“爹地寶貝”已新增6條生產線,每天日產量可達250萬隻。


(5)七匹狼、柒牌等服裝品牌


七匹狼和柒牌都是國內較為知名的服裝生產企業,在本次疫情期間,也紛紛轉產製造口罩、防護服 等產品。2月14日,七匹狼第一批口罩正式發貨。等自動化生產線項目投入使用後,預計民用一次性口罩最高日產量可達10萬隻。


此外,恆安集團、勁霸男裝、九牧王集團、信泰集團、利郎集團、海納機械等企業均開始轉產口罩,預計3月底日產量將超過600萬隻。


(5)做豆腐的也開始產口罩


上海清美綠色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農副產品生產企業,主要以生產豆腐等豆製品為主。疫情期間,該公司也主動轉向醫用和民用口罩生產,日產量達25萬隻。


除了上述幾家“跨界”幅度較大的企業轉產口罩外,還有像保健品企業金天國際、機械製造企業利歐股份等公司紛紛轉產口罩。


03

熔噴布市場火熱

每噸2萬元漲至每噸40萬元

生產商連日漲停


伴隨口罩成為熱門的還有生產口罩的原材料之一熔噴布市場。據媒體報道,熔噴布價格已經從原來每噸2萬元左右漲至每噸40萬元,漲幅20倍;而且那些生產熔噴布的上市公司股票也連獲漲停。


(1)中石化


“我有熔噴布,誰有口罩機”


瘋狂的口罩:1個月註冊5000家公司,原材料漲20倍


2月初,中石化的這句話讓其成為“網紅央企”。中石化宣佈開始生產口罩原材料熔噴布的消息也為口罩產業鏈打入一記強心針。


中國石化新聞辦於3月7日宣佈,中國石化和國機恆天集團合作建設的燕山石化熔噴無紡布生產線6日已一次開車成功,產出合格產品。據悉,燕山石化投產的熔噴無紡布生產線年設計生產能力為14400噸,包括兩條熔噴無紡布生產線,3條防粘布生產線,每日可產4噸N95熔噴布或6噸醫用平面口罩熔噴布。這些原材料可生產120萬片N95口罩,或者600萬片醫用平面口罩。


此外,中石化正在江蘇籌建8條熔噴布生產線,預計4月中旬建成投產。


3月3日,中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已在50座加油站銷售一次性防護口罩,目前,每日口罩供應量為3萬隻。


(2)星源材質


3月9日晚,鋰電池隔膜製造商披露了口罩原料相關生產計劃,稱公司計劃建立5條熔噴布生產線,總投資額不超過4000萬人民幣。目前,該公司正在加緊建設熔噴布生產線,預計3月下旬開始投產,設計年產能1600噸左右。


不過,在公告中星源材質表示公司主營業務鋰離子電池隔膜研發、生產及銷售並沒有發生變化。


(3)延江股份


3月9日,延江股份發佈公告稱,目前公司已改造完成3條熔噴無紡布生產線,實現日產6噸民用級別熔噴無紡布。此外,公司也啟動了將現有民用級別熔噴無紡布升級改造為醫用級別熔噴無紡布的研發立項。


延江股份主要產品為PE打孔膜、打孔無紡布、主要應用於衛生巾與紙尿褲的面層。2月,延江股份曾表示無紡布收入佔公司總收入一半左右;防粘無紡布已開始給口罩廠供貨;熔噴無紡布已完成開發,將很快對口罩廠供貨。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當前口罩原材料熔噴布市場需求火熱,但是包括上述企業在內多家口罩原材料生產商在公告中首次提到了“產能過剩”風險。


星源材質在公告中提示風險稱,熔噴布利潤水平一般,細分行業吸引力不高,競爭性不強,後續公司可能面臨熔噴布市場需求減少、市場價格迅速回落及熔噴布市場產能過剩的風險。


國內較大的口罩布聚丙烯熔噴料生產商道恩股份曾公告稱,公司聚丙烯熔噴專用料訂單增加,將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但是,道恩股份表示,

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聚丙烯熔噴專用料未來訂單將逐步減少。


截止至3月9日,道恩股份連續12個交易日內收穫10個漲停板,股價階段性漲幅近190%。


熔噴布專用聚丙烯材料生產商沃特股份3月9日發佈股價異動公告,稱目前市場熔噴布專用料的供應情況有所緩解,公司目前暫無境外訂單銷售。3月2日至3月9日連續6個交易日,沃特股份連獲4個漲停,股價階段性漲幅50%。


雖然國內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對口罩以及其原材料的需求將會隨著疫情退散有所減少。但是,當前國外疫情進一步爆發或將繼續增加口罩和口罩原材料市場需求。


04

生產口罩成本多少?


可能誰也沒有預料到,小小的口罩忽然成為緊俏的“戰略物資”。那麼,生產口罩的成本到底有多少?企業或者個人想做口罩生意門檻有多高呢?


近日,有自媒體報道了一名福建泉州服裝廠老闆轉產口罩的經歷或許能夠一窺究竟。


老丁是福建泉州一個小服裝廠老闆,廠子一年兩千多萬產值。口罩變得緊缺後,老丁決定做口罩生意。起初,老丁認為口罩不過是“三層布”組成的,服裝廠轉產口罩並不難。


但是,真正開始涉足生產口罩後,老丁才知道這裡面“水多深”。


若要生產一次性醫用口罩,必須辦理生產許可證、醫療器械註冊證和食藥監局頒發的許可證

。平時這三個證件需要很長辦理時間,但是特殊時期,辦理流程大幅度優化,時間縮短了不少。


老丁做了兩手準備,先按照醫用口罩標準生產產品。如果證件辦下來了,則按照一次性醫用口罩銷售;如果證件沒有辦下來,則按照普通一次性口罩銷售。


根據初步調查,老丁認為生產口罩100萬元左右的投資就可以實現:40萬左右購買兩臺口罩機;10萬元購買包裝機;20萬元用來改造車間再花一部分錢採購原材料即可。


但令老丁始料未及的是,實際操作中成本遠高於此。


首先,生產口罩必須是10萬級潔淨標準車間。老丁聯繫的工程公司給出報價為5000元每平米,總價格30萬元。因疫情期間不好“貨比三家”,老丁接受該價格,對方承諾三週完工。


其次,口罩原材料成本過高。一次性口罩由三層布組成。最外層為無紡布層;中間層由熔布做成,是口罩的核心層,用來隔離病毒;內層是貼著臉的那層,可以用無紡布支撐。


2月中起,老丁聯繫熔噴布供貨商尋求購買熔噴布。起初供貨商報價為5萬元一噸,已經比平時1.2萬元每噸的價格高出不少。因此,老丁猶豫了幾日,但此後熔噴布報價越來越高,僅僅兩天後,熔噴布價格就漲到了10萬元每噸。不得已,老丁一次性採購了10噸,並且後悔自己沒在5萬每噸時購買。


噸熔噴布可生產15至25萬個口罩,若以中間值20萬個口罩計算,10萬每噸熔噴布已經使得口罩成本漲至5毛錢每個。


再算上口罩其他成本,例如無紡布、耳帶、金屬壓條、車間、口罩機以及人工費等,每隻口罩售價必須維持在至少2元至3元以上,否則必然虧本。


但這還不算最嚴重的問題。老丁解決了生產車間、原材料等問題後,仍然沒解決口罩機問題。疫情期間,市場上根本沒有現貨,二手貨也沒有。老丁諮詢幾家大供應商,但對方要麼不接單,要麼因要先滿足政府訂單後才發貨。


後來老丁找到東莞一個說有現貨口罩機的人,但對方報價超過100萬元。老丁瞭解到,口罩機價格也被炒高,一方面市場缺貨,另一方面也存在部分廠商故意壓貨不發,抬高價格。


如果以一條口罩機生產線120萬元,1分鐘生產130個口罩計算,1天24小時不停工可生產18萬個口罩。若每個口罩售價3元錢,一天營收54萬元。


假設每個口罩利潤為1元錢一隻,那麼僅一條線每天利潤就是18萬,一個月賺540萬元,口罩儼然成為了“印鈔機”。


老丁的經歷實際上是目前口罩生產的冰山一角,當口罩需求暴增時,全國湧現大批生產口罩的公司,幾乎各行各業都有企業轉產口罩。


那麼,現在大眾購買口罩是否還存在困難呢?


05

網上已基本不缺貨


近一個多月以來,無數口罩生產企業猶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據媒體此前報道,

我國口罩日產能已超過每天一億隻。


那麼,目前大眾購買口罩是否還存在缺貨情況呢?


調查了數家售賣N95、KN95口罩的電商,發現目前已基本不存在口罩缺貨情況。


瘋狂的口罩:1個月註冊5000家公司,原材料漲20倍


售賣口罩的商家均表示只要用戶能拍下購買的,就均有貨。不過,目前並非全國各地都發貨,部分商家不提供湖北等地郵寄服務。


瘋狂的口罩:1個月註冊5000家公司,原材料漲20倍


瘋狂的口罩:1個月註冊5000家公司,原材料漲20倍


瘋狂的口罩:1個月註冊5000家公司,原材料漲20倍


瘋狂的口罩:1個月註冊5000家公司,原材料漲20倍


對於所售口罩是否為真,所有商家均表示進貨源都是正規廠家,具備生產口罩資質。有的賣家還向三言財經提供了相關資質證明。


06

警惕“黑心”口罩


雖然口罩這類物資生產,有著嚴格的生產標準,但是因目前口罩需求高,市場火熱,仍然有人想通過製造假口罩、不合格口罩的方式牟取暴利。


(1)廣東


近日,廣東省佛山警方查獲一批假N95口罩。這批口罩外觀精美,包裝齊全,從視覺、手感上難以區分真假。這些口罩沒經過消毒,也達不到過濾效果,生產成本每隻1元,但卻開價60元每隻銷售。


據佛山警方稱,真的N95口罩包含4個過濾層,但這批假貨只有一層,而且材料也不達標,過濾效果最多隻有50%。


佛山警方已連續搗毀4個生產、倉儲假劣口罩窩點,抓獲9名犯罪嫌疑人,查扣製假設備13臺、假冒偽劣口罩約120萬隻,生產材料130多箱,涉案金額500萬元。


(2)天津


2月中旬,天津市查獲一起生產、銷售假口罩案件。這批假口罩數量高達34萬隻,涉案價值400萬元,成為天津最大“假口罩”案。經走訪調查,某醫藥公司有重大嫌疑。2月27日,天津專案組利用該公司晨會之際,將該公司涉案人員抓獲。警方最終查明,這批假口罩為河北任丘某地一處仿冒口罩加工廠生產。目前,整條生產、批發、銷售假口罩供應鏈涉案人員均已被抓獲。


(3)上海


3月10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對蘇州金力豐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涉嫌銷售劣質口罩和假冒註冊商標的違法行為進行查處,查明其累計銷售涉嫌假冒偽劣的3大類16種口罩17.3萬隻,涉案合同金額約132萬元。


(4)河北


3月9日和3月10日兩天,河北省市場監管局公佈了第四十一批和第四十二批典型案件。其中,兩批典型案件的十個案例中,有7個案例有關生產售賣假冒口罩。河北省市場監管局對涉案商家共計處罰超過60萬餘元。


(5)安徽


3月5日,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宣判一起疫情期間銷售假口罩案件。經法院審理查明,2020年1月,經營大藥房生意的劉某為了謀取暴利,在批發市場、百貨用品店、毛線衣帽店、2元超市等場所,低價收購假冒口罩。同時對外宣傳這批口罩是合格產品,並以0.35至0.4元不等價格向安徽合肥、江西上饒、廣東等地藥房共銷售假冒口罩11萬餘隻,金額達4萬餘元。


法院最終判決劉某有期徒刑一年四個月,並處罰金3萬元。


瘋狂的口罩:1個月註冊5000家公司,原材料漲20倍


上述五個全國各地銷售假冒口罩的案例也只是這一黑色產業鏈的冰山一角,如果通過搜索引擎搜索“假口罩”,可以搜到高達800餘萬個查詢結果。


眼下,雖然我國疫情發展已經得到有效控制,而且目前口罩產能也逐漸能夠滿足基本需求。但是,隨著全球疫情爆發,市場對口罩等醫療物資等需求將持續走高。因此,在可預見未來一段時間,口罩仍然會成為商家追捧的“香餑餑”。


雖然目前購買口罩已不算太難,但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購買,避免買到假冒偽劣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